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导读 | 一本书读懂中国诗歌(内有福利)
诗学应当从学者的书斋案头解放出来
为广大的诗歌爱好者服务
· · · · · ·
本书的读者为广大的诗歌爱好者
而非少数诗歌理论家
· · · · · ·
希望你能喜欢上这本书
诗人艾青在《诗与宣传》一文中说:
诗,如一般所说,是文学的峰顶,是文学的最高样式。
我们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要算诗了,譬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譬如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优秀的诗篇,已经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溶化在我们的血液中,一辈子都磨洗不掉。
如果你想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初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那你不妨读一读这本《诗学原理》(第二版)。
本书具以下特点:
1、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鉴赏,构建了一个新的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此类著作自朱光潜1942年出版《诗论》以来很少见到。
2、论述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与对诗歌作品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所引诗歌理论与诗歌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与文献考证紧密结合起来,一切凭资料说话,努力做到言必有据。
4、力求通俗易懂,所以通篇避免做烦琐的考证,充分注意行文的可读性。
该书首先为诗下了一个定义:
诗是一种文艺体裁,它除借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外,还要有饱满的感情与鲜明的节奏。饱和感情是诗歌内容的基本特征,具备鲜明的节奏则是诗区别于其他文艺体裁,在形式上最根本的特点。
接着对诗的内容、形式、创作方法与鉴赏方法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内容篇
本书将诗的主题分成抒情、言志、说理三种类型。
抒情的方法,不外直抒胸臆与借物咏怀两种
第一章“诗的感情”。
作者对爱情、亲情、友情、故乡情、山水情、大众情等内容,以及喜悦、悲伤、愁怨、愤怒、遗憾、豪迈等形态逐一举例作了分析。至于抒情的方法,不外直抒胸臆与借物咏怀两种。前者如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读罢我们自然会体会到女主人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她那火山爆发式的情感。
后者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首句表明该行宫早就在皇帝的视野之外,因此显得冷冷清清。次句用宫花的鲜艳来反衬宫女心境的寂寞。三、四两句写白头宫女们的内心世界已经由希望变成失望,转而变成绝望,最后到了麻木的程度。哀莫大于心死,而这正是白头宫女们痛苦到了极点的表现。显然,作者对那些终生缺乏爱情的寂寞的宫女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高明的诗人能做到将自己的志愿融化在诗歌形象中,而丝毫不露痕迹
第二章“诗言志”。
鉴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人们的志愿是有差异的,比如普通劳动者希望温饱,那些不幸的妓女们希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不少知识分子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则希望在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方面大有作为。凡此种种,本章都联系诗歌作品作了论述。此类优秀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寓志于形象之中,高明的诗人能做到将自己的志愿融化在诗歌形象中,而丝毫不露痕迹,如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的最后提到“歌以咏志”,关于志的具体内容诗人没有说,但是从诗歌所描绘的可以容纳日月星辰的沧海形象中,我们能体会到那就是夺取政权,统一中国。如清人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八《魏诗》所说:“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
诗不是不能说理,只是用诗说理要富于理趣
第三章”诗的理趣”。
由于不少人反对用诗歌来说理,所以本章首先说明说理也是诗的内容之一,并且梳理了从《诗经》到宋诗以诗说理的情况,还举例分析了以诗说理的内容,其中包括哲学道理、宗教观念、生活感悟,政治观点、诗歌理论等。例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就生动地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当我们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个矛盾,会立刻发现又有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克服。
本章认为诗不是不能说理,只是用诗说理要富于理趣。所谓诗的理趣就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游园的目的是为了寻春,柴扉紧闭未免让他失望,但是一枝出墙的红杏使他领略到了满园春色,又给他带来了一份惊喜。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诗人由期望到失望,再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显得情趣盎然。
我们细细品味,发现这首诗也道出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内容或本质一定会通过形式或现象反映出来。春天到来了,我们即使没见到杏花,也会从桃花、李花、荠菜花、迎春花那儿获得春天到来的信息。
诗的理趣多见之于山水诗、咏物诗、咏史诗,以及形象化的议论中,本章分别作了论述。作者最后还强调了说理要与抒情相结合。
形式篇
意境实际上是诗的主题与诗的题材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章“诗的意境”。
本书接着讨论了诗的题材问题,由于诗的题材与诗的主题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书从主题与题材相结合的角度对诗的题材问题进行了探讨,题为“诗的意境”。本章分“诗的意象”、“诗的情景”、“诗的意境”三节。
关于“诗的意象”,作者首先探讨了什么是意象,指出“诗的意象指那些被诗人情感化了的个别事物的形态与特征。它与形象的不同点在于形象主要用来指称‘意象’中的‘象’,运用范围也不局限于个别事物。它与意境的不同之点在于意境着眼于一首诗的整个画面与画面中所蕴藏着的主题思想,当然整个画面是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构成的,那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单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意象,而意象的组合就形成了诗的意境。”
接着将诗的意象分成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三类,并分别作了探讨。最后讨论了诗歌意象的组合问题。强调意象的组合要以意为主,要根据意的要求来组合意象。如杜牧的《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诗中出现的“无情”二字,即本诗意之所在,诗中每个意象都体现了“无情”。
