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超级黑天鹅事件,中国房地产将走向何方?
来源 | 城市分层
2020年初,冰雪未消,春暖乍寒。一个个病毒从武汉出发,开始了它们的春运之旅。它们从武汉来到北京、上海和深圳,它们漂洋过海。终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了它们的身影,最后它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武(病)汉(毒),无数人闻“汉”色变。
房地产作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一直以来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国GDP100万亿元,直接的房地产销售额高达16万亿元,这还不算和房地产密切相关的上百个行业。目前中国“生病”,房地产这座万亿级航母,该驶向何方呢?
很多人说这场新型病毒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和2003年的SARS很像,但其实2003年和2020年,房地产所面临的情形和背景完全不同,几乎没有可比性。
第一,2003年房地产并未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而2020年房地产执中国经济之牛耳早已是板上钉钉;
第二,2003年中国的房地产化尚未真正开始,市民购买潜力巨大,而2020年购房者资金早已枯竭,许多人追悔莫及,大哭没抓住买房的好时机。
本文主要从政策、土地、房企、营销、产品等5大层面来讲述疫情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政策端
本轮楼市调控的主要时间点及脉络
从2016年10月本轮楼市开始调控所呈现出的周期来看,符合每7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楼市调控政策的调整,受冠状病毒负面冲击,“保经济增长、保就业”压力较大。
参考SARS期间先宽松后收紧的政策,2020年2季度前后,楼市政策将出现定向调整。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不排除出台大规模定向放松政策的可能性,2021年1季度出台将出台楼市适度收紧政策抑制城市房地产市场阶段性过热。
另外,当前全国范围内项目暂停施工、销售,致使开发商回笼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房企大规模出现资金面问题诱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考虑到可能将在5月份结束疫情,那么为了防范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年2季度,势必会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资金面压力。
从经济端和资金端皆可清晰地看出,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必将走向宽松,央妈放水不是梦。
土地端
新冠病毒让中国经济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骤减,财政支出大量增加。开发商也是如此,一段时间内不能卖房,基本无收入,但刚性支持还是存在,且有众多开发商带头捐款,帮助中国走出难关。
目前,政府和开发商都缺钱,那么面对同一宗标的物(土地),那就是零和博弈,这里来简单拆解下双方心理。
疫情克服后,百废待兴,毕竟经济停摆时间太长了。政府财政主要来自税收,工业税收和个人税收这些肯定一时半会儿收不上来。那就只能大量供应土地来快速地平衡政府赤字,所以政府大量卖地的需求是存在的。
再看开发商,长期的停售导致货值的积压,半年度的任务考核还背在身上,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出货做营销,至于拿不拿地,暂时没那么重要。什么时候会拿地,只有在土地性价比非常高的时候。
我们在网上购物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明明这个东西不是特别需要,但是当折扣足够的时候,即便我暂时不需要,那我也会买下,成为“剁手族”的一员。
政府有卖地需求,开发商买地需求少,那接下来问题来了。政府卖哪儿的地呢?卖多少钱呢?简单来说就是地段和价格两个因素。
如果政府供应远郊地块,价格一定要非常之低。恒大1月在重庆巴南区拿地,楼面价3500元/㎡,要知道2019年4月可是有开发商在周围拿地价格是7000元/㎡以上的;
如果供应核心区地块,那价格一定要很有性价比。在近期重庆出让的土地中可以发现,普遍地块规模都比较大,基本都超过了过去重庆单宗土地100亩的规模,渝开发和万华在重庆北区拿地分别是150亩和200亩;而且价格都不高,沙坪坝老城核心区地块起拍价仅5737元/㎡。
那如果有企业重仓武汉或湖北的话,这轮肯定就赚不了钱了,不亏都算是好的。所以,武汉房企为减少损失,会加紧全国化布局,抗衡区域损失风险,很可能来重庆拿地。而此时武汉土地价格折上折甚至骨折价后,势必也会吸引一批胆大的企业去武汉拿地。
最惨的还是区县的开发商,也就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拿地规模会集聚收缩。小城市本就规模小,客户基数少,每年有11个月都在喝西北风,就等着这点返乡置业人群来回血,“开张吃一年”,结果这次爆发超级灰犀牛事件,唉,梦碎。
