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咏“窗外”者众,侃“油腻”者寡,何也?

2017-12-06 郗晓波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中年油腻男”同题共写第4篇


1.锋语|“油腻中年”,应该好好学一学刘邦

2.郗晓波|也说“中年油腻男”

3.人间最不油腻最不猥琐的中年男,你选哪个?(郗晓波)

4.咏“窗外”者众,侃“油腻”者寡(作者:郗晓波)


回稿信箱:670702856@qq.com


咏“窗外”者众,侃“油腻”者寡

文|郗晓波|山西阳泉|图|土壤

有一旧学生,前段时间忽然联系我,说她孩子正读高三,她经常让孩子读我写的博文。孩子很喜欢我的风格,希望我能够传授一些独门绝技,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啊哟!“风格”这么高大上的词儿用在我的文章上,怕是风格自个儿也觉得很委屈。窃以为,风格无非一个写作者的习惯而已,哪有那么神秘的东西存在呢。我说,参加高考的孩子千万不可效仿我的“风格”,那在考场会栽跟头的,到时候摔得鼻青脸肿别怪我没提醒噢……我给旧生支个招:你让孩子多去“水先生的语文世界”看看,那里有不少语文老师乃至研究语文的老师写的各种文章,孩子如果能多多揣摩老师们写的文章,对高考会大有益处。

       

昨天旧生又联系我,说“水先生的语文世界”里的文章孩子看了不少,但他说,还是喜欢郗老师写的“油腻”的文章,很有意思。我说,我这种“油腻”的文章,只能在平时玩玩,不能在考场玩,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样的,也要分清场合,看准对象。我写文章没有思考教育向何处去这么有深度的问题,目的是遵循“生命在于运动”的训诫,让脑袋也适当活动活动,以防止老年痴呆。故而,告诉孩子,考场上的作文只能玩清新,玩温馨,玩美好……就是不能玩幽默。旧生也是教语文的,小学语文,与高考语文的距离有些远,所以就生出距离美了,故而她坚持认为,你那文章挺幽默的,为什么考场不能写呢?




看来我得浪费点儿电话费说说了,好在移动公司体恤百姓挣钱不易,免除了长途漫游费用,打电话用不着紧张兮兮啦。我顺势胡乱指点旧生一番。君不见,水先生用手一指“窗外”,一呼百应,写者如云,云卷云舒,姿态万千。“窗外”不是鸟鸣幽幽,就是花红灼灼,抑或流水潺潺。但水先生大声疾呼“油腻”,却空谷跫音,无人追随,云消雾散,一片静谧。为什么呢?难不成水先生挥手指航向不灵了,抑或大伙不理解水先生的意思?非也!


那是因为这种借景抒情的文字比较容易操作,中国的语言文字表意性很强,容易造成含蓄、朦胧,以及富于联想和暗示的效果,它天生就是为了写景抒情用的。你朝“窗外”一看,远望青山,青山妩媚;俯视流水,流水多情;聆听鸟鸣,鸟鸣悦耳;轻嗅花香,花香沁心:窗外因我的散文而格外鲜嫩。也正因如此,这种抒情散文在我们笔下已经发展到泛滥成灾的程度,这么多人反反复复的运用这些形容词,而且组合的方式殊途同归,细雨总是绵绵,微风必然习习,明月自当皎皎……所以,很多散文总让人觉得似曾相识燕归来,每读一次就增加一次不新鲜感。这就造成了抒情散文的危机,但我们很少察觉这种危机。


我那“油腻”文章的幽默文字就不太好操作了。窃以为,幽默不单单是个文字的问题,主要是个认识问题。作者要有敏锐的触觉,犀利的认识,发现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中人们不易察觉的荒谬,并用语言文字将其夸张、扭曲、变形,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中的荒谬,从而产生笑果。幽默的意义不仅在语言文字上创造多少美学上的新鲜感,或提供多少智力上的游戏感,而在于它很大程度上回应了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再者,幽默的文字拒绝千篇一律的话语,故而经常不合常规地混搭,出人意料地使用,才能形成反差,博得会心一笑;还需要恰到好处地添加点儿自嘲。否则,那就只能走抒情的路子啦。


这大约就是为什么咏“窗外”者众,侃“油腻”者寡的原因吧。我们年轻的语文老师大都长于抒情,短于思辨。而且整个环境都觉得教语文这活儿特适合黛玉、宝钗们去做,故而,现在的语文教师女性居多,你到高考阅卷现场一看,姹紫嫣红,群芳争艳,整个一个大观园。文青突出的特点是喜欢温馨,喜欢清新;喜欢晓风残月,喜欢春暖花开;喜欢“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喜欢“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是人间四月天,所以,考生书写的文字一定要走“小清新”路线,以迎合老师特享受的那种充满温情、优美、浪漫、飘逸的梦幻剧情。




