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惜!女法官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3岁,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转自:法语无疆

在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五楼的一间办公室,打开房门,只见办公桌上堆满各种文件和法律书籍。一张泛黄的剪纸上印着这样一句话“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次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这是王春珍庭长放在办公桌上的用自己一生践行的座右铭。她,的确做到了......

2021年1月28日,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王春珍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3岁直到去世前29天,她始终坚守在审判一线,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春珍,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1991年分配到浉河区人民法院工作,从事司法工作近30年,从一名书记员到四级高级法官,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司法为民、公正廉洁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名党员法官的忠诚、干净和担当。

1997年1月16日,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早在学生时代,本人就坚信 ,不断努力向上……如果组织批准我的加入,我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以来结案近两千件,无一起超审理期限。

她常对身边人说:“审案、判案一定要精准、公平,这是对当事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身上这身衣服负责。”“心地纯粹、刚正不阿,严格执法,公正严谨,坚持原则,绝不徇私情,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是大家尊敬的好法官。”这是同事、当事人和律师们对她的一致评价。然而,旁人看来有些“不近人情”的她却始终有着一颗柔软的心,装着对社会的无限关爱。在负责少年审判庭时,她对同事许浩心痛地叹息:“唉,有些孩子因为不懂法违法了,判了以后就没机会参加公务员和其他考试了。”她制定详细方案走进校园并联合媒体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力所能及地将青少年犯罪防患于未然。她在司法工作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她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王春珍的侄女王怡超哽咽地告诉记者:“姑姑去世前两个月一直咳嗽得厉害,连弯腰穿鞋都需要家人帮忙,仍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劝她去医院深入检查,她总说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在家人反复劝说甚至强制下,2020年12月12日去医院拍片,才知道是肺癌,当时我们不敢告诉她就隐瞒说是肿瘤。全家召开家庭会议劝她放下工作,要帮她给单位请假去北京检查,她却斩钉截铁地说,你们要是去单位请假,我就跟你们翻脸。再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一个星期。我知道她是不想因自己的身体影响工作,不想让单位的同事为她操心,更不能让当事人焦急的等待。当天她依然坚持工作到中午1时。姑姑平时对我们家人都很关爱,但她自己的事从不让我们操心,总替别人想的多,不给别人添麻烦。”

浉河区法院政治部杨瑛哽咽地告诉记者:“12月22日上午,我正在院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接到王庭长打来的电话,她说需要请假到北京医院检查身体,全家强烈要求催她去。院长和我一听,都说赶紧去医院,身体要紧,并反复叮嘱,希望她安心养病,把工作先放一放。可没想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通话。”

“2020年12月26日,北京的专家诊断说是肺癌晚期,肿瘤长在身上已两年多了,现在这个年代很少见到已经发展到这么严重地步的,你们来的太晚了,癌细胞扩散得非常快。怎么这么能忍,这是骨折般的疼痛程度。可是,姑姑得知自己病情后却很释然,就在北京看病期间,坐在轮椅上的她强忍着痛还一直在不停地打电话给同事,说的全都是工作。”王怡超已泣不成声。

采访中,记者发现她去世前一个月,也就是12月7日到12月18日分别在5天的时间里开庭14次。难以想象,癌细胞全身扩散的王春珍是怎样一种的坚强意志,支撑着她端坐法堂,敲响为民伸张正义的法槌。她的助理林新玲哭着告诉记者:“2020年12月21日下午,在接到王庭长的电话后我来到了她的家里,看到脱去外套躺在沙发上的她,竟已如此苍老和瘦弱,可她却依然牵挂着未结案件。看着她病弱的身体,劝她不要再操心工作的话我却说不出口,因为我知道她一定会拒绝。那天我们一起讨论修改文书到晚上十点多。12月22日,也就是她去北京检查身体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在一起修改核对了最后一份判决书。直到12月31日,她忍受病痛仍和同事电话了解案件进度。”第二天,也就是2021年1月1日凌晨突然昏迷直至生命结束。在生命弥留之际,她心里仍然只有工作.......

在她的办公室找到了46本日记,从1997年到2020年,几乎记录的都是工作,整整23年。

记者看到她的书柜上醒目地放着一袋胖大海菊花茶,助理林新玲介绍说:“王庭长平时常备这些,为的是让嗓子不至于影响工作特别是庭审现场。2020年9月1日,一起25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涉嫌寻衅滋事罪一案开庭审理,本案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王庭长进行了七个小时的庭审,作为年轻人的我都已疲惫不堪,我不知道端坐在审判席上身体抱恙,却全神贯注掌控庭审,与被告人斗智斗勇,释法说理的王庭长是如何度过这七个小时的,在开庭前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担忧自己咳嗽会影响案件的审理进度与效果。在庭审结束后,我看到她的座位上整整一盒空了的金嗓子喉宝。第二天,同样的场景,不同的被告人,也是将近七个小时的庭审,又是一盒空了的金嗓子喉宝。然而,两天的庭审后她没有给自己休息时间又带领我们投入到工作中,短短的一周时间,122页的判决书为涉恶案件的一审画上了一个句号。那时候我深切感受到她瘦弱的身躯所迸发出的忠诚履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的力量。”

在她的遗物中,记者看到了一份2013年的空白体检表,和她一起进院共事了30年的老战友潘传琼痛哭流涕:“她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她也不是要强,而是责任心强。她虽然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一直坚持学习。我拿不准的问题向她请教,她就从众多法律条款中给我找到出处,反复告知我,对待工作非常严谨认真。我看到她的书上做满了笔记。她就是这样一丝不苟,言传身教,关爱身边每一个人。”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王春珍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7月,法院重新分配需帮扶的两名贫困户,王春珍主动提出给她再分一户。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将其视若亲人。她经常趁着周末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还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帮助贫困户解难纾困。去年夏天,连降大雨,王春珍牵挂着贫困户的安危,赶紧赶到村里在她房前屋后仔细查看,确保安全。得知王春珍去世的消息,70多岁的张付远老泪纵横:“王庭长对我很好啊,我女儿和丈夫去世了,她还经常来安慰我开导我,还给我送钱,怎么没想到她自己就这样走了......”

2011年,王春珍的父亲去世,同事们去殡仪馆送别,当她的父亲被送入火化时,同事许浩听到悲痛欲绝的王春珍哭着大喊:“爸,我不孝啊。”在场同事纷纷落泪。王春珍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工作,陪伴老人时间少,所以她觉得亏欠父母。《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王春珍清正廉洁、秉公办案,一心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正义的天平,30年来,把司法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历史担当,诠释一名党员法官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信仰和守护,书写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时代篇章。这就是孝,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孝。

“王春珍同志是我们基层法院人的缩影,她的坚守与执着,纯粹的内心、忘我的境界,就像在每个人的心里点燃了一盏灯,它永不熄灭,默默无声,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浉河区人民法院院长祝杰留下感动的泪水。

斯人已去,芳华永存。近期,中共信阳市浉河区委号召全区上下向王春珍同志学习,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王春珍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书写无愧于这个新时代的答卷。

欢迎加入公、检、法、律读者讨论群,入群方式:添加客服微信:falvrennaxieshi2
好文推荐:首次披露!深夜11点,安徽高院原院长张坚在留置书上签字、按手印…(图)

一司法局副局长猥亵女子被拘留,局长引咎辞职

深度——法官、检察官们辞职一年后,过得好吗?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法律人夜读每晚9点,不见不散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