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莫砺锋诗话中秋
念 奴 娇·过 洞 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阳 关 词·中 秋 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兼顾良辰、美景两个因素的话,中秋堪称是佳节中的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九十个秋日的中点。此时秋高气爽,已凉未寒,桂子飘香,稻熟蟹肥。更值得赞美的是中秋之夜的一轮明月,它皎洁无瑕、圆满无缺,把清辉洒满碧空,也洒满大地山河。
据说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最明亮的,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中说“月好共传唯此夜”,韩愈则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果断地说:“一年明月今宵多!”读者也许已注意到,唐诗中用“八月十五日”这个名称比“中秋”更多,有的诗则两名共享,例如晚唐诗僧栖白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可见作为节日的“中秋”在唐代还不算最重要的佳节,这可能是宋代咏中秋的好诗远多于唐代的原因。中唐王建有一首名篇题为《十五夜望月》(一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后人常把此诗看作中秋诗,例如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评论说:“三、四见同一中秋月夜,人之苦乐各别。”然而此诗虽是作于秋夜,但既可能是八月十五,也可能是九月十五(此时桂花尚存枝头),我不敢贸然把它列于本文之首。
中秋夜的一轮皓月,多么迷人!假如此时你置身于空旷的野外,最好是面对着一片开阔的水面,那么你好象进入了一个澄澈透明的玻璃世界。1045年的中秋之夜,苏舜钦登上吴江亭望月,看到的就是这么神奇的景色:“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月光是如此的澄澈,连身上的血脉筋络也纤毫毕现,水底的鱼龙也彻底现形、无处藏身。苏舜钦对中秋月光的形容极见功力,可惜措辞不够含蓄,意境也不够浑融,稍逊于张孝祥的《念奴娇》一词。
1166年中秋将近之时,张孝祥路经洞庭。诗人驾着一叶扁舟漂浮在湖面上,觉得月光下的洞庭湖如同一面广阔无垠的玉镜。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天空,也洒满了湖面,银河与洞庭湖在月光中融成一片,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一般的澄澈透明。诗人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晶莹剔透的月光世界,却谦称“妙处难与君说”,可见真实的洞庭月色更加美好,妙不可言。在这种澄澈明净、一尘不染的境界中,诗人回首平生,觉得自己的肝胆都像冰雪般的莹洁、光明。
我每次读到“表里俱澄澈”一句,觉得它也可用来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湖光月色的和谐。中秋之夜,月光如水一样的明净,水一样的清冽。这万千斛的清水洒向我们,浸透我们的衣衫,沁入我们的肌肤,洗净我们的五脏六肺,难道还有什么尘虑俗念不能涤除干净?当我们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时,心中自会涌起圆满美好、纯洁无瑕的情感,难道还有什么名缰利锁不能彻底摆脱?无怪当张孝祥在洞庭湖上“叩舷独啸”时,会慨叹说:“不知今夕何夕!”注家或引《诗•唐风•绸缪》中“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句为注,意谓今夕是一个良夜。我觉得不如仅取其字面意思更佳。词人置身于如此明净澄澈的境界之中,他的整个身心都已融入美好的自然,从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此时此刻,尘世的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世俗的一切思虑都毫无意义,难怪他要忘记今夕到底是何夕了!
