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来自17岁女友的死亡教唆短信
我爱你,现在去死吧。
试想一下,如果你朝手机另一头的人发出“你去自杀吧”,或“你去死吧”的信息,对方真的就自杀了。
那么,你是否应该因为“杀人”的罪名,而锒铛入狱呢?
在美国,真的发生了这样一起特殊的案例。
17岁的美国小镇女孩Michelle Carter向男友Conrad Roy发送了这样的短信:
“你今天会自杀吗?”、“现在就动手吧。”
收到这些短信的当天,患有严重抑郁症的Conrad便自杀了。
警察在露天停车场找到他时,Conrad正坐在发动机轰鸣、车窗紧闭的卡车里,因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而死亡。
Conrad自杀所使用的卡车。图/NBC
一年后,Michelle被推上被告席。这些短信成为了呈堂证供,作为她“杀死”Conrad的铁证。
“如果不是Michelle,Conrad今天还活着。”
这是美国首例“短信杀人案”,也是一出诞生于社交媒体时代,法律与道德的罗生门。
一
一起由短信主导的
“杀人事件”
Conrad:好,我今天就动手(自杀)
Michelle:答应我?
Conrad:我答应你,宝贝
Conrad:我现在就动手
Michelle:现在马上吗?
Conrad:我该去哪里?
Michelle:你不能食言,随便找一个安静的停车场吧。
Conrad死后,媒体曝光了两人聊天的数千条短信,内容震惊了整个美国社会。
仅仅从短信上看,Michelle似乎一直在怂恿男友自杀,这让不少民众不寒而栗。
“她的行为可以算是谋杀了。”
很快,Michelle就以“蛊惑女孩”的名号登上各大新闻头条,成为众矢之的。
一个青春少女用语言暴力逼死了男友?没有媒体会放过这个大好题材。
美国电视主播Nancy Grace在新闻直播中,用抑制不住的愤怒和厌恶嚷道:
“看看她那张逼脸。”
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是一张美国青春片经常出现的少女的脸:金褐色头发编成麻花辫搭在肩膀,嘴巴嘟起并歪到一侧,露出些许不屑的神情。
在Nancy Grace的要求下,这张照片被放大、居中,占满了一整个屏幕。
这种“宣传”效果很奏效。
很快,Michelle无意间展露的表情被烙印在美国民众的脑海里。
就连街边的老妇也怒不可遏:“看见她的脸,我真想说,你个害人精。”
在成为大家口中的“害人精”之前,Michelle曾是个公认的开朗女孩。
她来自麻省一个只有8000人的小镇,成绩优秀,热心公益,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小镇青少年”。
2012年2月,Michelle随家人前往温暖的佛罗里达州度假,在那里她认识了比她大一岁的Conrad,两人很快互生情愫。
Conrad也来自麻省,距离Michelle家只有一小时车程。
后来,他们陆续见过几次面,相约一起去骑单车。但绝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发短信维系感情。
两年间,两人互发的短信、邮件、电话,以及社交软件上的聊天纪录等,加起来超过6万条。
活在短信里的恋爱。
表面上,这是一段再正常不过的浪漫恋情。然而,只要认真阅读两人留下的庞杂恋人絮语,便能发现无数条细小而不安的裂缝。
他们的聊天总是围绕三个主题:爱、痛苦与死亡。
Conrad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曾四次自杀未遂。
其中一次,他吞下大量的安眠药,差点儿自杀成功,但被及时发现并送去了医院。
那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Conrad在一个自拍视频中,坦露了患抑郁症的痛苦。
Conrad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痛苦,也从未放弃过自杀的念头。
他将自己对死亡的渴求,通过短信传递给了Michelle ——
“我脑海里有个声音,让我溺死自己,或者吞药自尽。”
令人惊讶的是,在Conrad生命的最后两周内,Michelle对他的自杀采取了鼓励的态度。
Michelle为Conrad出主意。
他们认真地讨论用哪种方式自杀才不痛苦。
Michelle提议上吊:“如果你的做法正确,那么你会因脖子折断而立刻死去。”
Conrad怕痛,也怕自杀不成功又被救回来。他在网上搜寻到,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自杀,成功率会较高。
Michelle立刻对此表示了赞成:
“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你会失去意识,没有丝毫痛苦地睡着并死去。”
两人很认真地讨论用一氧化碳自杀的可行性。
确定了自杀方式后,Conrad却一直推迟自杀计划。
他总是对Michelle说:“就是今晚了”,却常常食言。
Michelle不耐烦了,她催促道:“时机到了,你也准备好了,为什么还不行动?”
