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讲析唐诗的书中,这是最令人赏心的一部——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荐读

蒋寅 程门问学 2021-06-12


自古诗推唐朝为首。唐诗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欣赏的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其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学懂了不仅有助于鉴赏,也必有助于诗歌的写作。但初学者拿到诗往往不知怎么读它,也不易领略到其中的妙处,那么劝君不妨读一读已故著名女学者沈祖棻著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一书。


顾名思义,这部书是谈唐人七绝诗的。七绝是唐代十分流行、雅俗共赏的一种诗体,在唐人留存的五万余首诗中,据施子愉先生以《全唐诗》中存诗一卷以上的诗人的作品统计,七绝的数量占第二位,仅次于有唐一代作为“试帖诗”的基础的五律,可见其创作之盛。而后世在人们口中传诵得最多最广的,恐怕也要算是七绝了。这不单是因为它们短小易诵,我看更主要的还是唐人七绝含蓄蕴藉,意味醇浓,“语半于近体(按即五七言律诗),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读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并且唐七绝的作者遍及各个社会阶层,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诚如清代诗人宋荦所说的:“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自帝王、公卿、名流、方外以及妇人女子,佳作累累。取而讽之,往往令人移情,回环含咀,不能自已,此真风骚之遗响也。”(《漫堂说诗》)


最近几年来,随着唐诗研究的深入发展,对唐代绝句的研究和介绍也多了起来,就笔者所见,已有数种欣赏分析介绍唐代绝句的书出版。就选本而言,刘永济先生的《唐人绝句精华》是较杰出的,注释评析均要言不烦,确实能得其精华,但初学最好还是读些较详的讲解。在讲析唐诗的书中,平心而论,沈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乃是最令人赏心的一部。限于自己学识的浅陋,我这里不可能全面地深刻地评论这部书的价值,只想就自己的心得,与朋友们谈点管蠡之见。


沈先生此书名为“浅释”,只能说讲解得浅显明白而已,内容和水平实则不浅。我觉得它不单单是一本向普通读者介绍赏析唐代七绝的通俗读物,同时也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著作。它是先生多年讲授唐七绝诗课的讲稿,屡经增订修改,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充之以个人多年的涵泳所得,可以说内容详赅,识见高超。其体会之深,分析之细,尤其显出女性的细腻来,而文字之浅显而优美,足以使雅俗共赏。



《浅释》一书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富有独创性的科学的编写体例上。应该说,这本书的重点并不在“释”,而在赏析,它是一位引导读者漫游诗歌天国的贝阿特丽采。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无比丰富,怎样最有效地揭示其中的美学价值,使读者充分汲取并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鉴赏能力,是个重要的问题。沈先生抓住了结构这一环(这里说的结构,包括构思和章法两方面的含义),无疑是棋髙一着的,也与我国传统的评点方法一脉相承。更可贵的是,书中并未局限于此,它又进了更重要的一步:“把入选的诗篇分成正文和附录两类,挑出了若干首作为正文,按时代先后排列,而把另外一些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可以与正文进行比较的作为附录,在分析时先正后附,连类而及。”(引言)沈先生说:“这原是前人诗话中常用的老办法。不过,他们都是兴之所至,随手记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免零碎。此书则是有意识地广泛使用这个办法而已。”我们说这就是个飞跃。借鉴古人但又不为旧框框束缚,独运匠心,故而能达独诣之境。


绝句这种形式体裁短小,要求用最经济的文字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它的特点是婉转曲折,开阖有度,而决不能铺陈直叙。铺陈则捉襟见肘,直叙则浅露无味,前人说的“意当含蓄,语务舂容”,是颇能抓住要害的。沈先生正是把握了绝句的这个特点,从解剖结构入手,带修辞炼字着色等而说之。书中选取了唐代七绝中各种题材各种内容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庸七绝琳琅满目的内容;在每一种题材中又选择不同写法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显出唐代七绝诗艺术的绮丽多姿,足见著者用心之深。这里且举一例。原书是一首一首分析的,为方便起见我合起来讲。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宮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窦巩《南游感兴》


