查看原文
其他

在“自由空气”中沉沦的农村孩子……

补刀客 补壹刀 2019-04-02

文/雷望红 


东部沿海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放学后无聊,到处玩耍,一次打完球之后无聊,进入到当地中心小学将学校的教室们撬开,弄坏了教室里的多媒体。

 

桂东南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放学和放假后,就在街上开“飞车”到处乱窜(将电动车和摩托车开到速度最快),或者聚在奶茶店玩手游,小学生们放学后则是打扑克、玩“斗牛”(一种赌博游戏),一些学生在外玩久后就会对上学毫无兴趣,该校的一位班主任经常向笔者倾诉劝学之苦。

 

类似的场景,我在乡村学校调研时常见。根据《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所述内容来看,校内负担主要包括作业负担、考试负担、成绩竞争压力,校外负担主要是市场培训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这些教育负担在乡村学校中难以见到。

 

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教育减负,对农村学生意味着什么呢?

 

颓败的乡村教育

 

桂东南一所小学的学生秀林学习勤奋,长期保持全校第一的位置,曾代表学校参加语数英综合赛,但在全镇选拔中,只能获得三等奖,相当于安慰奖,没有进入全县比赛的资格。她很清楚自己的劣势,她说,“我课外知识不足,没学过的都考,一般不买书,想上培训班,但是妈妈说没钱。”

 

南京一所乡村小学有810个学生,仅有70-80人送入托管机构,不到10%,参加培优班的更是寥寥无几。如果乡村学生要参加培训项目,必须到城里,且要从小就学,因此需要家中有专人接送,农村家庭根本承担不起。


乡村初中生的课桌(图片由作者提供)


大多数农村学生在下午两三点放学后,回家写完作业就开始玩手机,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经常玩手机到12点。有的学生甚至连作业都不写,一些调皮的孩子到处游荡,偶尔搞一些破坏活动。

 

农村学生缺乏家庭的有力监管和市场的补充监管,学校本应当发挥积极的监督、引导和激励作用。然而,在减负政策要求之下,乡村学校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和考试制度被严格管控,学生感受不到学业上的压力,学校也丧失了管理学生的自主空间和教育动力,既无法保障他们接受基本的基础教育,也无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农村学生在“自由的空气”中只能沉沦。调研中看到,发达地区偏远乡镇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几乎全部不得已进入职校,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寥寥,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乡镇中学存在严重的隐性辍学和显性辍学问题,要么经常不到学校,要么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


某课外培训机构的光荣榜(图片由作者提供)


从家庭层面来讲,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数缺乏稳定工作,部分务农,部分做小工,少量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收入较低。这类家庭的父母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文化水平低,二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度低,既不能陪伴孩子学习,也无法指导他们学习。


在乡村中,还存在大量家庭不完整的学生,他们的父母离婚,尤其在一些穷困家庭,母亲因无法忍受贫困而逃婚,父亲因婚姻受挫也不顾小孩发展,家庭的不完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面对日益颓败的乡村教育,教育培训市场在乡村中难以站稳脚跟,发育严重不足。一方面,乡村学生流失严重,整体学习氛围不足,学生对于市场教育培训的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乡村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相对于城市家庭每年支出1万元以上的教育培训费用,农村家庭的首要任务还是生存问题,难以承受高昂的培训费用。

 

谁才需要被减负?

 

事实上,校内外的教育负担主要存在于城区学生身上。他们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市场教育机构的多重压力,需要不断穿梭于学校和市场培训机构之间接受文化教育和特长教育,不仅课业负担重,而且精神压力也非常大。

 

城区学生及其家庭的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城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和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城区学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城区学校无法完全做到均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优劣之别和高低之分,而几乎所有学生家长都希望为子女争取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最优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质学区学位的分配不仅要靠户口和房产筛选,还要对学生面试进行二次筛选。因此,家长们为了子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会提前进行教育竞争,尽量确保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每一个教育阶段,学生之间都要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展开竞争,因此他们时时处在教育竞争压力之下。

 

二是学校向家长让渡教育管理权力,使得教育竞争压力被不断释放出来。国家不断规范和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比如严格限制学生的放学时间、作业时长、考试次数、成绩排名等,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教育任务,就会将教育责任推给家庭,使得教育竞争从学校内部转向家庭内部。


对于城区家长而言,在社会竞争压力下,他们不愿意子女浪费校外时间,会尽可能全方位调动自身能力和资源,为子女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以此提高校外时间的利用效率,增强他们的教育竞争实力。

 

在南京某区,教育培训机构直接开在中小学的校门口,放学以后,培训机构的老师代替家长将学生直接接到机构中学习,开启他们的“第二课堂”。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托管服务、课业辅导和特长培训,下表为该培训学校的培训项目表。


南京某培训学校培训项目


当教育责任向家庭让渡,家庭再向市场让渡时,就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标的从单一指标转向多元指标,教育竞争从有序竞争转向无序竞争。在学校里,学校的竞争内容主要是比较学习成绩,在政策要求下,成绩竞争的合法性丧失,缺乏指示物的教育竞争就会在家长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形成各种各样的竞争标准和复杂的竞争体系。

 

家长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知道如何教育和指导,他们只好信奉“技多不压身”,让子女接受各类培训,从而就会迷失在市场主导的教育竞争中,从而使得自身和孩子都陷入到教育竞争的泥潭中。



二是教育竞争的主体从学生转向家庭,从个人努力转向家庭资源竞争,那么教育就永远无法实现公平了。近日美国连续爆发的招生贿赂案,揭露出依靠家庭实力和资本力量主导的教育体系必然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公。

 

当前中国若将教育主导权交予家庭和市场,家庭经济实力成为决定教育竞争优胜地位的核心要素,学生个体的努力变得不再重要,中国的教育就可能存在教育不公继续滑坡的危险。那么,未来的教育竞争体系,就不只是排斥农民家庭的孩子,还将排斥城市中下层家庭的孩子。

 

城乡分类治理

 

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教育负担和教育压力有所差别。城区学生在资源竞争和家庭努力下,面临着全面的教育竞争,因此承担了全方位的教育压力。相比之下,农村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环境和市场教育环境,完全依靠学校的教育资源以保证自身的教育权利。

 

在减负政策之下,农村学校的教育能力和合法性被不断弱化,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压力,不存在明显的教育负担。因此,实施减负政策需要明确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针对城乡学校和学生进行分类治理。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问题的关键不是减负,而是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和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增加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以完善教育服务体系,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享受充分而有分量的校园生活。

 

对于城区学生而言,则需要把准减负的着力点,着眼于建立以学校主导的教育体系,调试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服务内容,通过学校主导教育权力以抑制家庭和市场的无序竞争,由此减轻学生因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者



往期精彩回顾: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中国停飞737 MAX 8,损失该找波音赔吗?

“我们是737MAX机队的飞行员,现在正慌得一批”

曾高喊“查韦斯万岁”的纽约人,今天在哪?

对比印度,我们怎能让真正的英雄心寒!

“谢摩托罗拉不杀之恩!”

这样的清真寺,很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