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责任的召唤 | 我们能寄希望于时尚来改写对「残障」的偏见吗?

T China T 中文版 2022-05-23

东京残奥会已经过去了数日。它获得的关注远不及在它之前所举办的、由身体健全的运动员参加的东京奥运会。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对应了残障人士在当今所处的「隐形」地位。
 
残奥会起源于 1948 年,原本是二战时期脊髓受损的军人复健治疗的环节之一,因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于 1952 年发展为国际大会。两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的军人与平民成为了残疾人,复健治疗也因此受到重视。为了减轻由伤残带来的影响,这些残障人士开始接受体能训练,并从运动中恢复自信。
 
即使专用厕所、专用通道、辅助器具都已经较为普遍和成熟,但残疾带来的伤痛从未真正消失。除却身体上的伤痛与生活上的不便,残疾招致的异样眼光同样像一座大山压在残障人士心上。
 


身体健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健全」视角审视周围的一切,其所使用的语言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残疾」状态与现实世界中的偏见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习惯性地将生活中碰到的不如意形容为一种残缺,并用类似「瞎子指路」等等带有戏谑性的表述去强化此等意涵。在影视与文学作品中,残疾被视为一种并不完美的初始设定:身体残缺的主人公需要被「治愈」,类似的叙事频频上演。残疾在此处变成了一种等待「完成」、必须「克服」的隐喻,追求身体与心灵的整全是最后抵达大结局的必经之路。

 

在流行的叙事里,身体残疾往往还具有象征意义:死于突发心脏病的主人公往往背负着可疑的道德缺陷;被截肢者必须展现出对完整的渴望;失明者则往往天真又无知。这些叙事很好地展现了我们的社会是如何看待「残疾」的 —— 它几乎等同于人生的失败。所有的叙事变体中,围绕残疾的文化隐喻增加了其耻辱感,同时也掩盖了残疾生活的真实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隐喻会渗透到日常语言中,反过来影响我们对疾病乃至残疾的看法。1978 年,Susan Sontag 在《作为隐喻的疾病》一文中将她接受癌症治疗时的体验形容为,「癌症被视为一种独特且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疾病,经常伴随着将癌症比作入侵军队的言论。许多患者在某种程度上感到患病是一种个人责任或软弱的表现,他们问自己,『为什么是我?』—— 好像是某些个人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了这种惩罚。」
 


与此同理,身体上的残缺也常令被迫承受的人感到失败与被惩罚感,这并非只因身体的基本功能的损伤,还因承受者需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心理压力。残疾带来的外表变化已经足够明显,使用辅助医疗器械进一步将残障者与健全者之间的差异拉大。对于佩戴义肢的人来说,除却被注视的压力,外型简易、缺乏美观的义肢也令他们很难有展示的欲望。

学会掩藏成了每个假肢佩戴者必须掌握的「智慧」。可是,当义肢成为了佩戴者身体的一部分,这种无法剥离的个人属性又该如何掩藏?如果换一种视角,将价值或道德的判断搁置,残缺未免不是一种敞开。


小杨身着 YVMIN 尤目的义肢壳

中国首饰设计师品牌 YVMIN 尤目将义肢纳入了首饰的边界,与其费尽心力削弱义肢的存在感,不如重新思考义肢在功能性之外存在的意义。
 
今年七月,YVMIN 尤目为 24 岁的博主@小杨不热 打造了一整套专属义肢外壳。通体金属镜面的外型配上爱心装饰,这套外壳迅速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讨论。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并没有制作义肢本身,我们在研究过义肢的结构之后,决定只为它制作美丽的外壳。」YVMIN 尤目设计师张晓宇说道,「我们观察了很久义肢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习惯,最终设计的核心结构是:简便、自由,佩戴者可独立在几秒钟就可以穿戴完毕的外壳。这些外壳的制作,我们全部采用 3D 打印表层电镀金属的方式,轻便无压力,可以自由拆卸组合。」
 
YVMIN 尤目选择这样的设计手法同样节省了成本,相较于昂贵的义肢,佩戴者可以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拥有更多可替换的外观。

 

