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 | 借人救场难续命,戏曲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戏曲行业要发展,培养演职人员时不我待。前几年戏曲不景气,院团自身难以为继,更别说培养跟团学习的训练班和学员班,不少原本以戏曲人才培养为主业的艺术院校,也停止了戏曲专业招生。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艺术的当下,院团急需大量演员,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专业演员的青黄不接,直接造成了其他演职人员的供给不足。艺校的演员专业都招不来人,戏曲乐队专业当然更少有人问津,有的直接转向了民乐招生。而既熟悉剧种特色,又掌握当代艺术规律的编剧作曲人员更少。
所以有的院团特别是基层院团想要排新戏全靠借人。
领上一笔钱、辛苦几个月,终于轰轰烈烈排出来一部大戏,在剧场里热热闹闹地演几场,如果资金充足或者水平较高,还有可能在首都或者省城上演。
看似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但是低头看看节目单,还是冷静冷静吧。
剧本是购买的、作曲是特邀的、导演是飞来的、主演是外请的。满舞台除了群众演员还是“自己人”,其他名字都很陌生。
我不反对向外面购买成熟剧本,在院团特别是基层院团缺少编剧的时候,要演戏只能对外购买剧本。
我不反对特邀其他院团的作曲,剧本已经摆在面前,剧团里面没有作曲,不靠特邀又怎么将剧目搬上舞台。
我不反对借助其他导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剧种导演见多识广、艺术手段新颖,请来丰富舞台呈现也是好的。
我也不反对外请演员,基层院团日子难过,名演员要么退休要么跳槽,艺术水准达不到观众审美,请来名家演出,不仅是为了台上好看,还能有效提高剧团现有演员的水平,何乐不为呢?
我反对的是全靠输血维持院团的生命。
有的编剧常年给南方剧种写剧本,搭建框架水平很高,但是不熟悉秦腔的辙口归韵。买来剧本之后,剧团也没有能力进行符合本剧种语言规律的改造,极端时候让演员四句唱词能用三个辙口,他唱着不别扭吗?
有的作曲虽然是本剧种的作曲大家,但同一剧种在不同地区的院团就会产生音乐风格的些许差异,如果按照“腔随字走”的演唱规律,作曲就该有所不同,哪能不加区分的一张谱子唱到底呢?
借过来几个主要演员,也常让本团演员产生困惑。且不说给本团演员造成“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不快,单是演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就比本院团差很多,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要干啥的默契没有了,一个动作就明白该咋配合的默契没有了。
况且被借来的演员都有自己的工作,人家团里还有人家的事情。这几场人家比较闲,能请来假为演出增光添彩,下一场可能就没时间了。而自己院团B角儿还不够成熟,甚至干脆就没给B角儿排练的机会,临时救场也会有心无力。
演职人员的外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务之急还是培养自己的队伍。送优秀的苗子出去学习提高,让剧团现有的人才尽快成长起来,重新恢复跟团学习的学员班或者训练班,赶紧联系各级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做定向委培。
变“输血”为“造血”,既不会水土不服,也增加了院团的后劲儿,让节目单上都是自有人才的名字,岂不是让院团更有自豪感?
作者:李想 编辑:妍薇 审核: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