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奔涌不息的河流中再窥泰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由中间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展览“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集合了中泰艺术家行走在河流上下游两岸进行的实地创作。尽管展览已于8月落幕,我们对泰国艺术环境与其艺术家实践的关注从未停止。2019年,春蓬·阿皮苏克(Chumpon Apisuk)曾接受过策展人林书传的采访,对谈题目为《泰国当代艺术的“根性”》;四年后,他再度向我们更新了各个机构运转的情况,重申了行为艺术对建档的需求并表达了对艺术市场化的看法。我们试图通过引入春蓬的介绍,来呈现一个更为全面的泰国当代艺术组织成长的状态。帕特里·奇姆诺克(Pattree Chimnok)与查克里特·奇姆诺克(Chakkrit Chimnok)夫妇则共同介绍了他们的创作历程,以及偏好建立小组来活动的原因。
行走在湄公河(静帧),泰国艺术家集体创作记录,2021年(视频由MOS拍摄并惠允)
A still of (A)Long Mekong River, the collective performance by Thai artists documented by MOS, 2021.
01
春蓬·阿皮苏克访谈
1. 当策展人林书传采访您的时候,您提到了泰国非常缺少对于行为艺术的记录,我们也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能是语言不通的原因。时间飞逝,您是否可以谈谈现在的情况?今天的艺术工作者有没有更加重视记录作品并编写艺术史呢?
春蓬·阿皮苏克(以下简写为阿皮苏克):
如今的情况是,有更多年轻的行为艺术表演者出现,不仅仅集中在曼谷,他们的实践主要围绕艺术节等活动为中心而开展,比如“亚托邦”(Asiatopia)国际表演艺术节、“模糊边界”行为艺术交流项目(Blur Borders Internatinal Performnace Art Exchange)。但是北部地区有一些表演艺术家团体也在当地组织起来。然而,档案存储方面还是没有形成什么中心,或者可用的公共资源。或许有些个体艺术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档案。因为没有产生对于行为艺术的系统性研究,如果要追踪整个运动还是比较困难。
身旗,春蓬·阿皮苏克,2020年,行为艺术,于“模糊边界”项目
A Body Flag, Chumpon Apisuk, 2020. Performance art in the Blur Borders Internatinal Performnace Art Exchange.
2. 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吗?正如我们所知,东南亚的艺术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您对艺术市场化有什么看法?它是否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档案体系?
阿皮苏克: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位于曼谷市中心的曼谷文化艺术中心(BACC)使公众一直能够接触到当代艺术作品与实践。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有机会参与重大的国际艺术展览,比如曼谷艺术双年展,这些展览为泰国带来了新的思潮、新的视野。此外,政府赞助了泰国艺术双年展,在全国的省级地区举办,所以整体来说,全国都正面临一个新图景,看起来很有希望。在私营领域,艺术画廊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曼谷以及各个地区的主要城市,包括私人美术馆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好迹象,表明泰国艺术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时刻。
3. 当代艺术的市场化有时会挤压艺术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比如,当一家国际画廊进驻清迈时,它可能会抢占系统外的行为艺术实践所能引起的关注。许多艺术工作者认为,今天的东南亚国家与从前的中国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层面上非常类似。我想请教您对于这种同质化的市场化有什么看法?您是否担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环境会夺走观众对于艺术本身的关注?
阿皮苏克:
然而,泰国现在急需艺术资源中心或者文献中心。我们不能等得太晚,特别是对那些基于时间性与现场性的作品来说。作为一名艺术家与艺术组织者,我收集了大量数据、图像、视频,关于在亚洲、泰国进行现场表演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我自己的实践。但是作为从业者,我们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生产,缺乏文献保存的专业知识。我们迫切地需要它(档案管理)。关于泰国的情况,正如我所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文件记录或者存档系统,所有的增长都不会对人们有益。我希望私人美术馆的建立能有助于维护艺术史的未来,为未来留下宝贵的资料。艺术环境如果变得太商业,会使艺术研究的基础走入错误的方向,我同意。就中国而言,我认为艺术市场在许多方面正在自我损毁,我希望中国的艺术家社群能够帮助它走上正确的道路。
安静的盐,春蓬·阿皮苏克,2015年,行为艺术,再现于曼谷文化艺术中心的展览现场,该展名为“安装-行动”,为庆祝春蓬自1985年从事行为艺术创作30周年而举办
Silent Salt, Chumpon Apisuk, 2015. Performance art re-presented at BACC's exhibition titled "Installation-Action", which celebrate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umphon's creation of performance art since 1985.
