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27万亿市场,供应链金融发力中小企业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推荐读阅】27万亿市场,供应链金融发力中小企业

                     来源:《经济》杂志                                

编选: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编辑:cjt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在帮助中小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成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方面起到了强大的作用。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同时在具体业务层面上也存在应用程度浅、种类单一等问题。但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尤其是鼓励以金融支撑实体产业,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有望在2020年突破27万亿元。因此,就目前来看,该市场潜力巨大。

      精彩内容请阅读正文,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将与您一起分享,也期待您在我们这篇公众号文章后留言参与我们对于该主题的进一步讨论!


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相关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供应链金融作为将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紧密结合的一种全新产融创新模式得到了迅猛发展。


融资方式得以创新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得到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一横跨产业供应链和金融活动的创新日益成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尤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解,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五道口保理学院院长鲁顺告诉《经济》记者,从广义解释,做存货融资、保理、票据等都可以叫供应链金融;从狭义解释,就是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和经营商通过互联网化经营与集成,然后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优化,最后提供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董涛对《经济》记者表示,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受理调查和审批等诸多限制,创新了融资方式,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副教授袁象告诉《经济》记者,在供应链体系中,实体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整体实力一般相对较弱,他们大多没有足够的抵质押担保物,信息透明度偏低,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级别不高,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但这些中小企业对周转资金的需求又较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过去传统金融机构很少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鲁顺称,一方面是成本问题,银行操作成本比较高,贷款一亿和100万的操作成本是一样的,而银行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是风险问题,小微企业本身在产业链的末端,自身产品竞争力包括经营者的能力都比较弱。“而通过供应链培养核心企业的互联网化,能够极大提升效率,银行放贷一亿和100个100万的成本一样。”

袁象也表示,通过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银行可以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结合中小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真实交易信息,基于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等资产,对其提供资金支持。

反过来看,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来说,也刚好贴合了其转型升级的一些诉求。文沥咨询总监王航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很好的金融杠杆,“上游的供应商可以有更好的融资工具,有稳定、长期的供货,下游渠道也有更充足的资金提升业绩,核心企业则会获得供应链上现金流的稳定和业绩的提升”。

科技赋能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突破口。过去,供应链金融存在很多弊端,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融资过程中,银行一般通过线下掌握的订单、发票等交易信息,确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同时通过跟踪、监控相关的物流、资金等信息状况,从而确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金额。这种操作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造假行为。

如今,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通过科技的赋能成为金融机构与企业重点关注和大力发展的领域。董涛表示,第一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加快信息流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金融服务可得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第二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作为处理数据的有效工具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有效信息识别,云计算作为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能够为数据存储的完整性提供保证。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广泛探索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市场营销、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运用。第三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射频识别装置、传感器技术等应用不断成熟,物联网的可靠性不断提升,成本大幅降低,物联网技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有效推进业务创新,例如可辅助各类物资实现全流程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监控。

“未来区块链技术也将逐步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袁象称,区块链技术将为供应链金融各方建立起信任关系。供应链金融业务一般涉及机构较多,比如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即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即中小企业以及物流企业等,他们存在操控数据的可能性。“通过区块链分布式的账本,可以使得不同参与者使用一致的数据来源,保证了供应链信息的可追溯性,实现供应链透明化,而且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东北财经大学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院长蔡港树对《经济》记者表示,运金融科技技术可以快、准、全地勾勒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相对关系,将中小企业真正纳入到供应链的网络体系中,从而建立真正公平高效的交易规则和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和环境,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此外,之前核心企业参与度不高,而近两年随着实体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其开始利用自身的信用能力、对产业的理解和对上下游的控制能力,纷纷布局供应链金融,一些企业或金融机构会用自己的资金或通过外部融资资金,直接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王航举例,海尔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保理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公司,服务的客群先覆盖海尔集团内的客户,再扩展到整个行业。“哪个供应商给海尔供货,供货的及时率好不好,产品的质量好不好;海尔什么时候会给这些供应商付货款,会不会按时付等,海尔体系内的金融公司一定比银行更了解这些客群。所以很多核心企业或大企业会自己做金融服务。”