老师喜欢抒情的文字,并不仅仅因为写了“窗外”这类文章。我在省市做过十几年的各种评委,参与过好几届山西省“金钥匙奖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听过几百堂语文老师的课。很多语文老师特喜欢在导入语中来一大段散文诗里才出现的词汇,配上燕语莺呼抑扬顿挫的声韵,当然,也有一两句落在了听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把思辨的语文课柔化为央视的春晚了。经常能让人听课的人们血脉贲张,热泪盈眶,顿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澎湃情感。有次听一老师讲冰心的《谈生命》,期间该老师哽咽四次,流泪三次,掏纸巾擤鼻涕两次,自己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弄得我亦执笔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老师爱抒情,考场多滥情。这就是我在《我的幽默和我幽默的男生们》里所说的考生作文,“滥情文章俯拾即是,而幽默文章难得一见”。没准儿你写一篇幽默的文章,让老师觉得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你居然敢如此不正经地使用文字,一鼠标就把你点到三类作文里了。语文老师习惯用现代汉语的大尺子丈量文句,只要发现不是“我吃饭”这样的组合就容易给你画个X。2014年高考阅卷,我忝列于“专家”行列参与评阅工作。期间,有熟悉的老师问我讨要几篇满分作文,我没有负责作文阅卷,还没见过高分作文的模样;但突发奇想,我自己写一篇如何。好在我这“专家”颇为清闲,寻一僻静角落,耗时50分,写了一篇《我们都是过独木桥的山羊》的文章。


我已人过中年,就算不油腻,不猥琐,也不需要假装徐志摩,在文章里弄出些感动人的温馨的氛围,故而,文字还是一贯的不太正儿八经,没有一点儿婉约清新的文风。中午,与七八个老师一起吃饭,其中有若干评阅作文的老师。我神神秘秘拿出自个儿写的文章,说,这是我在考场偷偷抄下来考生的作文,给大伙看看,这篇作文能给多少分?大伙儿轮流看完,既不点赞,也不批评,沉默啊,沉默……最后还是我的老朋友张同兰在沉默中爆发,冒着巨大风险并用劲儿咬了咬后槽牙说,“我给48分!”天啊!这让我心里拔凉拔凉的,我觉得自个儿这篇文章赖死也该得个55分,居然连50分都爬不上去。



虽然说了这么多对抒情文字大不敬的话,但我并非反对文青,人都有年轻的时候。我自个儿年轻时就觉得文学青年是一个光芒闪闪的符号,摧枯拉朽的勾引着我,“诗和远方”经常搞得我心绪不宁,体表温度莫名其妙骤然升高,于是偶忽也仿效郭沫若赤脚在地上来回走几圈降降温,随便抓过一张什么纸,将脑子里闪电般划过的零碎思绪迅疾记下来,以便弄成抒情的文字。其实,文青都是挺好的老师,至少热爱文学,喜欢动笔;比连文学都不喜爱的语文老师好很多很多了。我前些年就写过一篇博文《学生写作能去掉“套路”与“文艺腔”吗?》,是针对温儒敏先生在《羊城晚报》的一篇文章有感而发的。


温先生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教学生“文艺腔”,不走词藻华丽的路子。我的结论是写作文还真的需要拿捏一些“文艺腔”。至今,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如今年轻的语文老师,他们在读中学时,所读的课文都是诸如《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的空中楼阁》等等等以意象生动、音韵铿锵见长的美文,几乎没有读到几篇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的批判性文章,更遑论什么幽默文章了。他们的语文老师解读文本,都是毕恭毕敬地从词到句到修辞一路赞美过来,哪有什么批判性思维。很多语文老师,就算喜欢读书,也很难喜欢读那些比较抽象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书籍。


陈道明说:“好演员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年轻的语文老师,都是被他们的语文老师“带出来的”,一带一路,一路走来,老一代又带出新一代,代代相带,带带相传,语文老师想不被熏染成文艺腔都不可能。这种东西已经融化在众多语文老师的血液中,渗透进骨髓里,极难去除。在中考或高考阅卷中我们见得多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具有批判思维的作文,总是入不了“文青之眼”,能获高分的几乎都是辞藻华丽、矫情浓烈的作文。君若不信,满分作文的书遍地都是,你随便找几本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点儿道理。


旧生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输入

郗晓波 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成员,“阳泉市十大藏书家”之首,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教学理论书籍近20部,著有《臭臭教师》《涓滴集》《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语文拓展课”系列三本书,可到新华书店、当当网、山西教育出版社天猫店等书店折扣价购买。也可进入“水先生的小书屋”原价购签名版。

李国锋《加点料:语文有故事》

张水鱼《巧解读:语文有意思》

郗晓波《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水先生的小书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