“我知道,但是我担心我的家人。”
“别担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他们最终会接受并走出来的。自杀的人通常不会想那么多,他们都是直接行动。”
Conrad死前托Michelle照顾家人。
Conrad的妈妈知道儿子一天到晚都在跟Michelle发短信,她以为两人只是聊得投契,压根没想到,这两个年轻人,长期以一种极其危险、具有毁灭性的方式相处与对话。
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甚至,也许Michelle和Conrad本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手机里敲打出的那些字句,会对彼此造成多大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长期透过短信沟通时,人们更容易会陷入自说自话的错觉,难以理解对方的语义。
在Michelle的反复敦促下,Conrad终于付诸行动。
2014年7月12日傍晚,他瞒着家人,把卡车开到一个空旷的停车场,设置好一切,开着发动机,关紧车窗。
然后,他静静地坐在车内,准备迎接死神的到来。
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Conrad开始感到不适、头晕、想吐,接着一阵恐慌袭来,他下了车,并拨了一通电话给Michelle。
两人聊了40多分钟,最后,Michelle对着Conrad说道:“Get back in/回到车上去。”
这三个单词,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Conrad照做了,他回到充满一氧化碳的车上。这一次,他成功了。
这个过程中,电话一直没有挂断。
Michelle聆听了Conrad痛苦地呻吟,然后慢慢死去的整个过程。
从头到尾,她没有劝说他停下来,也没有报警求助 —— 她什么也没做。
在法庭的审判中,这一点成为判决她有罪的有力凭据。
Michelle被美国某网站评为“2015年度最坏人物”。
在法庭上,检方将Michelle描述成一个控制欲强、不择手段的恶毒女友。
Conrad自杀前两天,Michelle曾进行了一次“彩排”。
她一边给几个同学发送“Conrad失踪了”的消息,一边与Conrad发短信,鼓励他自杀。
“所以,她必须让谎言成为现实,她必须让他自杀。”
检察官控诉道。
检方还认为,Michelle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怂恿男友自杀。
Conrad死后,Michelle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个“可怜的女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心与同情。
她还以Conrad的名义,在社区内办了一场公益棒球比赛,为心理健康普及活动募款。
“我现在出名了,哈哈。”
Michelle在发给同学的短信中说道。
Michelle在自己办的棒球比赛中与参赛者开心合影。
毫无疑问,Conrad的死因仍是“自杀”。
但数量众多的短信,成为了强有力的证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起自杀都像是在Michelle的精心谋划下一步一步完成的。
最关键的是,Michelle说出了那句“get back in”。
最终法官判处她“过失杀人”的罪名成立,入狱15个月,缓刑5年。
听到有罪判决那一刻,Michelle哭了出来。
判决暂告一段落,但网友的谩骂并没有停下来。主持人Nancy Grace也对判决表示不满:
“15个月?开玩笑吧?她应该判20年。”
二
孤独少女与抑郁少年的爱情
通过社交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事件已经“真相大白”,到此完满结束。
不过,在主流言论之外,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鼓励他人自杀也算是杀人吗?Michelle的动机是什么?她究竟有没有恶意?
以及,她的言论自由是否受到侵犯?
