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血色要塞:普热梅希尔之围与欧洲浩劫的降临》
新书速递 | 《血色要塞:普热梅希尔之围与欧洲浩劫的降临》
感谢出版社授权本公众号转载本书书摘(见推送文末)
[1] 书籍信息
[英]亚历山大·沃森,《血色要塞:普热梅希尔之围与欧洲浩劫的降临》,范儒天 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
[2] 作者简介
[英]亚历山大·沃森(Alexander Watson)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曾于剑桥大学任学院研究员、英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著有《漫长的世界大战》《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等书,曾获得沃尔夫森历史奖、古根海姆-莱尔曼奖军事史奖等荣誉。
[3] 书籍简介
普热梅希尔要塞位于波兰东南边陲,毗邻乌克兰,历来被战争与民族冲突所困。一战前期,俄军包围普热梅希尔要塞,希望快速拿下要塞、进军中欧,然而在奥匈帝国孱弱守军的抵抗之下,围攻意外地坚守六个月之久。
这是一场影响一战进程的重要战役,也是高烈度的围城之战。在恐惧支配下,普热梅希尔城陷入疯狂、猜忌、暴力、放纵之中。本书通过细致描绘要塞的日常细节,以及军队、民众的心理状态,再现了战争对社会与人性的巨大破坏力。腐朽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和他昏庸的军令、胆小怯弱的军官和未经训练就被拉去送死的可怜士兵,以及挣扎在后方的无辜市民,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残酷的战争图景,最终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古老帝国。
这座要塞是中东欧民族矛盾的炼狱,也是反犹主义的中心地带。一战结束后,由这场战役生发出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最终演变成20世纪人类最大的悲剧,并开启了中东欧反犹浪潮和民族冲突的序幕。
[4]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溃不成军
第二章 “英雄豪杰”
第三章 暴风速攻
第四章 阻碍重重
第五章 孤助无援
第六章 饥肠辘辘
第七章 最后一战
终 章 深入黑暗
附录一 1914年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附录二 1914年俄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5] 书摘
终章 深入黑暗(节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东欧引发的仇恨和暴力经过几十年的酝酿,爆发了难以想象的恶性流血冲突。这个地区各地都笼罩在这样的阴云之下。1914—1915年的围城战,伴随着危险、饥饿和分裂,敌对情绪进一步激化,并且这种情绪只会进一步加剧。尽管这座城市不再是前线,但随着战火愈演愈烈,饥饿和死亡也在步步蔓延。波兰民族主义爆发了。现在罗塞尼亚人是波兰人了,他们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也在增长,也不愿放弃普热梅希尔。1918年秋,当奥匈帝国解体,战争的胜利者,尤其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诺为中东欧人民实现“自主权”时,普热梅希尔内部分歧很大。11月3—4日晚,乌克兰独立主义群体发动了一场政变,想要夺取这座城市的控制权。波兰人奋起反抗。有几十人伤亡,5名平民死亡。当乌克兰起义军在11日和12日被赶出城外时,胜利者们发动了一场大屠杀;这只是这段时间内多次大屠杀中的其中一次。犹太商店遭到抢劫。商店的主人遭到殴打。一位叫亚伯拉罕·罗特(Abraham Rotter)的犹太老人也被杀害。
在1914年的战争之后,普热梅希尔一直没能回到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状态。可以肯定的是,种族紧张的局面早在冲突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犹太人和乌克兰人不再是一个多民族帝国的组成部分,而是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建立的国家中不受信任的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为了赢得东加利西亚,波兰立即与羽翼未丰的西乌克兰共和国进行了一场恶战。1919年7月的最后胜利和1923年国际联盟对其主权的承认巩固了波兰对该地区的控制,该地区被明确更名为“东部小波兰”(Maopolska Wschodnia)。对此,乌克兰激进分子从未接受。比起波兰政府承诺的自治和同化政策,他们更相信暴力,而且极端程度比1914年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恐怖主义就此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在普热梅希尔附近,有人试图炸毁火车,并袭击驻扎在旧城遗址的波兰士兵。极端分子的行动不仅是为了反对波兰的统治,更是为了挑起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仇恨。任何与波兰人合作的乌克兰人都会被暗杀。在普热梅希尔,最悲惨的受害者是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乌克兰女子师范学院院长索夫龙·马特维亚斯(Sofron Matwijas),她于1924年9月1日被谋杀。
