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亏超千亿创下纪录,中国华融将获国资领衔战投并排除债务重组

来源丨不良资产行业观察综合


因未能及时公布财报而引发市场轩然大波四个多月后,中国华融披露2020年度可能录得逾1000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不过在发布创纪录预亏公告的几乎同时,这家“坏账银行”也给数月来政府是否会出手相救的揣测划上了句号,宣布将发行新股引入国有资本牵头的战略投资者,但不打算进行债务重组。



中国华融周三晚在香港交易所发布盈利警告称,预计去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超过1029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它还实现净利润14.2亿元人民币。这一亏损金额将超过2015年华融上市以来的利润总和。该公司将巨亏归咎于持续清理和处置原董事长赖小民任职期间造成的风险资产,加之新冠疫情冲击市场,导致部分客户履约能力下降,部分资产质量加速劣变。


华融“确认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经营业绩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它在公告中说。公司另公告称,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并在认为适当的情况下批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



此外,华融还称8月18日分别与中信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中国信达及远洋资本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公告表示,五家公司拟通过认购华融新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倘获实施将有效补充中国华融资本,进一步夯实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保证公司满足监管要求”。


华融没有提供潜在战略投资的更多细节,但它透过答记者问的形式表示,相关事宜仅涉及资本重组,并无计划进行债务重组



同一天,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港交所公告称,上述潜在战略投资倘获实施,其控股股东中信集团将成为中国华融的主要股东


作为上世纪末为处置金融风险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华融最初主要负责收购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贷款,后来业务激进扩张,成为集各类金融牌照于一体的金控平台。最近一期财报显示,其总负债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自华融延迟披露财报引发市场震荡以来,其债务困境始终令市场弥漫着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中国华融及子公司在境内外市场债券存续规模折合约388亿美元。中国华融称,4月1日至8月18日,它和旗下子公司已如期足额兑付到期境内外债券共94只,金额共计633.44亿元人民币。


公司并称,公司目前资金状况良好,对未来到期债券兑付已做出妥善安排和充足准备。与金融机构保持着正常稳定资金往来,流动性充足,境内外债券按期兑付,流动性风险可控。


以下为中国华融新闻发言人就有关问题答复


问题一:中国华融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0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人民币1029.03亿元。请问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0年,随着原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的开庭审理和宣判,中国华融对其任职期间激进经营、无序扩张造成的风险资产持续清理和处置,在此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造成的市场冲击,部分客户履约能力下降,当期部分资产质量加速劣变。对此,我公司对风险资产进行了全面审视、评估及减值测试,当期确认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经营业绩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是对集中处置存量风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在2019年海外业务整合基础上,由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华侨”)在中国华融集团范围内整合分、子公司部分存量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处置。我公司完成了华融华侨股权转让的立项审批,于2020年4月8日发布了潜在出售事项的公告,但至2020年末,该项转让未能按计划实施。华融华侨对集中管理资产进行了全面审视评估,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二是对当期资产风险审慎评估信用减值损失。2015年至2017年快速增长的收购重组类项目和固定收益类项目于2020年集中到期。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当期市场影响交织,叠加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和市场“爆雷”事件,客户履约能力受到较大影响,相关资产质量也较前期承压。经全面审视和评估风险,我公司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


三是部分附属公司风险冲击了集团经营业绩。相关金融服务附属公司资管计划底层资产风险加速暴露。资产管理与投资分部中的部分附属公司风险资产劣变。经全面审视和评估风险,此部分子公司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当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强了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并不代表终级损失。


问题二: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如何?是否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


答:目前我公司经营正常,各项业务稳步开展。同时,公司实施资本补充规划,已刊发潜在战略投资公告,拟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有效补充资本,提升风险抵补能力,确保可持续经营基础。


在各有关方面的坚定支持下,我公司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银保监会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国家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按既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化险瘦身,加快主业转型,加快存量风险攻坚。健全公司治理,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将高质量新华融建设向纵深推进。


问题三:公司业绩大规模亏损对公司流动性造成多大影响?未来到期的公司债券能否如期足值兑付?是否会对存量债务进行重组?


答:我公司把握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导向,密切监测市场流动性状况,严格开展风险监测和控制,与金融机构保持正常稳定资金往来,流动性充足,境内外债券按期兑付,流动性风险可控。


中国华融始终以负责任态度认真履行债务偿付义务。4月1日至8月18日,中国华融及旗下子公司已如期足额兑付到期境内外债券共94只,金额共计633.44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公司目前资金状况良好,对未来到期债券兑付已做出妥善安排和充足准备。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引进战略投资事宜,拟通过发行新股份的方式引入多个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增资,仅涉及资本重组,并无计划进行债务重组。


问题四:公司本次大规模计提拨备后的资产质量如何?


答:我公司严格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要求,全面审视评估经营资产风险,持续优化减值计量模型,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公司拨备计量结果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合理反映当前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


2020年,我公司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夯实了资产价值,增强了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下一阶段,我公司将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化险清收,挖掘存量资产价值,抓住市场机遇加快处置,全力减少终极亏损金额。


问题五: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引进战略投资,请问目前引战进展如何?是否已确认战略投资者名单及增资金额?


答:我公司于2021年8月18日分别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上述机构拟通过认购我公司新发行股份的方式对我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潜在战略投资倘获实施将有效补充公司资本,进一步夯实我公司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保证我公司满足监管要求。


框架协议不属于具有约束力的正式股份认购文件。引进战略投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有关交易确定后,公司将遵照信息披露规则适时公告。


问题六:中国华融前期公告拟转让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股权,并重组华融信托股权,请问转让子公司股权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是否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几家子公司目前是否已有意向入股机构?未来是否还有转让其他子公司的打算?


答: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指导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研究回归主业,有序推进机构瘦身。我公司拟转让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股权,重组华融信托股权,均是落实监管要求、突出不良资产主业的具体举措,是公司稳步推进机构瘦身的正常股权转让行为。转让上述子公司股权,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目前,上述子公司股权转让或重组项目正在推进中,后续进展情况,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按照监管回归主责主业要求,公司对非主业、无优势、无业务协同的相关子公司优化整合方案也在进行研究,后续如有实质性进展,会遵照信息披露原则适时公告。


问题七:请问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未来,中国华融将坚决落实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大股东、监管机构的指导下,立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坚持回归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运用“投资+投行”的手段,大力拓展实质性问题企业重组,积极开展国企主辅业剥离、大型实体企业纾困、城市更新、违约债券收购、破产重整以及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等业务,不断提高主业发展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增强逆周期调节工具和救助性金融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 凡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或标注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任何单位及个人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请注明来源不良资产行业观察。

* 文中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

相关阅读

中信集团有望取得华融控制权,相关方案已获批
华融业绩迟迟不见踪影,投资者期待从中寻找债务重组线索
华融信托正式宣布重组!
银保监会再谈华融风险处置

商务合作、资产推介、行业招聘、投稿、爆料、转载文章等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不良总

添加时请注明公司及姓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2021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专题研讨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