所以,政府要想成功卖地,就一定要选好地卖,否则一旦戴上流拍的帽子后就更难卖了。开发商低价拿地的时机终于来临,土地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各投资负责人慢慢看,慢慢挑,莫挑花眼了。
房企端
房企会进一步分化。部分现金流紧张,以及在2019年盲目冲规模的中小房企,特别是融资渠道单一的,在此次春节销售受阻的情况下,资金情况会急剧恶化。为了保证活下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卖项目,迅速套现。
除了整体的项目出售外,拿地后只支付了部分土地款,寻求合作开发的项目,也会大量涌现,这对擅长做收并购和产品力具有优势的房企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现金充裕,经营稳健的部分大型房企,会成为实力的接盘侠。在2020年,房地产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会愈演愈烈,“大鱼吃小鱼”会更加频繁发生,甚至会演变成行业“大鱼吃大鱼”的现象。
开发商为活命,势必会降价或加大渠道投放。重庆悦来板块某项目,最近绑上了链家线下渠道,高层佣金3%,是正常高层佣金的2倍。
大盘项目会利用大盘优势,用其中一个组团的低价来吸引全城客户,低价成为去化的唯一要素。什么客户研究、产品研究,一边待着吧,低价就是王道。
2018年底时,贵阳花溪区8000亩恒大项目降价,使花溪区深陷价格战,最终引发 “蝴蝶效应”,整个贵阳主城都陷入价格战,市场一路下行;
2019年底时,800万方的乌当区中天吾乡项目开盘,7字头重现江湖,共推出4800套,卖了2700套,当天卖了35个亿。这是什么概念,重庆卖的最好的项目——融创文旅城,2019年全年卖了10000套,100个亿,中天一次销售就抵得上融创卖一个季度。
价格才是最好的试金石。
营销端
2019年是开发商极其痛苦的一年,因为被渠道扼住了咽喉,自家养的小媳妇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
2020年疫情爆发,线下渠道集体哑火,开发商被迫转战线上,各种线上卖房操作大行其道,有些甚至可以在网上直接买房下单,线上渠道开始大放异彩,但也仅仅止步于引流蓄客的阶段。
线上卖房在过去有过十分风光的时刻,那是在市场上行时,有钱人买房像逛淘宝,看上顺眼的就给买了。这里有几个先决条件:首先客户一定是投资客,其次客户在购买前已经对项目或项目所在区域十分清楚,最后整体市场处于上升期,买啥都是赚,闭着眼随便买。
现如今,市场普遍下行,房地产进入到买方市场,开发商想尽各种办法逼着客户去买房。即使开发商吹的再天花乱坠,客户还是得一定去现场看看,看看区位、看看样板间。
买房是一件非常低频的事,很多人花尽毕生心血一辈子只能买一套,甚至有些人穷极一生都买不起一套房,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房地产行业的悲哀。
线上买房这些年一直不瘟不火,不知道随着未来5G和物联网建设的发展以及信任体系的搭建,会不会有再次焕发光彩的时刻?
线上买房,到底是缺5G,还是缺房产界的“支付宝”,还是另有所缺呢?
产品端
此次疫情,大家都时刻待在家中,给自己也是给社会一份安心,大家肯定对物业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有的小区物业组织到位,小区业主也都遵守规定,在家抗击疫情。而有的小区,则是完全无序,大量业主还是该干嘛干嘛,最后成为重灾区。
有的小区电梯时刻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物业在电梯中放置了卫生纸供擦拭,听起来很不错,但下一秒钟就有爱贪小便宜的业主把卫生纸悄悄拿回家了。不知道你在看完电梯监控后,有没有暗下决心: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套高素质的小区。
小区业主群体和物业服务水平,都可以通过改善置业,提前进行价格筛选过滤。很多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会得到进一步释放,这对未来中国房地产回归到“产品为王”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挑战。
此次疫情让很多人宅在家里,一日三餐和娱乐活动都在狭小的空间进行,这会让部分有改善性需求的客群,加快改善置业的时间表,部分刚需客户,也会将改善需求提上日程,未来改善型产品在市场中的比重还会加大。甚至有些人改变了传统以来对横厅的偏见,横厅空间更大,可以放置临时搭建的乒乓球台以打发时间。
未来,刚需客户垫脚买改善物业将是大势所趋。
重庆2019年单盘销售第一名是融创,第二名也是融创。融创这两个项目的住宅产品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逐渐清盘,部分大盘项目也逐渐进入尾声,再加上高价地产品逐渐进入市场,重庆房地产市场届时必将水涨船高,市场从“主动改善”过渡到“被动改善”阶段,改善物业将迎来一波春天。
而春节期间大家长期待在家,虽无收入但消费也少,对有些人来说等于是间接的储蓄。等疫情过去后,刚需客户开始发力,会成为上半年市场主力,下半年随着高价地产品逐渐入市,刚需购买力在上半年释放殆尽,偏改善群体会成为下半年市场主流。
纯刚需上半年买房,假刚需下半年买房。
尾声
2020年很难,望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