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武汉两会:陈元欣教授带来体育“好声音”

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中师大体育学院 2024-04-22


近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委员、我院教授陈元欣参加会议,积极履职尽责。



列席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程用文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对2024年工作的安排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是一份站位高远、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报告。在经济方面,克服疫情后多重不利影响,GDP突破两万亿大关,增速达到6%左右,极为不易。报告提出本年度52件民生实事,其中体育领域有6项,与体育相关的有5项,并且将体育放在健康武汉建设板块,反映出政府对于健康观念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报告提出要深化全民健身行动,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10个,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项目30个,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建设体育设施100处以上,启动建设武汉体育馆新馆、武汉新城体育中心等系列重大体育项目,未来,武汉的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会更加现代化,为武汉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提案建议梗概


《关于进一步扩大我市体育消费的建议》

体育消费作为现代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扩大内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23年,我市成功举办“动起来 购精彩”武汉体育消费周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体育消费博览会期间人流量近11万人次;武汉体育消费券带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规模达到2800多万元。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基础薄弱、体育消费场景不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培育群众体育技能,扩大体育生活消费;二是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引导群众消费打卡;三是努力扩大新型体育消费,培育体育消费增长极;四是打造体育消费服务平台,激发体育消费活力;五是依托场馆资源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带动外来相关消费。


《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加快嵌入式健身设施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群众对于健身服务设施的需要日益高涨,但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老旧小区内部可用于健身设施布局的空间极度紧张,部分小区虽然在改造时建设了健身设施,但大量被侵占或被挪用改变功能。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通过在城市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效果,提出建议:一是逐步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二是明确全市各区老旧小区嵌入式健身设施建设任务,并进行绩效考核;三是结合城市体检工作,摸清老旧小区健身设施缺失情况;四是加强老旧小区嵌入式健身设施标准制定,评选标杆小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复合利用小区内现有各种设施,加强空间的共享和弹性使用;六是统筹利用老旧小区周边边角地、公共空间等建设健身设施;七是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提升老旧小区嵌入式健身设施运营管理效能。


《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及高效利用的建议》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绝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15分钟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开放可用于健身的空间,做到能开尽开。” 但近年来,受疫情学校封闭管理的后续影响,目前虽然疫情已过去,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仍不对外开放。为盘活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和高效利用,提出建议:一是严格落实中央政策,全面推进具备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做到应开尽开;二是推进现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一场两门”、“早晚两开”的物理改造;三是优化新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布局;四是建议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依托部分位于老城区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由街道与学校共建社区健身中心;五是探索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统一委托管理;六是支持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等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展体育夏令营、体育托管等活动。




陈元欣表示,我们要把体育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虑,与国家相关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与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如何推进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稳增长;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结合起来,考虑场地设施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在城市更新中补齐老百姓所需要的健身设施;在宣传传播方面,考虑如何利用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和传播力。


推荐阅读

编辑:王   慧

排版:张雅倩

校稿:张俊仓

审读:张德华

编辑发布:体育学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