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是不是妙不可言?

T China T 中文版 2021-03-16


纽约是一处避难所,一块磁铁,一个举世闻名的熔炉,也是一座文化之都。这里深受移民潮和持续不断的种族正义斗争影响,也被近年来滚滚而至的中产阶级化浪潮波及。

 

而哈莱姆区(Harlem)就隐藏着美国的传奇,当地的建筑展现了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在这座城市里摸爬滚打的痕迹,也浓缩了几个世纪以来定义纽约的种种元素。

 

加纳裔英国建筑师 David Adjaye 是华盛顿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的首席设计师。他曾参与设计 2015 年开幕的 Sugar Hill 混合式住宅开发项目(位于纽约 155 街和圣尼古拉斯大道),而那段经历也开启了他对这片区域的探索之旅。

 

同年,他被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Studio Museum)委任设计新馆。于是,Adjaye 便与家人一起搬来了哈莱姆区,正式开始了他在这里的生活。

 


这是《T》美国版「城市漫步」(Walks Around the City)系列的最新一篇文章(内容已经过编辑和删减)。哈莱姆区空间辽阔,本土文化氛围浓厚。这里包罗万象,拥有众多富含文化和建筑特色的景点,很难有人在匆匆路过的一瞬间就能丈量土地的厚度。Adjaye 建议我们从东至西开始漫步,他自己有时候也会沿着这条路线散步,全程约 5 公里。我们将经过尚博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大避难寺(Greater Refuge Temple)和原特蕾莎酒店(Hotel Theresa)等地标性建筑,然后在哈得孙河的河滨大道高架桥附近结束旅程。

 

事实上,我们的漫步是一次在 Zoom 上的虚拟旅程。因为疫情期间,Adjaye 一直在加纳阿克拉(Accra)的办公室工作。我们相约在 120 街的另一座城市地标 —— 马库斯 · 加维公园(Marcus Garvey Park)南侧「集合」,那里围绕曼哈顿壮观的片岩而建,最高处矗立着一座建于 19 世纪 50 年代、高达 14.3 米的瞭望塔。从此,我们开始了这次旅程。

 


Michael Kimmelman(以下简称 MK): 你在这附近住吗?
 
David Adjaye(以下简称 DA): 就在转角的地方。我平时散步的时候会经过 120 街的褐石建筑群,那些建筑具有典型的哈莱姆特征,异想天开,融合了各种各样的风格:从安妮女王风格(Queen Anne)、罗马风格(Romanesque),到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应有尽有。Maya Angelou 曾在 120 街西 58 号居住过一段时间,她的故居对面就是公园,我觉得这很有欧洲的氛围 —— 同时,周围的片岩也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原生自然感。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高处那座瞭望塔的情景。当时我想:我的天哪!后来我才了解到,这样的塔以前曾无处不在,每当火灾等意外发生时,它都会向人们发出警报。
 
MK: 这是这座城市里的最后一座瞭望塔,连同铜钟一起,最近都经过了翻修。Julius Kroehl 是该项目的工程师。
 
DA:这是一座浪漫而美好的基础设施。你可以想象一下,当钟声在屋顶回响,每个人都走出自家房门来到门廊前。设计门廊的初衷是为了让房屋高于路面的马粪,并让建筑看起来更加宏伟 —— 事实确实如此。不过,这里也是朋友相聚、一起玩音乐的地方。这里是纽约迷人气质的代表。
 

马库斯 · 加维公园里历史悠久的铸铁瞭望塔,它也是钢架结构摩天大楼的前身。


MK:你能想到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设计吗?比如美国南方的门廊?
 
DA:荷兰也有门廊,但通常很低,只有两三级。你没办法坐在上面,以相同的视角望向街道。而哈莱姆区的门廊会向下延展,形成一条对角线。
 
MK:人们把街道变成了舞台,也让人行道看起来更宽敞、更清爽了。
 
DA:这是一种纽约特色。在伦敦,人们住在联排别墅里,建筑前面可能还有一个用大门和墙围起来的花园。花园有一条通往台阶的小径,台阶连着一个非常小的门廊。
 
MK:你有时也在伦敦和阿克拉生活吧。
 
DA:我们工作室在这三个城市都有办事处。大约 15 年前,在参与Sugar Hill设计项目后,我在纽约切尔西地区买下了一套单间公寓 —— 那时高架桥网络还没开始建设呢。从那时起,我就经常来哈莱姆区,想要更好地了解这里。我爱上了这个街区。所以当获得工作室博物馆的设计委托后,我便和家人搬到了 119 街。
 

Maya Angelou 在哈莱姆区 120 街上的故宅。


MK:你出生在坦桑尼亚吗?
 
