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考研、留学、考公?如何看待专业、就业?这篇文章给你解惑!

毛浩然 博雅数据库 2022-03-19

  • 转自公众号:科研琅玡榜

  • 原标题:望闻问切,聚焦就业 | 石大外院“院长见面会”难题巧解妙答

  •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毛浩然院长。

  • 本文已获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博雅数据库几位编辑都是毛浩然教授的铁杆粉丝~
我们曾经数次转载他的作品。
如👉2019年,博雅数据库只想推荐这一篇开学典礼讲话:关于志愿、自强、委屈、冷水、抱怨、沟通,以及快速成长的七点建议。
关于留学、考研、考编、面试,如何看待专业,就业,是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毛教授给出了答案,值得学习、思考。
上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学业、成长,本文侧重于职业规划、就业,正好是一个系列。
原文如下:

为有效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学院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解答同学们在学业、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中的困惑,外国语学院于2021年4月2日下午在南教300开展“院长见面会”活动。

针对同学们有关于学业、就业方面的问题,毛浩然院长为大家一一进行了解答。让我们一起一睹为快~(视频90分钟,节选图文附后)


 


就业

1.今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考研形势不容乐观,考研二战也未必能顺利通过独木桥,出国留学又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该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向演绎。

有同学问我,考研值不值得。我认为大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能力考得上,再考虑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考研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不要用假设性的方式提问。

如果你想要出国深造,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能够让自己游刃有余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选择慷父母之慨,然后一往无前呢?因为实际上一直都是我们的父母在后面负重前行,我们在前面自由自在,这个时候你的地盘就不能你做主了,所以问题都是因人而异的。

如何做好选择,我其实无法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当你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选择就会多起来。

所以我们要衡量,是否真的有作出选择的余地。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面朝大海,但要脚踏实地。到底怎样作出选择,我无法帮助大家作出选择,我只能帮大家分析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寻找基于自身和现实条件的最佳解决方案。




2. 考编制竞争激烈,但又不想进企业,很苦恼,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这个问题非常典型,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比如说你很想早点结婚,但是要求对方一定要天姿国色,智慧过人,非常年轻,最好是18岁,那我只能说你考虑得未免有点多。

选择考编的人中包括985高校和其他名校的学生,以及各种慢就业沉淀下来的高手们。在这个战场上,我们到底有多少胜算?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换句话说,即使你将范冰冰娶回家,或者嫁给了吴彦祖这样的男神,也要考虑一下自己能hold得住吗?

职业选择在某些方面与选择配偶是一样的。一物降一物,互相hold得住。制定了高标准,够不到时选择呆在原地,那么你要保持单身吗?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考编作为一个选项,因为我也有两个研究生做了4/270的分子,我也很高兴。

所以我不反对大家选择考编,但是我们需要有ABC选项,这跟谈恋爱不一样,我们不能同时跟三个人谈恋爱。

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在这条路上希望大家能够有更加清醒的头脑。考编可以作为选项,但不要作为唯一的选项。


(本硕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3. 双选会上,我们发现企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小,对应的岗位不多,是不是我们的就业机会就少了呢?

其实外语专业的面试应聘,专业对口契合率正常都在39%以下,而且逐年降低。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白自己缺什么,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要学会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与人才市场期待相适应的综合竞争力。

对于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而言,他们往往更需要懂得多语种的人才。但是大家也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可以考虑先会讲几十句或者一百多句,然后在真正的职场语境里再进一步拓展。

另外,他们可能需要我们学会工程英语、谈判英语、合同英语、AI等等。因为企业外派员工的时候,如果员工自己能懂得三种语言,一个人可以赚三个人的钱,而公司只需要付一个人的五险一金、国际旅费、住宿费等等,对于公司而言其实是赚的。