苏轼的《阳关词》作于1077年的中秋,其时他正在徐州。苏轼晚年南迁途中曾重书此作,跋云:“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所以此词也被后人视为诗而收入其诗集,但是既然词人曾以《阳关曲》的调子来歌唱(事实上苏轼是借用《小秦王》的曲谱),我们还是把它看作词更为合理一些。
前两句写中秋之夜浮云散尽、明月东升的情景。银河本来是无声的,可是古人常常幻想它会发出流水之声,比如杜甫说“河汉声西流”,李贺也说“银浦流云学水声”。苏轼则幻中生幻,说今夜是如此的安静,以至于银河的流水也寂静无声,只见白玉盘般的一轮明月从皎洁银河的背景中转将出来。“此生此夜不长好”一句的意思与《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非常相似,不过后者是诗人在望月怀弟时的遗憾,前者却是他与弟弟一起望月时对眼前的幸福不能长久的忧虑,它们正好可以对照着读。
是啊,当我们与亲爱的人一起享受良辰美景时,心中肯定充满了幸福、美满的感受,从而希望这种幸福与良辰美景同样天长地久。可是世间所有的良辰美景都会时过境迁,所有的幸福也都会随风而逝,晚唐吴融有一句非常杀风景的诗:“月不长圆花易落!”苏轼此句也是此意,不过较为含蓄而已。苏轼与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手足之情非常深挚,两人出仕之初就相约将来及早退休,同回故乡隐居。可是事实上他俩长期天各一方,别多会少。此年中秋兄弟欢聚徐州,同赏明月,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无怪苏轼在高兴之馀,又敏感地担心好景不常。当然,“此生此夜不长好”的含意十分丰富,除了苏轼担心的人事多变、居无定所以外,天气的阴晴也是变化莫测的。中秋虽然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但也难免会风雨凄凄,那就难称佳节了。
我幼时见过一本木刻本的《碧葡萄馆诗集》,是曾在琼溪中学任教的一位老师的遗著。作者的姓名和书中的内容都已忘却,只记得两句写中秋夜雨的诗:“嫦娥亦知恨,掩袂助凄凉。”连嫦娥都掩袂而泣,哪里还有什么佳节的气氛?亲爱的读者,当你在中秋之夜面对着一轮明月的时候,千万要珍惜这难得的良辰美景,因为明年中秋你在何处看月,甚至有无明月可看,都是不可预测的事。苏轼有两句诗:“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我们不妨把它们改写成:“惆怅中天一轮月,人生看得几中秋?”
就在苏轼写《阳关曲》的前一年(1076),他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当时苏轼正在山东密州,苏辙则在齐州,故苏轼于中秋夜饮酒赏月之际,怀念其弟,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叹。南宋的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我觉得即使在古今所有的咏中秋的诗词中,此篇也是独点鳌头。
关于《水调歌头》的佳处,后人已有无数的评说,单是曾枣庄先生在《苏词汇评》中所辑录的评语即有三十六则,但我不想引用那些评语,我更欣赏金圣叹批点《水浒传》的一段话。《水浒传》第二十九回写武松在孟州张都监家里过中秋,侍女玉兰唱了苏学士的《水调歌头》,金批说:“樽前月下,忽闻此言,令人陡然念阳谷县紫石街,不知在何处。”又批:“绝妙好辞。令人想到亡兄,想到宋江,想到张青夫妻,想到管营父子,洒泪不止。”金圣叹的批语常常不顾小说的情节而阑入正文,此处就是如此。《水浒传》仅写武松“只顾痛饮”,一字未及其心事,金圣叹何以知之?但是金批却又说得合情合理,当然与其说是武松听《水调歌头》后的思绪,倒不如说是金圣叹代替武松听此词后的感想。我对这两则金批深有同感,它们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1975年,我刚到淮北的汴河农具厂里栖身,中秋来临了。中秋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大节日,全厂的工人都回家去了,我与上海知青小黄也被厂长老段拉到他家去过节。傍晚时分,老段家门前的空场上放了一张矮桌子,我们三人坐在小板凳上喝酒。不久,一轮明月从村子东头的树梢上升起,银辉洒满了空场,也洒在小桌和我们身上。突然,村头村尾响起一片鞭炮声,此起彼伏,老段家的狗也跑出来狂吠不已。原来此地的风俗,中秋节月出时是要放鞭炮的,这个奇特的风俗顿时使我产生身处异乡的感觉。过了一会,鞭炮声沉寂下来,我们也停止说话,抬头望着月亮。万籁俱寂,月光像水银一样倾泻下来,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突然,我想起了幼时与弟妹随着父母亲在中秋夜到户外去赏月的情景。