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9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都市圈,这才是中国未来十年的关键词

刘胜军 亚当斯密经济学 2021-09-07

· 全文共 5693 字,阅读时长约 14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本号 9 月 1 日文章“正解年度热词“双循环”:别把好经给念歪了”指出:


• “双循环”是重要性堪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战略性概念。


9 月 1 日最高领导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双循环理论”的战略意义给出了明确定义:


•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作 者 | 刘胜军

过去几年,中央提出过一系列重要区域规划: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

这背后,是一盘关系到未来十年最大经济增长空间的大棋。这是中国经济富有想象力的一块超级蛋糕

△深圳湾 1 号


01

城市化成为新时代聚焦点

一个有趣且重要的细节是,在 8 月 24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9 位专家中有 4 位发言时谈到了城市化这个问题:

• 樊纲:城市化是“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是城市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就是城市群的形成。中国的城市化完成了不到 60%,还有巨大的潜力和非常长的前景。怎么使城市化进程更加健康、平稳、均衡,使得市场持续扩大,是我们下一阶段着重考虑的问题。

• 蔡昉:“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陆铭: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仍存在多方面滞后。与世界上处于同样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率偏低约 10 个百分点。我国排名前 30 位的都市圈发展仍未达到与人口大国相匹配的规模。在城市中,有大约 30% 的常住人口是外来人口,有待市民化。在个别超大城市,非本地户籍外来人口的一半已经居住超过 5 年,约 20% 居住超过 10 年由于人口的空间集聚滞后于经济的集聚,地区之间的人均 GDP 差距仍然巨大。要重点推进城区人口 500 万以上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加快长期稳定居住和就业人群的落户进程。人口城市化,并向中心城市周围的都市圈以及沿海地区集聚,是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还是要强化都市圈的增长极作用

• 郑永年: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火车头”还是在老基建上的原因,新基建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发力点。在我看来,中国这一轮发力的关键应当在于“软基建”:通过发展医疗、公共卫生、教育、公共住房、医院、老人院、都市停车场等等,增强社会软实力。不解决“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三座新大山,穷人很难真正脱离贫困,中产阶层就没有制度基础。


02

城市化与“国内大循环”

城市化并非新课题。长期以来,中央文件都积极提倡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化率。

为何,如今城市化再度成为热点话题?笔者认为,这与当下热议的“双循环理论”有密切联系。

最近,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对于“城市化”与“国内大循环”的逻辑关系,给出了深刻且大格局的历史解读。

王建曾经在 1987 年,也就是 33 年前,提出了“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并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了中国与世界。

王建认为: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需要把城市化作为我们的主战略来提。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从当年的“国际大循环”说起。王建指出,当年提出国际大循环,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 新中国成立之初,要发展,首先就要在军事上能够做到自保,首先就要发展国防工业。在必须首先发展国防工业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采取了依托计划经济的体制,它的机制就是用严格的户籍管制办法,不让农民进城,进而减少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工人的工资水平相对比农民高得多。工业产品的价格卖得特别高,把农产品的价格定的比较低,通过限制城乡流动和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军事重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 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老企业长期得不到改造等。

当时,王建参加了国务院十年规划专家小组的工作。经过反复思考,他发现如果能够在沿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于出口,就可以在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获得外汇,而外汇代表一些资源的供给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获得,比如老企业改造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等王建说:

• 把国际国内的机会和矛盾,放在一个循环当中去考虑,既利用了国际的机会,又解决了国内的矛盾,这也是我把这个方案起名为“国际大循环”的原因。

•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目标,在 2010 年之前得到了解决。

• 在全球化高涨时代强大的外需支撑下,3 亿农民工节约出来的大量剩余产品,提供给了海外,形成了大量的对外贸易,由国内的储蓄变成了外汇储备,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外汇储备。

这一国际大循环的最高潮是 2007 年。彼时,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发明了“中美国(chimerica)”一词来诠释当时的全球化巅峰。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王建说:

•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变成市民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民住工棚,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住一个大房间,吃着很粗糙的食物,在城里不买房、不买车,家人也不在城市

• 外部需求萎缩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强制储蓄机制又让内部需求增长缓慢,想要解决发展问题,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成为解决方案。这也是我认为,从国际大循环到国内大循环是一条主线的原因。

