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梁上坝,体味欢乐背后的爱与哀愁……
走进全梁上坝
体味欢乐背后的爱与哀愁……
“求教,全梁上坝究竟是什么意思?”
“梨园界把各行当中的名角称之为‘梁柱’,名家名角一起上,即为‘全梁上坝’。”
“哇哦,那么多名角,演的还是平常看不到的反串戏!”
“我要看白燕升!”
“看到节目单那一刻,我都笑出声来了!想想都好看!”
“你要问我对这两场演出的期待度,就看看我手中的这十张票,这可是我在网上抢购的!我们全家都要看!”
……
“全梁上坝”“名角反串”“戏迷春晚”,俨然成了最近一段时间微信群、朋友圈出现频率较高的三个词汇,而在西一路售票大厅,大中午的,三个窗口前都排了长队。即将于1月30日、31日启幕的封箱大戏“全梁上坝——西北五省区秦腔名角大反串暨第五届陕西广播电视台戏迷春晚”,不仅汇聚了两位老艺术家、三位“二度梅”、十七位“梅花奖”、近三十位一级演员,涵盖西北五省区专业秦腔院团老中青三代名角,著名主持人白燕升也倾情公益加盟,担任晚会总主持,助力秦腔传播。未演先热的“全梁上坝”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将这些大腕儿凝聚在了一起?
马桂英
欢乐这是过年的真谛
封箱戏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马桂英介绍,过去的老戏班一年到头唱戏,非常辛苦,所以就定了一个规矩:一般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就要封箱,也就是演完最后一场戏,便会在戏箱上贴封条,叫“封箱大吉”。“这类戏和平常的演出不同,要给观众新鲜感,再就是过年图个乐字,反串这种形式刚好具备这两个特点”。
因此,数日后您便会看到:丁良生包大头、穿褶子,任小蕾成了“教学”先生,边肖化身“火焰驹”中的多情女,王新仓开始了苦守寒窑十八载的清苦生活,青衣屈巧哲持大汉符节在边塞牧羊,花脸演员韦小兵当上了“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怎一个乐字了得。
封箱戏还有一个特点,除本班社演员之外,还会邀请其他班社名角参加。“全梁上坝”从策划之初便将目光锁定在了西北五省区,“既要有艺术水准,还要有地域特征,毕竟秦腔是西北人民的最爱”,陕西戏曲广播总监、晚会总策划何军被参加演出的名角儿们感动,“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在年底演出非常多的情况下,这么支持我们,作为媒体人,真心敬佩他们、感谢他们”。
王玮
接到“全梁上坝”的演出邀请时,名角们在第一时间都给予了肯定回复,有的甚至为了参加这次演出推掉了其他活动,来自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王玮便是其中一位。荣幸、学习、乐趣,这位秦腔名家用六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能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老师兄弟姐妹们一起为秦腔的传播助力,能在一起切磋技艺,能在过年的时候给戏迷观众们送去欢乐,我来西安也值了”。此次晚会,她将反串小生,与来自青海的屈巧哲联袂演出《苏武牧羊》。
封箱戏的剧目多选择观众熟悉的经典,或风趣幽默,或唱做俱佳,或行当反差鲜明,“挂髯口、穿厚底的样子,我自己都想象不来”,来自甘肃的窦凤琴最初是想反串《虎口缘》中周天佑一角,老搭档丁良生也欣然应允,奈何同乐队试了一下,便放弃了:“小嗓上不去么”。于是两人选择了《五典坡·赶坡》中的“回窑”片段。即使有着良好的默契度,窦凤琴仍心存忐忑虚心求教于丁良生,“隔行如隔山,要演咱就得像那回事,必要的功课还是要做的”,而丁良生也在向窦凤琴学习着“王宝钏”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唱腔念白。“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娱自乐,还要和广大戏迷、观众同乐,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一起过个年”,窦凤琴说,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这行的衣食父母!明年我给咱准备《看女》”。
窦凤琴、丁良生排练
传播这是传承的双翼
当白燕升看到“全梁上坝”的演出阵容时,他激动了,“这么多角儿,这么有意思,这么棒的点子……”,显然,这位驰骋于戏曲传播道路上的主持人心动了。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作为这两场演出的总策划,何军此时向白燕升抛出了橄榄枝。同为戏曲传播者,似有惺惺相惜的感觉,于是一拍即合,白燕升欣然接受邀请,“真心希望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走得更远,为它助力,我愿意”。
众所周知,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当下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比如受众老龄化、传播渠道单一化、专业人才传承断档等等。白燕升认为,在“酒香仍怕巷子深”的时代,戏曲的传承固然重要,但传播也同样重要,某种意义上来说,传播大于传承。“我觉得应该把戏曲传播当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去做,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热爱它。受众觉得有意思,挺好玩,他们才有可能去发现戏曲的美。先别想什么有意义。你想啊,无数个有意思加起来其实就是有意义,贵在坚持”。
“全梁上坝”似乎找到了这个点,并在这个点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尝试。
“能给咱弄几张票不?”
“抱歉啊,这次演出我们零赠票!”
“以前看戏不都是赠票吗?”
