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分享丨三不管,五不惯,孩子长大有出息

儒风大家 重庆教育 2023-03-17


《逊志斋集》中写道:“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如何管教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不管
  •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管


父母爱子女,这是人的天性。


可一旦过于溺爱,反而会把一个原本健全的孩子“养废”。

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协助者,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过度包办,只会让孩子从小就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


  • 孩子自己的决定,不要管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是独立的人。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孩子也是。


父母要是强行干预,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和教育家。


他本可凭借渊博的学识,为儿女提供人生指导。


却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儿女追求自己的理想。


次子梁思永,投身冷门的考古专业。


梁启超自掏腰包,支持儿子参加实地考古工作。


次女梁思庄,听从父亲建议学习生物,但兴趣不大。


梁启超知道后,允许她凭自己的爱好,重新选择专业。


听过一句话:“带你看世界,路你自己选。”


好的父母,可以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但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 孩子该受的挫折,不要管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人这一辈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数的。


父母只能为孩子遮挡一时风雨,不如趁早教会他们自行抵御风雨的能力。


路在脚下,终究要靠孩子们自己去走,做父母的终有一天要学会放手。


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


不但能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可以让孩子从挫折中学习、锤炼。


长大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失败,拥有积极的心态和不惧失败的勇气。






五不惯
  • 没有规矩,不能惯


淮南子曰:“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规矩是界限,是孩子的“行为准则”。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意大利教育家曾经说过:“规则给人自由。”


很多家长惯着孩子,把不守规矩当作活泼可爱,把不讲道理当作独立自主。


这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重新接受教育。


你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无视规矩的人,在社会上注定寸步难行。


懂得了规矩,就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与人相处。


  • 不敬长辈,不能惯


敬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见了长辈,要称呼“您”;


长辈还站着,绝对不能坐;


长辈递过来的东西,要用双手接;


一张桌子上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


尊老爱幼不是嘴上说说,又或者做给别人看。


有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 太过懒散,不能惯


百善勤为先,万恶懒为首。


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


在家里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产生依赖心理。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整日不事劳作,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懒散的毛病,千万别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 不知感恩,不能惯


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父母可以不图孩子的回报,但也不能无条件地付出。


孩子习惯了接受和索取,觉得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萌生了贪念、滋长了惰性,从来不感激他人,把所有的给予当成理所当然。


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感恩,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以弥补。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并非做父母的希求孩子回报。


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别人的付出。


  • 撒泼耍赖,不能惯


孩子想要什么,父母不愿满足,
孩子以撒泼耍赖的方式,父母就妥协了,
这样长此以往,就会把孩子惯坏,以至于让孩子,
不问是非,胡搅蛮缠。
养不成好的修养,是孩子人际交往最大的障碍。


来源丨儒风大家

图片丨摄图网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市教委观点。“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