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要有几个借钱不打借条的朋友

张三夕 程门问学 2021-06-12


今天下午,在网上与女儿讨论借钱是否打借条的事。她手上有一笔刚刚经过许多曲折才要回的购物款,她要借给她在德国留学时的好友小王,因为小王的父母要买房子,急需一笔钱周转。我叮嘱女儿应该要小王打个借条。女儿反问我:“马良怀叔叔找你借钱要打借条吗?”我无言以对。因为,良怀是我在华师最好的师兄弟和朋友,他找我借钱肯定不打借条。女儿又问我:“你找熊斌叔叔借钱要打借条吗?”我依然无言以对。因为,熊斌是我几十年前在江岸中学当老师时最得意的学生后来又成为挚友,现在在深圳是颇有名气的大律师,我确实找他借过钱,没有打过借条。


女儿的反问,促使我想到一个问题:人生中为什么要有几个借钱不打借条的朋友?


本来,在中国民间早就有“亲兄弟,明算账”的说法。在现代商业社会以及一般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借钱打借条是天经地义的,这不仅仅是预防以后产生纠纷为打官司做凭证,而是现代契约精神的一种体现。还有,因为借钱不还而最后搞得朋友都没法做的事也比比皆是,所以今天人们常说,什么事情都好说,就是别谈“借钱”两个字。


但是,为什么中国人会在最要好的朋友之间借钱不打借条呢?除了少部分情面的因素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东西的约束力量超过了“契约”,那就是“情义”,所谓“情义无价”,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情义无价”,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借钱,即使不打借条也是要还的,除非他丧失了还钱的能力。我由此又想到我们的好兄弟余虹教授,他曾经因急用找我和良怀借了5万元钱,自然是没有打借条的。在他跳楼自杀的当天所写的遗嘱里,还叮嘱要用他在一所大学做兼职教授的收入把钱还给我们。人都要死了,他可以不还这个钱(我们也绝不会对他有任何责怪,此前我们从未向他或任何人提过借钱还钱的事),没有借条,“死无对证”。但余虹不是这样的,他在生命最后的弥留时刻,还记得还钱!这就是一种无价的情义!


好朋友之间的情义是中国社会中一种最宝贵的“信用”。它是长期友谊的积累,是久经考验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生命去捍卫,去珍惜,因此,好朋友之间的情义是绝对不能亏欠的。


人生中能有几个借钱不打借条的朋友,是一种福气。享受这种福气,正如人生中享受几个朋友无需电话预约就直接“打”上门去品茶喝酒、尽情聊天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朋友借钱不打借条,则属于“风险投资”。


我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做生意的年轻的陈姓朋友,他在贵州做润滑油的生意,急需周转资金,找我借2万元钱,我从股市里腾出钱来借给他,他当时答应半年后还给我,我没有找他写借条。现在已经四个半年过去了,他失信了,钱没还,手机也打不通,人完全失去了联系。这2万元钱可能“打水漂”了,但是以我对他的为人与才干的了解,以及他对我的敬重,他不是一个借钱不还的人,我们曾经在一个酒店做过“彻夜谈”,对他的人生历程和才智有充分的了解。他没有还钱给我,一定是生意上出了问题,还不了。我相信,有一天,他赚了钱,会把借款还给我,会对我有所回报。我在借钱之初就做好了他不能按时还钱的思想准备,也就是有一种“风险投资”的意识。也许我的判断出了差错,那我必须自己承担相应的风险。这种情况与我上面所说的好朋友之间基于“情义无价”而借钱不打借条是有所不同的。


(作于2009年7月7日,曾发表于新浪博客)


>摘自张三夕教授人文随笔集《在路上》



【问学书屋 · 今日推荐】


《在路上》

张三夕 著

南方出版社2017年版


全平台独家销售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签名本



【相关阅读】

张三夕:怎样阅读国学典籍

张三夕:“国学”概念的四个歧义

张三夕: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必从《说文》始

张三夕:文学到底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程千帆:一名教师的敬业精神

张舜徽治学的“两条腿”:文献学功夫与思想史发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