从表面上看,在1918年11月两天的大屠杀之后,普热梅希尔的犹太人已经很配合了。犹太人继续派代表参加市议会,在1928年的市政选举中,鼓吹种族间和谐的“民族联合党”(Blok Trzech Narodowoci)赢走了所有席位。然而,这种明显的宽容只不过掩盖了潜在的反犹主义。在1914—1915年围城期间,对犹太人进行食品投机的指控,引得民愤高涨。1920年与苏联的战争,导致种族歧视升级。在整个内战期间,艰难的经济状况也加剧了其他族裔对犹太人的嫉妒,尽管犹太人中的许多人都很穷,但他们仍然主宰着普热梅希尔的商业。经过20世纪20年代初的民主和30年代下半期的压迫,公众对犹太商业的抵制在这个城市屡屡得到广泛支持。1937年圣诞节,为期一周的竞选活动在“没有犹太人的普热梅希尔”这一充满威胁性的口号中进行。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随后德军的入侵和占领,注定会让任何一个普热梅希尔的中年公民感到恐惧。敌人逼近时的恐慌,难民成群结队逃亡的景象,以及德国人一到,就立即出现的由多种语言写就的关于限制自由、严格管理和胁迫服从的告示,与25年前所出现的情况并无不同。两个在1939年9月瓜分波兰的政体,尽管打着革命的旗号,共同主导了那段历史。他们划定的边界大致沿着基督教世界边界,或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之间模糊的断裂线延伸。在南部,沿着桑河,普热梅希尔被一分为二。德国人占据了扎萨尼,给它取了一个不和谐的名字“德国的普热梅希尔”(Deutsch Przemysl)。而旧城、犹太区和现在的东郊利沃夫斯基在1941年前都归苏联统治。
那条边境线强有力地象征着这座城市和中东欧的苦难,在两个帝国之间仅有的两个主要中转站之一的普热梅希尔(另一个位于布雷斯特市),犹如由丑陋的混凝土碉堡、炮兵阵地和缠结的铁丝网汇成的疤痕。这象征着几个世纪以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流动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永久的恐怖和压迫。在边界后,新的血腥计划开始了,以重塑占领区的民众。纳粹并不是第一次在普热梅希尔和周边地区实施残酷的意识形态变革了,这一点如今显而易见。对25年前曾面对沙俄军队的俄国化计划的居民来说,一切都似曾相识。对学校和宗教的干涉、人为的民族对立、暴力、腐败和掠夺都是这些占领政权的共同特征。然而,尽管沙俄军队由于缺乏中央政府的指导而只能取得有限成就,纳粹政权却想方设法进行全面的改造,追求不受限制的、扩张的意识形态为目标。大规模屠杀政策终将导致中东欧约1400万人的死亡。
苏联于1939年9月28日控制了桑河以南的普热梅希尔。他们的占领是建立在大俄罗斯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上的,一直持续到1941年6月。1939年11月1日,苏联做了尼古拉二世从未敢做的事情,正式吞并了“东部小波兰”,以及更北部的其他前波兰领土。对苏维埃政权来说,不同于沙俄,民众支持的表象总是很重要的。为了给吞并披上合法的外衣,10月22日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范围是当时的“西乌克兰”。据称,选民投票率达到92.83%。在被吞并的土地上,行政和经济体制进行了重整。在农村,地主土地被没收,建立了集体农庄。在城镇,银行、工业以及政党和慈善组织的财产被国家征用。甚至小工匠也被命令“自愿”加入集体。民众的公寓都被没收了。
苏联占领的主要特征是带有强制性,这是实现社会阶级根本转变的必要手段。与之前的沙俄政权一样,流放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控制手段,尤其在曾是加利西亚东部地区,应用得更广泛。有25万人被迫迁移到苏联东部荒芜地区。1939年10月至11月,流放工作很快开始,之后发生了4次大的高潮,分别在1940年2月、4月和6月以及1941年6月。一些被流放者只被带到苏联的乌克兰东部或白俄罗斯。大多数人是用拥挤的牛车运走的。许多人最终到了哈萨克斯坦,就像25年前要塞守军的遭遇一样。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军官和警察、神职人员、企业主、小商人、农民、居民和难民以及他们的家人都被带走——所有不认可苏联占领现实的人。内务部(NKVD)从普热梅希尔及其周边地区流放了1万人,又逮捕了2000人,其中500至1000人被秘密警察杀害。
