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金银的旧上海

阿海 京夜聊 2022-07-16

(题图:三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性大萧条中远东最先进最繁华的城市。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阿海在家排行老三,也是出生在文革时期的最小的孩子。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很难打发时光的年代,除了听八个样板戏就没了其他消遣,而议论时政又是危险的,于是大人们私底下说话还是以温和的回忆为多,来访的亲戚也好,下午无所事事坐着嚼白话的老邻居们也好,谈起旧上海的日子都是无比惆怅的,以“迪昔成光格上海啊”开场,十里洋场种种繁华尽在嘴角舌底,无论当年多么贫寒困窘,个个讲得眉飞色舞,直到时钟敲了四下,才从灯红酒绿中醒来,看看身上色彩黯淡,做工粗糙的人民装,捏一捏口袋里的煤球卡和粮票油票,一声叹息,收收心,继续低眉顺眼地过新上海的日子。


因为出身不红,也一贯不积极参加政治运动,被靠边站的父亲,那几年也难得地有了空闲,除了教我们背背主席诗词,讲讲西游记故事(因为主席诗云“金猴奋起千钧棒”,那泼猴是革命的,可以讲,其他的名著都是禁书),偶尔也会回忆下旧时光中的点滴。五六岁的阿海,正是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大人们嘴里的旧上海风情就此刻进了心底,种下了莫名的向往,成年后,看了很多这段时期的资料,来印证自己的听闻。去年母亲中风,在康复期间,最爱听我陪她讲海上旧闻,边听边回忆,又讲了不少细节,于是阿海总结了一些自己听到、看到的旧上海市民的生活日常,分几回跟大家分享。


先讲讲旧上海通用货币。当时官方似乎是银元和钞票等价通用的,民间还是喜欢银元的多,日常生活则用银角子和铜板。在父亲的回忆中,上海的物价比较高,用铜板买不到什么好东西了,也就是大饼油条,条头糕这种,吃一顿带肉的小笼包,生煎馒头都要用银角子了,所以,生活还是在杭州好过。父亲随学校从昆明迁回上海后,因家计缘故,未能继续去欧洲大陆留学,留下来找了工作奉母。学化学的父亲找了洋行营销进口西药的工作,薪水开的不低。只是在上海的时间不多,要常常去杭州,在父亲的回忆中,杭州的日子安宁富足。在休息天,带一本旧诗,花几个铜板坐船到湖心亭,再花十几个铜板泡壶茶,要一碟猪油花生糖,读几页书,抬头看看湖光山色,这样消磨一天,真是暇意得很。

 


民国时期杭州的茶馆。消费不高。杭州人的日子一向比较逍遥。

 

除了杭州,父亲驻留最多的是青岛。据说当地的消费更是便宜得不可思议,一筐银光闪闪的海鲜不过一块大洋,海参鲍鱼这种高档的,时时有卖不掉的危险,是当时山东豪富不多吧,也可能是当地人不怎么爱吃海鲜,猪肉和大葱的吸引力更大些。同样的一块银元,在上海就只能吃碗刀鱼汁面。当时的冷冻技术不过关,上海人吃不到新鲜的海鲜,爱吃鱼虾的,吃的多是河鲜。河鱼多土腥气,只有鲥鱼刀鱼最为鲜美。但刀鱼多刺,考究的店家把刀鱼蒸熟后用纱布滤过,做成汤,面下在雪白的鱼汤里,这样就只有鲜没有刺了,不懂行的人吃完面会嚷嚷着面里咋没刀鱼,被讥为洋盘(近年这词转化为硬盘),这是个被讲了千百遍的典型的笑话。虽然说这话的小市民,吃来吃去不过是一角钱的阳春面,顶多来碗几角钱的排骨面,一辈子不见得吃过一块大洋的刀鱼面,但好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么,高物价下的上海居大不易,一家五口挤在暗无天日的楼梯间里过日子的,总得笑话下住得宽敞的乡下人,心里才好平衡。


上海的物价贵,水电煤样样要钱,人在家中坐,账单天上来,不是有钱人的特权,就是黄包车夫也要面对的。上海人吃的自来水,烧的煤球煤饼,点的电灯都是要花钱的,不像乡下吃水不要钱,花力气去河里挑,去井里打就是了,柴火也可以自己砍,就是点个煤油灯,花费总比电灯小。乡下还能自己种菜,即使是苏杭,从周边的产地调度,也比上海方便廉价。所以上海人的生存压力比较大,精打细算成为习惯。

上海人最大的压力来自寸土寸金的居住环境。开埠时上海是空落落的,来的早的人跟着外国人造的马路买地皮,几十块大洋就能买一块,转眼就能挣钱。马路造到哪里,地皮就涨到哪里,有眼光也有资产的人,从二十年代开始造石库门房子,一片一片地起。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老家在合肥,也曾在南京居住,后来举家迁往上海,造了弄堂房子,收房租。租界中来东方淘金的洋人和为他们服务的商家,买办占据了高端的上海西区。官办的轮船产业,机器厂带来了相关的官员、技术人员,随之发展而来的产业工人大多从地少人多的南方来谋生的,这些庞大的人群和他们的高工资带来庞大的资金和需求,加上租界中相对清明公平的法制,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人才和资金向上海飞速集中。渐渐的,厂区周围的四川路,杨树浦,也热闹起来,我祖母和亲戚们曾聚集在那里居住。

