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学荣:我在香港受过哪些歧视?

冯学荣 冯学荣奇谈研究所 2021-09-12


我来香港11年,受过歧视吗?




有个读者问我:老冯,你在香港生活11年,有没有受到过歧视?
 
我想了想,对他说,这个问题,我写篇文章回答你。
 
2009年底,由于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我来到香港上班。
 
当年我来香港,主要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交朋友,所以我平时也就埋头做事,不太关注身边的香港人怎么看我这个内地人。
 
不过平心而论,我接触的香港人,一般也不会正面冒犯我,因为那样做,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然而歧视这个东西,根深蒂固,往往在关键的时刻,就会通过言行,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
 
我凭记忆,谈一谈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让大家管窥一斑。


事例一
 
记得我到香港第一份工作,上班的第一天上午,刚坐下不到两个小时,前台找我,她说,刚刚搞卫生的“姐姐”(香港人不叫阿姨,叫“姐姐”)说在男厕所的小便池里,发现了一团卫生纸,堵塞了小便池,于是她问我:
 
“男厕尿兜果PIA纸巾,系咪你DUM噶?”
 
意思是:男厕所小便池里的那团卫生纸,是不是你丢的?
 
我当时回答她:不是。
 
因为,确实不是。
 
我虽然是从内地来的,但是,我从小到大,都不会往小便池里丢纸巾、堵塞小便池。这么基本的教养,我还是有的。
 
不过,前台走了之后,我想想才发现,不对劲:我刚进公司不到两个小时,小便池里发现了纸巾,第一个竟然怀疑我。
 
为什么第一个就怀疑我呢?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她知道,我是从内地来的,她应该是在潜意识里认为:往小便池里丢纸巾这种事,是内地人才做的事,Michael(我)是从内地来的,所以,应该是Michael干的。

 
实在是令人无语。

不过,由于我当时如实告诉她,不是我。她也没再缠着我问,于是,此事也就作罢。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歧视。
 
果然名不虚传。
 
总算亲身经历到了。


事例二
 
我记得也是刚到香港的第一年,那时候,我的广东话还带有农村口音,香港人一听,就知道我是内地人。
 
有一回,我走进港岛的一家屈臣氏药妆店,问一位女店员:有没有深海鱼油。
 
女店员一听我是内地口音,立马拿出来一瓶不知道叫什么牌子的深海鱼油,对我说:
 
“呢只系全场最抵买噶,50蚊一樽,最平就系呢只啦!”
 
意思是说:这个是全店最划算的,50块钱一瓶,最便宜就是它了。
 
女店员一看我是内地来的,立马拿出全场最便宜的货给我,她没有意识到,其实她的话,暴露了她的思想:内地人都是穷人,买不起贵的东西。
 
事实上,当时深海鱼油是买给我母亲的,因此我并不会专挑便宜的买。
 
女店员话音刚落,我当时就感到很不愉快,不过,我没有表现出来,找个借口,转身走了。
 
记忆中,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2010年。
 
被人当作穷鬼的滋味,真的不好受,这也是为什么事情过去10年了,我还记得很清楚,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事例三
 
第三件事,应该是发生在我到香港的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具体时间我忘了。
 
有一回,我在香港北角一家餐厅吃饭,因为当天我心事重重,吃完饭竟然忘了付钱,走了。
 
当晚我睡前才想起来:自己忘记付钱了。
 
记得好像是90块港币。
 
于是,第二天中午,我特意去了那家餐厅,拿出90块钱,交给老板,并且跟他说:我昨天在这里吃饭忘记付钱了,不好意思,现在付钱给你。
 
那个老板,听完我的农村口音广东话,他先是露出惊讶的表情,不过很快就给了我一个笑脸,他接过钱,说了这么一句话:
 
“多谢晒!祖国同胞咁诚实又真系少见喔!”
 
意思是说:谢谢你,祖国同胞这么诚实的,还真是罕见喲。
 
关键是“少见”两个字。
 
那个老板并不知道,他这句貌似夸我的话,其实正是在无意中,刺痛了我的自尊。
 
语言,是人心的外在表现。
 
可见在这个餐馆老板的意识里,内地人是不诚实的。
 
我当时没有回他话。转身走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去那家店吃饭。
 

事例四
 
第一份工作的公司有个同事,典型的港男,有一回公司餐会,我和他坐在一起,不记得如何地,聊到他的内地祖籍。
 
他说,他祖籍广东新会,祖父那一代来的香港,现在他们家在新会,还有祖屋。
 
于是我问他,既然新会还有祖屋,你如何处置祖屋?会不会经常回去新会、探亲访友、处置一下房产等等?
 
不料,这个港男冷不防给我回了这么一句:
 
“我对内地冇任何好感,如果唔系为咗出Trip,我真系成世都唔会去果度”
 
他的意思是说:我对内地没有任何好感,如果不是为了出差需要偶尔去内地的话,我真的是一辈子都不会去那里。
 
话说得赤裸裸。
 
他说这话的时候,忘记了听者(我)是从内地来的。
 
不过,他立马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于是,我和他二人,顿时陷入沉默。
 
非常尴尬的沉默。
 
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变得有点尴尬,在公司见了面,也就互相道个Hello为止,彼此不再怎么说话了。
 
这个港男显然不会说话,不过,那也是他性格直率的表现。
 
人心虽然隔了肚皮,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人的思想,还是能通过语言、行为、甚至是动作,不自觉地泄漏出来。


事例五
 
事例五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例,而是一连串的事例。
 
就是说,我在香港的过去11年里,亲耳听到过公司的同事评论内地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种情形,我亲耳听到好几回。
 
而且她们都是当着我在场的时候(她们坐在我后面),说内地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肆无忌惮的,一点也不顾及我这个内地来的同事的感受。

