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10期文章摘要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简明扼要地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论文摘要,不仅能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还能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现为您推送2020年第10期文章摘要,欢迎各位读者关注阅读。
科学技术部《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专题
基于BRIAM模型的“一带一路”国家低碳能源发展情景研究
【作者】柴麒敏1.2;傅莎1;温新元1
【单位】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2.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一带一路;综合评估模型;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2℃
【摘要】针对“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的长期问题决策支撑和研究需要,作者基于自主开发的“一带一路”综合评估模型 (BRIAM)和最新可得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及在《巴黎协定》温升2℃目标下低碳能源发展进行了情景分析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国家自主贡献,“一带一路”国家到2030年预期每年可减排32亿t左右的CO₂,但要最终实现全球2℃温升目标,如果没有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或额外的资金、技术和能力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一带一路”国 家的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需要从2015年的约12.2%提升至2030年的21%以上、2050年的46%以上,同时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在化石能源中的使用比例将达到41%左右。到21世纪末,“一带一路”能源供给部门的总投资变化并不大,但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低碳能源及其配套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绿色投资占比大大提高,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化石能源领域的累计投资从BAU情景下的约71万亿美元分别急剧下降至NDC情景下的60万亿美元和2℃情景下的28万亿美元左右。此外,碳价格的变化还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电力、运输等要素价格产生影响。在逆全球化的挑战下,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低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充分展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并将引领各方在绿色技术、绿色贸易、绿色产能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与合作,共享低碳发展的绿色效益。
【作者】陈菡 陈文颖 何建坤
【单位】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碳排放;空气质量;达峰;协同治理
【摘要】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对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趋显著。加速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双达”)进程,是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应对的课题。当前,国家在控制碳排放和污染水平上的中长期目标仍未有效传导至地方,不利于发挥环境约束对规划制定和经济转型的倒逼作用。为此,作者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经济绿色复苏的新形势,从协同控制措施、协同管理体系和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探讨“双达”行动对降低社会低碳转型成本和提高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从国家和省市两方面分析了协同治理工作在顶层政策机制、技术体系和资金支撑等方面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以温室气体和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为导向、以管理和技术协同为保障和以区域协同治理为手段的应对思路。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完善分区域、分批”双达“的原则及其配套机制建设,在每个地级市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发达地区和低碳试点城市进一步提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推动地方将“双达”目标纳入引领区域经济低碳转型的目标体系和各项专项规划等政策文本,积极探索排污交易、碳市场和电力市场有机融合的市场化治污降碳新方式。03
基于生态文明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
【作者】张永生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城市群;区域协调
【摘要】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的概念性框架和战略思路。现有城镇化模式,无论是城市承载的内 容,还是城市自身的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工业时代的产物。跳出传统工业化思维框架,基于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城镇化,是 解决城市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出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不只是“在现有城市里面建公园”,更是类似“在(自然)公园 里面建城市”,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前提下,创造繁荣的城市经济,这意味着发展理念、城市承载的内容、城市的 组织逻辑及其区域经济含义的深刻转变。基于生态文明重新塑造中国城镇化,应聚焦三大任务板块和两大战略抓手。三大任务板块是:对已有城市进行重塑;以绿色方式实现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的城镇化;对乡村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两大战略抓手是:一是占全国 GDP、人口和土地面积比重分别超过90%、70%和30%的城市群的绿色转型;二是占全国人口约60%的县域的城镇化。04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作者】刘凯1 吴怡1.2 王晓瑜1 王成新1
【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结构;大气污染;单中心;多中心;PM2. 5;固定效应模型
【摘要】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反映,并且对经济、社会、环境可产生溢出效应。随着大气污染逐渐制约城市群生态文明 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亟须探索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者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位序-规模法则测度的中心度指数反映城市群空间结构,运用遥感影像反演的PM2.5浓度反映大气污染状况,使用固定效应 模型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多中心化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哈长、宁夏沿黄、长江中游、呼包鄂榆城市群是多中心空间结构,黔中城市群由单中心演化为多中心,只有滇中、晋中、北部湾、天山北坡、兰西城市群是单中心空间结构。第二,城市群PM2.5, 浓度均值演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黔中、山东半岛、海峡西岸、晋中、北部湾、长江中游、兰西城市群PM2.5浓度呈现倒U形演化特征,京津冀、中原、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浓度呈现N形演化特征,滇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PM2.5浓度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呈现出线性负相关关系,提高中心度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05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评测与福利效应【作者】赵琳琳1.2.3张贵祥1.2
【单位】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泰山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协同;福利效应;区域异质性
