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行动㉝丨2022年,各区县学校“双减”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四)
“双减”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教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双减”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教育系统周密部署、深入推进、共同努力,学校“双减”工作全面落地、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中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进典型经验多次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
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校“双减”工作成果,紧紧围绕“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重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区县学校“双减”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今天,小育又带你来看九龙坡区、江津区、綦江区、璧山区、荣昌区、大足区、丰都县、奉节县、巫山县将怎么做——
九龙坡区
实施“三大行动”
保障“双减”实效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保障“双减”实效,九龙坡区结合区域教育资源,实施“质量提升”“机制优化”“活动促进”三大行动,确保减负提质。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凸显学校教育主体作用。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三个“六认真”,深化“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训,夯实课堂减负提质主阵地。二是提升作业管理质量。学校从“行政管理”走向“技术指导”,从“控量”式作业管理变为“提质”式作业改革,作业管理不断求规范、不断抓落实、不断提质量。三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落实“5+2”要求,强化“1+1”策略即“作业辅导+兴趣特长培养”。保证服务时间,拓展师资、场地、课程资源,打造市级精品社团、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机制优化行动,赋能优质均衡动力系统。一是优化优质资源延伸机制。建立“双减”背景下党组织领导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建立十大教育集团,组建五个教育发展共同体,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二是优化育人质量评价机制。摒弃传统单一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加强综合性评价,完善特长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改进衔接性评价,让教育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三是优化督导考评机制。强化中小学教学管理集体视导制度,强化校级干部巡堂、听课、评课制度,督查“双减”实效,及时反馈意见建议,持续加强高效教学管理。
实施活动促进行动,搭建“双减”工作交流平台。一是定期举办“双减”工作推进会,总结阶段性成效及经验做法,全面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二是精心组织“双减”背景下的全区特色学校创建高峰论坛,共享优秀教育智慧,依托课程改革、课后服务等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三是积极筹备全国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坚持示范引领,为“双减”背景下高品质课堂的成果展示及推广搭建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交流。
江津区
聚焦“三举措”
持续推进“双减”走实见效
2022年江津区将持续聚焦减负提质,按照“强规范、推试点、重督导”的工作思路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强规范,探索课堂提质教学范式。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建设100门左右有影响力的精品校本课程,开展“课堂大练兵”等活动,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制定出台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从课程、教学、备课、课堂、作业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根本遵循,以教学改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课堂品质,实现减负提质。
推试点,满足课后服务精细需求。探索开展校内减负改革试点,以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为切口,试点探索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课后服务专业师资校际共享、初高中教师跨学段参与小学课后服务、建立“走班式”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等八项内容,探寻“双减”“江津经验”,切实提升育人水平。
重督导,构建五育并举监测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将“双减”与“五项管理”落实情况纳入区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常态化对中小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监测,跟踪指导学校不断优化作业管理措施。推进新时代体育美育评价改革,分类分学科抽样监测艺术体育劳动教育质量,结合江津人文地理特点,建设一批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打造一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优质课例。
綦江区
坚持“三强化三着力”
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2022年,綦江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作业管理,着力减轻学生负担。将作业设计纳入学校考核体系,指导学校组织年级组、学科组深入开展作业设计研讨活动。组织开展“三题”能力竞赛、教师作业设计评选、学生优秀作业展评等活动,充分发挥作业设计、指导及完成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二是强化课堂教学,着力提高课堂效能。持续开展“主题互动式巡回送教”活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积极开展“分管教学副校长说课评课比赛”活动,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干部业务水平和指导课堂教学能力。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强课提质”、基础教育育人“一体化”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三是强化课后服务,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开足开好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红色教育、科技创新等500余门服务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管理办法》等文件,指导学校建立健全课后服务过程性督查、质量评价与考核等机制。
璧山区
璧山区五指弹琴
力促“双减”靓丽有质
2022年,璧山区将抓住一个“实”字,笃守一个“保”字,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家庭教育、过程监管等五大方面一起发力,力促“双减”工作有“颜”有“质”。
一是抓实课堂教学,力保学生学好。定期组织中小学“生长课堂”现场会,全面开展“生长课堂2.0”集中展评(青年组),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继续推进小学“9+N”成长共同体、初中“1+10”教研指导,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升。
二是抓实作业设计,力保课业减负。开展中小学基于作业设计的命题能力提升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开展作业设计课题研究1-2个,提高学生作业设计质量。开展学生作业设计大赛,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工作。
三是抓实课后服务,力保个性需求。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课后服务,以“家长之需”和“学生之求”为出发点,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 召开课后服务现场会1-2场,做好课后服务调研与指导。
四是抓实家庭教育,力保协同育人。召开家校共育促进“双减”工作会,切实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家校共育科学化水平,将家校共育作为德育重要内容和关键切口,努力探索璧山之路。
五是抓实过程监管,力保蹄疾步稳。开展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常规性督导与专项督查,将督查结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绩效考核。开展课后服务专题调研,形成阶段性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荣昌区
纵深推进优课堂
多维联动促“双减”