普热梅希尔北部与波兰西部其他地区被一起并入希特勒的种族帝国。希特勒于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Operation Barbarossa),整个城市将落入纳粹的控制之下。然后,普热梅希尔成了前线。经过一个星期的猛烈轰炸和来来回回的拉锯战,五分之二的房屋被摧毁,旧犹太区也被夷为平地,德国人占领了桑河以南的地区。纳粹占领区的指导原则,正如一位国防军将领的无情之言:“德国人是主人,波兰人是奴隶。”该地区前期主要是作为苏联产品出口的通道,以及作为外籍德国人的主要中转站——曾是苏联国民的德国人经此“返回”希特勒的“大德国”。波兰人受到关注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奴隶的来源。纳粹杀害了5万多名受过教育的波兰精英。对其他人来说,残酷的镇压、剥削和饥饿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在普热梅希尔和周边地区,26431名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作为劳动力被运到德国。大约5000人(犹太人除外)在纳粹占领期间被杀害或失踪。
纳粹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反犹主义。这是一种比沙俄军队更为强硬的反犹种族主义,也更容易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然而,在加利西亚东部地区,这方面,德国人——而不是苏联人更像是1915年沙俄占领最突出的继承者。事实上,在一开始,纳粹和25年前的俄国人一样,虽然有更强大的力量,但还是选择驱逐而不是消灭犹太人。在扎萨尼,他们做得尤其成功。在1939—1941年,只有66名犹太人留在郊区,而在战前,郊区的居民已经超过2500人。1915年至1939年,占领当局没有更换,也没有证据表明是早期的俄国军事行动激发了纳粹极端政策;相反,这种相似性最好的解释是,帝国主义将多民族的东加利西亚视为试验和改造之地,极端反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事管制的共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就已经存在。
直到1941年下半年,纳粹对犹太人的政策才转变为种族灭绝。1941年7月,普热梅希尔的犹太人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2.2万名不幸的人被迫挤进了在火车站后面的加尔巴尔泽(Garbarze)区。一个“犹太委员会”奉命按照占领者的要求管理这个地区。这里的生活是残酷的,满是艰苦的劳动、贫穷、疾病和饥饿。1942年春,盖世太保在普热梅希尔历史悠久的南部犹太墓地杀害了许多犹太人。一年后,1942年7月16日,这里变成了一个封闭的贫民区,不到两周后,宣布“重新安置犹太人从事劳动”,这是灭绝犹太人的委婉说法。在1942年7月至8月和11月的两次清理行动中,普热梅希尔的大部分犹太人被带到东北100公里处的贝兹克(Beec)死亡集中营,该地一年来用毒气杀害了共434508名波兰犹太人。1943年9月,普热梅希尔最后一批犹太人,仅仅5000人,男人、女人还有儿童,几乎全部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最后1580名未被送进集中营的犹太人,都在贫民区被枪杀。1942年6月,自1939年以来在扎萨尼纳粹占领区居住的66名犹太人,被驱赶到纳粹执行死刑的地点。在要塞外围建造的第一个堡垒中,这群犹太人被杀了,这只是要塞历史与20世纪中叶对中东欧的破坏交织在一起的缩影。
即使走过如今的普热梅希尔,仿佛还能看到1914年,杀戮开始之前的世界。这座城市的18世纪建造的钟楼仍然矗立着,俯瞰着整个城市和东方。人们可以漫步在密茨凯维奇街,经过奥匈帝国的军事建筑,或者漫步在老城区,参观历史悠久的教堂。但犹太区和老犹太教堂都已不见踪影。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从未被允许在那里举行东正教弥撒的希腊东正教大教堂,失去了东面的圆顶,成为罗马天主教教堂。这里的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个城市只剩下28144人,大约是1939年的一半;只有415名犹太人幸存下来。不久后乌克兰人也不见踪影了。苏联重新划分了波兰领土,波兰共产党上台执政,对乌克兰民兵组织在周边有争议地区对波兰人实施的可怕暴行心有余悸,决心在民族问题上净化波兰,遂将乌克兰人驱逐出境。普热梅希尔的种族清洗于1947年完成。在苏联占领区上流离失所的大约1.5万名波兰人被带到普热梅希尔,以取代被屠杀和驱逐的原有居民,建立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
城外旧要塞的遗迹提醒着人们,在这场战争中,中东欧陷入了恐怖的循环。1914年,这里爆发了20世纪第一次席卷欧洲大陆的大战。原有的秩序不再,人性的丑恶被从封印中释放。这些废墟有力地证明了文明多么脆弱,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从来没有想到文明会如此突然、如此可怕地结束。瓦砾也许是对随后发生的一切恰当的纪念吧。
近期书讯
○ 海外新书预告 | 理查德·沃林《身败名裂的海德格尔:在哲学与意识形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