【摘要】区域生态协同发展是新常态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形式,京津冀作为中国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其生态协同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意义。作者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学,以新常态下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区域生态协同度测量模型,科学评估2006-2018年京津冀生态协同水平的动态演化,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生态协同度对区域发展的福利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度普遍逐年上升,发展态势良好。津冀和京冀系统生态协同速度加快,但京津系统生态协同发展后劲不足,增长缓慢。②北京生态协同发展水平最高,已进入中度协同发展阶段;天津、河北仍处于低度协同水平,协同发展不稳定。地区内部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制约着协作效应的发挥和地区的整体发展。③生态协同度的提高对京津冀的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福利效应显著存在。④生态协同度的福利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天津、河北的福利效应显著大于北京,表明京津冀生态协同度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天津、河北与北京的发展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协同水平,未来应创新区域发展的协同模式,实施生态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京津冀绿色发展的新动能;营造有利于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嵌套的适配创新生态系统的软环境,全力构建以北京、雄安为两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合理分工、差异定位、积极融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区域利益均衡机制,以支撑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06
寻找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越1.2 陈玲1.2 薛澜1.2.3
【单位】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3.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关键词】全球治理;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污染;陆海统筹;治理体系
环境信息公开评价的污染减排效应
【作者】刘满凤1.2 陈梁2
【单位】1.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处;2.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双重差分;污染减排;环境行政处罚;公众环保参与
【摘要】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评价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探索,是强化城市污染减排的关键。鉴于此,作者利用中国2008年开始在113个城市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分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的背景及其影响城市环境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对城市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制度具有显著的污染减排作用,能使工业SO2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分别降低约13.32%和11.13%,此污染减排效应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政策干扰排除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信息公开评价会增加当地人大和政协有关环境问题提案数、社会公众环保问题来信数量以及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通过提高政府环境执法力度和公众环保参与度两条途径促进了城市污染减排;环境信息公开评价的污染减排效应受到城市资源禀赋及各地规制强度的异质性影响,相比于资源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具有更显著的污染减排作用,地区环境规制与环境信息公开评价之间起到了协同作用,在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地区,环境信息公开评价能有效地降低城市污染排放。因此,各地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同时推进环境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优化环境管制工具组合,加大环境信息公开评价宣传力度。08
开发区产业集聚的环境效益:加剧污染还是促进治理?
【作者】胡求光1.2.3 周宇飞1
【单位】1.宁波大学商学院; 2.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3.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集聚;环境效应;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
09
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对山东段的环境与经济影响【作者】刘远书1.2 籍国东3 罗忠新3 罗敏4
【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4.南水北调工程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东线治污;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治污模式
010
异质型环境规则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作者】吴磊1 贾晓燕1 吴超1.2 彭甲超1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型环境规制;DEA - GML指数;Tobit模型
011
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双边效应
【作者】康鹏辉 茹少峰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环境规制;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绿色创新效率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2007—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创新补偿效应、遵规成本效应及净效应进行分解,并对其规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遵规成本效应要小于创新补偿效应,使得环境规制的综合效应为正,即“波特假说”在样本内得到验证。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遵规成本效应平均为0.0016,创新补偿效应平均为0.1841,这使得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净效应平均为0.1825。平均而言,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使得绿色创新效率高于前沿水平18.41%,而环境规制的遵规成本效应使得绿色创新效率低于前沿水平0.16%,两者抵消后的综合作用使得绿色创新效率高于前沿水平18.25%。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中,遵规成本效应占比5.11%,创新补偿效应占比高达94.89%,环境规制对总方差的解释力度为81.61%。②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驱动效应的大小呈2012年前增加其后降低的 “倒U型”时间分布特征。③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驱动效应较大的区域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一些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驱动效应较小。④绿色创新效率驱动存在环境规制和市场之间的权衡问题。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反而环境规制的驱动效应越小,扭曲效应越大。据此,进一步提出制定适宜区域差异性的环境规制政策,在加强环境规制的过程中,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减少过激环境规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政策建议。01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作者】郭鹏飞
【单位】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关键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审计重点;总体评价