关于“诗的情景”,诗歌所要表达的主要是情,而情的载体主要是景,情与景相结合便产生了诗。诗的题材说到底是景物,其中包括人物与事物,本节对这些内容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接着重点分析了诗歌中情与景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触景生情、因情生景与情景交融三类。
谨以因情生景为例。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于此点谈得尤为透彻:“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牧的《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写诗人正在坐船回家的途中为水面的遥远而发愁,次句写天气骤然变化更加深了这种忧愁,后两句写诗人正在为归途发愁的时候,恰恰见到一位女子正在临近长江的楼上盼望着自己的亲人,这更加强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周围的景物很多,诗人所见到的恰恰是一位盼望丈夫归来的女子,主要还是因为诗人正在思念自己的妻子,并想到妻子也在思念自己。
关于“诗的意境”,作者首先对诗的意境的定义作了探讨,指出“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所创造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契合的艺术境界。意包括诗人在作品中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说之理;意境则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说之理的艺术境界。意境实际上是诗的主题与诗的题材相结合的产物。”
作者接着对诗的意境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与个人特色作了探讨。就拿地域特色来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子进入青春期希望出嫁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北方女子与南方女子的表达方式就大不一样。如北朝民歌《折杨柳枝词》唱道: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歌者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想出嫁的愿望,不但要出嫁,而且还要生小孩。而南朝《子夜四时歌》中的春歌唱道: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诗人就地取材,用南方常见的已经落尽的梅花与正在飘散的柳絮来比喻自己的青春正在消逝,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女主人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人家找上门来;不是大声疾呼,而是一个人躲在闺房里哀叹;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巧作比喻,绕了一个弯子来说明自己想出嫁。显然,分析诗歌意境的这些特色有利于我们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本节最后还强调了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具有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语言形式方面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主要的特点
第五章“诗的节奏”与第六章“诗的语言”讨论的是诗歌的语言形式问题。
先谈“诗的节奏”,其他文学体裁多采用人们日常使用的自然语言,而诗歌则要对自然语言进行加工,使其具有鲜明的节奏。具有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语言形式方面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主要的特点。
本章首先讨论诗歌的节奏是怎样形成的。节奏是有规律的运动造成的,所以诗歌创作中有规律地运用语言也会形成诗歌的节奏,而有规律地运用语言主要表现在押韵、大致整齐的语言形式、有规律地使用声调,以及采用某些修辞手法等方面。试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的节奏十分明快,那么这首诗明快的节奏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诗中双句最后一个字“裳”、“狂”、“乡”、“阳”互相押韵,造成了韵母“ang”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因此听起来非常悦耳。其次这是一首七律,每句诗都是七个字,吟诵起来能够不断地满足读者的心理预期,颇有快感。第三,这是一首严格的律诗,其平声字与仄声字的运用,完全符合七律的要求,所以声调非常和谐。此外,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尾联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方法,而且十分工整。特别是尾联还采用了两组后一字相同的地名,这种形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当句对,从语言结构和读音两个方面造成反复,从而增强了诗句的乐感。诗中的几个副词与动词的运用也颇值得注意,“忽传”与“初闻”都是由副词与动词构成的偏正词组,前者表现喜讯来得突然,后者表现刚刚听到喜讯。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正如顾宸《律注》所说:“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
再说“诗的语言”。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谈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诗歌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谈诗歌语言的特点,凡优秀的诗歌大体上具有抒情性、形象性、精炼性、音乐性等特点。就抒情性而言,诗的主要任务是抒情,这就导致了诗歌具有抒情性的特点。如杨万里的《西斋睡起》:
小睡西斋听雨凉,竹鸡声里梦难长。
开门山色都争入,只放青苍一册方。
首句告诉我们诗人在西斋午睡时,一面听着雨声,一面感觉有些凉意,可见非常惬意。次句写诗人正在做着美梦,却被竹鸡(一种善于叫唤的野鸟)的叫声吵醒了,难免有些懊恼。第三句采用拟人手法写美丽的山色争先恐后地扑入诗人的眼帘,第四句将美丽的山景比喻成一幅画,则诗人充满喜悦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形象性而言,由于诗歌的主题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诗人总是千方百计在语言的形象性方面下工夫,其中使用最多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比喻。譬如相思之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得了相思病时的情形比喻成“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那位少女坐立不安、魂不守舍、百无聊赖、有气无力的神态被描摹得惟妙惟肖。
