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夜聊

其他

日裔美国人二战中受歧视,鲜血和生命换来荣誉却未改变处境

因为一个气球,很多人联想起二战中日裔美国人的境遇、想起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二战中约33,000人日裔二世参军美国军,第442步兵团约14,000人除去士官外几乎悉数日裔美国人,它创设于1942年6月15日,编制废弃于1946年8月15日,投入欧洲战线后征战英勇,不断补员、增员,死伤率达315%,是二战美军伤亡率最高的步兵团。是美国历史上获荣誉最多的部队,紫心勋章获得者4,000人。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表达赞赏说,“各位,你们抵御的不止是敌人,你们还赢得了战胜偏见之战(You
2023年2月4日
其他

2022到2023,跨年只忙这一件事:难受

儿子赶在学校放假那天开始发烧,我和先生12月27日依约开车去接他回家,虽然到家就把他关进自己房间,但果不其然我们仨过这个日本年只忙了一件事:难受。儿子28日去诊所看病,阳性,领了处方笺回来。医生嘱咐径直回家,处方笺由我拿着去药房领药。到药房我问药剂师,年末年始很多医院不上班,万一家里其他人被感染,到时应该服点什么药度过难关?药剂师推荐了一款市贩感冒药,她说跟处方笺上医生开的药同成分。她说没有药治新冠,医生也只是针对症状下药,所以结果都是奔感冒药去。新冠确诊,医和药都由国家负担,处方笺上有一栏“负担割合
2023年1月2日
其他

贾士珍 | 学茶记事

01初读《茶经》▲茶经与重霾前日读到一句“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慕茶心悠悠。今日,重霾锁申城,遂安心蜗于斗室读书品茗。于茶而言,我是槛外人,碌碌红尘这些年,皆牛饮。更有甚者,昔日友人云南归来,赠一普洱饼茶,我随手扔在角落,数月后发霉弃之蔽篓。如今思及,恨不能自斥“无知妇孺”一千遍!既慕茶,则学茶。自选陆羽《茶经》一本,潜心阅读。《茶经》不过十章,字字珠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带状疱疹频发与新冠疫苗有无关系?专家推荐50岁以上施打带状疱疹疫苗

我的一个朋友回国,到老家没几天突然一下子脖子到肩背出现大量疹子。她略通医道,马上去医院检查,果然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病毒性疾病,朋友说回家路途艰难,操心太过,导致免疫力降低可能是主要原因。巧而又巧,另一个朋友说,她的一个非常亲近的朋友两口子出游,在旅途上爆出疱疹,偏偏夫妻俩还同时诊出新冠阳性。我们有一个共同印象,最近听到谁谁带状疱疹了,这消息有点频繁,是不是有某个特定理由?于是上网查找相关消息,果然,多个医学专家提到类似观察,近年不止中高年、年轻人中带状疱疹患者都有增加,而且不止日本国内,这是一个世界性倾向。比如巴西的数据👇2017年3月~2019年8月→100万人中帯状疱疹患者30.2人2020年3~8月→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有缘导报 口述历史

