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为李正敏而来

陕西戏曲广播 秦之声 2023-06-28

昨日

纪念“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

逝世45周年追思会在西安举行

先生生前工作过的院团代表

带过的学生、亲朋40余人

参加了追思会

他们现场讲述了

一代秦腔大师的艺术和人品

并呼吁重视老一辈艺术家

在秦腔发展史上的作用

李正敏先生

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王伯芳

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初

有意将李正敏的故事搬上碗碗腔舞台

王斌饰演李正敏

奈何因为剧本的问题

终究没有实现

李先生最大的功劳就是创造了敏腔

这是一个艺术家长期实践

摸索出来的、高度总结了的特点

极其不易

李正敏《赶坡》

1956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

学习戏曲音乐演奏的翟志忠回忆说

李正敏先生的艺术成就

与荆永福、荆生彦兄弟俩分不开

只有演员和琴师、司鼓珠联璧合

才能在舞台上相得益彰、光照秦坛

众所周知

《游西湖》和《赵氏孤儿》

是秦腔经典剧目,至今广为传唱

在翟志忠眼里

这两部戏是运用秦腔传统音乐的典范

秦腔音乐真的是无所不包

只要你善于从传统中学习、挖掘

可惜现在很多戏

音乐和唱腔往往都是两张皮

谁也不挨谁

李正敏《白蛇传》

花脸演员柏福荣15岁那一年

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面试

便遇到了李正敏

“娃,你唱啥”

“皇宫面理”

“唱两句听听

嗓子美得很

是这,后天你再来一回”

结果那天除了李主任

还有马健翎和黄俊耀两位院长审查

很顺利地就通过了

后来,先生还给我说

娃呀,好好保护嗓子

把功练好,前途无量

德艺双馨是柏福荣眼里的李正敏

李正敏《二度梅》

左一王群英、左二郝彩凤

姜兰君


王群英、郝彩凤、焦瑞霞、姜兰君

苗德发、解冰、边宝等老一辈艺术家

不仅讲述了李正敏先生的往事

还对年轻一代提出了殷切期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

咱秦腔界更应该明白

这门艺术、这些剧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千万不敢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苗德发

解冰(《杏花村》二强扮演者)

左起:恒宝珠、张力、郝彩凤

万峰、霍慧君


作为追思会的策划人

张力近年来一直致力于

秦腔先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他的努力下

李正敏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纪念专刊出版

塑像揭幕

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只有一个

让“秦腔正宗”艺术永存

我认为

像李正敏、苏育民、刘毓中、王天民

这样的艺术大师

人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至少,秦腔界是不能忘记的

焦瑞霞

温喜爱

边宝


李正敏是西北地区最具影响的

秦腔艺术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一位开宗立派的秦腔功臣

他的唱腔被誉为“敏腔”

广为流行

在秦腔界甚至有“十旦九敏”的提法

足见其影响深远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

全面的李正敏形象

张力拟将收集来的资料和

对“敏腔”艺术的研究成果

汇总出版

为此,他先后多次拜访了

先生的家人、学生、乡亲

以及有关秦腔研究专家、学者40余人

在档案馆、图书馆、省戏曲研究院

查阅了上千份资料

已故戏剧评论家张静波的夫人

提供了数帧先生上世纪30年代的剧照

这些照片从未公开面世

尤为珍贵

先生家人提供了几十幅生活和工作照

以及使用过的实物

学生李凤云至今还保存着

恩师送给她的水纱和头面

杨凤兰的子女还保存着

先生的工作笔记

……

李正敏先生

左起:李正敏长媳赵仑

二儿子李秉恒

小女李明

最让张力欣慰的是

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先生灌制的

录音也全部被挖掘了出来

我之所以坚持要出这本书

除了是对先生的敬重、缅怀和纪念

更重要的是从他成功的艺术经验中

找到秦腔艺术的发展规律

给当下秦腔的发展以启示

文/图  刘勇  刘军


往期精彩…

李小锋方言新歌《将进酒》全国发布,龚琳娜一口气听了好几遍!

陕西话版《漂洋过海来看你》,竟唱得这么原生态!

秦腔周仁,究竟穿什么颜色的官衣(附音视频)

陕西人的结婚习俗,这10项绝对不能少!

“衣冠禽兽”竟和戏曲服装有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