就精炼性而言,诗歌作品要求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生活内容与思想感情,这是由诗歌体裁决定的。为了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诗人常采用含蓄的创作方法,文中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就音乐性而言,我们已经对造成诗歌具有鲜明节奏的主要方法,如押韵、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声调的和谐,以及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等,在上一章作了专门分析。这儿主要对省略、倒装、叠音等语言形式进行了论述。
第三节谈诗歌语言的提炼。提炼诗歌语言的途径主要是向口头语言学习与向书面语言学习。提炼诗歌语言的方法主要谈了炼字、炼句、修辞格的运用。炼字部分主要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的用法。炼句部分主要讨论了炼意及用于修辞的几种特殊句式。修辞格的运用主要讨论了增强诗歌语言形象性的几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与拟物、借代、夸张等。
创作篇
关于诗歌创作,本书包括《诗的形象》、《诗的构思》两章。
诗歌创作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第七章“诗的形象”。
诗歌创作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专设《诗的形象》一章。本章认为“形象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本章还将诗的形象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觉形象、味觉形象和触觉形象。譬如白居易的《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黄永武在《读书与赏诗•第一功名只赏诗》中分析道:“全诗写失宠的哀愁,但第一句用罗巾湿透后贴在脸庞的触觉去写;第二句用前殿传来歌声节拍的听觉去写;第三句用镜里红颜未老的视觉去写;第四句用熏笼散发烟香的嗅觉去写。各种被警醒不眠的感官刺激,生动地将夜夜挨到天明的冷暖酸苦,具体地传达出来,令人感同身受。”文学作品都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形象相比,诗歌形象具有具体性、概括性、多义性、间接性等特点,本章都联系诗歌作品一一作了分析。
诗的构思过程就是将生活诗化的过程
第八章“诗的构思”。
本章首先探讨了什么是诗的构思?我们认为“诗的构思就是生活的诗化,诗的构思过程就是将生活诗化的过程。”
诗的构思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炼主题,二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
如何提炼主题?本章强调了三点:一要写真情实感;二要按准时代的脉搏;三要善于发现与升华主题。
如何发现典型环境,也即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本章也强调了三点:一是写感动你的环境;二是写变化中的环境;三是写独特的环境。
诗人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文中探讨了什么是想象,指出想象的基础是诗人的旧经验,想象的过程是对旧经验加以新综合,想象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能够完美表现主题的典型环境。接着分析了想象的作用,讨论了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强调了现实世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的舞台。例如据说是李白写的《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极言峰顶寺之高。“扪”是触摸的意思,系常见动作;星辰系常见的事物,将“扪”与“星辰”联系在一起,则是想象的产物。现实生活中因为害怕打扰他人,人们往往“不敢高声语”,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害怕惊动“天上人”则是想象的产物。诗人通过想象所营造的全新境界,成功地写出了峰顶寺之高。诗人由此而获得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自然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本章最后总结了诗的构思方法,归纳成六条:
一、以一斑反映全豹;
二、顺叙、倒叙与插叙;
三、详写与略写;
四、对称与不对称;
五、对比与衬托;
六、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
所论均以诗歌作品为例进行了剖析,即以“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为例,如唐人张潮的《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人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该诗写春天女主人在西湾送别丈夫出门做生意时,见到水边的茨菰叶子是枯萎的;而到了夏秋之交见到荷花盛开时,他的丈夫还没有回家。从“茨菰叶烂”到“莲子花开”中间隔了好几个月,由于思念丈夫,女主人总是在梦中沿着江水去寻觅丈夫的行踪,但是有人却说她的丈夫已经在凤凰山了。照理说梦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但是妻子连做梦都赶不上丈夫的行踪,其满怀愁怨而又无可奈何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细想起来也有道理,因为女主人生活在江边,又是在“西湾”送别丈夫的,所以她做梦都“不离江上水”;而只要有钱赚,她的丈夫跑到了凤凰山,也在情理之中。
鉴赏篇
共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第九章“诗歌鉴赏”。
本章分两节:一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二是《诗歌鉴赏方法举例》。就第一节来说,我们认为共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朱光潜《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一文称:
严格地说,一个人须自己觉得一首诗好,才能说它好。如果一首诗不能引起他的心灵的共鸣,他就无理去评定它的价值,至多只能说它对于自己不是一首好诗。
由于读者往往具有相同的爱好与思想感情,所以诗歌鉴赏存在着共同性;由于读者在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诗歌鉴赏又存在着差异性。本章对诗歌鉴赏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分别作了探讨。
就第二节来说,本章对披文入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分析比较等方法均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谨就“披文入情”试举一例,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云: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表面上此诗未用典故,而且从字面上也解释得通。但是当我们读了《宋书•隐逸传》之后,就会发现李白是在效仿陶渊明,陶渊明在“宅边菊丛中”饮酒,李白与那位幽人也在山花丛中饮酒,陶渊明喝醉了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李白喝醉了也对那位幽人说:“我醉欲眠卿且去”。陶渊明“不解音声,而蓄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琴以寄其意”,而李白也对那位幽人说:“明朝有意抱琴来”。这充分地说明李白在仕途不得意时,也是从陶渊明那儿寻找精神慰藉的。
希望你能喜欢上这本书。
【相关阅读】
粉丝福利
5本徐有富先生签名的《诗学原理》
留言一起聊聊诗
集赞前5名获赠
截止时间:8月20日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