最近我结识了一位读者,许先生。我们的缘分有些奇妙。我们都是上海人,都来日多年,都爱中文的方块字。他是中文导报多年来的忠实读者,导报的资深编辑杜海玲女史是我的密友,多年前我就是她的读者。从去年开始,我在公共号上写了一些散文,评论当下时事娱乐,也回忆上海的山河岁月。蒙杜海玲女史厚意,我的文章在中文导报也发表了不少,许先生通过报纸看到后,似乎很有触动,便拨打了导报的电话,一次两次,导报编辑都尽责转达。不习惯见陌生人的阿海,却不过情面,回了电话。于是,作者读者就联系上了。我很开心有人喜欢我写的故事,凭直觉,这位读者也是有故事的人,他几次殷切致电,也是想告诉我,他的故事吧。于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我换了两趟车,从千叶船桥来到了神奈川鹤见,见到了年逾花甲的许先生,一见之下就觉得特别亲切,许先生的气质斯文稳重,西装短裤白衬衫,清清爽爽,一口老底子的上海话入耳熨帖无比,让我想起小时候亲戚、邻居的大哥哥,他们老了就该是这样子吧。五分钟后,我们在一间叫健康中华小上海的餐馆里落座,这是许先生父子开的店,这天店休,店堂里就我们俩,后来小许先生也来加入了。我吃着上海冷面和烤麸,喝着王老吉凉茶,听许先生讲他的故事。许先生是上海本地人,和阿海一样是卢湾区的,老家就在我母校,五爱中学对面,叫王家宅的地方,许先生的父亲是生产三枪牌棉毛衫的棉纺厂老工人,我们从小到大就穿这牌子的棉毛衫裤,厂在建国路上,就在我老家的黄陂路合肥路后面,童年的阿海无数次走过。因此我写到的五爱中学,大同南货店都令他感到莫名的亲切。他讲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唐家湾菜场,更是我从小跟外婆去买菜的地方,他说的卖菜阿姨,从理论上讲,我肯定见过的,人生的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有一百年历史的唐家湾菜场,在上海卢湾区人民的记忆中有沉甸甸的分量,小男孩和卖菜阿姨的友情就跟这菜场一样,淳朴温暖。许先生在家里是老大,双职工的父母,底下两个妹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我们这个年代人人念叨的样板戏。六岁的许先生挑起了买菜的重担。在唐家湾小菜场,一位买菜阿姨,看着一个乖巧的男小囡,独自一个在买菜,出于天性的豪爽善良,也出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情愫,那位苏北阿姨问清了缘由就伸手帮了小男孩一把,“以后要吃啥菜讲一声,我替侬准备好,侬就不要一只一只摊头跑了。”小男孩和菜场的苏北阿姨从此就成了忘年交,以后他买菜就轻松了,只要跑到阿姨的摊头,不管是青菜萝卜还是丝瓜番茄,总有一篮搭配好的菜等着他拿,小许心里对阿姨感激不尽,没事体也会去阿姨屋里跟阿姨家的小姐姐白相,说来也有意思,小许常常上门后没多久,阿姨时隔多年再次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从此阿姨心愿得偿,待小许更是不同,说他是自家的福星。今天已经成为老许的他,回忆起这些琐碎的往事,居然非常动容,反复讲,跟这个阿姨的交往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从阿姨身上看到苏北人民的豪爽善良,他们对人掏心掏肺地好,这样的江北人比那些小气计较的上海人要高尚的多。当年,上海人的地域差别很有名,看不起苏北人在本地人中,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个本地人这样讲,一定会让身边亲友不快,许先生把这段交往提到改变他人生的高度,正是他的清醒。帮亲不帮理是一种不分是非的陋习,只有跳出了局限,才能公平地看世界。最可贵的是,这段交往一直保持下来,许先生后来进了上钢三厂学艺,偶然发觉一个同厂老师傅居然是菜场阿姨的丈夫,上钢三厂是几万人的大厂啊,没见过小许的老师傅,能在下班的电车上主动问他,认不认得一位唐家湾菜场的阿姨,交谈之下,两个人都大呼惊奇。真是不由得不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再后来许先生来了日本,每次回国时都会去看望非亲非故的阿姨,阿姨拿着许先生带给她的外国货,自豪得逢人就讲,但居然没人相信,外人都说阿姨在吹牛。后来阿姨病重住院,临终时,许先生正巧在上海,接到电话赶去,还见到了最后一面。这段往事如此的有始有终,有情有义,也让我非常非常地感动,以及羞愧。我从小也生活在这种偏见中,哪怕有时不以为然,但从未出声反对,来自自己族群的惯习。我曾撰文为上海人辩解,说这种赤裸裸的歧视,多少也是不得已。是吴越文化在红色浪潮中不断被打压,被边缘化的不忿不甘。然而今天我羞愧了,凭你再有缘由,地域歧视终究是属于迁怒的行为,是不上台面的。而他们交往中的恩义和慷慨却是堂堂正正,打动人心的。其实,我们出国的人最不舍的,还是中国的人情。那种不分彼此的亲热和豪爽,也是中国人的人性中最可爱的一面。许先生讲了当年学农学工,又拿出珍藏的红卫兵标志给我看,言谈中他称阿海为女同志,对这一切,我只觉得亲切,没一点反感,我记得七四届的姐姐也有过这样的标志,阿海当年带的红领巾,并不是加入少先队而是加入红小兵。我毫不反感是因为我们这些当事人并不是怀念文革中的红色文化,我们都一致认为文革是民族的浩劫,电影《芙蓉镇》的结尾,造反派的疯子在敲锣,“运动了,”这一段令我们毛骨悚然,让这样的浩劫再来,是最可怕的噩梦,也是最恶毒的诅咒。而我们的怀旧只是在异国的四顾茫然中,找一点熟悉的东西让自己的神经安宁下来而已。况且其实红卫兵造反抄家的的这一段文革早就过去了,对七二届的学生来讲,分配是决定一辈子出路的头等大事。在饭店的桌子上,我拍下了这张珍藏了几十年的标志,一代人青春的象征
2017年8月16日
其他

伊拉克蜜枣和手工泡泡糖

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我们,大部分喜欢称自己为吃货,或许是小时侯没吃够的缘故吧。关于食物的回忆和向往,占据了我们的人生很多很多的部分,作为一个吃货的一辈子,真不知道算幸运,还是不幸。
2017年3月1日
其他