4. 泰国的大学是否开设了泰国艺术史的课程?有很多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历史感兴趣吗?或者说,您认为有什么切实的方法也许能解决上述的问题?
阿皮苏克:
我们有艺术史的研究,但我不知道这个专业教什么以及怎么教。不论如何,许多乡村的年轻艺术学生正在通过互联网学习当代艺术,比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时代要好得多。世界正在被市场经济推动,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年轻人以适应体制,将有助于维护现有体制的现状。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寻找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实践、新的视野等。达达主义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来改变艺术,艺术市场从从印象派的时代一直走到今天,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5. 您愿意谈谈社群与社区对行为艺术表演的态度吗?正如我们所知,您、瓦桑(Vasan Sitthiket)与吉蒂玛(Jittima Philsawek)等艺术家都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创作了环境议题相关的作品。当地的组织有没有支持这些创作?当地居民又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阿皮苏克:
大约40年前,泰国行为艺术的诞生与政治行动息息相关。当时,我发起了一次叫做“蔑视”的实验性表演活动(Contemp-tre/Wethi-Samai),瓦桑是我的合伙人。因为我们都怀有相似的政治理念,即将艺术是人民运动的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艺术来激发人们的共同行动。年轻的艺术家加入了我们,因为他们也持有相同的观念。我当时的工作旨在引入行为艺术到泰国来,因此有几位年轻的艺术家追随了这条道路。通过研讨会、讨论与小型现场艺术活动、波里斯·涅斯洛尼(Boris Nieslony)于1997年在曼谷组织的国际行为艺术会议,推动了1998年“亚托邦”国际行为艺术节的诞生。另一方面,由于行为艺术非常适合动员人们,因此成为了表达人们不满和斗争的工具。
瓦桑·西蒂克特在“亚托邦”国际行为艺术节现场进行的表演,1998年或1999年,曼谷,沙兰隆公园(摄影:梅奥·萨雷瓦斯)
Vasan Sitthiket performed at the 2nd Asiatopia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1998 or 1999, Bangkok, Saranrom Park. Photo by Meaw Sareevas.
6. 所以这些表演/活动基本上是由艺术家、艺术工作者与当地人来共同支持,对于大型活动,人们会集资,对吗?您以前在举办这些活动时,是否曾面临过资金方面的困难?除了国家的支持以外,中国的许多机构都受到了地产公司的资助,我很好奇泰国的情况如何?
阿皮苏克:
基本上没有什么支持,艺术家都必须靠做零工来维持生计。这种情况在曼谷市政府资助“亚托邦”艺术节之后,也就是最初的四年里有所好转。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私人赞助,后来还有曼谷文化艺术中心的支持。总之,没有什么公共资金,大多数艺术活动都由艺术家们自己来组织。像“亚托邦”艺术节这样的组织并不是每年都能获得资助,我们依靠海外艺术家,尤其是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他们获得公共资金来泰国旅行,资金里包括了在这里的开支。多年以来,我一直试图建立基金会来支持行为艺术、以及那些基于时间性而创作的艺术实践,但是没有成功。
我已经建立了“亚托邦”基金会,但是主要针对驻场艺术家,因为有些艺术家需要官方的邀请,可能还需要为艺术节筹集资金。我们有时候会用基金会来接受资金,但并不是每年都有资金进来。泰国不鼓励对艺术的赞助,大多数艺术活动的资金都来自海外,或者像歌德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法国文化协会这样的国际机构。我希望有一天能有私人资金用来支持艺术。除了政府,还有一个当代艺术基金办公室,但是这个基金规模很小,竞争也很激烈。
吉蒂玛·福尔萨维克在2020年“亚托邦”行为艺术节现场,当年的主题为“传统资本主义的新常态”
Jittima Philsawek at ASIATOPIA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22 in 2020. The theme was "New normal In The Traditional Capitalism".
