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座谈会重磅信号:企业家要爱国
· 全文共 2166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作 者 | 刘胜军
继 2018 年 11 月 1 日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2020 年 7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与企业家座谈。
此次座谈会有何不同?
• 代表性更广:不仅有国有企业负责人,有民营企业家,有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有个体工商户代表。之所以特别突出个人工商户,是因为在此次疫情中,带动就业人口超过 2 亿的 8261 万户个体工商户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群体。
• 背景不同:上次召开的背景是在贸易战和去杠杆影响下,不少民企出现资金链困难,甚至个别人散布“民企退场论”这样的谬论。此次会议的主要背景有二:一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二是中美关系新变局。
会议传递出哪些新的信号?
企业家要爱国
习近平说,“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众所周知,在“美国陷阱”压力之下,一些企业被迫与美方合作,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典型案例就是备受关注的华为孟晚舟事件,在该事件中,汇丰银行成为关键的角色。
对企业家而言,不出卖国家利益,这是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底线和红线。
当然,企业家要科学地爱国,而不是盲目地爱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
央企须让利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钢铁、煤炭等上游产品价格大涨,进一步挤压了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处于上游的以央企为主。刘鹤副总理在2018年指出:
• 必须看到,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2015年以来的钢铁价格走势
在疫情冲击下,民企抗风险能力弱于国企。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其中民间投资下降7.3%。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
“保就业”是当前企业家的特殊社会责任
毫无疑问,企业家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经营好企业,但这不是唯一的社会责任。员工、社区、社会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面对 2020 年的疫情冲击,“保就业”成为最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尽可能地支持就业就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佳体现。习近平指出:
• 当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关爱员工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非常时期,需要大家携手渡过难关。
企业家要立足中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产业链的梯度迁移是自然规律。在过去几十年,我们见证了很多产业从美国向日本,从日本向韩国、中国台湾,从韩国、台湾向中国内地的迁移。如今,一些企业从中国内地向东南亚国家迁移也是可以理解的。习近平指出:
•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一些企业基于要素成本和贸易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了产业布局和全球资源配置。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调整。
但是,企业家要理性分析:虽然中国的成本优势在下降,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立足中国依然是大部分企业的理性选择。习近平说:
•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全面准确理解“两个循环”理论
2020 年两会,习近平提出“两个循环理论”,引起各界关注。这一新提法有何深意?习近平在座谈会给出了详细背景:
•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可见,“两个循环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国际环境的快速变化的调整。如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笔者认为有以下要点:
• 逐步降低对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的依赖度,以分散化降低风险
• 加快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避免芯片式的“卡脖子效应”
• 要更好地创新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历史性机遇
但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绝对不是说“闭关自守”。习近平说: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从数据上看,中国对世界的依存度在降低,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在上升。
既然如此,为何还特别强调“绝对不能关起门来”呢?笔者认为其中有深意:
• 当前全球化分工高度精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不可能样样精通,只有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全球范围的分工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发展。关起门来搞发展,无异于自废武功,是一条死路。
• 没有开放,就会失去竞争压力,导致与全球的信息脱节,甚至固步自封、坐井观天。以开放倒逼改革,是一条重要经验。中国企业加入 WTO 后不仅没有被跨国公司冲垮,反而在竞争洗礼中茁壮成长,这是实践证明的“硬道理”。
• 中国虽然产业链体系完备,但大而不强,在核心技术上仍离不开国际合作。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
• 没有对外开放,消费者的选择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开放,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
对于开放与自主的辩证关系,任正非有句话精辟且深刻:
• 自主创新如果是一种精神,我支持;如果是一种行动,我就反对。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