在HBO的街访中,也有人认为Michelle说的话不犯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HBO纪录片《我爱你,现在去死吧》为大众展示了一个与媒体报道差异甚大的Michelle。
原来,患有精神疾病的不只Conrad,Michelle也患有社交恐惧症与进食障碍,间歇性的暴食让她常常感到焦虑与疲惫。
每当Conrad提出要见面,Michelle都会以“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为由拒绝 —— 这可能是两人见面次数较少的原因。
Michelle也曾试图上吊自杀,但在最后关头退缩了。
Michelle服用的精神药物,有诱导自杀的倾向。
更令人意外的是,看似在校园生活中如鱼得水的Michelle,竟然没有一个知心朋友。
她很孤独。
是的,Michelle热衷参加团体活动,在学校里也不乏一些聊得来的同学,但从没有人约她周末出去玩,即使她主动开口邀请,大家也会找借口推脱。
Michelle(左一)与同学在一起。
Michelle不止一次地在短信中抱怨,她没有朋友。
为了得到大家的关心,Michelle曾虚构过她与一名女同学的拉拉恋情。她想象她们在学校里形影不离,会到对方家里做客,睡在一张床上,甚至会互相调情。
在发给同学的短信中,Michelle深情地描述:“我对她执念太深,我不知道怎么停下来,我听到每首情歌想的都是她。”
而这一切 —— 根据当事女同学的证言 —— 根本没有发生过。
所有故事都是Michelle编出来的。
Michelle热爱撒谎,并通过撒谎来获取关心,这在同学间似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大家表面上一派和气,暗地里却都在有意识地躲着她。
一个孤独的少女,遇上一个抑郁的少年,悲剧就此开启。
Michelle似乎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Conrad身上。
两人聊天的密度令人惊叹,特别是Conrad死前的数月,两人几乎是从早到晚,事无巨细地聊天。
他们互相倾诉精神上的痛苦,互相抚慰与舔舐伤口,通过交谈排解青春期的苦闷与寂寞,也从彼此身上掠取极度缺乏的关心与认同。
Michelle在短信中对Conrad告白:你就像是引领我走出黑暗的灯塔。
Michelle最初知道Conrad有自杀的想法时,自然是不赞成的。
她一直在劝他不要自杀,鼓励他寻求家人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可是,Conrad自杀的意志十分坚定。
而没有人会支持他这个决定,所以他希望Michelle能够成为那个唯一支持他、帮助他的人。
Michelle的律师根据这一点为Michelle辩护。
事实上,在两人相识的两年多时间里,Conrad一直在持续地说服Michelle:
他实在太痛苦了,已经无法再忍受下去,也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帮助他,只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
就这样,Michelle被拉入Conrad的精神泥潭中,越陷越深。
她开始坚信,鼓励和帮助Conrad自杀,才是真正对他好的方式。
Conrad要求Michelle对他要自杀的事情保密。
有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每次Michelle为Conrad提出自杀建议后,Conrad总是会对她说“谢谢”—— 感谢她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并为他着想。
有时,Conrad也会向她道歉:“我是不是非常自私?我如此渴望自杀,还把你也拉进来。”
更别提,每次讨论完自杀的话题,两人总是用“I love you”来结束对话。
在数千条短信中,类似的表白出现了超过300次。
还没算上“我想你”的数量。
从这部分短信看来,两人都认为自己深爱着对方。
深爱一个人,却鼓励他自杀?
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剧情,却真实地发生了。
如果把两人的短信从头到尾读一遍,便会发现,这更像是一段走上了歧路的青少年恋情,而非是Michelle“恶毒地逼死了”Conrad。
对于自杀,Conrad自己才是主谋,Michelle只是从犯。
如今,人们却试图将全部的道德与法律责任,都推卸给Michelle。
辩护律师:“是Conrad拉着Michelle和她的全部生活,踏上了这趟悲剧之旅。”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人Amanda Knox,为Michelle说话:
“不能因为我们很难理解和同情Michelle,就认为(判她有罪)是一件正确且公平的事情。”
这一次,法律陷入了困境。
三
善意与恶意
出于善意帮助他人自杀,也算是谋杀吗?
