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家长择校实录:想混入上层社会,从生出一个“正确的宝宝”开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精英说 Author 点击关注


授权自精英说

ID:elitestalk

不知从何时起,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已然成为诸多家庭的核心问题。


2020年起,中国江浙沪地区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公民同招,并对部分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这意味着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家长将面临“运气”和“时机”的双重抉择。


图片来源自网络


就在中国家长为孩子的择校问题叫苦不迭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那里的上层社会常驻民俨然已经把教育竞争的行程提前到了幼儿阶段。无数家长大费周章、使尽浑身解数,只为了把孩子送进私立的精英幼儿园,好为将来的常青藤名校开道。


在阶级森严、富人云集的繁华地域,拼尽全力为孩子争取教育资源的通道,是家长们不得不遵循的“丛林法则”。这条漫漫的教育竞争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十余年的时间......


图片来源自网络


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在书中写道:“曼哈顿私立贵族学校早上与下午的接送区是世界上最危机四伏、你争我夺、血流成河、龙争虎斗的地方。”


在教育问题上,世界人民似乎都难逃怪圈。活在纽约的家长们,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焦虑.....


精英幼儿园=名校常青藤?

纽约上流社会的“鸡娃潜规则”


《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将2004年后出生的纽约孩子称为“等待名单上的一代”


在富裕的曼哈顿、上东区的孩子们,最好的私立贵族学校往往供不应求,可提供的入学名额非常有限,每家都需要提前一年排队加面试,一些顶尖幼儿园的招生审核甚至比大学招生都要苛刻。各种特色活动班、培训班、暑期夏令营,甚至是课程补习班,一旦开放报名就被哄抢,迟到的家长们只能不甘心地把孩子的名字填写在等待名单上。


而等待名单,往往昭示着无疾而终......


这些美国家长心中存在一条统一的逻辑线,名牌私立幼儿园——重点中学——常青藤名校,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图片来源自网络


在2009年的美国纪录片《幼儿园大学-Nursery University》中,一位幼儿园的招生管理人员表示,学校开放招生的第一个小时里,就接到了500个预约报名的电话。


拿纽约最优秀的私立幼儿园之一——圣三一学院幼儿园(Trinity School)为例,它的平均录取率仅仅只有2.4%,要知道,哈佛2019年的本科录取率都有4.5%


并且这些位于市中心的幼儿园往往价格高昂,两年学制的教育,需要花费5万美金的费用,比常青藤大学还要贵上几分。但即便如此,依旧阻挡不住家长们参与面试、争取入学资格的热情。


常青藤高校和“常青藤”幼儿园

一年学费对比图


纪录片《幼儿园大学》就将镜头对准了纽约5个不同家庭,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无一例外都有着近乎激进的上进心,一路过关斩将,只为在这场竞争激烈的学龄前教育系统争夺战中为孩子获得一张入学门票。


他们中有人成功上岸,斩获几乎所有申请院校的offer;也有人黯然退场,转而选择了名气一般的公立学校。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不断发酵,代代传承......


图片来源自豆瓣


纽约上东区的 Juliana 一家


Juliana 一家,居住在纽约上东区(Upper East Side),位于曼哈顿中央公园东部一带,这里环境怡人、好学校林立,聚集着全纽约财富顶端的1%人群,被戏称为“超高级白人的地盘”


Juliana 的爸爸事业有成,妈妈专心在家照顾孩子,一家人生活精致,打扮时髦,典型的纽约上层社会家庭形象。这样的精英家庭往往比普通家庭更懂得教育和知识的力量,教育资源的分化构建了一代又一代、难以逾越的阶级壁垒。


图片来源自网络


才2岁的 Juliana 正处在咿呀学语的阶段,但她的爸爸妈妈已经为“择校”的事费尽心思,光家庭会议就开了好几次。


妈妈是阿根廷人,在她的印象中,小孩子上幼儿园总是水到渠成的事,直到她定居上东区,才惊讶地发现,上东区的精英妈妈无一不生活在处处竞争的巨大压力之中。

在择校上,许多上东区的精英妈妈从怀孕时期就开始准备,一般来说,在同样情况下,幼儿园更青睐大月份的孩子。因此很多妈妈思考着,要按照“正确的月份”备孕,以免生出一个“错误的孩子”。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爸爸 Tony 对女儿择校的事情非常重视,考虑申请院校时直接建议妻子多申请几所,以免落选。最后两个人协商决定,参观15所幼儿园,并从中择优选择6到8所幼儿园申请。