法租界在香山路周遭都是大户人家的公馆,往东去,越来越平民化。近老城的太平桥,老西门聚集了来自各方的中国人,小商铺小饭店一步一店,拥挤热闹,是小市民的天堂。外婆家就在本名菜市场路的顺昌路上。外公一族是来自上海本地川沙的刘家,地少人多的江南,一直有出外经商务工的习惯,刘氏一族长期在上海做营造,搭上了上海发展的快车,飞速发展公司的同时自己也跟着置业,最鼎盛的时期传说南京西路有一条横马路的房子都是刘家的产业。我外公为人忠厚有余,也不算特别走运,在举族的富贵中是很不起眼的,但也有了小小的一只工程队,三几年的时候趁地皮还不贵,造了顺昌路合肥路,凹凸印刷厂对过,雅庐书场隔壁的一排弄堂房子。不是煤卫俱全的新式弄堂,是适合本地人居住的房型,底楼客堂,二楼厢房,中间朝北亭子间,有老虎天窗的假三层。自己住了兜底最清静的一家,门前有一口水井。我母亲9岁搬进这房子后,一直住了几十年,婚房也设在二楼,直到前几年,快被拆迁了为止。那里,一度夷为平地,如今又造起了高楼,比邻上海红得发紫的景区“新天地”,小区名字沿袭了新挖的人工湖,跟着新天地周遭成名的豪宅,叫翠湖天地……三期。至于现在卖多少一平方,您有兴趣的话,去查查吧,住在日本的阿海不敢乱说,因为涨得太快了,几乎每周都有新变化。




顺昌路合肥路口的天厨味精厂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元老,后来成了凹凸印刷厂。也是有年头的老厂了。这一片只留这一家,其余全部拆光了。


三十年代的顺昌路民居。



书场隔壁的弄堂往里走,就是我外婆家,有一条短弄堂,瑞康里,是我外公带着工程队造的。雅庐书场也是我外公退休后常去的地方。


尘归于尘,土归于土。顺昌路的外婆家已经没有了。摄于2013年。


上海的出现,是因为无能的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淫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而不得不开放了五口通商,其他的埠头多以半途而废,只有上海必然地也是畸形地发展起来。开埠时,租界四边黑洞洞的农地芦苇荡到了三十年代,差不多都铺好了马路,造起了高楼。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开始之前,上海就已经经历了几轮的发展,有了上百万的人口,不仅是工业,商业的中心,乃至文化娱乐也有了不输京城的气象,成了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大地军阀来来去去,内战频发,百业凋敝,有识之士忧国忧民,时时担心要做亡国奴;底层民众不堪兵匪轮番侵扰,愈加贫困。而租界里的一百万上海人,自然不乏痛心疾首的,但更多的是出来谋前途的人,他们在租界如鱼得水,活得兴兴轰轰,因为在那几年里,只要在上海有了一个铺面,甚至一部电话,无不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的,和电视剧上海滩里的许文强一样,相信下一个发财的就是自己。上海滩多的是机会,少的是房子。1937年秋末,日军在杭州湾登录,除租界外的上海地区全部沦陷,上海成了孤岛。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不仅是苏州河以北的居民避入租界,就是上海周边城市的中产阶级,外省的殷实人家也都纷纷抛弃了二线城市的房产、地产和生意,带着最后的金银细软举家投奔租界,上海的人口从一百万涨到四百万。

如此极速膨胀的上海,立刻一房难求,自此,上海借房子除了要不菲的租金之外,又多了一笔可观的初始费用,顶费。这个顶费既不是信用押金也不是预付租金,看似完全无理的敲诈,然而人人如此,后来的也只得屈服,也算是市场经济的调节吧。而且,最最欺人的是,顶费只收十足的金条。无论借的是抬不起头的阁楼,还是冬冷夏热的亭子间,甚至终年不见阳光的楼梯间,都要付出金条,上海滩的大房东,二房东从三十年代起就只认金条,不认任何银行发的任何钞票。他们管金子叫黄鱼,似乎五两的叫大黄鱼,二两的叫小黄鱼,借房子前,掮客会告诉你这房子要几条大黄鱼几条小黄鱼。我祖母在我父母婚后,为了住得近些,将来好照应孩子,从杨树浦跟人交换等量大的房子,换到了复兴中路黄陂路的瑞华坊,离外婆家只隔一条马路。这次的交易也是付出了几根大黄鱼的,虽然那时已经解放了,但公私合营还没开始,商业活动还是照老规矩办的。



三十年代太平桥 


除了房子,作为稀缺源的西药如盘尼西林,在争后期,海上航路完全断绝后,也是得用金子的。母轻时曾因肠刀,都要住等病房才能好医生,外婆就送母亲进了最好的医院住最好的病房,一天兑掉一个金戒指,住了半个月才救回母一条命。不识字的外婆,对经济有极高的敏感,信奉金子王的蓄手段,不理会国民党忽悠的交出手中金子来金元券,因此安然度了一捆不来一把米的四十年代末。尽管如此,也在病中病后,生活也曾拮据,因此物乏的恐惧,伴随了母亲终身。

母亲一生待外婆极孝,病愈后就中断了大学学业,找了很艰苦的教夜校的工作,工资一分钱都不花全部上交外婆。解放后,生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一直坚持工作,因工龄长,工资一直不少,但母亲从来不为自己花一分钱,不吃零食,不打扮,也不肯在外面吃饭,这样的习惯维持了终身。我出国后曾接父母来日本,为母亲不肯在外面吃饭,大大地生过气,如今想来是我太不体谅母亲了。



如今的上海,新天地隔壁,淮海路背后,原本一条街都是小吃店的太平桥, 拆了挖成人工湖,让周遭的房子身价翻了几十倍。


京夜闲聊

♦ 每周一三五六晚上推文,周日客座

♦ 吹捧指责吵架,欢迎各种挑剔

♦ 常驻写手:江洁,阿海,文馨

♦ 编辑:江洁



扫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