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赢就是一切」的语境下,怎么失败?怎么面对失败?

T China T 中文版 2021-02-04


2019 年,Netflix 推出了八集的纪录片《败局启示录》(Loser),这部以运动为题材的剧集试图拆解竞技场上最为常见的概念 —— 失败。影片的简介直截了当地写道:
 
在「赢才是一切」的社会,我们要如何面对失败?这部影集的主角是一群将失败的痛苦,转化为人类胜利的运动员。
 
没有什么比竞技运动更接近动物的原始法则,通过肌肉与技巧,籍由肾上腺素追求极限。这种兴奋与激情不仅来自于运动本身,也同样来自于目光与喝彩。竞技场上的失败本来就充满戏剧性,总有人会更高、更快、更强,失败者是如影随形的乌云。
 


剧集中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更多是因为个体之间对失意的不同理解,它绝不仅仅因为「输」了这么简单,而是关乎怎么「输」这件事。机会、时代、个人选择,问题叠加着问题,如果只是一心想奔向某种结论,那么就太过乏味了。
 
剧集中的八位主角虽然都是体坛中人,但追逐的并不是同一种「胜利」。拳击手在擂台上伤退,却如愿在戏剧的舞台找回自己;挣扎在保级线上球队,感谢一只狗带来的加时赛;一次次搞砸人生的篮球球员,也能为世界带来欢乐;因肤色而始终不受评委待见的黑人花滑选手,拥有全世界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动作 …… 在这当中,失败来源于许多不可预测的危机、困境、伤害乃至歧视,在他们的运动生涯里,原本渴求的「胜利」没有到来,但人在挣扎、怀疑、重塑的状态中反而更具备力量。


纪录片《败局启示录》海报


在理解怎么面对失败之前,其实可以重新思考如何界定「失败」的领地,每一集都在探索失败中通常难以言喻的变量。拳击手 Michael Bentt 在伤退前,曾经获得短暂的成功,甚至在打败了声名在外的对手,但他一直在承受的,是来自于父亲严苛的目光与期待。伤退实际上给予了他一次「我做不到」的理由,继而去真正面对内心所需。Bentt 曾说:「拳击手是世界上最好的骗子,因为他们否认一切,否认痛苦。」篮球员 Jack 的故事也一样,在街头足以称王的他却在挥霍自己的才华,因自大与狂妄一次次错失成为职业球员的机会。最终收留他的是美国哈林巫师篮球队(一个表演性质的街球「梦之队」),曾经的玩世不恭反而成为他难以掩盖的幽默天赋。
 

如果说这些失败更像一次幸运的转机,那么黑人花样滑冰选手 Surya Bonaly 则将失败的因由推向了更为广阔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Bonaly 虽然在法国大放异彩,但却一直无法得到主流花滑评委的认可。在当时的花滑比赛中,「冰上公主」所需诠释的是浪漫、纯洁、优雅的美,Bonaly 作为一位黑人选手时刻在冲撞着比赛的边界。Bonaly 曾经拒绝登上银牌领奖台,与权威对峙。失败也意味着一种看不见的反抗,企图将世界往前推一步的不甘。
 
竞技体育是最为崇拜胜者,最能激起群体共情的事情,人类在挑战肉身的潜能,胜利者不仅代表了个人,也代表着人类这个集体所能到达的极致。台版的剧名翻译为《铩羽》(原意为翅膀被摧毁,不能高飞),一种跌落之前的振翅飞翔,更能体现这种壮士断臂般的悲剧性,溃败之下接受难以置信与不可逆转的现实,同时想要看到一个不断超越的世界。对于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而言,在悲剧的冲突中,根本就没有获胜者,真正胜利的是普遍秩序。
 

法国花样滑冰运动员 Surya Bonaly


有意思的是,本部剧集的导演 Mickey Duzyj 在青少年时代也是一位网球好手。成为导演之前,他首先是一位体育插画家,而选择走上艺术的道路也是因为一场惨遭落败、令人失望的比赛。从那时起,他开始迷恋上这些因失败而转向的故事。Duzyj 不仅将失落作为每个故事的概念进行调查,还将失败的广泛性质视为全新生活的工具,尝试观测那些超越了个体的激情。
 