不过,我记得其中有一两次,我听到其中一个同事“嘘”了一下,然后所有人突然都打住了。估计应该是那位同事提醒大家:前面有一个内地来的同事(指我),话题就暂停了。
 
像这种针对内地人的负面讨论,我在香港11年以来,听到过好几回,都是亲耳听到的,不过,具体多少回,我由于没有做记录,所以也记不清楚了。


事例六
 
我在香港第一份工作,公司有一个很友好的文化,就是说,同事们有好吃的零食,可以拿出来,放在茶水间,跟所有的同事分享。
 
我记得,大概是在2012年,有一天是星期一,我是上一个周末从内地带了些零食去香港,那天周一上午,我就拿了一些,放置在茶水间。
 
我记得我把零食从我包里拿出来摆放的时候,茶水间里有几个女同事,她们都看见我,彼此也都打了招呼,看到我有零食拿出来,她们一开始是兴奋的,说:“哇,有嘢食!”,都围了上来,可是当我把零食摆好,她们拿起来一看,丢下这么一句话:
 
“啊?大陆噶?”
 
原来,她们一看零食的包装文字,简体字,这才知道是内地生产的零食,你知道她们当时的反应是什么吗?
 
她们很尴尬地,朝零食伸了一下舌头,然后一窝蜂走了。
 
三、四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中午时分,我进茶水间一看,发现我的零食,还原封不动地,摆放在原处,没有一个人碰过。
 
人心。
 
我心里当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滋味。
 
于是,我把零食都收好,拿回了我的办公室。
 
还是自己吃吧。
 
不过,这件事过去已经8年了,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什么零食了。


事例七
 
这件事也是发生在2010年,虽然已经过去10年,但是,我记忆犹新。
 
当时在2010年,我用的还不是苹果手机,我记得当时我用的是一台国产的手机,一个深圳的牌子,什么牌子我忘了,毕竟10年过去了。
 
当年有一回,公司在泰国搞团建,30多个人在大巴车上,突然我的手机响了,由于当时我是国产手机,所以铃声是一首叫《山路十八弯》的歌。
 
当时我的手机突然来电,响起了“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的铃声,我身旁至少十几个同事(都是港人)突然齐声大笑,哄堂大笑。
 
我当时觉得纳闷,问旁边一个同事:你们笑什么?
 
他不说话,只是和他们一起笑。
 
再问一个,摇头,不回答我。
 
我又问了一个女同事,她笑着对我说:
 
“你转第首歌啦”
 
意思是说,你换另外一首歌吧。
 
后来我才慢慢想明白了:原来这些香港人认为,普通话的民歌,很土。
 
在他们的审美观里,普通话的民歌,是很土的。
 
然而,如果换了是苏格兰民歌,我敢打包票,他们都不会觉得土。
 
其实,民歌根本没有“土”和“不土”之分,说白了,其实就是偏见和歧视在作怪。
 
每当想起这件事,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事例八
 
这件事,我也是记忆犹新。
 
时间大概是在2014-2015年间,有一天我坐港铁(香港地铁)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
 
有个内地女游客带了她的孩子进了地铁车厢,孩子是男的,应该有5岁左右,一进来,孩子就说话,而且声音还比较大。
 
一开始没人管,不过大概过了两三分钟,乘客里有个港男,用香港口音的普通话对那内地女游客说:“麻烦你叫你小朋友小声一点点啦!”
 
内地女游客自知理亏,也没回话,直接叫她的儿子住口,不要再说话。
 
当时,我就在一旁看着,不过,我觉得这倒没什么,任何人进了地铁,都不应该大声说话,小孩子在地铁里大声说话,确实是父母的过错,我觉得女游客有错,因此,我觉得那位港男的指正,是对的,至少可以说,是正常的、正当的。
 
不过,内地女游客和她的孩子走出地铁车厢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则令我真的开了眼界:
 
一对白人夫妇,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一家4口,进了地铁车厢,两个洋孩子的年纪,一个大约3岁,一个稍微大一点,应该5岁左右,两个孩子一进地铁,也是立马开始说话,而且声音也不小,我可以听得清楚,是英国口音的英语。
 
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两个洋孩子在地铁里,一直说话,说了好久,至少有10分钟,地铁也跑了好几个站,这段期间,没有一个香港人,站出来指正这对英国夫妇,让他们管教一下他们的孩子。
 
尤其是刚刚那位港男,他也还在,我特意重点观察他,我发现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站出来指正那对英国夫妇。
 
两相对比,那就非常有趣了:同一件事,他敢指正内地人,但是,他不敢指正英国人。
 
大陆孩子吵闹,是缺乏家教,而英国孩子吵闹,则是天真烂漫。
 
双重标准。
 
我当时就觉得又可气,又可笑。
 
不过,身在异乡为异客,想想还是算了。懒得管。
 
当天出了地铁,我的感触特别深。
 
港人媚外,我早有耳闻,在香港生活11年,我算是亲身认证了这个传闻。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有些事情,时间久了,我也记不住了,今天暂且就列举这几则。
 
我相信,这些其实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那么,老冯我如何评论这种事呢?
 
唉。

一言难尽。
 
非常复杂,不好评价。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还是要自强。
 
自强是根本,我们自己优秀了、牛了、变得足够好了,我相信,世界上所有对我们的歧视,最终都会输给时间。
 
所以,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们自身,我们不能控制别人,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
 
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如何评论这事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加油吧。




近期精彩回顾:
胡汉民科举考试作弊+咸丰皇帝如何整治科场
人的三观是否端正,只在一念之间
学会这样思考,你会更聪明!
民国往事:冒名顶替上大学
近代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亲子故事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六个事实
关于印度,你不知道的10个历史真相
农民起义为何是中国历史王朝更替的宿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