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济科学》2022年第3期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查看全文)
CONTENTS
录
进口竞争、生产率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 张辉、吴唱唱、闫强明
增长目标“加码”会抑制地方长期经济增长吗? / 龚锋、陈子昂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来自CHIP 2003—2018的证据 / 沈扬扬、詹鹏、周云波
居民收入分布与产品技术创新——需求引致创新理论与实证检验 / 孙巍、夏海利
社会福利、人才落户与区域创新绩效——对“抢人大战”的再审视 / 王欣亮、汪晓燕、刘飞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与上市公司实体投资——融资约束还是市场信息? / 朱菲菲、杨云红 破产制度、去杠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破产法庭设立的研究证据 / 李晓溪、饶品贵
文过饰非还是如实反映——企业避税与年报文本复杂性 / 于明洋、吕可夫、阮永平
人工智能扩大了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 陈东、姚笛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吗? / 刘长庚、王宇航、张磊 “排斥”还是“包容”——方言多样性与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 / 张晶、徐苑瑜
ABSTRACT
进口竞争、生产率异质性与企业创新 / 张辉、吴唱唱、闫强明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及2000—2013年的专利和贸易数据,本文考察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面临进口竞争的创新行为差异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进口冲击下,高生产率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可以抵御进口竞争带来的成本加成下行压力,因此高生产率企业更有动力为“逃离竞争”而加强创新投入。(2)从长期来看,随着进口结构的升级,进口竞争的冲击也会逐步向高端演化,驱使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升级。(3)通过行业创新产出的动态分解,本文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的集约边际和改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促进了我国行业整体研发创新产出的提升。
02
增长目标“加码”会抑制地方长期经济增长吗? / 龚锋、陈子昂
本文检验了地方增长目标“加码”对地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局部投影法的实证检验发现,地级市当年制定的增长目标相对于省级的加码幅度增大,在此后的1—3年内有助于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但会对其之后6—10年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产生不利影响。理论和机制分析表明,设置加码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重短期、轻长期”的逆向激励效应,引导其更多地安排短期刺激资金,降低具有长期增长促进效应的投资,最终对地方长期增长潜力产生抑制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应弱化GDP增长目标的硬性约束作用,激励地方政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合理增长目标。03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来自CHIP 2003—2018的证据 / 沈扬扬、詹鹏、周云波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超常规精准扶贫政策的开展,农村居民综合性福利水平显著提升,多维贫困程度显著下降。本文将夏普里值分解思路扩展到多维贫困模型当中,将多维贫困变化分解为每个维度、每个指标的均值变动和结构变动部分,从而从多维角度理解精准扶贫政策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各项指标的均值增长会带来减贫效应,但指标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多维减贫成效;受教育程度、住房面积和失业指标在2013—2018年间出现差距扩大现象,抑制了多维减贫成效;身体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指标则因均值恶化问题产生了提高多维贫困度的作用;资产、儿童入学、安全饮水和工作环境指标呈现出绝对(均值提升或差距缩小)改善,是农村多维贫困下降的主要驱动力。04居民收入分布与产品技术创新——需求引致创新理论与实证检验 / 孙巍、夏海利需求引致创新强调居民收入差距通过需求结构对产品创新发挥作用。本文构建最终消费品创新一般均衡模型,不仅完整地刻画了需求引致创新机制,而且从收入增长率和收入不确定性拓展了需求引致创新理论。理论模型表明:第一,需求引致创新源自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权衡,收入差距与产品创新存在倒U形关系;第二,较高的收入增长率由市场规模的预期增加对产品创新发挥正向激励;第三,收入不确定性因增加了预防性储蓄而对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基于制造业21个大类行业2008—2020年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相应结论。
05
社会福利、人才落户与区域创新绩效——对“抢人大战”的再审视 / 王欣亮、汪晓燕、刘飞本文构建PSM-DID与SDID模型,对中国232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得出:第一,人才落户政策能通过人才集聚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且门槛落户政策越高作用越强。第二,“逐底竞争”式“抢人大战”是区域整体创新绩效损失的重要成因。第三,社会福利是人才落户政策发挥创新绩效提升作用的关键调节因素,其中选择性福利与落户政策搭配时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更强。第四,在城市特征约束下,人才落户政策的积极效应存在“强吸引力城市弱、弱吸引力城市强”的区位特征,且吸引力越强越不适宜过度降低落户门槛,而吸引力越弱越应该降低落户门槛;在产业类别约束下,较高门槛的落户政策对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效应更强。
06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与上市公司实体投资——融资约束还是市场信息? / 朱菲菲、杨云红在“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这一大股东的重要融资方式,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实体投资。通过创新性地构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变量,本文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会促进企业的实体投资。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增加1个标准差会使得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相对于其平均值提高5.76%。通过利用2013年股权质押市场的政策变化,本文借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质押融资促进企业投资的重要机制为信息渠道而非融资约束渠道。
07
破产制度、去杠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破产法庭设立的研究证据 / 李晓溪、饶品贵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法治化、完善市场化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设立专门的破产法庭。本文利用我国各地区设立破产法庭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设立破产法庭是否会促使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达到去杠杆目标。本文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后企业会加快调整尤其是向下调整资本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结果主要出现在政府干预得以有效约束、破产管理人制度较为完善、破产司法效率较高的地区,以及破产风险较高和预算硬约束的企业。
08
文过饰非还是如实反映——企业避税与年报文本复杂性 / 于明洋、吕可夫、阮永平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避税程度对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避税越严重,年报文本披露的复杂度越高,可读性越差。机制检验发现,地区法治环境越好、报刊财经媒体对企业报道次数越多、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以及盈余操纵约束越大,企业避税与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这说明管理层试图通过模糊文本信息、降低文本可读性的方式,来避免企业利益相关者通过财务报告发现企业的避税行为,以此文过饰非。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当企业年报文本复杂性较高时,企业避税更容易导致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偏离以及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增加、准确度下降。
09
人工智能扩大了企业间的工资差距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 陈东、姚笛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机器人应用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在提高企业平均工资的同时,扩大了应用企业与未应用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影响愈加彰显,并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中呈现异质性。在现阶段,机器人应用的生产率效应和产出规模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利润分享工资的提升效应高于技能组成工资的降低效应,是企业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因。因此,加大企业间再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引导工人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的新技能,是增加劳动者工资和抑制企业间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途径。
10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吗? / 刘长庚、王宇航、张磊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短期效应来自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长期效应来自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机制分析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的传导渠道,微观上表现为扩大了企业雇佣规模。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成长期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更加显著。在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大,表现出较强的普惠性特征。11
“排斥”还是“包容”——方言多样性与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 / 张晶、徐苑瑜本文以方言多样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方言多样性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入地的方言多样性越高,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越低。这种影响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稳定性不高、主动流动以及跨省或者跨方言区流动的群体更加明显。如果流入地包容性较好,制度较完善,方言多样性对流动人口落户意愿的阻碍作用会被削弱。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方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认同效应阻碍了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发展,进而影响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
《经济科学》简介 《经济科学》(Economic Science)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经济理论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杂志于1979年11月创刊,第一任主编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担任。现任主编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经济科学》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繁荣经济理论,促进学术交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经济科学》刊载内容主要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应用、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