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银保监会:指导银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不良处置
↓活动详情↓
来源 | 中国金融新闻网
随着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走高,如何加速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创新处置方式引起关注。
6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提到,要指导银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不良处置。
当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形成了四大AMC、地方AMC、银行系AIC和其他类别AMC并存的“4+2+N+银行系”的行业格局。
AMC作为不良资产行业的“中间商”,在业务开展的不同阶段,可以起到价值发现、价值提升和价值实现的作用。具体来说,常见的不良资产业务模式包括不良资产收购清收、债务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基金等。
从目前来看,市场化债转股是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具体既包括金融手段,也包括经营手段。AMC主要通过为企业增资扩股注入资金实现不良债务的清偿处置。在企业经营改善或上市后,以退出或战略持续经营的模式获得投资收益。
市场化债转股的具体实施对象一般拥有较明确的发展前景。企业选择更加偏向于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此外,债转股还用于增加央企、国企股权结构的多样性,推进央企、国企战略改革。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市场正在探索完善的另一种方式。不过,在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中,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较小,仍属于“边缘产品”。
中债资信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共发行182单产品,规模共计9634.59亿元,平均每单的发行规模为52.94亿元。与之相比,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平均发行规模仅为4.95亿元,发行规模仅占2019年全年发行总量的1.49%。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良类产品仍属于市场上的小众产品。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偏低的原因,川财证券分析认为,受制于基础资产和现金流的特殊性,当前不良信贷ABS发行规模较小,且以零售类资产为主;联合资信的分析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综合发行成本偏高,投资者热情偏低,也导致实际发行规模较低。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2019年底,第三轮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已启动,多家农商银行首次入围。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不良信贷ABS或将迎来结构性转变。随着试点范围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此外,不良资产市场的热度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的介入,私募基金等主体也成为不良资产市场的有力补充。
不良资产投资基金是近年来新兴的业务模式,通过设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商业银行不但能实现不良资产真实出表,还可参与基金投资获得投资收益。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对不良资产、困境项目进行投资和管理的私募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全球范围内的不良资产处置都在升温。
有数据显示,近期,多只全球不良资产投资基金开始募资。这些基金预计筹资总规模高达670亿美元,而不良资产基金在2008年全年的募资金额仅为447亿美元,因此,该类基金的募资金额有望在2020年突破次贷危机时的高点。
相关阅读
湖北证监局局长李秉恒:建议设立证券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机构
透视地方AMC扩容潮:类信贷业务打头阵、不良处置收益低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
第六届中国特殊资产管理与破产重整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