【忆外婆】之乱世的智慧

我从小由外婆带大,性格上受外婆的影响最深。外婆姓余,祖上是到上海经商的徽州人,幼年即丧父兄,依附大伯生活。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想必是不好过的,虽然外婆从来不提起,只留下了不吃肉的习惯,据说源于童年受过恶作剧的作弄。我们只知道外婆对亲戚极为慷慨,对丧父或丧母的姑娘尤为关照,我家有好几位表姨妈,都是幼年得外婆多方关照,直到体面出嫁的,她们对外婆发自内心地敬爱,常常来看望外婆,爱屋及乌地对我好,我听着姨妈们反复提及外婆的善举,因此觉得外婆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2016年11月23日
其他

千叶造屋记

江洁、阿海、文馨、周君藏常驻♥
2016年11月2日
其他

东京买房记

西葛西的房子是东西线上性价比最高的区域。最近的南砂也不错。
2016年10月26日
其他

麒麟童的子孙 星光闪耀

麒麟童是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艺名,他的麒派艺术,将京剧前辈各派的精华融汇贯通后,自成一格,不仅在唱腔,念白上有重大突破,在人物塑造上尤其突出,抛弃了程式化的表现,唱念做打,一切艺术手段不再注重派别的特色,而是围绕人物展开,塑造了的宋世杰这样性格复杂多面,京剧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物。麒派,不但是海派京剧艺术的巅峰,也深刻影响了其他剧种。他的艺术风格根植于上海,有海纳百川的大气,富现代艺术的浓墨重彩,他和富家小姐裘丽琳的爱情故事,从私奔开始,历经艰辛,相伴终生。他们的六个孩子,也各自精彩。这六个孩子,除了继承麒派衣钵的长子周少麟外,其他五个都去了国外,不但避过了十年浩劫,也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现代欧美艺术结合,在欧美的艺术世界,大放异彩。周氏子孙在国际上的成就是同时代的艺人中绝无仅有的。京剧大师周信芳,艺名麒麟童
2016年10月19日
其他

食不厌精的祖母

上次阿海写了一篇纪念父母的文字,提到擅女工擅厨艺的祖母不识字,亲戚看后,指出是阿海记错了,祖母读过高小,粗通文墨,闲下来还会看看啼笑姻缘这样的轻小说。想了想,的确如此。记得很小的时候,祖母还记账的,三五分钱葱姜,两三毛钱酱油都要一笔一笔记下,月底还要打算盘结账,到阿海读了小学,才由祖母口述阿海执笔,拜祖母所赐,阿海的小学学的珠算,因为时时运用,倒一直没忘记,那个红木算盘也磨得锃亮。
2016年10月5日
其他

父母在旧上海的大学时光

(题头照片来自网络:中法学生在东二楼走廊里上打字课,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应当在1930年代中期)小时候很自豪父母的大学生身份。虽然每次填表时,父母填的都是大学肄业。即使不是大学毕业,但总归读过大学,在60年代卢湾区的中等人家住宅区,读过大学的父母是比较少的,因而很令我们自豪的。别跟我说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不论什么年代,上海一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伦理观,不是很把政府说的话当回事的。民国时对国民党如此,谁家出了地下党(当然是共产党啦),老人们背地里是翘大拇指夸赞有出息的。解放后依然如此。这种自成一体的伦理观,即使是文革也没能彻底摧毁。我们隔壁22号底层客堂前几年搬来的买办汪家是在文革中从别处被扫地出门的,但在弄堂里最受尊敬的人家居然是他家,教科书上的买办是帝国主义帮凶,长辈们口里的康白度是最有本事的大户人家,我们见到他家老太太都恭恭敬敬地称汪师母的,比我大了八岁的姐姐和同学亲戚谈论起谁最漂亮的话题,也总是异口同声地赞他家的永远一身蓝布衣裤的大女儿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也是22号,二楼迁进了一户造反派,常常欺负原来的住家。文革前,资本家贾家占了整整一栋楼,现在缩回三楼和两个亭子间,每次造反派冲进三楼吵得天翻地覆时,弄堂里的老邻居都会上去帮腔,阴一句阳一句地损造反派没教养。祖母不识字,有一手好女红和好厨艺,曾是江南鱼米之乡湖州,大户人家的少奶奶,解放后,真心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居委会工作,是个很热心的居委干部,但一样恪守老上海的规矩,她很挑剔我的玩伴,她允许我去玩的人家,都是旧时代的好人家,决没有造反派。父母都念过大学,只是大学很有不同。父亲念的是教会学校,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堂(光明中学前身)实行法国学制,法语教学是他们的传统。
2016年9月21日
其他

论金银的旧上海

(题图:三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性大萧条中远东最先进最繁华的城市。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