• 当年我们用国际大循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其中缺了一环,没有解决农民转化为市民的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只完成了一半,劳动者的身份转化了,消费者的身份没有转化。这样一个机制就导致了外需萎缩之后,内需无法接替上来支撑经济增长,要想实现内需支撑经济增长,就要打开城乡二元结构。

接下来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内循环的关键是启动居民消费,而城市化对提升消费意义重大。王建指出:

• 想打开城乡二元结构,就要解决农村人口在城市定居的问题。现在农民工已经进城了,农村也没有太多的剩余劳动力了,需要解决的是农民工家庭进城的问题。把他们的父母、子女带进来,让农民工在城市有家庭,然后解决他们在城市的住房、社保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的历史欠账,应该由政府来补上

• 当年,我们发展国际大循环,把经济发展融入外向型经济,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功了;今天,我们通过将农民工城市化的方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下半段解决了,我们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才会有效果

如何才能解决“农民工家庭进城”的问题?王建建议:

• 第一,我们的目标不是农民工进城的问题,而是其整个家庭进城的问题,要一块都给他们城市户口

• 第二,这些人进城,要解决他们的住宅和社保问题。比如,要建设大量的廉租房,国家应该拿出土地和资金建设廉租房,这个是对过去农民所做贡献的补偿。

△新加坡组屋

• 第三,还要给他们社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医疗和养老保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农民工进城后不敢消费。

• 在给予进城农民相应的福利同时,允许他们让渡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宅基地(注:1/3 的农村宅基地长期闲置),留给农村那些不出来的人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换取城市的廉租房和社保。

“农民工二次进城”不仅是启动居民消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进城,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王建指出:

• 农民工进城的另一头连着农村。目前我国规模化种植在 18 亿亩耕地中只占不到四分之一,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以家庭为主体,没有脱离原始传统自然经营的农业。要想在 2035 年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完成农业的现代化。现在的农村家庭,每个家庭平均耕地占有量只有6亩多,没有办法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要想实现这种状态,就必须让更多的农民及其家庭进城,这是一个历史趋势



03

刘鹤十二年前年前的思考

对于城市化的宏大历史意义,刘鹤副总理在 2008 年发表的《没有画上句号的增长奇迹》一文中指出:

• 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这四个趋势中,城市化是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命题。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市场化的平台和国际化的舞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成为市民,是消除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主要依托。城市化派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城市化道路选择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我国人多地少和缺水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济效益和深化分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

1993 年刘鹤参加瑞士达沃斯论坛。会后,新加坡总统李光耀走到刘鹤身旁说:

• 刘鹤,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城市化,10 亿人口的城市化足以改变世界,但是你们的压力将是史无前例的

△1978 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

城市化最大的阻碍不是户籍,而是观念。刘鹤指出:

• 中国的基本国情使得生产力布局的长期供求关系远离均衡点,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必须是国家行为。但是,自然经济思维和利益分割的实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中国在过去 40 年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缺乏效率,这是真正的麻烦。刘鹤说:

• 在过去 30 年,我们大约转移了不到 3 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占用了将近 10 亿亩的农田,城市化付出的代价十分昂贵在城市化模式选择上的犹豫,使得分工、专业化协作、规模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等观念的实践都面临很大困难。

所谓“城市化模式选择上的犹豫”,指的就是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权衡。显然,刘鹤更倾向于“都市圈”。刘鹤写道:

• 回顾近 300 年现代化的历史,世界经历了三次城市化浪潮,第一次是大城市的兴起,我们没有赶上这次浪潮。第二次是小城市的扩散,这是治理大城市病的自然要求,我们经历了这一次浪潮,但是对此有所误解。目前全球开始了第三轮城市化浪潮,主要特点是通过强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交通和网络联系(city-region and net-working),全面提高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这个趋势在伦敦、巴黎、柏林、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东京、大阪等城市开始起步,大城市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刘鹤明确建议:

• 我们需要认清潮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按照建立主体功能区和特大城市圈的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角度做好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混乱的城市格局做一次整合,以大城市为核心,整合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应做好政府事权划分、财税、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利用等制度设计,培育和创造符合中国在全球经济定位的大城市圈。从战术上,需要接受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病”的教训,审慎和负责地处理各类现实问题,在建立城市功能区、接受大量转移劳动力和治理大城市带来的噪音、空气和水污染、交通堵塞以及解决社会难题等方面走出符合国情的新路径。

