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某头部券商IPO项目披露现场检查情况,实控人那里有猫腻

投行实务观 投行实务观 2023-06-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2月28日,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上大”)公布了最新一期招股说明书,公司主要从事高温及高性能合金、高品质特种不锈钢等特种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锻棒件、锻扁件、饼锻件、环锻件、轴锻件等自由锻件。

中航上大2022年6月29日受理,7月15日即被抽中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在最新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内,中航上大对报告期内主要财务数据进行了修正:



 

 

一、会计差错的详细情况

根据公司公告的内容,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收入的跨期和费用科目跨期。具体情况如下:

1)收入跨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如上所示,发行人2022年存在收入跨期情况,调整金额为85.42万元,看到这,笔者只觉得,就这?发行人2021年9个多亿收入,这85万的跨期连发行人收入的0.1%都不到,估计项目组收到这现场检查通知,心里要一万只***在奔腾了。这85万调不调整对发行人财务信息几乎没任何影响,但是能怎么办,监管虐我千百遍,我待他们如初恋。

2)费用跨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与收入的跨期调整类似,发行人还存在少部分费用的跨期,主要系员工外地出差报销不及时所致。同样地,该等费用的调整相比发行人的体量来说真的是不值一提。


3)公司根据上述调整事项重新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 

具体调整如下:调增 2021年所得税费用 1.72 万元, 调增 2021 年末应交税费1.72万元。考虑递延所得税情况,公司根据上述调整事项对所得税费用的合计影响金额具体为:调增2019年所得税费用0.01万元、 调减 2020 年所得税费用0.01万元、调增 2021年所得税费用1.10万元。


4)公司根据上述调整事项重新计算计提的盈余公积。

具体调整如下:调增2021年末盈余公积1.15万元,调减2021年末利润分配1.15万元。

我们来对比下上述调整对发行人财务报表的影响:

如上表所示,绝对金额最大的调整为2021年的营业收入85.42万元,占比最大的调整为2020年度的净利润0.81%,在这里,笔者不由得心疼项目组一秒钟。为了这点金额要刷新报告期前几年的申报材料内容。

 

二、毛利率对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前述文章已经提及发行人营收规模相当不小,2021年营收超过9亿元,但是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情况则不太可观,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394.72万元、-3,543.32万元、5,166.35万元和3,962.15万元。报告期最后一个年度,发行人净利润才迈过5,000万元门槛的大关,而且2020年发行人还曾录得亏损。

发行人净利润不亮眼,与其毛利率较低不无关联,报告期内,发行人毛利率显著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表所示,发行人毛利率水平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录得亏损的2020年,发行人毛利率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20个百分点。报告期内,与发行人毛利率水平较为接近的为隆达股份和广大特材。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行人所在县城此前公布的新闻内发行人曾经有意申报科创板,但是后又改道创业板,不知是出于对自身技术水平不自信,还是怎么:

 

其实在发行人选取的五家可比公司中,西部超导等三家均为科创板企业,钢研高纳等两家上市公司为创业板企业。

说回发行人毛利率,对于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发行人解释如下:

发行人按产品分类的收入占比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简单来说,发行人此前属于高品质特种不锈钢是收入大头,但是这产品几乎属于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近年来高温合金的收入在提升,发行人认为随着高温合金收入占比提高,其利润水平会逐年向好。

在逻辑上,这似乎是能说得通的。

对于2020年,发行人产品毛利率几乎都在下滑,发行人解释原因如下:

 

发行人给出的2020年毛利率下降的理由是使用了贵金属导致成本上升,然后石化市场不景气导致成本上升,但是产品售价没法提升所致。但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2020年的毛利率均为上升趋势,发行人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一致,而且同行业上市公司中隆达股份下游同样覆盖石化行业,对于发行人提及的石化行业2020年不景气但是2021年恢复景气的事情未做任何提及。

不过有一点,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盈利情况来看,目前该行业属于产业上涨周期:

毕竟哪怕是与发行人毛利率最接近的隆达股份都开始收入大增且由亏损转为盈利了。

 

三、实控人原本是教师、乡镇公务员,是否违规了

发行人实控人为栾东海,查阅实控人履历,其为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以前曾在清河县担任中学教师,后历任清河县下属某乡镇的书记及科技园党委书记等职务,后自2007年开始“无缝衔接”任中航上大的董事长、总经理:

结合发行人的历史沿革来看:

 

  

实控人栾东海在2007年拿出1000万元现金用于出资,注意2007年之前栾东海一直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是教师,其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也是2008年方成立的,那么栾东海本人的巨额资金哪里来的,如果是以前有其他经商途径,是否违反公务员任期内不能经商的规定呢,如果不是经商途径,那栾东海先生出资资金来自于哪里呢,毕竟根据公告显示,其2015年才辞去公务员职务:

 

笔者对此只是只是略有些疑问,具体要等该项目反馈问询披露后才能获得更多信息。

 

四、总结:

总体来看,公司盈利状况尚可,被现场检查后目前披露出来的整改问题也不多,虽然还有部分问题待解释。后续发行人问询问题回复公告后,笔者会再行跟踪该公司审核进展。


往期文章

1、这么规范?某IPO现场检查利润表实质就改了管理费用一个科目?

2、IPO被否不算冤枉,但中介机构有时候能做的真很有限

3、2022年现场检查及现场督导情况汇总,目前已有近一半企业IPO失败

4、新一期创业板审核动态提及的现场督导:发行人因实控人认定被督导而撤材料

5、自相矛盾和文字游戏?已提交注册一年多的沃得农机,咋突然爆出那么多问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