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其他
以前班上的第一名,今天混得怎样?
知乎有一个热门问题:
当初班上的第一名,现在都很成功吗?
“当年班里的第一名”,说出来就是一种自带大神光环的称谓。
有的人会对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期待和想象,比如干成一番大事业,成为人上人等等。
但也有的人心里会泛上来一丝柠檬酸:第一又怎样,房贷还完了吗?日子过的肯定还不如当年班里那个当上大老板的学渣滋润。
那么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带着一丝好奇,小编去网上找了找答案,发现结果还真是有点意思,分享给大家。
@苏莉安
我高考那年,全校第一名是邻班那个戴眼镜、瘦瘦的、沉默寡言的男生,考上了清华。
当年并不熟悉,毕业十几年后某天我心血来潮忽然在网上搜了他的名字,由于姓氏比较罕见,所以一搜就找到了。
他本科就读于清华化工系,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免试进了中科院物化所读博,师从知名院士。
他说服了对此不太理解的父母,赴北京做完采集手术,回来后又忙于写论文、做实验,正式毕业。患者那边也顺利恢复中。
如何界定成功与否呢?化学是知乎上知名的劝退转业,读博搞研究更是被吐槽无数,被关注的不是金融就是互联网,永远盯着各种创业投资行业大势。
网上没有名气,不开公众号,也没有搞个「我是如何考上清华」的知识付费频道。
点评:这应该是学霸们最常规的路线了——一路学霸到底,踏踏实实潜心学术,成为知名学者,最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同时,这也是学霸的最优路线,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最轻松的路径实现阶级跃层。
我就是那个班上的第一名。
不是一两次第一名,而是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
小升初是第一名。中考是第一名。高考还是第一名。
从不上辅导班,也从不买参考书,有时候很疑惑,就高中的那点知识,为什么就能学不会呢?考600分的难点在哪里?费解。
我最大的烦恼,就是总考第一名,一点竞争的快感都没有。
因为这一点,我尝试过转学,偷偷转到隔壁市区的超级中学,我觉得那里会有竞争,但很遗憾,刚去上了一天学,就被原来的学校领导强行绑回来了。
于是,继续是第一名。最高的时候,能比第二名高150多分。
高考手气太臭,语文、英语、大综合全部滑铁卢,但好在还是过了清北线。一直想考清华,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才发现清华不招理想的专业,所以临时决定报了北大。
毕业后,找了个普通的工作,娶了个普通的媳妇儿,生了个普通的孩子。过着很普通的生活。
要说成功,我自己都不信。工作在大厂,手下管几个人,但不是什么高层,依然是螺丝钉。薪资说差不差,说好肯定也不好。存款一丢丢,估计也扛不住家人一两场大病。
但是,换个角度,成功与否,可能还得看自己的起点来说。
我家八辈贫农,父亲高中文化,母亲几乎文盲。家人多疾,收入微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上学的学费几乎都是借的。
零花钱?大部分时间,我勉强能吃饱饭。
去北大报到,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当时,我穿着我最干净的一件T恤——我叔叔买化肥送的,上面还有复合肥的宣传文案。
不怪谁,那已经是我和我的家庭,做到的最大的体面了。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我的家庭给不了我任何支持——买房,不要想了,自己解决;找工作,不要想了,不会有任何人脉,也没有任何经验指导;结婚?好在我媳妇家没要彩礼;以及,父母没有退休金,所以养儿防老。
不光是物质上的——精神上,很多时候也给不了,长辈的见识,大部分时间都不值一驳,甚至经常拖后腿。
我拿了一把对普通人来说,最烂的牌。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子,我已经很尽力了。
人生是一场代际间的马拉松,只希望我的下一代,起跑线能比我靠前那么一点点。
Bing点评:这应该是我们最喜欢看到的那一类逆袭故事吧?用知识改变命运。也是我国上万出身贫困农村,但成绩优异的80后们的热血励志故事。
对于出身穷苦的娃,学习是最轻松,最具性价比的路了,只是随着素质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变革,现在这条路已经越来越难走通。
小学考双百是常事。
小升初,莫名其妙地去了县一中,我开始称霸全县。
终于顺理成章地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然后继续全班第一。
一进校就被赋予了冲数学竞赛的任务,天天刷竞赛题,却还能保持文科科目的成绩不落下风。
分了文理科,我的优势一下子出来,于是先后两次模考,从第二到第一。高考,全市第一,考进了北大。
以后的路,似乎常规的就是出国、有个好职业或者创个什么业、最后成为人生赢家的节奏吧?
