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里,很多设计师都找我点评过作品集,经常都会问一句:
这水平能去大厂吗?
其实去大厂,设计能力或者说作品集质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如果只是这方面的原因,好好临摹学习,同时跟着我们训练营做项目,提升上去并不是难事。
最重要的也不是学历问题,因为这对于社招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人去不了大厂,最难解决的问题是:
不够专注
by Bill Kenney for Focus Lab @ Dribbble
这种问题,通常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能转变,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解释一下。
技能不够专注
很多培训机构,打广告的时候会强调 C4D 、动效、插画、前端等技能的重要性,甚至暗示说学会这些能帮助设计师找到好工作。
例如,如果哪天自己能把图标画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就可以去大厂了呢:
by Webshocker - Matjaz Valentar @ Dribbble
我必须提醒大家,这些技巧的确可以帮助设计师好在乙方公司找工作,但是在甲方公司,这些技巧顶多只能算上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还是核心 UI/UX 设计能力。因为对于甲方公司来说,招设计师的重要目的就是把自己的业务落地,这里面主要靠的还是 UI/UX 能力。
至于 C4D 、动效、插画等技能,一年都未必需要用少一次,与其于专门招人来做,还不如需要时找外包,或者乙方公司。除非是很小的甲方公司,反正要求不高,招个什么都能做的设计师才是省钱。P.S. 关于大厂对于外包的态度,可以去看:大厂会更难进,一位设计总监透露了真相
而且前端技能不重要就更好理解了,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多的是计算机系毕业的程序员,哪里需要指望靠设计师来写代码呢?
P.S. 关于这个设计师学前端的利弊,可以去看:设计师学前端有用吗?
申请大厂的时候,会这些技能当然不会给你减分,但也别指望加多少分就是了。就怕你花了大量时间去学这些,把最重要的 UI/UX 忽略的,导致技能解构失衡。如果你真的很厉害,学了这些不耽搁 UI/UX,那就无所谓了,大厂岗位依然还是为你开放,毕竟高级玩家自定义模式嘛。
大厂喜欢“螺丝钉式”的专才,这个不难理解,但是这个专一却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有些人以为,Mobile、Web、PC、Mac、TV、车载……这些平台的规范相差很大,应该算是不同的领域,大厂是不是需要专做某一平台的设计师呢?by Riccardo Carlet for Facebook Design @ Dribbble现在一个产品,都是要在多平台发布的。但是由于用户量的差异,对于不同平台的侧重点和更新频率可能相差非常大,例如 Mobile 端每个月迭代一次,Web 端一个季度迭代一次,TV 端半年迭代一次……如果每个端都配备固定的设计师,会导致大部分设计师都在做 Mobile,而其他端只靠一两人还经常无事可做。这样长期让一部分设计师做小众平台的设计,还容易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所以通常大厂更关注的是对于「业务」的专一程度,而不是对于「平台」的专一程度。例如一个大厂设计团队做的是 B 端工具类产品,那么在大把的候选人里面,肯定宁愿选择一个 B 端工具类领域经验丰富的设计师,都没必要选择一个 C 端娱乐类领域的设计师,哪怕后者能力再强也风险太大。对 UI/视觉设计师,只要业务的设计风格相差太大就好,例如都是 C 端,阅读类和视频类也还是在视觉上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但是对于 UX/交互设计师来说,由于工作与业务绑定很深,对于领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一些,上面例子中的阅读类和视频类产品就要差别对待了。
P.S. 关于 B 端 与 C 端的差别可以去看:做C端还是做B端,我该如何选择?
如果你要筹备申请大厂,一个需要非常谨慎的问题就是,不要随便切换自己的领域。一下子做这个,一下子做那个,乙方公司很喜欢这种,甲方大厂却不喜欢。
大概率成为一个技能专一的“螺丝钉”,虽然稳定拿着高薪却也会导致路越走越窄,未必是所有人的最佳选择。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去大厂,我个人真的是不喜欢写鸡血文让大家成为奋斗 B。相反,我是想让大家看清楚这条路上的问题,这样才能趁早: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规划职业方向。
找到合适的努力方向,不要浪费时间做无用的努力。
最后,不论是不是要去大厂,只要是甲方公司都会注重设计师都体验设计能力,因为这个对业务的直接影响最大,而且不方便外包。
如果想要避免职业发展上走弯路,加入我们知识星球是不错的选择,大厂导师可以点评作品集、提供职业建议和内推之外,还有各种训练营和学习打卡活动:
好奇我们训练营究竟怎么样?这周五 6 月 25 日 20:30 刚好有个「产品设计训练营」复盘直播,还会附带一些干货和折扣券赠送,欢迎围观:
如果你只是想要多认识一些同行,也可以加入我们无广告的纯粹体验研讨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