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竟和戏曲服装有关
衣冠禽兽
这个词如今看来
是极度贬义的
常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的人
最早出自于明末陈汝元《金莲记》
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
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chuān yú,打洞穿墙行窃)
其实,这个词最早是指
明代的官服制度
中国官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明清时期的补服
文武官员官袍胸前绣有一块
圆形或方形的补子
其中文官补子的图案是飞禽
武官补子图案是走兽
这种官服样式最早可追溯到
唐武则天时期
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
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
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
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
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一说,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一品二品绣狮子
(一说,一品绣麒麟)
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
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
九品绣海马
据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学院
副教授薛涛介绍
这些禽兽都有吉祥的寓意
常被称为“祥禽瑞兽”
但在古人的观念中却存在着优劣之别
以一品仙鹤和九品鹌鹑为例
在传统鸟文化中
鹤的地位仅次于凤
凤是帝后的象征
鹤紧随其后
那么它成为一品重臣的形象代言
就顺理成章了
而鹌鹑属于田泽小鸟
头小尾突,其貌不扬
又因为“鹌”“安”谐音
所以虽然被视为吉鸟
但其地位却是非常低的
被放在了九等
相对应的九品芝麻官的地位
也就可想而知了
狮豹虎等“瑞兽”
其搏杀能力由强及弱,顺次递减
与武官由高到低的等级地位
也是遥相呼应的
这些形态各异的“禽兽”花样
绣于官员前胸后背处
被形象地称为“胸背”
其构图巧妙
以双禽或独兽为视觉中心
四周饰以云纹、山石等装饰要素
造型方正饱满,气度威严
成为明代官服制度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薛涛介绍
戏曲服装主要有五大类
蟒、靠、帔、褶、衣
从色彩来说
主要有“上五色”“下五色”
上五色就是黄、红、绿、白、青(黑)
下五色就是紫、兰、粉红
湖色、古铜色或香色
戏曲舞台上的官衣
是从蟒袍派生出来的
形制简化的一种服装
其样式基本与“蟒”相同
也是圆领、大襟、宽袖
袖口上缝着水袖
其不同处是全身都用素缎子制做
素缎上不绣龙形图案
唯一的图案就是胸前背后的补子
官衣的性质与蟒一样
也是在办公事的场合穿用的礼服
尽管过去官员等级与官服上的补子图案
是相对等的,而且极为严格
但戏曲服装并不是照搬它
所以现在舞台上官衣的补子
已经没有太大的分别
也没有那么多的图案和花样
只是绣上一种象征性的标志
说明人物的身份就够了
比如龙凤图案
在戏曲舞台上是位高权重的人使用
王侯的服装是黄色,也有红色
上绣五爪龙纹
四爪是蟒,一般是重臣使用
但服装颜色绝不能是黄色
不过在等级观念破除之后
基本不分这么细了
都成五爪了
凤,一般对应的就是皇后、公主、贵妃等
有团凤、大凤
薛涛还强调
戏曲服装图案必须要根据剧中人物的
性格、身份、职业、年龄等特点
灵活运用
薛涛不仅是纺织专业的教授
还是陕西高校京剧选修课的首开者
他在工程大学开设的《京剧艺术鉴赏》
已走过了8个年头
一批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
对国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戏曲服装和我们的专业
有着直接的联系
所以我就把纺织和京剧做了一个链接
毕竟学生的兴趣还是第一位的
在这个基础上
把高度综合性的京剧艺术传播给年轻人
文/刘勇
图/《中国戏曲服装图案》
公开征集
一切有关传统文化
尤其是包括戏曲在内的
传统艺术
线索、建议、热点
只要您想在这里看到的
都可以留言给我们
爱你所爱
此生不渝
▲什么?陕西人说的咥饭、木乱、毕咧这些词……竟是在拽古文?!
▲定了!这11部戏曲剧目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