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艺术、健康与非教育交流
第一期讲座回顾:讲座回顾 | 画意与纪实之间:何藩的摄影实践 大家收获如何呢?
第二期关于讲座-前沿艺术与文化 | 艺术、健康与非教育交流 的内容回顾由艺术与人文学院的梁轩铭整理。如期而至,新鲜出炉✨
稿件要求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的讲座内容梳理
800-1500字,图文并茂
*请回复后台咨询详细投稿方式
11月1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有幸邀请到东京艺术倡议组织策展人堀内奈穂子(Naoko Horiuchi),为我们带来题为《艺术、健康与非教育交流》的讲座,该场讲座是由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和东京艺术倡议组织联合举办的一次分享交流会,本场讲座邀请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担任学术主持。
这场讲座主要由东京艺术倡议组织机构的相关情况,艺术项目展开概述和延伸,讨论策展人对于艺术和社会现状的见解,在这些实体中引申到艺术应该怎么样的讨论,以及他们作为机构代表对征选驻地艺术家选择的考量,从日本整体的艺术现状到东京艺术倡议组织的项目为出发点,辐射到对于艺术与健康、艺术与教育的现状。
东京艺术倡议组织的第二场讲座请点击:讲座 | AIT:危机时刻——关怀与社区
在介绍东京艺术倡议组织AIT这个组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日本当代艺术中最为兴盛的一种呈现方式。日本的艺术节往往都是不同界别的专家和艺术家共同参与,在艺术节当中,往往会围绕到多个概念,进行各种各样讨论或进行联想思考,关于细节我们可以先由日本四大著名艺术节之一濑户内海艺术节讲起。
直岛上草间弥生的作品,
图源自https://secretsideofjp.com/
同时还有另外两个著名的艺术节,一个是创办于2016年的冈山艺术交流节,由一位服装设计艺术家吉川所创办,邀请海外艺术家参与。展览在学校或者旧的城堡里面呈现。
2016年冈山艺术节相关图片,
https://gb.udn.com/gb/udn.com/news/story/7327/3603360
爱知县三年展创办于16年,由两位作家发起。这个艺术节的特色在于发起者的教育与新闻职业背景,因此展览往往着重关注社会问题。
。
(爱知县三年展海报)
讲者说到,国土面积不大的日本一共有89个艺术活动,并且它们常常具有国际化多样化的共性。除此之外,每一个艺术节都有着各自的展览特色,例如爱知县三年展跨界的广度、濑户内海艺术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等。
东京艺术倡议组织(Arts Initiative Tokyo,简称AIT) 于2001年成立,是一个由6位策展人组织成的机构。现在由东海林慎太郎和堀内奈穂子为首的8位同事一起运作,这个机构作为一个艺术平台,组织结构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常驻艺术家项目、教育和企业咨询。同时也会与企业,艺术基金会合作。
而AIT致力于打造一个MAD(Making Art Different)让艺术与众不同的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源自于对大学教育中跨界平台的缺位弥补,在活动中会邀请不同领域的讲者进行交流、知识碰撞和融汇。每一期的课程基本力求于时代同步。最近,项目开始关注于艺术与“怎么生活得更好”主题,致力于通过艺术提高少数群体的幸福感。
AIT的驻地内容会邀请艺术家在东京驻留1个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外国的机构合作。
驻地艺术家交流party(以上图片由AIT提供)
在艺术人才计划中,除了在工作室进行独立创作,AIT侧重于鼓励艺术家走出工作室进行人与人的交流,对当地展开调研活动。在驻留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AIT并不会给艺术家下达任务,唯一的要求是让艺术家通过教育项目或者工作坊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知识。艺术家驻留的住所也是一个开放交流的场所,呈现作品的方式可以是手工工作坊,也可以是常见的媒体呈现。
在这个艺术家驻留项目的进行之余,AIT还在2016年间整合了三个模块资源,组成“亲爱的我”(Dear Me)的教育项目。这个项目关注少数特殊群体的心理层面关怀。经过调查,讲者发现,因为人力物力的局限性,住在福利院的儿童仅能得到暖衣饱食,而缺乏精神层面上更细致的关怀。
所以在“亲爱的我”(Dear Me)的教育项目中,AIT会邀请福利院儿童观看艺术展览,引导孩子自由地交流想法,并且也会邀请艺术家与福利院儿童一起参加工作坊,与福利院儿童互动交流。在项目中,几位艺术家做了相扑纸人,并邀请福利院儿童集体参与到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艺术家也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艺术作品,表达对福利问题的反思。同时,项目还跨界邀请哲学家与小孩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孩子的质朴的问题碰撞哲学的严谨理性的平台。
(以上图片由AIT提供)
“亲爱的我”(Dear Me)的教育项目还邀请了荷兰艺术家Masahiro Wada和Esther Vossen,对孩子的“躲避行为”进行艺术与精神治疗领域的研究,最终以孩子的想法构筑了一个他们喜欢的“容身庇护所”。