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 到 2022 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基本消除。

• 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2020年9 月 3 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市委党校第 3 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做报告时强调了“上海大都市圈”的战略意义:

• 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 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的战略空间。

• 要立足扩大内需,更加注重扩大有效投资、繁荣居民消费,更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优势。上海与周边城市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与苏浙皖双向赋能日益增强。

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指出:

• 城市发展应该聚焦于城市的空间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发展”的均衡。也就是说,既不能只关注经济发展,不管民生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也不能只关注民生的改善,不考虑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可能。当然,也不能够只关注生态环境的优美,一昧地去限制、关停,不考虑市民的吃住行的便捷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等等。

• 一些城市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只要大学生,不要农民工的这种“抢人大战”以及“驱赶低端人口”等等都是违背城市规律的

• 农村人口在向城市集中,农业用地也要按相应的规模转化为城市用地,进多少人占多少地。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等等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得比较多,应该多配置土地。现在全国城市之间房价之差高达几十倍,城市间住宅空置率差异也很大。当然,原因有很多,但基础就在土地,在于居住用地和人口规模出现了失衡。


04

都市圈与房地产

房地产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和制约城市化进程的重大瓶颈。杨伟民指出:

• 用居住用地的高价来补贴工业用地的低价,这是我们国家目前的普遍状况,这样必然会带来高房价,最终城市的房价过高就会导致人才甚至人口的流出,城市有会失去活力和动力。生活服务用地和居住用地要均衡,生活服务用地少,就难免出现“拆墙打洞”现象。如果居住用地少,商住用地多,就会出现目前一些城市所出现的,一边是写字楼高空置,另一边是住宅短缺的“冰火两重天”

笔者认为,都市圈的发展有多重战略意义:

① 对于扩大有效内需、形成内循环的强大支撑意义重大。

② 对于让农民摆脱土地束缚、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③ 对于化解“房地产泡沫灰犀牛”意义重大。

毫无疑问,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巨大的灰犀牛,成为中央决策层的心头之忧。但是化解这一难题相当棘手:

• 若任由房价上涨,则泡沫越吹越大,将不断挤压民众消费能力;

• 若房价崩盘,则将导致经济和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房地产是金融危机之母。

所以,房地产最理想的局面是:既不大涨也不大跌。

• 从短期看,由于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流动性充裕,控制房价上涨是主要跳涨

• 从长期看,房地产空置率居高不下与人口老龄化叠加,将导致人均住房套数不断上升,防止房价崩盘是主要挑战

笔者认为,后一挑战比前者更为令人头痛。城市化,则是化解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大国大城》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指出:

• 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大城市。不管从户籍制度、土地供应导致的房价、公共服务短缺、还是廉租房公租房的覆盖,最主要的矛盾都在大城市。大城市得松绑,户籍要放开、土地供应要增加、公共服务要多提供广覆盖。廉租房公租房你要覆盖到外地人。这么一来的话,大城市人口是不是得增长?如果增长怎么办?就要建更多的房子。城市面积要扩张,于是大城市就会发展成为都市圈。

城市化自然会催生对住房的需求。以城市化的人口增量来化解过剩的房地产存量,是中国防范房地产崩盘的根本出路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买房文化”,都市圈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就是房地产问题。陆铭指出:

• 在过去大概有 20 年的房价上涨周期里,大量房价的上涨红利,是被那些早买房、多买房的富人所拥有的,这导致了财富不均问题。

• 在增量上你可以规定每一户只有两套房,或者人均面积,但是在这部分增量的需求里,你不应该设身份条件,不应该按照户籍来说,你本地人就能买,外地人就不能买。对外地人,可以说在本地交了一年社保你就可以买,但是我不觉得有理由说必须要交到 5 年才能买。尤其是不能限制单身买房,没有任何理由限制单身买房

结论是什么?笔者认为:

都市圈,尤其是超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将是城市化浪潮“下半场”最大的受益者。杨伟民指出:

• 服务业也有一个入门人口的基本要求,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以后,服务业才能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少数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最后可以形成上亿人口规模的城市化地区,比如现在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总之,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的时候,我国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城市化地区可能也就20个左右或20个以内,绝大多数国土应该成为农产品主产区或者生态功能区。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