缺少供应链管理成最大弊端

如今已有大批金融机构以及企业投身于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浪潮中,借力金融科技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而借助金融科技不断升级的供应链金融仍存在多层次信用穿透难、信息不对称等一些难点。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供应链管理,产业互联网化进展缓慢,对供应链金融产生很大弊端。”鲁顺向记者透露道,“比如阿里巴巴多年来给众多大企业推互联网化,但效果并不显著。一是因为现在大的民营企业大多实际控制人年龄都比较大,对互联网的理解并不深刻,担心互联网化会丢失商业机密,包括一些企业上下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最终可能导致只有资金在转,没有物流和贸易的人转。”

而解决这些难点则需要突破口。董涛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一是多维大数据风控结合区块链,实现智能交叉验证,确保信息真实可信;二是运用区块链实现信用多级穿透,通过‘区块链电子凭证’,支付自由切分流转,解决多层次信用穿透难的问题。”

其次,要建立共生共赢的供应链整体思想,构建基于产业链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创新升级供应链金融产品,拓宽供应链融资绿色通道。在传统的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必须把过去单一主体的经营思维,转变为共生共赢的供应链整体思维,围绕供应链管理建立基于产业链多方参与的,集提供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资金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

“同时,需持续加大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力度,针对供应链不同交易层次和交易主体,不断创新升级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一揽子综合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开辟供应链金融信贷绿色通道,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董涛称。

具体来看,供应链金融本质是整个产业链的信用共享,是共享经济的一部分,袁象认为,必须要先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全国和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该尽快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实现充分对接,促进供应链上相关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信息透明对称,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较为便捷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要建设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金融服务协同效应。目前参与供应链金融的金融主体不断增加,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保理公司、小贷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热情高涨,这些金融机构根据风险偏好的不同,容易形成协同效应。

而在蔡港树看来,高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加快以上难点的解决,国家和企业也很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本和人力,但资金和专业知识的相对匮乏,使高科技解决这项难点仍存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欠缺。

“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讲,规范供应链金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蔡港树表示,从广度上来讲,国家应该出台更多政策鼓励、支持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使得供应链金融参予方容易获得供应链全面的信息。同时,出台整合各个区块链局部网的全国性平台政策和合作框架。

“从深度上来讲,中小微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存活、创新和盈利能力。只有企业能够自身盈利,出资方在供应链金融中有利可图,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参与资格问题。”蔡港树表示,企业在解决信息非对称问题的时候容易遇到信息非对称困境,一方面企业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又视自己的数据如珍宝,担心过度竞争,不愿意共享数据或者共享非全面甚至造假的数据,加剧由于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国家需要考虑立法保护企业信息同时杜绝非法竞争。”

四大趋势和三点要求

为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袁象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金融科技赋能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供应链金融将更加强调平台化和生态化;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将成为主流;供应链金融将向垂直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金融科技,会使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王航举例称,比如大数据,银行原来的信贷产品是基于一些企业的财报、公开数据等有一整套体系,但供应链金融更多的是对应小微企业,信息不全面;供应链更注重的是买卖双方的交易数据和交易背景真实性,对于这方面银行的产品是缺失的,或者很难获取真实数据;有了更多的大数据范围,完善三方类的、交易类的平台、物流资金流等数据,未来供应链金融能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对于平台化和生态化的趋势,袁象表示,中国供应链金融未来要做成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大平台,由平台模式搭建成一个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链,而是能促使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

就线上化的趋势来看,各参与主体通过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物流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为大型实体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线上化趋势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并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而大大拓宽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范围边界。”袁象称。

因为供应链金融是从行业角度去做的,不同行业向下都是不同的属性,王航告诉记者,金融要嵌到整个供应链的交易环节里,就需要往垂直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快消品和大宗商品这两个行业,快消品的特点是单笔采购额很小,可能几万元,但频次很高,可能一周采购一次,大宗商品频次可能一个月采购一次,但每次的交易额很大,可能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在董涛看来,总体来说,供应链金融要发展需做到三点,一是增强发展供应链金融意识,完善供应链金融发展政策法律制度,健全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运营法制生态环境。二是创新“科技+金融+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物流监管与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基于完全共享及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运作模式时传递的信息链,推动实现“五流”封闭式高效整合运行。三是加强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成立全国统一的供应链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供应链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最终,供应金融的一个矛盾点或者融合点,就是创新和风险的结合,王航表示,如果创新有一定的风险控制手段,该业务就可以批量、快速地做起来;如果创新过头,风险控制不住,抑或是没有创新属性,那该业务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注:本文章及图片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