我们外国语学院也比较有特色,我觉得外国语学院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所以女生都练成了女汉子,而且女生一旦变成女汉子,再加上她们心细如发的天然优势,她们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非常地细致周到。那些起初只招聘男生的老总们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后来他们就也开始招女生派往海外了。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是有很多机会,我们需要的是抓住机会的能力。外语是基石,打好基础的同时,还需要训练我们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心理耐挫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努力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院长为大家解答问题)


(同学们向院长提问)


4.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是能源翻译人才,但是后来参加学校的双选会时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对象都不是能源翻译方向的人才,面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没有就业优势的问题,感觉比较迷茫。

企业在意更多的往往是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而非专业问题。因为当我们就业的时候有点像全科医生,医生实习的时候需要各个科先巡一遍,巡完之后才决定你适合在哪一科。

如果总是执着于专业,用专业来衡量,就好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就困在里面了。Think outside the box,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会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很重要的。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谈到“connecting the dots”,意思是,过去的点滴仿佛跟现在没什么关系,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过去做的所有的东西跟现在都有联系。

学习某些知识并不一定是为了就业,而是说针对目前的领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入职后,学习技能需要争分夺秒,平均每两个小时必须学会一个新技能,但是如果前期没有基础就会很困难。所以我建议大家不需要学得很深,你只要知道入门知识,然后有个印象,大脑里面有个框架。我们后面请专家来给大家讲AI,不是期望大家成为IT专家,也不是希望大家成为工程专家,而是对该专业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就业的时候,遇到问题就能够快速入门开始学习,快速学会。


所以专业外的知识一定要广博,知识结构完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院长提到让我们以客户思维去看待就业,那么在职场的面试中,我们如何回答面试官提出的“最大优点”和“最大缺点”这样的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千万不要离开你所竞聘岗位的特色,也就是说你依然需要换位思考

领导在招聘的时候,往往看中的不完全是你好不好,而是你适不适合。我们需要考虑对于这个岗位,相对于别人来说,你的优越性在哪里

缺点比较难回答,千万不要回答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很难找到缺点”这种无厘头的话,也不要回答说“自己小家子气,不会与人相处”,这也是不行的。

因此我认为找一个具体的点并展开回答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说我最近一直很想学Python,但是还没有学好。这其实与我们的工作是相关的,而且是前沿的并且实用的东西,同时也是具体的真实的缺点。另外,态度一定要诚恳,切记不要忽悠,这样更易于被面试官接受

此外,问及你的业余爱好时,你的回答也要与工作密切相关。因为对于公司来说,他们更希望通过你的业余爱好了解你的性情。如果是我,我可能不会回答我爱打乒乓球,因为乒乓球是个体运动。我会说我爱打排球,虽然我的乒乓球比排球打得好一些,因为排球属于团体活动,这可以展现我乐意也善于团队协作的优势


6.面试快结束时,当被问到“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应该怎么回答?


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般会说我没有问题,其实这是大忌。

企业问此问题的原因,是他们希望招聘到的是一个有头脑、善于思考、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可能还会问你来到公司,有没有发现公司的不足之处,如果回答没有,面试官可能会认为你没有批判意识。

所以我们如何去回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问及我们外国语学院有什么不足之处,如果是我,我会说我觉得饮水机的声音太大了,如果可以能否调一下。这样回答是因为这个不足的背后是机械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这样回答没有毛病。

所以面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向他们请教公司以后有何规划,或者公司内部晋升问题,以及入职之后培训方面的问题等等,这样他们会认为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


7.作为应届毕业生,当被面试官质疑欠缺工作经验时,我们该如何证明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呢?


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我们为什么需要实习(当然家教类的不提倡),以及为什么鼓励大家去做学生干部的重要原因。

学生干部能够提升你的领导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心理耐挫能力等,这些品质对于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大有裨益。大家在实习的时候,也尽量选择一些团队性的工作,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强调自己的学习能力,寻找能够教自己的榜样,也是一种方法。


8.如果真的想年收入达到12万甚至20万以上,要怎样才能实现呢?