【摘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确定,是新的审计监督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具体表现为各级审计机关对 “审什么”“怎么审”的困惑。该项研究从服务审计实践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导向出发,结合多年审计实践经验,运用实地调研、访谈座谈,审计现场参与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和政策分析、审计意见分析、文献分析等资料分析方法,探讨了确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的理论基础、坚持原则、具体维度和相关方法,并结合实际审计案例加以阐释。具体而言,总体评价视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观和法治观为基础,是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的中心视角,反映了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资源环境治理责任情况进行整体性鉴证的要求。从这一视角出发,应把握好审问题与评履责之间的对应、审后果与评原因之间的衔接、审个案与评总体之间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原则,并聚焦以下维度的分析研究建立审计重点事项清单:①资源环境生态禀赋特 点;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事项;③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④辖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总体性情况;⑤政策链条中的领导干部行政行为;⑥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治理绩效。建立审计重点事项清单,可拓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为丰富国家审计的审计评价理论和审计实践提供依据。013
环境犯罪的生态经济伦理维度及其司法规制
【作者】解丹琪1.2 张忠民1.2
【单位】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所;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环境犯罪;生态经济伦理;司法规制
【摘要】环境犯罪是最为极端的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行为,最为伦理所不容,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的目的是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道德辩护以及创造必要的道德秩序或道德氛围,对于环境犯罪的研究不应局限在法学,至少应拓展到生态经济伦理。故而,本文试图采用价值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发现:从构成要件和关涉因素上看,环境犯 罪涉及主体、主观、客体、客观、量刑和案发六大要素;而生态经济伦理具有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个层次;这些变量可以在理论上建立三组相互对应的关联模型,即主体、主观对应道德意识,客体、客观对应道德规范,量刑、案发对应道德实践。中国环境犯罪的十七项具体罪名的规定详情,充分印证了这三组模型的合理性,并且表明了环境犯罪生态经济伦理的维度并不均衡、呈非线性分布。而全国环境犯罪的整体数据和最高法院业已发布的典型环境刑事案件的具体情形,无不说明现有的司法规制对于环境犯罪生态经济伦理的观照不足,环境司法尚停留在保护环境资源的工具价值阶段。为此,本文建议出台系统的方案完善环境犯罪的司法规制:其基础在于优化环境犯罪的罪名设计、设置破坏生态罪;其核心在于强调环境刑事审判的精巧、促进绿色司法的实现;而其配套则是重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犯罪的衔接,特别是证据的转化和认可。
014
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法律性质及发展方向
【作者】彭中遥1.2
【单位】1.湖南大学法学院;2.武汉大学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实证分析;解释论分析;公权行政;发展方向
【摘要】为破解“公地悲剧”所导致的“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僵局,党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起开始试点并推行生态损害赔 偿制度改革。作为该项改革的突出亮点与重大创新,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应运而生。从规范层面分析,赔偿磋商制度是指国务院授权的行政机关主动与环境危害行为人就生态修复启动时间、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等内容进行平等磋商,旨在达成磋商协议,并确保磋商协议内容可以实现的全新环境调处模式。为全面洞悉赔偿磋商制度的运行现状,本文以2015年以来的司法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视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在地域分布、案件类型、索赔方式及磋商结果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据此发现,赔偿磋商制度在磋商协议争议解决机制的选择,以及其与传统行政管制、新型索赔诉讼之间的适用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困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赔偿磋商法律性质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从解释论视角观之,当前学界主流观点是从纯粹私法视角或特殊私法视角出发,将赔偿磋商界定为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民事行为抑或涉及公法元素的相对意义上的民事行为。这两类观点虽能在其解释论框架下揭示赔偿磋商制度的部分特征,但此举无益于完整勾勒出赔偿磋商制度之全貌。基于生态损害的公共性、社会性特质,同时考虑现代行政治理体系的回应型变迁,应当从“协商行政”视域出发对赔偿磋商法律性质予以重识。依此进路即可发现,赔偿磋商的实质乃是行政机关借用平等协商之私法手段来实现救济生态损害之公法目标的公权行政之新样态。由此,赔偿磋商制度的发展方向须嵌入行政法维度予以综合把握。具体而言:①构建“行政协商+行政命令+行政代履行”之“先柔后刚”的公法问责机制,实现赔偿磋商与传统行政管制的优化适用;②废除磋商协议的司法确认模式而采非诉行政执行模式,力促磋商协议争议解决机制回归正途;③设立“政府主导、依法实施、执法优先、司法补充”的救济规则,确保赔偿磋商与索赔诉讼的有序衔接。015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同性【作者】廖文梅1.2 虞娟娟1.2 袁若兰1.2
【单位】1.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熵值赋权法;相对指数法;耦合协同度
【摘要】本文构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西省2011-2018年10个贫困县(市),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同模型,测算脱贫攻坚指数、乡村振兴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协同度。研究结果显示:①各县(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井冈山 市和吉安县均保持领先水平,不同时序脱贫县(市)的脱贫攻坚指数时间演化趋势基本一致。②两者的耦合协同度呈稳定增长态势,从2011年的中度协同(0.4547)走向2018年的极度协同(0.8038),整体上呈现东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最高水平仍为井 冈山市和吉安县。不同时序脱贫县(市)耦合协同度及其所处协同阶段差异非常显著,2017年脱贫县(市)经历高度协同、极度协同阶 段;2018年脱贫县(市)要滞后一个阶段,起始于中度协同,最终步入极度协同;而2019年脱贫县(市)和未脱贫县(市)只经历前三个协同阶段。③良好耦合协同度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促共进的结果,实现乡村振兴各个维度的均衡发展能促进贫困县早日脱贫,同时也是构建良好协同关系的重要基础,产业兴旺是影响贫困县(市)脱贫时序、乡村振兴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差异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而生活富裕成为不同时序脱贫(市)的乡村振兴的共同均衡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思考:对脱贫较晚的县(市),耦合协同度相对滞后,要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以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以激发脱贫的内在动力,未来发展应该抓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加快产业转型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脱贫较早的县(市),其耦合协同度相对领先,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要突出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从而达到五个维度的协同推进,形成区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局面。016