……
长久以来形成的“看白戏”习惯,让何军头疼不已。尽管早已根深蒂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惯性思维,很难改变,但这两场演出从一开始就定性为零赠票,“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名角,演出的剧目还不常见,为什么不能尝试商业运作呢?况且政府职能部门的补贴还能让观众得到实惠!戏曲艺术若想走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要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商业意识”,这或许是媒体人在肩挑传播重担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或许不能彻底扭转,但我希望有它积极的一面”。“全梁上坝”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刷爆朋友圈,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自媒体的加入,“个体的力量虽然微弱,但集合后的爆发力却大得惊人,秦腔传播,不仅是院团、演员的联盟,更是全媒体的联盟,甚至是每一个爱好传统艺术的个体的联盟”。
李东桥
传播渠道的四通八达,为传统艺术的推广插上了双翼。传播什么,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李东桥带着《西京故事》走进广州中山大学时便遇到了这么一件事。红色条幅上写着“热烈欢迎陕西话剧《西京故事》”,异常醒目,李东桥以为是剧场工作人员写错了,便找到了相关人员协调,“结果人说,秦腔对南方学生来说太过遥远,怕没人来看”,面对这样的好心,李东桥有些无奈,但还是坚持更换条幅,“老陕厚道,绝对不能哄人,是啥就是啥。传播的内容一定要准确,否则以讹传讹,对秦腔无益”。话虽如此,可李东桥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毕竟这是秦腔第一次走进南方高校,“学生们会不会有语言障碍听不懂?三个小时,这些孩子能坐得住?我是一边化妆,一边担心”,演出结束后,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很多孩子围到舞台前、跑到后台,说秦腔震撼、好听”,那一刻,李东桥的心放下了,“传播,首先你得有好的作品、好的创意,是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所感兴趣的”。
“全梁上坝”中,李东桥特意选择了行当跨度大、人物性格突出的“焦氏”,与卫小莉合作演出《曹庄劝妻》,“给大家送去快乐,是最重要的”。排练场上,他已连续十天揣摩剧中人的点点滴滴。
屈巧哲
情怀这是坚守的支柱
年底是戏曲演员最为忙碌的时候,不管是红花还是绿叶,在不同的舞台上次第绽放。因为“全梁上坝”,他们协调档期,齐聚长安,为这次意义非凡的秦腔传播添砖加瓦。这背后,是戏曲人的情怀,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对秦腔的热爱。
西安三意社作为底包团,为本次演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保障,不仅社里名角侯红琴、张涛、康亚婵、王战毅等参演其中,雍涛作为西安秦腔剧院的掌舵人也格外重视这次演出,“这是一次不同地域秦腔名角和媒体的大联欢,是对秦腔有效传播的一次新尝试,作为百年剧社,三意社和易俗社不能缺席”。
任小蕾
情怀绝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词汇,更不是常常挂于嘴边的一个口号,而是一次次的脚踏实地,或是排练场上的无限重复,或是城市乡间的大小演出,或是不同舞台的有益传播,或是细致耐心的口传心授,一年四季,马不停蹄。
参加“全梁上坝”演出的名角,大都拥有数十年的艺术阅历,每每回忆,总是感慨良多。屈巧哲谈及秦腔在青海的传播,用了“不易”二字,“如果不是因为爱这行,可能我早就转行了,人生最好的年华都给了秦腔,舍不得、放不下”,这不是情怀么?站在校园讲台,齐爱云总是给年轻人说:“你们不走进我,我走近你们”,这不是情怀么?任小蕾在高校开设戏曲鉴赏课程,这不是情怀么?李淑芳带着自己的学生,登上不同舞台,展示着秦腔“肖派”艺术的魅力,这不是情怀么?记得郭德纲参加《伶人王中王》节目做评委时说过:“没有情怀是做不了戏曲的”;白燕升说:“光有情怀还远远不够”;何军说:“在策划好节目的同时,我们真的需要借助外力,集结社会各界力量来共同推动。这样,戏曲的传承与传播事业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李淑芳
为了制造欢乐,为了秦腔传播,为了那份骨子里的情怀,戏曲人正从四面八方赶来。
山长水远,隔不断的是情,丢不下的是艺,忘不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全梁上坝”,即将启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381iaz8c&width=500&height=375&auto=0
窦凤琴、丁良生反串《赶坡》排练
▲“全梁上坝”两场演出节目单新鲜出炉,戏曲名家们到底反串什么角色,快来看看吧!
▲梨园追星也疯狂!看了戏曲圈的花式捧角大法,我再也不敢说自己会追星了……
▲陕西剪纸大师库淑兰作品入围2018新年邮票!陕西的剪纸民俗,真是令人不得不服!
马友仙、马桂英、窦凤琴
李梅、李东桥、柳萍
侯红琴、边肖、齐爱云
任小蕾、王新仓、惠敏莉
屈巧哲、李小雄、李淑芳
赵阳武、张涛、卫小莉、韦小兵
王玮、丁良生、张武宏、王宏义
韩利霞、王战毅、康亚婵、邵英
杨升娟、翟博
……
全明星阵容
老中青三代艺术家
3位二度梅
17位梅花奖
近30位一级演员
携手并肩同台献艺
著名主持人
白燕升
携手
陕西戏曲广播
袁博、李倩
担任主持
为广大戏迷观众奉献
耳目一新的
大反串饕餮盛宴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全梁上坝戏迷春晚”演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