可是,从小就有罕见遗传病的我,到了大二,原本还只影响肌肉的疾病又侵犯了心肌,从此心电图一直就异常了。这就叫真正的心力交瘁了。
一蹶不振!
直到毕业后失业一年,看着做小吃铺的父母起早贪黑,终于知道自己没有养病的本钱,便独闯京城,租了个没暖气的屋子,冬天冻成狗。
幸运地逃过一劫,却面对随时可能猝死的命运,只能离开岗位。所幸,病树前头万木春,残友网社后来继续发展成:残友软件、残友集团。
所以我还会继续前进,哪怕只是西西弗斯式的滚石上山。
Bing点评:如果问学生时代第一名对他如今的残疾有什么意义?
我想是不服输、不放弃,和自律、自强、与命运抗争到底的生命力,才能让他在今天仍然熠熠发光。这也是学霸力的一种。
普罗大众挂
总结了我同学里从小学到研究生、文科加理科所有阶段的前五名,以上共25人,女11人,男14人。
已婚已育24人,占96%,这方面很顺利也得益于我们毕业时工作比较好找,房价较低。
在国外3人,占12%,我国确实比过去混得强多了。
收入最高的,是一位腾讯中层,前程序员,岗位是技术管理。
在家乡(内蒙古)生活工作的,只有1人,占4%,公务员。
为什么同学里体制内的这么多?一来因为我是内蒙人,内蒙人都热爱体制内工作,二来我们的专业是法学。
那时工作要好找得多,收入不低,房价不高,所以很多八零后能成为千万资产中年男,也是因为时代的馈赠。
而实际上,他们已经比大多数人生活的好太多了。
他们走的路线,也是一条最优、最稳妥的路线了。
总结:
当初班上的第一名,现在都很成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定义什么是成功。
如果是普世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说成就一番事业、扬名立万赚大钱、实现财务自由等等,都算成功。
但坚守自己的社会岗位,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奉献和创造,是不是也算成功呢?
我觉得算。
乍一看,感觉大部分学霸们成年后好似都泯然于众人了。
但即便从普世意义上来比较,比如工作层次、收入、生活境遇、受人尊敬程度等来综合考量,这些人也绝对是全国的top5%。
所以,无论如何切勿相信读书无用论。
其次,看完所有学霸的故事,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大家的共性,比如自律、踏实、坚持、耐得住寂寞、追求卓越、把优秀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等等。
最后,学霸当然不是谁都能当。
如果娃成绩好,是颗学习的好苗子,好好鸡一鸡,以好成绩做为起点博一个未来,以后的人生路一定是相对轻松、越走越宽的。
但如果真不是学习的料,也别轻言放弃,毕竟条条大道通罗马,考试永远不是人生的终点,优秀的品质,才是一辈子行走江湖的不败利器。
华人学霸Facebook总部跳楼:多年以前的亚裔学霸们,毕业后都过得如何?
GPA4.0!成绩优异的中国留学生,竟因为此被海关直接遣返了
章泽天辟谣成绩差 从"学术角度" 聊聊 为何承认她优秀那么难?
他从辍学小伙计奋斗成巨富 却散尽家财 59年不穿绸缎,培养了40000人才
拒绝做"虎妈" 她用什么方法养育了两个硅谷CEO和一个大学教授?
素材来源:知乎网答主 @苏莉安 @李虹 @西街以西
关于我们素材来源:知乎网答主 @苏莉安 @李虹 @西街以西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