7. 您能否介绍一下本次围绕湄公河的项目进行的原因?对于您自己的实践,最近都在关注些什么?
阿皮苏克:
湄公河是泰国以及其两岸国家里备受尊敬,并富有精神意义的河流。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际河流之一。六个国家的数百万人共享这条河流,然而,政治边界允许沿河的每个国家可以毫不顾及其他国家地利用这条河流。沿河开发所带来的问题影响了水质,以及河流中包括各种水生植物与动物在内的生命。例如,湄公河巨鲶的灭绝是由于河流的生态系统,包括水质、水流速度与水位、自然食物等因素的变化。河流还遭受了许多其他损失。有一些人因为湄公河受到破坏,自身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我与他们一起工作,认识了一直在研究、跟踪河流状况的人。在我家乡的传说中,难河(湄南河)是湄公河的姐妹河,因此,我深感自己与两条河流有精神上的联系。当泰国艺术机构MOS(Museum of Something)找到我的时候,谈到了中国的澜沧项目以及广东泛东南亚三年展,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迅速联系了那些一直在关注湄公河流域的艺术家。我们所邀请的艺术家都是能够深入并且强烈关注到问题语境的艺术家,关于精神性与迷失的语境。我现在的重点是归档我作为艺术家的作品、生活轨迹,同时不断开发新的作品,因为我现在比起年轻且更加活跃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创作。
湄公河的触摸,春蓬·阿皮苏克,2021年,行为艺术
A Still of The Touch of Mekong River, Chumpon Apisuk, 2021. Performance art.
8. 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艺术家群体吗?比如,我们知道清迈有一个行为艺术团体。
阿皮苏克:
清迈行为艺术小组(Chiang Mai Performance Art Group)非常活跃,主要由年轻艺术家组成,大约有10名成员,他们经常在公共场所表演。在清迈北部的清莱省还有另一个小组。他们的成员数量差不多,但年龄较小,主要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其中有四五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这个小组由查克里特·奇姆诺克(Chakkrit Chimnok)领导。
9. 两个团体创作的理念有什么不同吗?还是它们只是根据不同的活动建立了不同的团体呢?
阿皮苏克: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机会的时候会一起工作。对于小组的信息,克莱伊·斯莱迪与查克里特准备了一个简短的小组简介:清莱行为艺术小组(CRPAG)由查克里特·奇姆诺克、帕特里·奇姆诺克以及泰国清莱省的年轻艺术家于2019年创立。该小组旨在促进学习交流,通过行为艺术的形式参与各种展览活动来呈现创意思想,展现个体的特色与创造性风格。他们希望邀请观众了解除了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与版画之外的艺术形式,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呈现当地艺术。
清莱行为艺术小组还因组织现场艺术活动、行为艺术研讨会而备受认可,他们致力于为学生、年轻艺术家与当地居民提供参与行为表演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该团体的成员。他们与泰国各种现场艺术团体建立伙伴关系,并寻求国际层面与各个现场艺术家的合作。
来自她的故事,帕特里·奇姆诺克,2023年,行为艺术,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女性生活:流动的连接”活动现场
Story from Her, Patree Chimnok, 2023. Performance art at BACC for the event "Womanifesto: Flowing Connections".
