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坚: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应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就是一个有德者,你做到了,你的孩子也就教好了!

韦坚 东山书院 2021-12-22


前  言

2020年3月,东山书院发起论语共读一席谈活动,以互联网的方式,邀约每一位读经人发声,共聚能量,并发散到天地间。


一席谈平台内容丰富、开放、真实、深刻,记录着每一位读经人的心声,其中或许有一句或者一段话能够打动你的心,并启发智慧,开创一片天地。


现把论语共读一席谈第40期邀约嘉宾韦坚老师的直播文稿编写发布,以飨读者。如果您心中有启发,请把它传递;如果您也想发声,请联系我们。




扫码收听论语共读一席谈第40期《我的读经之路》





尊敬的各位师友,大家晚上好!我叫韦坚,来自广西贵港市,是一名从戎24载的退役老兵,很高兴来到东山书院线上书院论语一席谈栏目,同大家探讨读经教育,分享我的读经之路。

缘于对孩子的一个承诺“孩子每包一本经典,我就把这本经典读一百遍”,我走上了读经之路!


象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孩子的到来,在给我的家庭带来无限喜悦的同时,也给我和太太带来了困惑。为了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做了各种努力和尝试。出生前做胎教,播放胎教音乐、写育儿日记。孩子出生后进行蒙学教育,组织阅读、家庭读书会等,但收效并不太明显。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最合乎人性,让孩子的生命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呢?


2013年,在我一家最迷茫、困惑的时候,季谦先生来到我所居住的广西贵港市演讲。那一场演讲,震撼了无数家庭,也如拨云见日般,让我一家看到了教育的曙光,孩子也从那一刻起开始读经。为了让孩子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读经,我夫妻二人轮流模仿孩子的笔迹替孩子写作业,并送孩子参加了那一年上河学堂的读经夏令营。“老爹,我想去读经,不想去学校了”,参加完夏令营,8岁的孩子对我如是说,让对学籍、就业、家庭顾虑重重的我头脑翻江倒海,思想摇摆不定。那一年孩子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项认生字活动,我和孩子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认了300多个生字,并因此让孩子在活动中获了奖。这事对我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明年学校还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教这些字,这不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吗?在开学前的最后一刻,我决定送孩子到学堂全程读经。




带着一名父亲对孩子的庄严承诺,我自己也于14年4月23日开始了自己的读经之路,论语8个月,孟子半年,孩子在六年间完成了中文经典八大部和三本英文经典包本背诵,我也于今年5月8日完成中文经典八大部诵读各100遍以上。


对于读经,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忙、没时间,我的做法是晚睡早起,减少看手机的时间,每天早晚各挤出1个小时来读经,再加上周末和一些闲散的时间,每天平均能读二万字左右。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关键是我们的重视程度。


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性,问题是,我们所要开发的是谁的人性?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教育是为己之学,但现在多数人的想法都是:教好孩子就可以了,我自己还是算了吧!一个连自己都能放弃的人,怎能教好孩子呢?父母是孩子永不毕业的班主任,是孩子最早、也影响最大的老师,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让他向这样的人学习,自己也努力去做这样的人,用生命影响生命,做孩子努力学习的榜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去做,那就不要去为难自己的孩子。


读经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惑:先生说,一个人只要把一本经典读满一百遍,他就会脱胎换骨,可是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读了那么多遍,怎么都找不到脱胎换骨的感觉呢?坦白地说,我也没有。六祖悟道以后说法,说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是到达生命的更高层境界后再回头看时的感觉。人的感觉有时往往不真实,甚至欺骗了我们自己。问问我们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同事等等,他们对我们的感受。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感觉:一个人把经典度一百遍,他的气质完全变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充实,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以后我该怎么做。


教育就是要开发人性,把人培养成人,人性本自具足,我们只要不障碍她就好了,让他(她)的心性得到合理的开发,这样我们就走上了教育的康庄大道。明白了教育的道理,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应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就是一个有德者,你做到了,你的孩子也就教好了!哦!教育原来如此简单。





下面也跟大家谈一谈家庭读经。我家人读经的经历大概分为几个阶段,一个是怀疑、观望(反对、排斥);第二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第三是开始读经。当然会与其他家庭有很多不同之处,甚至开始的时候非常反对,排斥,因人而异。从刚开始的时候,我父母的态度是孩子是你们的,你们看着办。但他们心里又在想到底行不行啊。看到孩子的生命状态越来越好后,就不再反对。从不反对到开口读经,可能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父母用了三四年),并需要一些契机。


自己对家人读经的努力和做法,一是明理,自己的改变。让家人感受到自己读经后的转变,及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比如更中正平和、更孝顺、更勤快了等等。因为你不是说读经很好吗,到底好在哪里,你做出来给我看看,而不是父母在干活的时候抱着一本经典:我在读经呢!没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不行不足以谓知之,我们只有将经典的道理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才能得到家人的认可。


二是讲道理,不苛求。尽可能将自己知道的读经理论用通俗的话讲给家人听,不苛求家人转变。我在想,家人不读经难道我们就不认自己的亲人了吗?我们真的做好了自己吗?在这一点我想,保持播放读经理论和经典是不错的选择。


三是真诚。带着对亲人深深的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亲人满怀期待,花自然会开。家人都是爱自己的,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反对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诚意,读经是很自然的事。我父母的读经历程,就是从半信半疑开始的,我们坚持开读经机,刚开始时我们一离开父母就马上关机,到后来提醒我们机子没电了你们赶快去充电,再后来学会自己开机,再到鼓励他们参加公益讲座,知道书香家庭的建立,至少需要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我爸说:这有何难,拿书来!从2018年开始,老人家就开始抄写经典,两年过去了,老人家用毛笔抄了接近50万字的中文经典。今年疫情期间,孩子所在的书院举办“书香之家”评比活动,为了孙子,两老正式开口读经打卡,特别是奶奶不认字,我们夫妻和孩子每天轮流一句一句的带读。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天读经抄经成了老人的生活习惯。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父母的读经趣闻:一日有自矜之词,父曰:你整天念先生曰先生曰,先生是如何对你曰的,是日有省。我妈妈读论语,突然抬头说了一句:做人要像孔子一样“温、良、恭、俭、让”,人要有德,积金不如积德。我爸私下跟我妈这样说,每天这样光跟着打卡哪行,至少要自己读一两遍嘛!我每天打卡的内容至少都提前读三遍以上。妈妈打完卡说:“学而第一”读了那么久,还有一个错,看来要加倍努力才行!我对父亲说:“爸今天打卡很顺畅!”老爸说:“哪一天不先预习几遍?笨鸟只有先飞才能先入林。”


前段时间参加亲友葬礼,发现了一个当地延续多年的习俗,令我深受感动。就是在出殡的那一天,逝者的亲人恭敬的用布包好一个房子形状的物件并背在身上出殡。我很好奇,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原来这用纸糊的房子上写有两个字“经库”。原来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都在教导我们不忘经典,并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给我们上最重要的一课。而一百年来,我们竞然没有读过一本称得上经典的书,我们对不起祖先啊!诵读圣贤经典,期待天地化育,我们才能无愧于来到这世间走一朝。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各位!

(编者按:文章经过嘉宾修订)




扫码收听论语共读一席谈第40期《我的读经之路》




扫码参与论语共读一席谈活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