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人院里岁月静好,只要你没有不满,也不会反抗
今天是米洛斯·福尔曼的诞辰,这位将自由视若生命的导演,离开这个世界已近两年。
撰文〡叶克飞
出生在捷克的福尔曼,继父死于德国魏玛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母亲死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原本生于小康之家的他,八岁便成了孤儿。
二战后投身舞台剧和电影领域的福尔曼,恰恰赶上了捷克电影新浪潮的契机。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艺也因此百花齐放,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认同。各种国际影展上,总有捷克电影获奖,《大街上的商店》和《严密监视的列车》就先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福尔曼的第一部长片《黑彼得》也曾在第17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电影,第二部长片《金发女郎之恋》曾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逐,也曾亮相威尼斯电影节。捷克电影新浪潮在布拉格之春达到高潮,却也因为后者被野蛮镇压而被迫终结。
这无疑是一场艺术上的悲剧,大多数当年风华正茂,甚至具备大师潜力的年轻导演,终其一生都未能达到最初的高度。
福尔曼是幸运的,他在布拉格之春后被原单位开除,只得孤身流亡美国,却也因此成就一生。
福尔曼在美国的第一部作品是水准极高的《出走》,并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但票房却遭遇惨败。也正因此,福尔曼不但拿不到酬劳,还欠了电影公司一笔钱。对于原本在计划体制下旱涝保收的福尔曼来说,这简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对于不缺少才华的福尔曼来说,赢得市场的认同并不仅仅依靠妥协。1975年上映的《飞越疯人院》,在第二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创造了神话,成为继1934年的《一夜风流》后,又一部横扫“五大”(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女主角)的电影。与此同时,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而有损内涵,而是成为影史上最伟大的隐喻之一。
1962年,肯·克西发表小说《飞越疯人院》,是一部卖出六百万册的反体制小说。相比美国本土导演,福尔曼的坎坷经历使之更能理解原著,甚至让电影超越原著。
精神病院作为原著和电影的最大意象,呈现的是现代社会的体制冲突。很多人猜测过福尔曼的指向,观点不一,或认为是60年代的美国,或认为是40年代的纳粹,但这显然低估了福尔曼。电影真正的维度是百年来的世界,指向现代社会的体制桎梏。
《飞越疯人院》尽管基调悲凉,光影却异常柔和,阳光时常打在每个人的脸上。病人可以自由活动,甚至显得岁月静好。只是,你不可以反抗,也不能不满。
它无疑隐喻着现代社会,许多人生活安逸,也习惯安逸,却不知自己身在牢笼。另一部反体制经典《肖申克的救赎》里就有一句台词诠释这一切:“先是憎恨他们,然后你开始习惯他们,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依赖他们,这就是体制化”。
墨菲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者,他不甘心头脑被禁锢,以叛逆姿态和自由之心否定固有秩序,“这是一个具有自由精神的人与不能容忍他的社会之间展开的一场巨大斗争”。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一部巨大的暴力机器。
片尾,墨菲被切除额叶,变成白痴。酋长在逃走之前用枕头将他闷死,然后砸开窗户,奔向远方。其他病人欢呼着,却没有人跟随。正如墨菲生前所说的那样:“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宿命?
《飞越疯人院》电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