沈先生先从构思上分析,第一首是先写越中“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再一转以今日的凄凉作对照。第二首则先描绘当今苏台的荒芜,然后回溯昔日的繁华。第三首却似乎根本不写昔日,只渲染今日的颓残的眼前景。其次,三诗的章法用笔也是各自异趣的,第一首用了三句重笔实写,渲染当年的繁华兴盛,越王、战士、宫女,到最后一句才猛一转,把读者的眼光拉回到现实中来。第二首前二句明写今日的荒凉,暗衬往昔楼台笙歌的热闹,后二句仍写今日之月,但用月带出过去,用的是虚笔,似未转而实已转。第三首只一句虚笔溯古,转而用三句实笔写今,和第一首恰好相反,前者是三实一虚,后者却是一虚三实。通过这样的一剖析一比较,我们对怀古诗的几种写法有了体会,有了一定认识。在分析《越中览古》时,沈先生还指出七绝的转折在第三句较多。而此诗在第四句转,今昔对比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就愈有力。为了使读者对这种结构有更深的印象,她又举了韩愈的《同张水部籍游曲江,寄白二十二舍人》、元稹《刘阮妻》二诗来参照,具有发明之妙。


比较是本书的特色,不仅表现在分析结构上,也表现在其它方面。比如通过王昌龄《长信秋词》与孟迟《长信宮》的比较,说明诗人立意取譬的不同见出深浅隐显髙下优劣之分:


两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子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说明自恨不却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义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


通过这样精辟的分析,二诗孰优孰劣昭然自见了。这对帮助读者欣赏,尤其是提髙鉴赏能力,作用是很大的。书中通过比较讲析,深入浅出地讲一些诗歌创作中的规律性问题,由于先生本人是造诣很深的优秀诗人,深得诗家三昧,故而所讲的都很切实。如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三诗的比较,揭示了诗人的胸襟对其诗境界创造的决定作用;通过白居易等人一组王昭君诗的比较,说明诗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决定其诗对社会现象的本质揭示的深浅程度;通过对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的比较,介绍了一种“用以对面设想和着笔的方法以深化主题”的手法;而通过对白居易和张仲素的《燕子楼》倡和诗的分析,则介绍了关于倡和的一般原则。这些由分析具体的诗作引申出的文学知识,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说服力,没有一点说教和灌输的味道,却让读者从现象中得到理论的升华。这对普通读者是很有启发的,也是其它同类著作所不具备的优点。



《浅释》既然是引导读者欣赏的,对每首诗的讲析就成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沈先生的分析精细入微、毫发悉辨,我初读此书,甚至觉得不少诗过去自以为读懂的实际上并没懂。读了她的分析,不仅能使我们对那些诗理解得更深入,而且还能学会怎样去分析欣赏。比如她分析韩翃的《寒食》,说此诗首句点时令地点,是泛写;次句是特写,二句一大景一小景状柳絮漫天飞舞的景象,“‘御柳’、‘飞花’、‘寒食东风’都从‘春’字生出,而‘飞花’与‘柳斜’则由‘东风’贯穿起来,‘御柳’引出‘汉宫’,‘寒食’又是‘传蜡烛’的根据,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苦心经营,细针密线”。寥寥数语便中肯綮。再如分析白乐天《邯郸至除夜思家》,说前二句写冬至佳节邯郸十分热闹而不出游赏,暗示因思家闷闷不乐而毫无兴致,“影伴身”写孤独无伴。后二句写思念家中亲人,但不直说,却说家中人定在念叨自己;家中人想念自己的情形是设想的,这正是诗人在想念家中人。而家中人尚能团坐“说着远行人”,自己却只能“抱膝灯前影伴身”,更显出自己的凄苦不堪,更曲折地透露出思家情切。这样细致的体会真可称是白乐天的知音,指示读者也可谓善以金针度人。


总之,《浅释》一书的优点很多,此不能一一胪列。书前达三十页的《引言》是很全面地介绍绝句的产生和唐七绝的发展概况的文字,其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如对杜甫七绝的评价问题,很可以供我们参考。正文对诗的分析都很精审,间有考证,无论对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都有参考价值。且七绝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诗体,虽短小却具有各种诗体的特点,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因小见大,举一反三,学会对其它诗体的分析。尤其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青年一代对古典艺术了解甚少,古典诗歌的修养贫乏,极需要学习,《唐人七绝诗浅释》一书正是学古诗的门径,我热心地向朋友们推荐它,相信它是一定能引你入门的。


>原题《学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载《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3期


【相关阅读】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的发展历程

尝一脔而知鼎调——程千帆《读宋诗随笔》荐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