目前,清莱行为艺术小组的成员分布在泰国的清莱省以及其他省份。小组的艺术家成员包括查克里特·奇姆诺克先生、帕特里·奇姆诺克女士、钦达奈·普安坎(Chindanai Phuankam)先生、塔尼亚拉克·米楚姆纳(Tanyalak Meechumna)女士、纳塔康·苏林塔姆(Nattakorn Surintham)先生、瓦拉拉特·塔蒂(Wararat Tati)女士、基辛尼·坦瓦鲁基特(Kitsinee Thanwarukkit)女士、农格拉特·迈尔(Nongrat Mayer)女士、查卡林·提普查恩(Chakkarin Tipchan)先生、波恩派琳·詹塔卡伊(Phornpailin Jantakaew)女士、博特·苏塔西尼(Boat Sutasinee)女士、拉查尼贡·詹拉斯邦(Ratchaneegorn Jamrasphum)女士、普伦宾·坤旺(Plengpin Khunwang)女士。
02
奇姆诺克夫妇访谈
1. 感谢两位艺术家接受今天的采访。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帕特里生病的消息,您现在好些了吗?作为一对夫妻,你们互相照顾,一起创作艺术作品,我想知道你们的创作都开始于什么时候?行为艺术对你们来说都意味着什么?
帕特里·奇姆诺克(以下简写为帕特里):
我生来就有一个不完美的身体,因此从小就受到欺凌。艺术也治愈心灵,是通往想象世界的大门。我选择学习艺术,因为艺术是我最能与人交流的语言。在大学里,我学到了创作艺术的不同技巧。艺术让我能够周游广阔的世界,让我感到强大,也让我学会了理解别人,了解到我周围有如此多的事物和人。因此,我选择运用艺术来讲述人们、环境与我所遇到的故事。我自己首次尝试行为艺术是在2011年,当时正在参加吉蒂玛的项目《我们共享的河流》,她邀请我为环境发声。当我完成了第一次表演之后,我认识到直接面对观众所带来的刺激与挑战。行为艺术能够即时感受到观众的情感,这一点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而我喜欢这种感觉。
查克里特·奇姆诺克(以下简写为查克里特):
我创作了各种作品,包括雕塑、综合媒材、装置艺术和摄影,赢得了国际声誉并受到了认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身体/想象/干香蕉叶”系列,2004年,我首次进行了现场的行为艺术表演。帕特里主要使用蜡像、装置艺术、绘画、综合媒材版画等各种技巧创作作品。2011年,我们一起首次在“亚托邦”国际行为艺术节上进行了表演,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展览上进行创作,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缅甸、英格兰、瑞士、德国、波兰与挪威等地。行为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通过表达情感的过程,来使用有意义的身体,被周围的问题所激励,成为对环境、社会、文化、政治情况的反映。
查克里特·奇姆诺克(左)与帕特里·奇姆诺克(右)在德国布格布罗尔,2018年,“模拟相遇/整形与微调”国际行为艺术节
Chakkrit Chimnok (left) and Pattree Chimnok (right) in Burgbrohl, German, 2018, at "Anagrammatic encounter/shaping and fine-tuning"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2. 您都怎么看待过去的行为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现象?我们对吉蒂玛离世的消息深表遗憾,您愿意谈谈她在本次湄公河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吗?
帕特里与查克里特:
这是创新艺术家与社群之间的关系,他们分享想法和问题,以反映当下的情况。在这个社群中,创造出了富有创意的形象和社会表达。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探索了与问题领域相关的环境中的真实信息。通过与个人、社区和相关组织的采访,系统地交流思想。这导致了每位艺术家独特的创造和表达的艺术形式。吉蒂玛·福尔萨维克(Jittima Pholsawek)是本次项目的主要协调人,因为她与社区建立了长期的关系。她说:“我们互相支持,为彼此而战。”
2023年一天又一天,查克里特·奇姆诺克,2023年,行为艺术(摄影:帕特里·奇姆诺克)
Day After Day 2023, Chakkrit Chimnok, 2023. Performance art. Photo by Pattree Chimnok.
3. 您觉得现在泰国的艺术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吗?目前泰国的艺术工作环境如何?
查克里特:
泰国的教育正在发生变化。泰国的艺术家通过大学教育系统,发展了国际化的知识、理论和艺术形式,通过互联网更轻松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然而,政府在系统性地收集有关艺术家和创作的信息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4. 泰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国际关注。2018年,曼谷艺术双年展、曼谷双年展以及泰国双年展几乎同时举办了他们的首次展览。您对这些进程抱有什么态度?泰国行为艺术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如何?