DA:我的父母是加纳人。父亲是一名职业外交官,所以在我 13 岁前,我们每三年就要搬一次家。后来我们在伦敦北部定居,那里有非常多样化的社区 —— 印度人、非洲人、加勒比海人、东南亚人都住在那里 —— 移民都住在城市边缘。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纽约及其建筑都是我心中非常理想化的存在。因此,当我搬来这里时,我就想切身地感受当地生活,这就是我来切尔西的故事。
 
MK:我在切尔西附近长大 —— 在那里上的中学 —— 当时,切尔西大多是破旧的码头、旧仓库和出租车车库。那里很棒,与中心区的氛围截然相反,现在几乎都认不出来了。
 
DA:住在那里的时候,我感觉时空变幻得越来越快。当然,哈莱姆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仍然是一个历史社区。从建筑角度来看,你能看到历史的每一个层面。如果我们穿过马库斯 · 加维公园,沿着 127 街向北走,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 这里有一排从 19 世纪 50 年代到上世纪 20 年代初期的房屋,从浪漫古典主义到装饰艺术,从褐石到灰泥建筑,风格丰富多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街边的墙壁变得越来越朴实,最后甚至有些粗糙。这里有哈莱姆区典型的窗框,同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不是在给我自己打广告,但在参与工作室博物馆的项目时,我的确从这些窗户中汲取了灵感。
 


MK:你设计的建筑正面看起来像是由形状各异的量体相互堆叠而成的。
 
DA:对。那是一面有不同孔洞的墙,但没有抄袭 127 街。不过,Langston Hughes 在 127 街东 20 号的故居,还有类似的建筑都让我叹为观止。
 
MK:那是一栋始建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意大利褐石建筑,带有拱形窗框。
 
DA:在我看来,它们就像拱形的眉毛。我也喜欢有木质半圆形设计的前门,它就像树枝一样。这样微小的建筑细节能提升整座房屋的质感。
 
MK:一扇漂亮的门就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太奇妙了。
 
DA:我们再往北,走到 135 街和马尔科姆 · 艾克斯大道(Malcolm X Boulevard)
 
MK:或者莱诺克斯大道(Lenox Avenue),那里也小有名气。Hughes 有一首关于街头音乐家的诗很有意境:「莱诺克斯大道上的又一晚,顶着旧式汽灯苍白暗淡的光。」
 
DA:虽然这里现在是一片空地,但有时我会闭上眼睛,想象所有不可思议的人物都来到这个角落,谈论身为黑人和在美国生活的难处。演讲角(Speakers’ Corners)对移民,以及没有得到社会主流关注的非裔美国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你是社会中的隐形群体,是非常需要一个出口的。人们来到这样的角落,想知道接下来何去何从。
 

135 街的演讲角(Speakers' Corners)旧址,Malcom X 曾经常常在这里发表演说。


在我看来,尚博格中心也是一个这样的角落 —— 这是哈莱姆区最不可思议的机构之一,也是全世界了解非裔美国人历史和移民文化最重要的场所。
 
MK:尚博格中心最初位于 135 街的公共图书馆大楼里。1905 年,建筑师 Charles McKim 修剪了这座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石灰石宫殿式建筑,现在它成为了地标。
 
DA:我觉得它实在太恢宏,太像私人住宅了,所以在中心的扩建部分,建筑师就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现代风格:这是一座巨大的砖混玻璃建筑,底部是透明的 —— 借由一个花园,与 McKim 设计的图书馆分隔开来,门前用大树和长凳进行装饰。
 