其实我不认为努力最重要,我觉得选择好努力的方向更重要。

首先你的力气要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没有用;其次就是避免只有目标没有举措,举措一定要可操作一个人无法取得能够赚12万到20万这样的业绩,你需要有团队,你要明白你能够组建什么样的团队,通过什么样的项目才能让这些钱值得。你需要考虑如果你能拿到12万,那么你需要为公司创造多少财富,所以这还是回到脑袋和口袋的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回归到两个原点:第一,你能为公司做出多少贡献,以实力赢尊重以贡献求支持。第二,你要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做增长点,强调增量,而不是存量;强调纯利润,而不是营业额。



专业


1. 您认为翻译专业会受到机翻或者AI的冲击吗?我们应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跟很多专家的回答大不相同。我觉得AI肯定会冲击翻译专业,以后中低层次的翻译是不需要的,而且其实不是未来,未来已来

大家听说过山东烟台的苹果吗?有一年一斤苹果才五毛钱,但是红富士苹果一斤两块五还供不应求。所以我的意思是,大家要努力让自己成为红富士苹果。

大家可以参照一下身边的人寻找差距,找到以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廉耻心。邹书记强调的一句话是很重要的:知耻而后勇。不要认为有差距理所当然很正常,以后我们就业时都是要跟别人真刀真枪比拼干货的,所以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自己的能力。

其实以后机器人可以渗透到很多的工作层面,任何专业都面临着类似的危险。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担忧,而要问一问自己属于哪一个层次,需要做哪些改变才能不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自己的脑袋先装满,而不是盲目地奢望把口袋装满。让自己成为高层次人才,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同学们向院长提问)


2.院长您好,我想请问一下以后俄语专业会不会有“俄语+经管方向专业”方面的双学位选择?

会的,这也正是接下来外国语学院努力的方向,我们计划培养外语+X”型人才。基于外语,再加上其他知识结构,比如说“外语+商贸”、“外语+工程”、“外语+谈判”等等,今后我们可能会以微专业的方式来呈现。虽然不一定是双学位,但是会有机会学习这些知识。


3.您经常跟我们强调学术话语体系,作为研究生,我们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培养学术思维习惯呢?


这个问题跟就业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国内很多研究生实际上是进入高校,包括进入民办高校就业,在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中也同样需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如果你在国外或者在公司工作,可能同样面临做学术的问题,所以这是具有相关性的。

其实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进入大家都共同认知的一种话语认知体系和话语结构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知道所研究领域的核心术语是什么。


比如商务英语里面有一个“纯利润”的术语,它的表达是“net profit”,“net”就是行业术语。再比如说“数据下跌”,然后“触底反弹”,我们可以用“improve”或“improvement”即可,“recover”或“recovery”也行,诸如此类就有很多的专业术语。掌握核心专业术语至关重要。

所以在涉及专业领域时,我们要学会积累,把碎片化的专业术语结构化。所有体系的基础都是逻辑和结构化,我们要学会分析整理,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


学业



1. 随着学习的广泛和深入,我发现了一门语言的博大精深。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而将要学习的知识又非常的广泛,感觉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自信,那么请问我们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

这个问题有哲学的高度,越学越觉得心虚是对的。如果只学了一点皮毛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就糟了。

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放得很低的时候,才有了海纳百川的可能性。如果你觉得越学越心虚,是因为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下面,再高一点就看到“中南海”(中国石油大学南边的海)了,再高一点我们就看到中南海外面去了。

所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这种感觉,但是你没有必要因为这份心虚而变得不敢,不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不断地学习,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2. 研究生的择业优势在哪里?读研期间如何培养?