Tony 坦诚地表示,这就是上东区的隐形竞争法则,把握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是稳固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一步。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父母是高材生的 Jackson 一家


同样住在纽约的 Jackson 一家,是典型的高知家庭,爸爸毕业于哈佛,妈妈也是知名商学院毕业,对儿子寄予厚望。


对于私立学校,Jackson 的妈妈势在必得,她坚持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搜索、调研、考察、准备申请这些学校上,过程堪比当年考大学一般深思熟虑。


她表示,如果孩子不幸落选,自己不介意搬家,换个场地继续竞争。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由于纽约顶尖幼儿园的竞争过于激烈,甚至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职业,以帮助这些对幼儿园申请流程不甚清晰的新手妈妈们拿到更好的入学门票。


他们会定期举办培训班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准备入园考试和面试。这里的培训老师们又被称为“游戏约定专家”,通过特定的试题,考察孩子们的反应,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Jackson 的妈妈自然不愿意错过,她去参加了一个机构小型的分享会,在会议上她得知,简单的7节课收费高达4000美金,她深感离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会场。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普通工薪基层的 Keiron 一家


和上面两个家庭略微有些不同, Keiron 住在 Harlem 区,家庭条件不算优渥,没什么资源背景,但夫妻两不希望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竭尽全力希望给到他最好的机会。


夫妻两将目标定在了 Mandell School,这个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提倡文化的包容性,十分符合他们对教育的期待。


只是在筹备的过程中,妈妈时常感到焦虑和紧张,因为自己身为有色人种、经济状况不好、教育背景也不突出,可想而知,这一切将给儿子的升学路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高龄产子的 Aleta 一家


Aleta 居住在纽约上东区,生活优渥,在她五十多岁的时候,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宝宝,因此十分宠爱,在培养两个宝宝身上花费了许多时间。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她经常带着孩子组织和参加 Playgroup(社区游戏小组),以锻炼和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为了孩子的择校问题,她还特意咨询了很多老师的意见。但双胞胎的其中一个孩子喜欢独处,在幼儿园的测试当中表现地有些不合群,让 Aleta 十分在意。



Aleta 给儿子聘请了早教专家


错过提前申请的 Layla 一家


如果说育儿是一场战争,在孩子还很幼小的时候,战斗就已经打响。那么,该做的事情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呢?纽约家长们给出的答案是:在你以为该开始的时候,再提前很多时间准备就对了。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Layla 的父母没有这个“提前”意识,遗憾地错过了去年幼儿园提前批次的申请机会导致现在眼看着孩子入学的时间将近,学校却还没有着落,只能摇号碰运气,但希望微乎其微。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残酷的层层入学淘汰赛


对于这些家长们来说,想要获得一张幼儿园的入学门票,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有家长形容它是一场“为期四个月的全职工作”。


首先,父母需要学习各个学校不同的录取要求、收费标准、教授课程,了解具体的申请流程,据此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学校清单。


然后,他们需要等待各大私立幼儿园开放申请,每天上午只开放2个小时的时间接受电话申请,因为过于火爆,学校电话常常属于占线状态。顶峰时期,同一个电话可能要排队等上半小时,才有人应答。


对于那些不止申请一所学校的家长们来说,争分夺秒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在那一天,Juliana 的爸爸妈妈齐齐上阵,抱着电话打了一上午。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Keiron 的妈妈听到电话接通的声音如释重负,激动地差点哭出来,还抽空给自己的好友打了个电话报告喜讯。


Layla 一家没能抢到申请名额,孩子的名字将会出现在学校的等待名单上,如果有人放弃名额(比如多家申请,最后选择了其他学校的情况),校方会组织摇号,进行补位。


在等待摇号报名的Layla 爸爸

久等不到,失望地离开了现场


拿到申请名额之后,学校会开放参观日,供各位家长实地考察,更直面地了解学校的基础设施,课程安排等等。还需要聆听校长讲话,当然,在讲话后,家长们会一窝蜂地涌上前,争取跟校长聊上几句,混个脸熟。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校长反复重申,申请公开透明,不要“搞小动作”。