这令人想起“死亡医生”杰克·凯沃基安的故事。
杰克是一名美国病理学家,他公开呼吁,应该赋予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晚期病患“死的权利”。
他建造了一个“自杀机器”,患者可以通过向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无痛自杀。从1990年开始,他协助了至少130名患者结束生命。
直到1999年,杰克医生被判二级谋杀罪,入狱八年。
杰克医生与他的“自杀机器”,他有一句名言:死亡不是罪。
但Michelle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她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 Conrad自杀时,两人相距数十公里远。
Michelle的辩护律师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现在立刻从桥上跳下去,要不然我会推你下去。”
后半句是一种胁迫,可视为触犯了法律,但前半句不是。
而Michelle所有鼓励自杀的话语,性质都等同于前半句,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 —— 言论自由的保护。
麻省没有任何适用于“鼓励自杀”的法律。
换句话说,Conrad自杀,是完全出于他本人的意愿。
可是,辩护律师的这番说辞未能打动法官。
法官认为,Michelle的话语对Conrad有指导作用,这被称为“Overwhelming the will”(压倒意志),因此第一修正案在此并不适用。
将第一修正案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美国法律,这次似乎因为Michelle,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Michelle的入狱照。她于今年2月正式入狱,预计出狱时间是2020年5月,她没有放弃上诉。
如果上诉最终失败,那么此案将会成为非常可怕的先例。
一旦有人说出“你去自杀吧”,而对方真的自杀了,就是犯下“杀人”的重罪。
更何况,语言最忌断章取义。
即使是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你永远也无法证明,说话的人到底持有的是善意还是恶意。
正如一位律师所说:“一个带有善意的、精神不稳定的人,她受到法律的惩罚,仅仅是因为他人用恶意来诠释她的话语。”
一名市民为Michelle抱不平。
另一位律师则认为,“这不会是最后一起案件。它将为后来的鼓励自杀案件,设立起一个新的判决标准。”
在Michelle入狱三个月后,这个预言就成真了。
今年五月,波士顿学院的一名学生Alexander Urtula在毕业礼当天,从停车场楼顶纵身跃下,结束了22岁的生命。
那一天,他的父母从新泽西州赶来参加毕业典礼,最后看到的却是儿子冰冷的尸体。
检方提供的Alexander Urtula照片。
经调查发现,他的韩籍留学生女友Inyoung You,一直对他实施精神控制与虐待,她通过手机追踪软件,随时监控男友的位置。
甚至,Alexander跳楼自杀时,她就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在Alexander自杀前的两个月,女友给他发了超过47000条短信,其中,命令他去死的短信,如“Go die”、“Go kill yourself”等,多达数百条。
Alexander与女友的合照。
日前,Inyoung You被美国检方正式起诉,罪名与Michelle如出一辙:过失杀人。
太阳底下无新事,故事在重演。
时代在向前,法律也并非一成不变。
未来,法律可能会陷入越来越多的道德困境,没有完美的受害者,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加害者,甚至,也不存在完全的正义。
正如Amanda Knox所说,“人们把Michelle邪恶化,是因为他们想要一个简单的答案,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
而在这个复杂多彩的世界,早已没有纯度100%的黑与白。
也许只有抛弃黑白思维,拥抱多维全面的叙事,才能无限趋近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参考资料 -----------------------------
[1] HBO纪录片《I love you, now die》,NEW字幕组
[2] The text messages that led up to teen's suicide,CNN
[3] All the texts between Michelle Carter and Conrad Roy the day he died,boston25news
[4] Amanda Knox: Michelle Carter deserves sympathy and help, not prison,latimes
[5] If we focus on whether Michelle Carter's text messages drove her boyfriend to kill himself, we miss the bigger picture,independent
[6] Michelle Carter Is Not a Killer,Cosmopolitan
[7] Michelle Carter sentenced for texts urging suicide of Conrad Roy,BBC
[8] A BC student killed himself the day of his graduation. Now his girlfriend has been charged with manslaughter,boston.com
[9] 'Dr Death' Jack Kevorkian, advocate of assisted suicide, dies in hospital,the Guardian
[10] Michelle Carter And the Curious Case of Causation: How To Respond To a Newly Emerging Class of Suicide-related Proceedings,Nicholas LaPalme
[11] Distinguishing Moral From Legal Issues: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The Case Of Michelle Carter,Sandy Larose
图源 网络 | 作者 小崔 | 编辑 小胡
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
文章版权为网易看客栏目所有,
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