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 不良资产去化能力面对疫情更显不足,新AMC吹响行业扩容号角
来源|彭博新闻社
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金融系统不良资产规模面临激增风险,行业现有处置能力更显捉襟见肘,AMC行业新一轮扩容应时而至。
中国银河资产上月获得二十年来首张新增全国性AMC牌照。
此前已有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两家已在香港上市,透过其3月末披露的2019年财务业绩,可以一窥AMC目前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瓶颈——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披露的年新增投资收购不良资产金额分别为1167亿元和321亿元,而收购还是处置回收的开始缓解。
去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经升至2.41万亿元,此外介于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升至3.77万亿元。
市场机构普遍预期,疫情冲击将使这一规模大幅攀升,商业银行为维持资产负债表健康和信贷增长,不管通过自身核销还是对外转让,处置压力将十分沉重。这种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和生成压力之间的鸿沟,使AMC行业扩容和开放需求更显紧迫。
““当前坏账真实处置能力不足,这和存量不良资产的高企是不匹配的,AMC扩容有其必要性,真正具备专业处置能力的机构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鼎晖特殊机会业务负责人吴锐表示,纯牌照的价值会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股债等金融市场规模与二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当前全球疫情蔓延下市场波动加剧,不良资产也相应增加,新需求催生拥有资本市场不良处置经验的AMC公司。
“黑龙江国投穗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木子在采访中表示,传统AMC因剥离处置国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而生,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虽然已经一度向全牌照经营,但资本市场所产生的不良并不是他们的优势方向。
”银河料进军非银
中国银河的股东背景不同于四大AMC,其前身为建投中信,由中信证券和中国建投2005年出资成立,诞生之初是为处置彼时华夏证券爆仓带来的不良资产。尽管监管允许银河转型全国AMC的展业范围与其他四大AMC一致,但市场普遍预期为实现差异化经营,银河料更加聚焦于围绕资本市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
“上海厚有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李进安在采访中指出,目前中国的不良资产已经进入大不良时代,从银行业扩展到非银金融机构,包括资本市场债券、股票质押市场、资管计划、私募、P2P、信托计划等等违约,从银河的股东及脱胎于券商的背景看,有资本市场的专业基因,在资本市场不良领域“更有优势,大有可为”。
”“东方珑心投资管理董事总经理王海荣持相似观点。他认为,银河资产的成立不仅仅是银行不良资产攀升带来的,应该还有其他的经营思路,像到期违约债券处置、证券市场的不良资产处置、债转股、配合国家特定政策的纾困基金等业务。
”郑木子亦表示,涉及到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及市场化纾困,需要配备深厚股权投资功底的专业人员的机构去参与,这部分的市场机会和空间都很大。银河资产可能更多面对的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纾困。“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银河资产可谓生而逢时”。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经纬的看法则相对谨慎。他认为券商对于不良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和生成压力之间的鸿沟令AMC行业扩容应时而至产出表并不像银行有那么大压力,而且质押的股权很多也存在价格反弹的可能,所以这部分资产不但价格更难达成一致,供给也相对不稳定,“(银河)确实能做,可能没那么快。”
中国非银金融机构的行业坏账规模目前尚未见公开统计,但信托业风险资产比率在2019年年末已飙升至2.67%。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从2016年以来,中国境内信用债违约总规模已超过3400亿元。
外资待落地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3月下旬公开表示,下一步将研究出台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
随着银河拿到第5张全国性AMC牌照,中国AMC行业逐渐形成“5+N”格局,N为聚焦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地方AMC,目前约60家。
在此之外,五家国有大行已相继成立资产投资公司(AIC),探索通过债转股等方式重组不良债权;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允许美资企业申请境内AMC牌照,也为外资更深度参与这一市场打开了想象空间。
标普此前在2月的报告中表示,四大AMC的地位或将随着新的行业参与者进入而被逐渐削弱,而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将给不良资产提供方提供新的选择。
郑木子则认为,差异化定位更有利于银河AMC发挥自身优势,预计中国银河焦点会对准资本市场,兼顾传统银行业坏账,对传统AMC格局影响不大。
在中国不良资产投资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超65亿美元的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其全资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月已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册。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3月中旬在回应外资AMC牌照时表示,预计今后外资和合资公司会陆续落地,因为中国市场很大,很多资产也需要培养和挖掘潜能。
相关阅读
第五家全国性AMC中国银河来了:20年来再批复 中央汇金和中信证券背书
重磅!橡树资本全资子公司成立,此前已投资中国不良资产超6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