Childrens Workshop by Artist Masahiro Wada and Esther Vossen
荷兰艺术家为孩子们构筑的藏身之所(以上图片由AIT提供)
“亲爱的我”项目构筑出了一个平台,引导到每一位参与者在不同的环境下交流。在项目中,不仅仅是我们单向的教育儿童,成年人也可以从孩子身上也受到教育。艺术家也可以从孩子对于世界的理解、成人与孩子的互动中得到灵感进行创作。教育并不是一个单方面输出知识的行为,而是一个 “互相教”的意义所在。
以上这些项目的关注点在于艺术与福利的关系,这些项目使我们认识到艺术可以是我们了解孩子的世界的方式。
艺术作为一种方式也可以运用于探究成年人的世界,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对某些社会现象提出问题,讲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社会参与性艺术”的概念。
Tadashi Kawamata ‘Toronto Project’ (1989)
《多伦多计划》艺术家:川俣正
对于城市的思考,艺术家川俣正选择我们“司空见惯”的脚手架作为创作元素,表达生长式的城市建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社会问题层面上,这种观察也可以运用在对于少数“司空见惯”的特殊群体的关注。
以下图为例,艺术家与依赖症患者一起合作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家引导依赖症患者们通过用材料的搭建表达自己。在这个案例中,依赖症患者们选择共同搭建一座桥来表达自己渴望归家的心情。
艺术家带着“病人”用搭出了一个桥(图源自讲者)
音乐家吉野进行了一个即席创作,让每一个人选择喜好的乐器弹奏表演,形成一首表达不同群体的故事的乐曲。
社会参与性艺术,字眼中包含的 “艺术”不单单是白墙上悬挂的作品,而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是社会艺术的价值。
像是上文提到的治疗依赖症病患一样,日本的精神病群体常常因为弱者身份受到社会的粗暴对待(采用服药、强制镇定的治疗方式等)。但机构伯特利之家(Bethel House, Hokkaido)则以不同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干预。他们于病人进行深入交流,并为妄想症患者举办“幻想故事比赛”,意在以妄想症患者所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
"The Grand Prix of Hallucinations",幻想故事大奖赛(图源自讲者)
这种做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正是大部分机构缺失的,也许关照、帮助特殊人群的方式并不是极力强求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而是提供一个他们舒适的环境,让他们用自己接受的方式生活。在这里,治疗与治愈并不是伯特利之家的机构目的,关怀与体谅才是。
这次(与时代美术馆合作)的驻地艺术家招募计划在于寻找到一个希望可以与不同群体交流知识的艺术家,达到与社会真正的深入互动,在知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实现艺术价值,并由此作为方法来探索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AIT的艺术项目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现实以及艺术对于社会的贡献,并尝试构筑一个不同领域间交流的平台,同时将跨学科的方式运用到艺术的实践当中,以知行合一的方式讨论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艺术行为启发了我们以不同视角认识当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惯性思维。
艺术能不能发挥主动的作用,在巨大变化的社会中作出贡献?艺术能不能以理论之外的方式让人对于自身的认识更加清晰、让我们的身心更健康?对于普遍被社会所规范身份下,艺术能不能重新定义这些社会规范、社会身份,给予人们更多自由,释放更多正能量?讲座结尾策展人将这些问题抛给观众,希望与不同国界的人们讨论交流。
陈晓阳老师总结到,AIT组织的实践让我们了解到日本跨越边界的艺术交流平台是如何发展的,不论是学科合作还有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交流。艺术批评家Claire Bishop也说过“是不是所有好的事情就是好的艺术?”这些项目是不是“好“的艺术,也要讨论相应的艺术批判的基础,从而鼓励这类项目继续保持在地良性地生长。
一位老师提到,当艺术家参与到这些项目的时候,似乎艺术家变成了社工,艺术不再是为了“拔高”对方的认识程度,而是其他群体反向改变艺术家的认知,从而影响到艺术家自身。此外艺术家也需要去思考这些艺术项目的过程,作品如何以一个完整的逻辑呈现出来,这些行为是复杂多面的,并不能被标签化理解。
时代美术馆公共项目部首席策展人王莉莉以他们的公共教育案例,分享了工作坊的交互方式:以讨论的形式让人们触及到作品背后的观念,通过讨论作品指向的小群体的问题促成小群体的合作,后引入学术资源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传播教育部文字整理:梁轩铭项目负责:王秀媛,余爽,杨柳,刘子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