据一位幼儿园的高管曾经透露,每到招生时节,自己的信箱里总会莫名其妙地多出很多价值不菲的礼物。为了让孩子轻松入学,有家长不惜给幼儿园捐赠大笔资金......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参观日之后,学校会给每个计划申请的家庭寄送相应的申请表格,这些密密麻麻、需要填空的问题,就是这群父母们面临的第一场考试。


Juliana 一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找资料、思考表达的方式,要在有限的文章长度里,正确阐述自己择校的原因、自家孩子的优势、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的理由。然后附加照片和证明资料,不仅要感情丰富,还要逻辑合理,难度系数堪比学术研究。


幼儿园招生人员拿起申请表

有家长光申请理由就写了两三张纸


就在家长们考虑学校是否合适之时,学校也在积极地思量,这个孩子是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几乎每所学校都设立有玩耍日,即Play day。也就是邀请孩子们去学校里玩一会儿,老师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测试幼儿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智商,根据这个表现的结果,衡量是否具备有入学资格。


Layla 一家的学校还没有着落,摇号遥遥无期,夫妻两只能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大幼儿园的玩耍日,希望孩子的优秀表现可以带来“奇迹”。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在这一点上,公立学校就要仁慈地多。


某幼儿园的北美区财务总监约瑟夫·纳特沃表示:“两三岁的孩子很好动,很调皮。但只要他们不用尿布,并且可以和我们的辅导老师一起安安静静呆上十五分钟,我们就会收他。”


而 Juliana 一家则接受了更多的询问,包括考虑申请了几家学校,校内是否有就读过的校友等等。因为美国也是个“社交国家”,十分重视校友关系,如果有熟人推荐,将会事半功倍。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在焦灼的等待中,幼儿园的招生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他们衡量这一段时间以来,每个申请家庭的参与情况、背景资料,以及孩子的测试表现,综合考虑之后再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


Juliana 家境优渥,聪明伶俐,表现出色,因此收到了7所私校的录取通知书,夫妻两欢呼雀跃。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而Jackson 却在第二志愿前惜败,落入等待名单,这让 Jackson的妈妈大失所望。刚好Jackson 的爸爸在波士顿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于是决定举家搬迁,打算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物色合适的学校。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Keiron 妈妈的坚持换来了一个好消息,虽然家境不算好,但还是收到了来自“梦校”的录取通知书。过夫妻两根本无力负担高昂的学费,最后是在学校的帮助下,依靠助学金进入学校就读。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Layla一家最终决定让孩子进入没什么门槛的决定让孩子进入没什么门槛的公立学校。


在这里,需要学生的家长们协作老师,轮流支持教学,虽然看上去没那么“高大上”,但 Layla 每天都过的很开心。Layla 的妈妈不禁思考,也许自己并没有必要那么焦虑。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家庭截然不同的组合,有的是妻子独揽“育儿大权”;有的则是夫妻两同心协力,一起思考孩子未来的最优解。


不论是哪个家庭,他们都渴望能够给到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但人生的阶层有高有低,有幸运也有失意,名校的牌匾之后,蕴藏的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和竞争刻下的深刻印记。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的,更多的是一颗积极进取、不肯为人后的心


当我们在感慨当代幼儿教育越来越“焦虑化”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原理:当一个社会资源分配越不均衡,教育投资的压力就越大。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盖茨比曲线”,这一曲线的横轴是收入的均衡度,纵轴是代际流动性,它说明了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高度不平等的国家具有较低的代际流动性,即社会越不平等,个人的经济地位就越由其父母的地位决定, 子女处于父辈的经济阶层的可能性就越高。


也因此,处于世界中心的纽约,显现出格外强大的“育儿压力”,这场关于阶级的争夺战,往往会蔓延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


图片来源自网络


2万美金的申请文书,动辄数百美元的咨询课程,孩子的未来都与金钱和资源绑定在一起。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幼儿园大学》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


在这样一个时代,似乎全世界的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恐惧、不安和压力。这种被裹挟着往前走的焦虑感和无力感,让人几乎难以分辨,这一切的起源究竟来自于自我的选择还是社会的强迫......



大家都在看










版权归精英说所有,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