查克里特:
参加双年展是迈向宣传的一步,它改变了泰国社会艺术(social art)的结构。我们虽然没有参与这些项目,但是很关注公共与私人领域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它们正在持续地发生。我们的创作受到了许多因素与资助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政治以及生活的经济结构。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观众对行为艺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行为艺术家的工作风格。教育体系也让学生们有机会以这种方式学习,培养了新一代的行为艺术家,使他们能够在各种职业里生存下来。
5. 大家为什么会在清迈与清莱建立行为艺术小组呢?小组成员之间大概会多久见一次面呢?
查克里特:
因为我在清莱生活,而且想为我的学生,或者那些对此感兴趣的人、更年轻的一代人做些事情。我们很需要关于行为艺术的教育,要支持年轻人。我们可以一起在清莱举办一些小型活动,一年里至少见面一次,具体会根据大家参加活动的情况来定。
6. 您觉得我们是否可以说清迈是泰国行为艺术的中心呢?您可以讲讲清迈与曼谷的艺术环境的区别吗?
查克里特:
有可能,因为我们在大学里讲课,有很多机会可以到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想要学习行为艺术并借此来表达。我的兄弟,作为行为艺术家的朋友在清迈大学教书,泰国其实没有很多行为艺术家。我与两个城市的艺术家都有一些联系。关于泰国行为艺术的故事才发展了三十多年,当时,春蓬建立了国际行为艺术节,还有些生活在曼谷的艺术家参与其中。我很接受这种事情,就是通过我的联络与帮助,哪些人会做行为艺术家,哪些人会继续做行为艺术。
艺术家简介
春蓬·阿皮苏克(Chumpon Apisuk)于1948年出生于泰国北部的难府。他是泰国、东南亚行为艺术的先驱之一,以积极倡导艾滋病、人权与民主而闻名。他与赋权基金会(EMPOWER)合作,该基金会由苍塔薇帕·阿皮苏克(Chantawipa Apisuk)创立,是一个倡导泰国性工作者权利的组织,他为泰国、东南亚的性工作者领袖与活动家举办艺术倡导者培训。自1986年以来,春蓬在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香港、波兰、新加坡、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美国与泰国进行了200多场行为艺术表演;1993年,他创建了“混凝土之家”(Concrete House),一个艺术社区空间;自 1998 年起,他还创办了“亚托帮”国际行为艺术节。
查克里特·奇姆诺克(Chakkrit Chimnok)与帕特里·奇姆诺克(Pattree Chimnok)是一对夫妇。查克里特出生于1978年,他本科毕业于清迈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于清迈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系,目前正在清迈大学攻读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博士学位。他也教授当代艺术、东西方艺术史、兰纳艺术史与民族艺术的相关课程,是清莱拉贾布哈特大学(Chiang Rai Rajabhat University)人文专业的教员。帕特里出生于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迈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系。她的作品反映了女性的视角,并揭示了人类对于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的情感。她为人权而担忧并希望向观众提出更多问题。
“泛东南亚研究序列”相关链接:
1.展览预告|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1:同音反复,声深入心
2.数字展厅 |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2:“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高清数字展览上线
3.项目预告 |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3: 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
4.数字展厅 |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 #4:“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高清数字展览上线
5.展览预告 |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项目#5:向雨林学习
7.展览现场 |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特别展
8.展览现场 |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序列研究回顾”版块
9.展览现场 |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博物之知”版块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相关链接:
1.展览预告 | 泛东南亚研究序列项目 #7: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
2.转载 | 流动的风景,行走的艺术——“我们共享的河流”观展记
3.转载|泰国当代艺术的“根性”:春蓬·阿皮苏克访谈
4.转载|自然、民族与血脉:马里万·塞泓访谈
5.转载 | 用艺术抗议世界的不公正——泰国艺术家瓦桑·西蒂克特专访
作品图片版权均为艺术家所有
*本推文转载自“北京中间美术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