2022年荣昌区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围绕 “为促进学而教”的理念,纵深推进“为学而建、为学而教、为学而评”的“三为课堂”建设,聚焦课堂教学这一小切口,确保“双减”落实落地,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行政发力。2022年区教委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落实“双减”突破口,下发了《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区推进“三为课堂”建设的通知》,建构教育行政部门主推、教研部门主导、学校校长主抓、教师主责的“三为课堂”推进工作体系。
二是专家给力。充分发挥各级专家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聘请重庆市教科院、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全国知名专家作“三为课堂”靶向指导,开展靶向培训,研工具、树典型、固标识、凝成果。
三是研训聚力。坚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基调,深入构建8个小学、3个初中教学共研共同体,开展学科“三为课堂”的沉浸式精准型研训活动,强化“四定”教学设计研讨,进行“三为课堂”专项课题、小课题研究,组织市、区级骨干教师进行“棠城课改行”示范课送教活动。
四是评价助力。组建区级、校级“三为课堂”教学评价小组,通过现场听课、课后访谈学生等评价方式,对学校教师实施“三为课堂”教学效果作定量评价。同时把“三为课堂”建设工作纳入全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大足区
多措施并举
持续推动校内减负
2022年春季学期,大足区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校内“减负”工作。
做好“四抓”,深入推进课堂改革。一是抓过程。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及管理视导,促进学校教学常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二是抓课改。大力建设和推广“卓越课堂”,打造具有大足特色的“互动式卓越课堂”。三是抓评价。修订《重庆市大足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以评价为导向,引导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抓教研。完善“进修校-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大力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立足“三有”,有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一是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原则上要求学生在课后服务第一节课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倒逼各科教师统筹合理安排作业。二是有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校为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拓展。三是有效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积极争取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馆等人力资源,引进退休教师、社会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到校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丰都县
多措并举助力双减工作落地生花
2022年,丰都县教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后服务”为重要抓手,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办丰都人民满意教育。
聚焦课堂,多向发力提升教学效率。以质量提升五年行动为契机,紧抓质量提升这根“魂”,专注教研,在提升教学效率上积极探索。一是优秀、骨干教师聚焦核心素养示范引领,呈现“双减”下的高效课堂;二是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上好每一堂常态课,让课堂时时充满“掌声、笑声和辩论声”;三是关注新教师成长,学校采取“结对帮扶”“推门听课”等形式,给予新教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优化作业,千方百计满足学业需求。各校进一步完善、细化并制定作业管理规定,落实作业公示、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学校校长或分管领导亲自抓,教务处定期做好作业情况的调控与反馈。各校以教研组为平台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分享经验与困惑;各学科教师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作业原则,分层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作业。
拓宽渠道,特色课程服务学生成长。全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切实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积极研发、开设体育、器乐、艺术、阅读、科普等各类社团活动,形成以“作业辅导+趣味活动”为特色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
奉节县
“四个提质”
积极推进“双减”工作的全面落实
新学期,奉节县聚焦“四个提质”,积极推进“双减”工作的全面落实。
强化教研促教师提质。一是统筹安排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校地合作”学科研讨项目等主题教研活动。二是探索开展基于技术的网络的线上线下融合教研,开展片区教管中心、名师工作室、领雁工程项目学校、城区学校与基层学校的协同教研。三是优化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竞赛,深化中小学教师“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深研教学促课堂提质。一是扎实开展教学视导,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学期、单元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二是认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经验,改善网络设施,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用好名校课堂,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启动“校地共建”项目,用好、用活重庆八中优势资源。利用重庆八中优势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创新设计促作业提质。一是出台《奉节县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要求》,针对平时作业、单元作业、假期作业的内容、形式、时间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二是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三是组织全县的作业设计大赛,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多元活动促学生提质。一是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团结友善、诚实守信、珍爱生命、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二是以白帝城、三峡之巅、奉节博物馆等为目的地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三是开展艺术月、校园足球赛、运动会等,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
巫山县
笃志笃行推进“双减”工作
2022年巫山将对标对表“双减”要求,坚决抗牢“双减”责任,坚持用格局思维、全局思维、精品思维、系统思维和民本思维,笃志笃行推进“双减”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作业管理再优化。进一步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压实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教师等各方责任。加强作业设计研究与培训,聚焦“减什么?怎样减?”,探索“提什么?怎么提?”,组织开展教师作业设计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和水平,继续开展原创优秀作业设计展示大赛,加快县级作业设计资源库建设,把作业管理纳入学校综合考核和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课后服务再拓展。继续推行课后服务“5+2”管理模式和课后服务全覆盖。依托浙江海亮教育管理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延时托管服务的创新实践研究,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加强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课堂教学再提质。以生为本,滋养课堂温度,深入践行“133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创设有温度的阳光课堂,让每个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会学;深入推进(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传递课堂、名师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建设与应用,继续开展与烟台、铜梁等地名校“同上一堂课”,加大优质资源共享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和覆盖面。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