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古镇很走心

寻古迹的莲莲 古迹探秘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或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寻古迹的莲莲”


此地之所以吸引我前往,是可以国保+1,及古镇上众多的古桥。

 

探访的时节却是雨季的江南,绿的叶红的花绿不艳丽,红不彻底,仿若颜料掉进了水里,层层晕染开去。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古老的运河从其脉络上蜿蜒而过,雨打下的落叶在倒影中的亭台楼阁之间穿行,恍若那些浮华的历史越过千百年的风尘扑面而来。

 

地处江南要冲,黎里在古时商贾云集,如果说古镇的建筑是躯壳,那么这河水里的倒影则是古镇千年风月的魂魄,承载着古镇数千年来的风花雪月。


 

江南的古镇大多都有一条市河穿镇而过,将古镇一分为二。黎里的市河叫做黎川,源自浙江天目山由西向东流淌,清嘉庆年间徐达著《黎里志》中记载,黎里一名黎川,又号梨花里,这梨花里应是旧传村多梨花的意思。


 

雨,不曾停歇,这样的细雨,却是不用打伞的。漫步在古镇市河两侧,清一色白墙、灰砖、黑瓦,宅基用条石砌成,蹲坐边盥洗的妇,踩着湿滑的青条石,木槌棒打着衣衫,惊扰了岸边觅食的小鱼儿。而文中开头提到的我首先探访的目标,就在这市河赋有生活气息的岸边。


 

柳亚子旧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处园林式的院落,前后共六进,有后花园名“五亩园”,院落原是清乾隆时期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宅,无锡大学士嵇璜乾隆四十五年题写的“赐福堂”匾额,悬挂在厅堂上方


 

柳亚子是爱国主义诗人,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人从事抗日民主活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周恩来总理镌刻的“铁肩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还镌刻在故居内的石像上,代表着国家高级领导人对柳亚子的敬仰。


 

故居外,古镇十里廊棚临河逶迤两岸,遮蔽着吹过古镇千百年来的风雨。

 

黎里的廊棚依河而建,旧时大由临街的商家出资,修建廊棚既能让过往行人遮风挡雨躲太阳,也是为了招揽生意吸引客人停留歇息。江南人是聪明的,祖辈们明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千百年的雨水滋养,不但孕育了江南人感恩天地之心,更造就了江南人心细如发的细腻性格廊棚便成了老祖宗智慧与行善的证据。


 

南宋以后,江南的物产丰富,加之河道交通便利,黎里便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集市之一,往来客商不绝,也少不了落难之人逃难行乞至此。旧时行乞有个规矩,即便主人相邀,也不得进入主人屋内。于是主人见不得落难之人的可怜,干脆依着自家屋檐搭个棚子,在地上铺上草席,供沦落之人夜间歇

 

于是凡有廊棚的地方,旧时必定开设有店铺姑苏自古“闲地少”,由于人烟稠密又善于经营,沿街门面多数用作商业。久而久之,古镇上的廊棚就形成了规模,建造模式也趋于固定。遗留至今的廊棚均为砖木结构,家家户户搭建的廊棚接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逶迤不绝的廊街。


 

古桥也为黎里增色不少,正是横跨市河之上的那些古桥记录着黎里的成长。桥身的青石板历经千年,依然威武不减。高高的石阶拱桥横跨着清澈安静的水道,将整个古镇连在一起百年来维系着河岸乡情,也贯穿着黎里古镇的前世今生。



廊棚与古桥的相融相伴,黎里人吃得了辛苦,也懂得享受,于是闲时看落花流水,一壶茶一本书便可以任凭时光慢慢流淌。


 

当内心充满祥和,在哪里都是一样欢喜自在

当内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能尽显魅力

若能放下心中的执着与挑剔,那么你相逢的一切,皆是美好。


 

于是选择在古镇住上一晚,一汪碧水穿镇而过,两岸皆为青砖黛瓦的老式旧屋,雕花庭院重门深锁处好似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于是顿悟到:繁华世景,终不及清风明月这般简静宁和。

 

浩荡的风烟因久远的时光终将归于平静与其费尽一生力气去争夺一场输赢,不如安心做一株浮萍,随波逐流,随而安。



走长城  寻古迹  幸好一路有你

全文完


下面的文章,也许你会喜欢


南浔,天下难寻


古桥一座座


时光中的廊桥旧梦——处州廊桥篇


有一种古桥叫琴桥


云端古刹时思寺


南宋石塔,沧桑守望


感谢支持,欢迎转发!



12

作者莲莲

一个酷爱历史酷爱古迹的80后妈妈,平时朝九晚五,业余寻古探幽。十多年的行走长城与探寻古迹,愿用文字记录岁月,行走在历史的尘埃里,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