Duzyj 的另一部纪录短片《失败者之光》(The Shining Star of Losers)曾在 2016 年北美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 Hot Docs 上获奖。镜头记录着一匹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日本赛马春丽。春丽的成名并不是因为它战绩累累,反而是因为在 100 多场比赛中都从来没有赢过。在日本经济泡沫下「失去的十年」里,它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明星,不仅为一家即将倒闭的赛马场带来人气并转亏为盈,甚至成为了「永不放弃」的代名词。前来看比赛的观众可能并不是为了来赛马,而是寻求一种来自失败者的滋养,马场说「春丽给了所有日本人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种东西恰恰不是来自于赢。不可否认,这些故事都是由一种自省与希望所驱动,「好」的结局固然令人心潮澎湃,也让影片陷入另一种鸡汤味的语境里,「转念一想」的策略会产生像阿 Q 式的精神胜利法,落入语义的反复中。
 


与比赛的失利相比,在生活中节节败退可能更让人气馁。失意者遍地可寻,普通人对于生活崩溃的想象并不稀缺,在「丧」文化盛行的今天,失败反而显得「振振有辞」。豆瓣小组「985 废物引进计划」里,每天都有人晒出今日失败帖。那么问题来了,如果「985」算是废物,那么「211」是谁?专科生又应该怎么自居?「丧」文化的确是一种自守的退让,让大家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失败。那么真正的「丧气感」何来,它只是群体的一种现象性的情绪流露吗?还是如尼采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预言一般:怨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情绪,这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病症,虚无主义必将到来。
 


日本可谓是最懂得窥探失败者内心,解剖「丧」文化的国家,一大批日影都在花式讲述废柴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可耻的逃避,还是自毁人生的庸才,那些丧气到极致的生活,最终都会变成太宰治借用自杀诗人寺内寿太郎的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同样以拳击手为题材的电影《百元之恋》,就将一位过了三十岁仍然在百元超市打零工的女子窘态展露无遗。人像一颗被社会漏掉的螺丝,脱落、生锈、格格不入。拳击运动成为她的救赎之路,输了比赛之后的那句「好想赢」却成为了全剧最燃的一刻,你的失望、你的痛苦、你对生活挥出的一记空拳,都变得熠熠生辉,成为真正的勇气来源。
 

电影《百元之恋》剧照


那么如果是来自不奋斗的失败,就不值得推崇吗?在整个沸沸腾腾的夏天里,从妹妹到姐姐都在标榜着励志节目里的乘风破浪,而另一档只在微博放出的综艺节目《青春没你》喊出的口号是「越努力,越不行」。以「糊」自嘲的节目捍卫着光鲜主流之下的失败者们,从大家上传的节目中可以看到,普通的人失败是相似的,唱歌跑调、肢体不协调、无精打采、起不了床。节目中有一位选手,只是在表演解耳机线,但四分钟过去,歌已经播完了,他还没解开。这个有着巨大隐喻的镜头,获得了大家的共鸣。无解是人生中随处可见,又稀疏平常的事情。节目组的主创曾公开规则 —— 就选那些「不行」的人。失败者们获得了另一种青睐,是以他们失败的创作方式、形象或者是故事。就在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 3》决赛之中,被称为脱口秀天才少女的李雪琴以其丧丧的风格杀进了六强。对于第一次参赛的她,一边重复着「真要被淘汰了」的话,一边不断刷新记录成为进击的新人。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在「装怂」,掩盖自带的胜利光环 —— 北大高材生,短视频网红,这些早已是她才华的证明。雪琴喜欢消解掉身上的标签:「北大人为什么就不能是个废物?」这一届年轻人十分懂得解构自身,嘲弄成为对付失败的一种武器。
 


Jonathan Crary 在《24 / 7》(24 / 7: 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一书中,讲述了现代人最为日常的矛盾。自工业时代后,量化式的生活出现,人的时间被划归为一格一格,「效率」则是最能体现每一「格」中利益的追求。睡眠无疑是现代工作中最大的时间阻碍,也由此推导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在全球化论者的新自由主义范式里,失败者才睡觉。也与 Hannah Arendt 一再重申的理论不谋而合:「在技艺人的世界里,每个东西都必须有用,也就是,必须让自己成为获得其他东西的工具。」摸鱼哲学如今被奉为年轻人的职场真朋克,这种不抵抗、不配合的行为甚至得到了高度追捧,颇有一种无产阶级大联合的革命风范。
 


在一个充满「比较级」的社会中,对失败的不安几乎是常态化的事情,《败局启示录》能收获好评,很大的原因并不在于讨论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反抗,而是来自不同维度的深刻怀疑,怀疑选择,怀疑秩序,怀疑规则,并由此开始新的冒险或另类的征程。
 
「你会记得 1970 年的高尔夫冠军是谁吗?」
 
「不记得,那就对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