MK:这是建筑师 Marble Fairbanks 和建筑设计事务所 SCAPE 对上世纪 70 年代的扩建工程进行的全新改造。坦白讲,当年的设计有点平平无奇。
 
DA:这个位置最棒的一点在于,它基本上可被看作是尚博格中心、演讲角、基督教青年会(Y.M.C.A)和医院壁画的交汇点。


MK:你说的是哈莱姆医院于 1930 年在工程振兴局(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资助下完成的壁画吧,这家医院就在尚博格中心旁边。那些壁画就像巨大的广告牌 —— 最初是由多位艺术家绘制的黑人生活图,后来经过重塑、加入灯箱,如今被放置在医院一栋侧楼外墙做展示,有好几层楼高。
 


DA:工程振兴局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对于有色人种艺术家来说。我今天还在想,工程振兴局当时把艺术作为一项就业措施,其实也是在应对公共危机。这种做法能陶冶情操、展现关怀,而这些都和建筑的宗旨不谋而合。毕竟,建筑不应仅仅被当作避难所,它也能为人们带来尊严、希望和对未来的信念。
 
MK:你提到的哈莱姆区基督教青年会也位于同一个转角处,也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建筑 —— 由建筑师 James Cameron Mackenzie Jr. 设计。这栋大楼采用了退让式结构,还有一座塔楼,上面有传统的基督教青年会霓虹招牌。
 
DA:这是一座典型的上世纪 30 年代纽约风格的建筑。现在,城中的许多建筑都看不到这种退让式设计了。这栋楼经过了精雕细琢,令人震撼。在市中心的酒店禁止黑人入内的时代,它的建成为 4000 名黑人提供了栖身之所,这让我颇为震惊。
 
MK: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真正能孕育文化、传播知识的圣地。我看过一份到访名单,上面的名人都曾来发表过演讲,或是在此居住、授课和拜访过,包括 Richard Wright、Ralph Ellison、Claude McKay、Eartha Kitt、George Washington Carver、Martin Luther King Jr.、Duke Ellington、Willie Mays、Cicely Tyson 和 Sugar Ray Robinson 等等。
 
DA:我看到世界各地的墙壁上都贴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明信片。我觉得,它是哈莱姆知识和艺术的代表。
 

尚博格中心主楼的左侧是由 Charles McKim 设计建造的公共图书馆。

我们从 135 街出发,沿着第七大道向前走吧,因为我还想带你去参观几座教堂。当然,各区都有自己的教堂,但在哈莱姆区,他们依然把教堂当成共享知识的场所,通过基督教来赋予人们力量、尊严和解决其他问题。对我来说,圣菲利普教堂(St. Philip’s)就拥有非凡的地位。
 
MK:Thurgood Marshall(第一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非裔美国人)和W.E.B. Du Bois(美国泛非运动的创始人)都是那里的常客。该教堂由曼哈顿下城的自由非裔美国人在 19 世纪初修建。在一个多世纪前,教堂被搬到了哈莱姆区,由 Vertner Woodson Tandy 和 George Washington Foster 这两位非裔美国建筑师设计,采用鲑红色砖块建造而成。
 
DA:Tandy 是纽约州第一位非裔美国注册建筑师。圣菲利普教堂的建筑风格并不激进 —— 相反,这是一座坚固而朴实的新哥特式建筑。但在我看来,对于世纪之交的有色人种建筑师来说,激进感可能只是为了证明黑人建筑师在建造新哥特式教堂方面与白人建筑师不分伯仲。Tandy 和 Foster 的作品堪称完美。建筑底部、中央的窗户和尖顶拱门、门口的三角墙楣饰和木屋顶都完美对称,就像他们在说:「拿去吧,完工了。」美观和激进全都体现在毫无瑕疵的设计之中。
 
我们还应该去看看另一座教堂 —— 大避难寺。
 

上世纪 90 年代,诗人  Amiri Baraka(左)与 Angelou 在尚博格中心跳舞。

©Chester Higgins Jr.