从左至右滑动,YVMIN 尤目不同假肢壳的概念图

「义肢在功能与舒适度方面一直在进步,但在外观方面的选择依然非常有限。在成都第一次见小杨时,我问她为什么大部分照片是从 1 年前开始拍摄的,她回答『因为去年更换了一个新的义肢,新义肢有一个看起来和小腿肌肉相似的结构,而不是只有一根金属管。』我们意识到有时佩戴者不想露出义肢,并不是因为那是义肢,而是因为那不是他们喜欢的义肢。每个人都会挑选衣服、首饰、纹身,义肢佩戴者也需要挑选自己喜欢的义肢。」设计师张晓宇在谈及创作起因时这样解释道。
 
2013 年,类似的装饰义肢项目 Alternative Limb Project 率先吸引了演艺界人士的注意。设计师 Sophie Oliveira Barata 首次将诸如彩色金属、水晶、陶瓷等多种材料用于制作义肢。为了实现设计的预想,专业的电子机械工程师与假肢制作专家运用了一系列 3D 打印等前沿科技。由 Alternative Limb Project 制作的义肢独一无二,完全依据佩戴者的情况定制。功能性已不再是唯的一标准,它们几乎被当做艺术品来制作。

Sophie Oliveira Barata 设计的义肢

Alternative Limb Project 提供了三种设计方向:现实、超现实和完全虚幻。在偏向「现实」的设计里,接近人类真实肢体的义肢小腿上的毛发全部取自佩戴者,毛发被一根根地扎进仿真硅胶中;在超现实的场景中,Alternative Limb Project 为生物学家 James Young 打造了一副如钢铁侠般的左臂,3D 打印的左手可接受电信号并可实时选择 6 种姿态。用碳纤维制作的义肢主体令义肢坚硬且格外轻便;超现实的设计则与艺术化的呈现息息相关,歌手 Voktoria Modesta 委托设计师为他在 MV「Prototype」所佩戴的假肢进行设计。LED 被置于透明的「骨头」中,玻璃纤维和硅胶构成义肢的主体,其外镀有铬漆。经 Sophie Oliveira Barat 设计的义肢都夸张且充满着对生活的想象,它们被设计的出发点常常与出现的场合直接相关,如同一件件令人引以为傲的装饰品。
 
「Alternative Limb Project 以积极的方式引起人们对残疾人士的关注,」Sophie Oliveira Barata 认为,「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佩戴者缺少了什么,而是他们拥有了什么。」
 
当歌手 Viktoria Modesta 在伦敦残奥会闭幕式上穿戴着施华洛世奇水晶假肢出现时,Sophie Oliveira Barata 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关注。她用自己充满孩子般的想象力的设计,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残障者也可以成为一个「超级英雄」。
 

歌手 Viktoria Modesta 在伦敦残奥会闭幕式上穿戴的施华洛世奇水晶假肢

在 YVMIN 尤目为小杨设计义肢前,拥有 17.8 万小红书粉丝的博主小杨已经是许多人追捧的时尚偶像。自从她拥有了一副好看的义肢,在发布的照片里,她不再掩饰自己佩戴义肢的左腿。这个曾经令小杨自卑的秘密如今却成为了她被人记住的重要特质,许多女孩在评论里表达出她们也渴望拥有这样一条「腿」的愿望,即使这些女孩身体健全。
 
社交媒体的开放讨论打破了曾经围绕着残疾的羞于启齿的寂静。近年来格外热门的赛博格风潮,使得人们对假肢的想象开始变得天马行空。当对义肢的设计成为一种非功能性的补充时,义肢所能照料的不仅有残障者的身体,还有心灵。美观的、独特的义肢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加积极地看待佩戴了义肢后的身体。原本残缺的部分被「精心照料」,设计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怀。
 


当再次回看「残缺」等同于「失败」的传统叙事,我们是否可以寄希望于通过时尚改写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站在聚光灯下的小杨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她自信的形象推翻了人们对残障者的刻板印象。「残障」不再是一个禁忌词。在社交媒体上追随小杨的,不只有义肢的佩戴者,还有许多被她自信的态度以及时尚穿搭所吸引的身体健全者。借时尚与美之名,平等而非充满同情的观看成为可能。
 
在讨论展露义肢、甚至装饰义肢的可能性时,我们其实也是在探讨少数群体的美该如何在有着严苛审美规则的当代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义肢的装饰与其说是开创了新的潮流,不如说是打破了长久以来僵化排异的心理隔阂。
 
美丽的义肢并不等同于一件衣服或配饰,它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充满创意的义肢设计正是开启了一场对话 —— 时尚如何为少数群体赋予声音,美学又该如何为「残缺」增添光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