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一部历史词典竟会如此有趣,这让我沉浸其中:精准定义每个词语使我感到满足,而最使我兴奋的是莫过于溯寻自己母语的发展历程,让我无比快乐。我会揭示一些往往尘封或遗忘长达几世纪之久的事实,使之重见天日,供人阅读。但我故事的主人公是语言。
——《牛津英语词典》前主编约翰·辛普森
辞书编纂历史悠久,古今中外,一直有人深深痴迷于词典编纂的种种可能,痴迷于理解周围世界的种种可能。八本好书,献给对英语词典编纂感兴趣的读者,从这里,走近英语词典编纂的历史、人物及背后的故事。Anyone fascinated by words and their history will love it.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Prof. David Crystal你知道balderdash(胡言乱语)最初指的是一种饮料吗?Juggernaut(毗湿奴像)为何会成为大卡车的名称?Serendipity(机缘巧合)与斯里兰卡有什么关系?词语背后蕴藏着有趣的故事,跟随《词语侦探》走进语言宝库《牛津英语词典》一探究竟。约翰·辛普森是《牛津英语词典》前主编,这本回忆录穿插着他对词语的研究和发现,笔触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知识丰富,见解独到,栩栩如生。温切斯特文笔朴实而不乏幽默,惟妙惟肖而恢宏大气。唯其笔触冷峻,更显叙述雄辩可信。词典编纂千头万绪,在其笔下却脉络分明,读来清朗气爽,令人感佩。以倒叙的方式,从《牛津英语词典》首版问世的1928年庆典来切入整个编纂事件的描述。本书基于英语民族与语言的发展状况而刻画《牛津英语词典》人物众生相,从而达到对《牛津英语词典》编纂事件的总体把握与描绘,有血有肉,点面结合,引人入胜。作者温切斯特先生以擅长描述历史事件著称,其写作风格主要体现为优美的文笔、幽默的韵味、独特的视角,气势宏大但不忽略细节,常常通过有杰出影响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个性气质与习惯来描述一些复杂的大事件,小中见大的手法运用灵活自如,可读性极强。该文集由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等主编,正文收录了自1979年到2014年35年间涉及牛津系列英语学习型词典的研究文献凡47篇,分5个主要板块:附录部分则汇集了名家为牛津英语词典的影印版或双解版所作的序言。该文集的出版对我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词典在我国的接受与研究很有帮助。本书从史前时期的词表说起,回顾早期双语词表直到当今的英语词典编纂实践,涉及298部词典,独辟专节介绍其中出现的重要词典编纂家。英语学习词典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起来的“新传统”,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它的特点,剖析此类词典广受英语学习者喜爱的原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英语词典编纂带来了革新,作者最后介绍了各大英语语料库和词典编纂系统,对英语词典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和创新的描述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可供从任何角度对语言感兴趣的人阅读。无论是辞书理论研究者、工具书编辑、语言学师生、还是想对词典和词典传导的语言有更多了解的普通人,都能从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受益。本书对英语词典的源起和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和评析,对历史上出现的英语词典均予以详细列举,对约翰逊的《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韦伯斯特美国英语词典》等重要英语词典做了深度评述。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基于英汉对译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词典的研编”的研究成功之一。本书所收录的多篇论文旨在探讨我国新时期英汉学习字典的编纂思路与具体设计,对当下的字典编纂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书从词典用户的认知视角入手,结合汉语中介语的特征及偏误形成的原因,在调查外国用户汉语学习中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查阅需求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学习词典的释义,使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诠释符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认知规律,提高词典的使用效果。本书共有十二个章节,主要论述: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词典的发展;词典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用户视角;用户的词典查阅需求与查阅技能;对外汉语词典的使用调查;二语学习与中介语的调查分析;二语学习中的中介语偏误的实证研究;二语学习者用词偏误的实例分析;内向型普通词典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国内与国外二语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对外汉语词典的多维释义模式的探讨;对外汉语词典的多维释义模式的构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英语学习词典的源流、发展和新一代英语学习词典的理论体系。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牛津、朗文等英语学习词典时遇到的问题,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大量用户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预制语块和构式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出了新一代学习词典的理想设计特征以及新的释义原则和释义方法,建立了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模式。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