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户生计本和生计策略的影响
【作者】王君涵1 李文2 冷淦潇2 仇焕广2
【单位】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生计资本;生计策略;贫困陷阱;PSM-DID
【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20年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验收之年。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与空间贫困观两种理论,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打破贫困陷阱的机理。本文利用8省16县2176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3期跟踪调查数据,通过PSM-DID、Heckman两阶段方法实证检验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采用多期DID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易地扶贫搬迁切实改善了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打破了原本由于制约性资源存量过低而无法跳出的贫困陷阱,使农户进入一个新的可持续生计循环中,即搬迁时间越长,生计资本积累越多。②易地扶贫搬迁在短期对家畜养殖有负向影响,对外出务工有正向影响;长期对农林种植有负向影响, 对非农自营有正向影响。③对于搬迁后的农户而言,不同生计策略依赖于不同的生计资本。农林种植依赖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家畜养殖依赖于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外出务工依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非农自营依赖于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短期应及时稳定保证房屋基建、水电气网、交通道路设施等物质资本的供给,并根据当地 产业特色提供技能培训、工作获取等帮扶措施,切实保障搬迁人口的策略转变。二是长期应持续地通过教育、医疗卫生等措施增强其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同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与税收优惠政策,支撑搬迁人口非农策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017
【作者】刘愿理1 廖和平1 蔡进2 李靖3 李涛1朱琳4 何田1
【单位】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3.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时空耦合关系;土地利用多功能;多维贫困;南涧彝族自治县
018
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
【作者】许恒周1 牛坤在1 王大哲2
【单位】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农地确权;农户收入;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
【摘要】农地确权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收入效应研究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且缺少更严谨的证明。本文基于浙江大学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CRHPS),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并构建了一个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流转和劳动力非农就业两个因素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机制。研究发现:①农地确权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其他类型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OLS方法高估了农地确权的实际增收效果。②土地流转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农地确权有促进土地转出和抑制土地转入的趋势。③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地确权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有效路径,农地确权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非农生产,通过直接提高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增加了农户家庭总收入。④农地确权的收入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 区显著,原因可能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好,农户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普遍向城镇转移,导致农地确权带来的土地安全感知不明显,影响了农地确权激励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进而影响农户增收效果。研究认为,农地确权工作结束后,为促进不同地区的农户家庭持续稳定增收,应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具体包括宣传农地确权政策,扩大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发挥土地财产功能等。019
绿色防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
【作者】黄炎忠1.2 罗小锋1.2 唐林1.2 杜三峡1.2
【单位】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病虫害防治;节本增收
【摘要】绿色防控技术节本增收效益的核算,对于理解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动机、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及制定国家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现有研究中绿色防控技术的节本增收作用机理并未得到揭示,导致在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到底有没有给农户带来真正效益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存在观点分歧和困惑。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822份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①绿色防控技术总体实现了稻农的节本增收目标,但对于成本收益的改善幅度并不大。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后,稻农能节约病虫害防治成本1.52%-9.52%,仅能提升农产品收 入1.35%-2.84%,且生物防治技术的采纳带来了病虫害防治成本的上升。②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大规模农户的成本节约作用强度要大于小农户,且仅能实现大规模农户的农产品增收效应,对小农户农产品收入的改善并不明显。③生物防治与理化诱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存在差异,目前理化诱控技术的节本增收效应要明显优于生物防治技术。此外,稻农采纳生物防治技术后通过增加施药剂量的路径增加了病虫害防治成本,通过增加稻谷产量的路径增加了农产品收入。稻农采纳理化诱控技术后通过减少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的路径降低了病虫害防治成本,通过提升稻谷价格的路径增加了农产品收入。因此,在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同时,要降低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加快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要引导小农户实现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客观把握绿色防控技术属性特征,克服绿色防控技术弊端,因地制宜地构建适用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投稿进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官网参考“投稿指南”进行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1【目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10期目次
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中的排名再创佳绩!3【喜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英文版)均入选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期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