我家在琼溪镇上住过的几所屋子都没有朝南的窗户,我们必须到户外才能看到月亮。幸好离我家不远有一座八字桥,是由两座拱桥组成的,其中一座的桥面相当高,视野也相当开阔,是赏月的好地方。我们常常走到桥上去望月,父亲告诉我们月亮里的阴影是一株桂树和嫦娥居住的广寒宫,引得我们遐想不已。有时我们也低头观看桥下,潺潺流水在月光下泛起一道道银色的波纹。我又想起了赵浜边上的那座茅屋,那里埋葬着我的六年青春。有一年的中秋夜,我独自坐在茅屋前面赏月,看到月影浸在清澈如镜的水中,顿时想起范仲淹的名句“静影沉璧”。……如今的我独自流落他乡,回想起从前中秋赏月的情景,恍如隔世。月光下的一切都有点朦胧,我极目远眺也无法看清天边的景物,不知八字桥与赵浜竟在何处?也不知远在江南的母亲和弟妹们今夜是否也在望月怀远?至于父亲,他已经不在人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
1986年中秋,我刚来到美国东北的小镇坎布里奇不久。是夜,我走出寓所,看到碧空如洗,一轮明月从哈佛大学教堂的尖顶后面缓缓升起。杜甫说“月是故乡明”,但此时我不得不承认美国的月亮与中国的月亮一样明亮。我久久地凝望着那轮明月,一股强烈的思家情结占据了整个心灵。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女儿都在遥远的南京,我的弟妹则在同样遥远的苏州。我明知此时的中国正是煦日东升的清晨,却仍然愿意想象亲人们正在与我一样望月怀远。在我家窄窄的阳台上,年方三岁的小女儿正依偎在她奶奶的怀里撒娇吗?也许妻子正在给女儿讲关于嫦娥或吴刚的故事,母亲也坐在一边静静地听?美中不足的是,她们身边少了一个我!要是我在家的话,我会搀着女儿,妻子则会扶着母亲,一起到月光下的校园里去散步。苏轼的话当然没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本人也早已经历过许多次的“月有阴晴圆缺”,还经历过无数的“悲欢离合”,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像苏轼一样责问天上的明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要是今夜凄风苦雨,不见月亮,我反而会感到一丝安慰。当然,那个念头也许是太自私了。
1996年中秋,我独自居住在韩国光州全南大学的外教公寓里。韩国人非常重视中秋,他们把中秋叫作“秋夕”,全国放假三天,人们纷纷赶回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中文系的秘书事先向我通报了“秋夕”的有关情况,劝我事先多准备一些食物,说过节时食堂也许会停伙。学生们送给我许多“松饼”,是一种饺子状的米粉饼,包着豆沙的馅,是“秋夕”的特制食品,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月饼,只是不知为什么要做成半月形。到了中秋那天,平时熙熙攘攘的校园一下子安静下来,外教公寓简直是门可罗雀。校园里有一座树木葱茏的小山,我白天常从山下走过,却从未登上去过。今夜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我便信步登上了小山。山上长着许多松树,月光从树隙中散落下来,在地上洒下许多银色的光斑。我走到山顶,发现树丛里有一座古墓,月光照在墓碑上,碑上的汉字铭文清晰可辨。我坐在墓前的石阶上,抬头望着那轮明月。心想这位不知名的古人长眠在这里,夜夜与清风明月相伴,可谓得其所哉。我又想起长眠在南京紫金山南麓树林中的父母亲,今夜那儿也该是月光如水吧。我又想到韩国人把“秋夕”定为全国性的节日,真是十分合理。“一年明月今宵多”,今夜的月亮圆满无缺,正是人间美满生活的象征,理应让人们合家团聚共度良宵。要是我的妻子和女儿此时与我一起坐在这儿赏月,那该有多好!那夜我在小山顶上停留了很久,心里涌起强烈的愿望,要想写诗抒怀,可是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的万千心事都已由东坡老人代我倾吐殆尽。我高声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时山上山下寂无人声,只有草间虫声唧唧,更添几分寂寥。
由此可见,苏轼的《水调歌头》所以会使得“馀词尽废”,其奥秘在于它说出了人们在中秋之夜面对一轮圆月时的共同感受,也表达了人们此时此刻的共同心愿。中秋是无与伦比的良辰美景,苏轼的《水调歌头》是无与伦比的绝妙好辞。让我们在中秋之夜齐声朗诵《水调歌头》,对着明月向人间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2005年1月4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