这个问题前面其实已经回答过一部分了。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们很想去当老师,如果是本科生,那么要通过笔试再面试,如果是研究生就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的环节,这就叫优势。还有很多岗位起始的点就是硕士学历,那么本科学历门都没有,窗户都关上了,所以这就是选择的余地和高度。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一边是属于正常的武林大会,另外一边是华山论剑,就不一样了。

除了学术层面的庄严之外,我依然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而且这种完整不是随便学。你可以读无用之书,人文滋养是没问题的,但同时一定要有职场导向,读书适当功利化,没什么不好。学习某些知识是为了将来某一天能够用得上,也是可以的。

所以研究生同学也要放下身段,从研究中抬起头来,认真考虑一下如果你作为老板,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答案肯定是综合实力。这个问题也适用于本科生,大家都学会从老板的角度换位思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答完大家的问题

院长针对大家的困惑作出总结

一起来看看吧~

毛浩然院长最后做了以“理想与现实”为主题的总结。他从毕业生人数增长变化、疫情背景下就业情况变化、我国目前薪资状况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与展示。通过一个个真实有力的数据,毛浩然院长告诫在座的同学们,一定不能眼高手低,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要努力寻找一个平衡,别跑得太慢,因为花会凋谢,但也别跑得太快,因为花还没开。不要keep calm and carry on,而要keep calm and think critically,否则你就会发现,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和苟且。

毛院长始终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作为职场新人,除了我们自己的专业,我们还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并且应该积极思考,企业需要我们具备哪些能力与素养。就像院长说的那样:“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这其中的哲学意味,值得每个人思考。

毛院长还指出:“思想比知识重要,思考比学习重要,学习能力比学历重要,我们要有自己的idea,要成为有严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除了科学文化素养,毛院长同样指出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最后,他告诉所有终将踏入职场的我们,不要靠老师,不要靠家长,因为不让自己吃苦,这个事情一定会让你很苦。这个事情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的成绩。

毛院长希望外国语学院全体同学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以语言为帆,以理想作桨,学业丰收,职场双赢,不忘初心,Delete前行


聆听完院长的解答后

老师和各年级的同学们

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老师们这样说

2021年4月2日,南教院长见面会。不论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专业课教师,一名和学生共成长的伙伴,或者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收获满满,不管是从学术科研、职场经验、心态情绪还是为人处事方面,吸收了很多真知灼见。分享一下最有感触的几点:

首先,毕业生、考编、考研、留学生、就业等具体数据,让我更直观的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性。毕竟跟学生沟通的时候,数据是最能具有话语权的。

其次,院长分享的就业、职场很多法则,高度概括,金句频出。理想和梦想之间,隔着一条河,心理上要抗压,工作学习要充实。鸿鹄志易立,追梦人难求。

再次,科研学术,做人做事,都要讲求方式方法,要注意积累,要登高望远。事必有因果,万事万物有联系。正如院长分享的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中提到的"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正如他分享的视频"什么是人生",从哲学视角告诉我们如何合理规划你的人生,主次要分明。

最后,感受最深的是他提到的"德才兼备"(品德)。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浮夸,不吹牛,踏踏实实才能走远;更要兼有责任和忠诚两种信念,不仅会勇于承担自己份内的责任,还要乐意挑起实现未来远景的责任。


同学们这样说

大一学子:院长谈择业和就业,加之院长精彩的话术,听得又开心又心痛。重温了更强烈的高考前的感觉。于是深以为然,痛下决心,自今悔过,继续努力!


大二学子:通过此次面对面活动,我认识到学习外语不能仅仅把自己束缚在专业中,而应该培养自己的综合实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


大三学子:我们要设好目标前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心态也很重要,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生活。


大四学子: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才能成为“卖得出去的人”。


研究生:体会最深的是需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态来面对职场,让我很有共鸣,职场和学校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听完讲座后我决定利用暑假去实习,提升自己。



院长见面会

毛院长幽默睿智的话语

一针见血的建议

让我们“茅”塞顿开

体会“浩”言“浩”语

以“然”糠照薪之志,Delete前行!


关于👉博雅数据库
2020大学数据库
中国高校2021届保研率排行榜
2021高考数据汇总(0323更新)

将来想考公务员,该读什么专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