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
编者按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初心、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为落实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开设专栏,以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为牵引,促进机构互学互鉴,推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加速进展。本期,专栏与大家分享“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应用案例。
优秀
案例
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
关键字:大数据、卫星遥感、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应用背景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农户缺少有效抵押物或其他担保,银行内部农业数据较少,外部农业数据系统化程度偏低,无法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为有效改善上述现状,建行河北省分行联合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引入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等数据,并将卫星遥感引入农业领域,推出基于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的涉农融资服务,从金融科技角度提出“卫星+农业+金融”的解决方案,为农户提供更加契合生产经营的种植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应用创新
在应用创新方面,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三农融资服务系统,通过分析处理卫星遥感影像、农产品指导价格等行内外多维度数据,辅助银行进行贷前准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打造“生姜贷”“金银花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可为农户和涉农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加方便、安全、精准的贷款服务,纾解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难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在风险防控方面,遵循“用户授权、最小够用、全程防护”原则,充分评估潜在风险,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严防用户数据的泄露、篡改和滥用风险。数据采集时,通过隐私政策文件等方式明示用户数据采集和使用目的、方式以及范围,获取用户授权后方可采集。数据存储时,通过数据泛化等技术将原始信息进行脱敏,并与关联性较高的敏感信息进行安全隔离、分散存储,严控访问权限,降低数据泄露风险。数据传输时,采用加密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使用时,借助标记化等技术,在不归集、不共享原始数据前提下,仅向外提供脱敏后的计算结果。
应用成效
截至2021年末,平台快贷申请客户数4.3万人,申请笔数为4.5万笔,申请额度33.61亿元,支用客户3.2万户,贷款余额22.24亿元。在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拓宽融资新渠道等方面效果显著。
END
本文来源: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栏目编辑: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投稿邮箱:News@bfia.org.cn
拓展阅读:河北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公示(第三批)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