MK:那里原来是哈莱姆赌场,上世纪 60 年代经过了翻新,采用向下倾斜的白色轮廓及穹顶,五颜六色的外立面由 Costas Machouzarides 设计。同时,这位设计师还操刀设计过西区大道的卡尔霍恩学校,那栋建筑的外立面与电视机颇为相似。
 
DA:他在玩拱门概念,那属于一种寺庙建筑风格。多彩的立面就像一面旗帜,上面嵌入了一个巨大的现代主义十字架,顶部由相连的椭圆形组成,非常好看。
 
在街对面,就是建于 1913 年的(原)特蕾莎酒店了。
 
MK:这间酒店就像基督教青年会一样出名,在开业的前几十年里只允许白人进出。众所周知,Fidel Castro 曾下榻于此,并与 Malcom X 会面过。我相信,我的左派医生父亲曾在酒店里照料过古巴代表团的随行人员。
 
DA:一个世纪前,在一个褐石建筑林立的社区里建造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筑,肯定会让这座酒店显得独树一帜。对我来说,这里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加纳的第一任总统 Kwame Nkrumah 上任前就曾入住特蕾莎酒店,并在哈莱姆区度过了几个夏天。他那时会站在街头,与 Adam Clayton Powell Jr. 和 Malcom X 一起发表演讲,这里就像是另一个演讲角。

20 世纪 30 年代哈莱姆医院在工程振兴局的资助下创造的壁画。

摄影:Karsten Moran


MK:David,我们现在已经来到 125 街了。你想去河边的话,还需要步行一阵子。
 
DA:那我们沿着 125 街一路向西走吧。那里有太多可以谈论的东西了,但我只想提一点,那就是街头小贩们把人行道变成了像拱廊商业街一样的地方。这条街非常宽阔,车流量也很大。
 
我想走到远处的上西城,在高架桥那里结束旅程。
 
MK:你说的应该是 William Barclay Parsons 在 1904 年为百老汇大道与 125 街交汇处的地铁 1 号线设计的高架桥吧。还有修建于 1901 年的河滨大道高架桥,由工程师 F. Stewart Williamson 主持建造。
 
DA:铁路高架就像一套零件 —— 全都处于压缩和拉伸的状态,你能看到每个部分都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从而让整个结构有了跨度。这座钢制高架桥呈现网状,因此让人感觉轻盈、通透。置身桥下,能看到地铁呼啸而过,但如果现在来修建高架的话,就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了。我们必须得使用混凝土,桥身也不会是透明的。我喜欢地铁驶过哥伦比亚大学曼哈顿维尔校区的感觉。Renzo Piano 肯定从这些构造里获得了设计灵感和很大的勇气吧。

由赌场改建而成的大避难寺。 


MK:Piano 是一位建筑师,他为地铁附近的哥伦比亚大学设计了几栋新楼,其中杰罗姆 · L · 格林科学中心(Jerome L. Greene Science Center)采用了双层幕墙,以此阻隔过往地铁的轰鸣声。值得留意的是,这条地铁线在 20 世纪初延伸至哈莱姆区时,还曾掀起过一股地产热潮。最终,被迫离开田德隆(Tenderloin)等城区的非裔美国人在这里获得了住房。这么看来,地铁为非裔美国人大迁徙(Great Migration)和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对了,没错,Piano 说他喜欢这座高架桥。
 
DA: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要看到我心目中全世界最美的基建设施了:位于河滨大道高架桥下方、纵观南北的拱顶结构 —— 那里就像是抵达哈得孙河前的一座钢铁大教堂。施工人员本来无需建造拱顶,直接做成平面就行,但他们投入资金做了一些「高深」的工作,为下方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开放式空间。
 
MK:「高深」通常不会被用来形容高架桥底部。
 

横跨哈得孙河的乔治  · 华盛顿大桥。


DA:大部分高架桥底部都是体量巨大的混凝土整体式结构。但在这里,轻盈、开放的钢架结构带给人们一种类似 X 光的透视感。你从北边和南边,都能透过这个结构看到河面。这种设计让我感觉有点像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出现的金属制品 —— 它们并不华丽,但同样富有绘画般的美感。
 
于我而言,穿过高架桥来到河边,望向北边的乔治 · 华盛顿大桥,当我看到两座雄伟的桥塔横跨于河面时,那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MK:那是另一座同样非常「高深」的钢构桥,被 Le Corbusier 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桥。
 
DA:我每次往返机场时都会经过这座桥,那就是我通向这座城市的大门。每每看到它,我都会想起同一句话 ——
 
纽约,是不是妙不可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