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 研学3周年系列 2

宋世云 研学猫 2022-08-01




昨天是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3周年的日子,我们刊发了政策主要起草人、中国教科院课程中心研究员高峡老师的文章《带着课本去旅行,到底误导了多少学校和研学机构?| 研学3周年系列 1》,引发了强烈反响。


今天,我们推出昨晚专家专门写就的研学旅行3周年文章系列之2:北京市海淀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研学旅行课题组组长、《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主要作者之一宋世云研究员写的文章。


我们欢迎研学旅行理论专家和实践大咖一起撰文,谈问题谈出路,谈现状谈未来,谈课程谈执行,谈战略谈战术,谈国内谈国外,谈基地谈营地,谈方向谈方法……



 

今天北京下了第一场雪,朋友圈欢呼雀跃,翻飞着各种对初雪的赞美。晚上,我正在写一篇专业的稿件时,收到了“研学旅行培训”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提醒我今天是《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颁布三周年的日子。我佩服这种专业机构的用心,也觉得研学旅行这件事确实一直在我的心里。
 
研学旅行让“研究性学习”大放异彩
 
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对“研学”和“旅行”都有着深深的缘分和多年的工作涉猎。一是在海淀区教科研的平台上,十几年前我就深度参与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二是出身于地理专业的背景,教授过多年的高中地理和旅游地理。因此政策一出,我就具体负责组织了海淀区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题组,与中小学干部教师一路同行。
 
新时代教育中出现了“研学”和“旅行”的结合,可以看作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创举,它既符合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发展。原来很多人并不知道“研学”这个词,也不知有这种特殊的课程,因为有了“研学旅行”,“研学”才成为一个知晓度很高的词汇。甚至有人把“研学旅行”简称叫“研学”,而不知在此之前学生就有各种涉及“社会调查”和“科学探究”的研学课题。因为有了“研学旅行”,研学这种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也由“幽深的小巷”走向了“热闹的朝市”。

 

宋世云研究员在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上做报告


研学旅行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不论怎样,全社会关注研学旅行,各界人士参与研学旅行,学校克服困难,教师历尽辛苦,也在努力推进研学旅行,促进了教与学方式变革,拓宽了核心素养落实的路径,也为学生提供了身心发展的空间。这样想来,“研学旅行”这项教育改革,确实还是值得回顾和反思的,时间越久远,越会显现出这是一项成功的教育政策。
 
我身在基层教科院,与中小学教师接触密切,也多次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同行,深度参与研学旅行。在路上,我会与孩子们聊天,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也想把自己的童心找回来。
 
我常听学校的老师说:“我们的孩子,只要不谈学习,不谈成绩,都是非常好的孩子”。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更有可能“做最好的自己”。显然,老师们口中所谓的“学习”和“成绩”,仍然是传统学习方式下的纸笔测验、分数评判。而学生更真实的学习,也许就是在研学旅行中找到了“心流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因此,如果放眼整个人生,孩子在研学旅行中所经历的一切,应该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成长的本质。

 
研学旅行将走向繁花似锦的春天
 
我遗憾我的孩子早已长大,没有赶上研学旅行这样的好政策。虽然在他中小学时代,我们也经常带着进行家庭旅游、人文考察、自然体验,但与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与同学朋友一起出行所获得的感受,与亲子同行也会很不一样。
 
在海淀区,我与中小学研学旅行课题校的干部教师们共同走过了三年,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没有想到11月30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连接着我的生命、我的工作、我的专业、我的生活。
 
“研学旅行”作为基础教育政策正式“诞生”只有三年,相信这项事业在经历了举步维艰、迷茫困惑之后,正趋于理性,归于平静,稳健地走向繁花似锦的春天。

 
                                                                                                           2019年11月30日

作者:宋世云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研学旅行课题组长

编辑:萧为(主任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加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服务联盟  



没到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现场,扫我看回放!







近期培训论坛


成都    11月29-12月1日北京         12月10-12日重庆        12月21-22日
北京2020年4月17-20日

     培训咨询    

135-2132-3736  刘老师

  176-0588 -7180  冯老师

176-1179-1531   黄老师

186-0073-8145  陈老师

183-0139-9591  郭老师

176-1179-3179  徐老师


      商务合作(微信同)    

              

185-1312-7528  魏老师

139-1052-6098  邓老师


往届论坛

第五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研学事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

中国民办教育论坛实践教育主题论坛圆满举办

第四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聚焦教育改革热点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研学旅行与综合素质评价论坛成功举办

北师大教育创新与研学论坛

中科院科学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

首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圆满举办


重磅发言

顾明远:研学旅行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

郭传杰:研学旅行姓“教”不姓“游”

林崇德:研学旅行是落实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陈光巨:做好四点让研学旅行不再“只游不研”

薛二勇: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宋世云:从5个方面让研学旅行与课程紧密结合

王晓燕:研学旅行要强调双向互评和多元式评价

柳夕浪:研学旅行不是劳动教育,但可以融入劳动教育

辛颖:一位校长对研学机构的四点建议

郭建民 : 新高考带动了素质教育与研学旅行相结合

高峡:不能把研学基地建成“另一所学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