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潘家园的底片收藏家,用30万张底片复原一个时代
在被遗弃的胶卷底片中,
看见历史。
不知何时,承载着诸多个人记忆、家族记忆和国家记忆的部分胶卷底片,慢慢被人遗弃。它们的命运不尽相同,有的被人作为垃圾遗弃、焚烧;有的出现在二手市场;有的被人碱洗提炼白银……
但是,透过这些胶卷底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记忆。
一
胶卷底片
一个家庭记忆的信息载体
6月份,我在二手市场购买了一个册子,蓝色封面上写着“135摄影底片册”的字样,老式相机和一格底片的图片被印在字体以上。册子里装满排列整齐的胶卷底片,它们被置于泛黄的纸层中,外面覆有一层透明薄膜。
二手市场购买的底片册
册子中,4张底片为一组,每页4组,共计16张,整个册子加起来足有上百张底片。通过后期扫描,我将这些底片转为数字版照片,得出温馨的家庭照片。那些照片大抵上反映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照片,其中有一张影像,女主人公抱着像是刚百天的孩子坐在户外板凳上,印有牡丹花的老旧床单作为临时搭建的拍摄背景,后面的照片则记录着孩子渐渐长大,一家三口在全国各地旅游……
后来,我将一部分照片发布在网络上,想通过这些底片,做一个“老照片寻人启事”的项目,几天后,我竟找到了居住在河北邯郸的底片失主。
二手底片中扫描出来的影像
照片的主人和我说:“把那些底片处理掉,或者扔掉!”当我问及真的不要遗失的家庭底片吗?对方随即答道:“不要,家里都有照片,这些底片有什么用!”
终止聊天后,我将发表的照片从网络上删除,将一部分底片放回原先的底片册中,置于卧室的角落。
当我把这个经历讲述给底片收藏家王旭时,他不自觉地摇了摇头,直言普通人对于底片的不重视。
因为数码照片的普及,如今唾手可得就能拍摄一张清晰的数字照片,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胶卷是不是已经变得过于陌生?不知何时,承载着个人记忆、家族记忆甚至国家记忆的一部分底片开始在民间流通,又会有多少家庭因为忽略底片的价值,而将这些珍贵的记忆载体遗弃在角落。
旧物市场发现的老照片
2018年,我从山西太原购买到10多卷135底片,底片中多次出现一位大约七八岁的小姑娘。后来我将照片发布在网络上,2天之后,照片中的女孩在网络上联系到我,她前不久刚刚生了宝宝,初为人母,20多年过去了,想不到会在网络上看到当年因搬家而遗失的照片,又吃惊又兴奋。
后来,我将那些底片悉数奉还给失主,当时觉得底片的价值不仅是记录,更多的是可以唤醒隐匿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诸多记忆。
我接触底片的时间不是很久,在大学时期,每周六日都会前往旧货市场淘一些旧物,起初喜欢老照片,后来开始接触底片,发现底片的扩展空间更大——当时因为底片市场有限,价格更便宜些。
在旧书摊上出现底片概率比较大,它们大部分夹杂在旧书本中,或者散落于地面上。曾经我在一家旧物市场二手书摊的废纸堆中找到过一卷底片,将底片拉开一段,举在斜前方逆光观察后,发现有隐匿在塑料格子上的伟人像,我果断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入。
废纸堆中找到的底片影像
在宿舍,我将淘到的胶卷扫描,发现上面是河北保定电影胶片厂“革命委员会”成立的具体事件,尘封已久的历史,透过珍贵的影像,立刻浮于眼前。
相较于王旭——真正意义上的底片收藏家,我收集的底片不值一提,而他收集的大约30多万张胶卷底片,真实记录着10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迁以及个体命运。
二
潘家园用麻袋装底片的时代
已经消失
王旭的工作室位于北京大兴区一个僻静角落,由3间独立的屋子组成,分别作为作品陈列区、暗房制作区和藏品区。
作品区地板上堆积着10多个铝制文件箱,里面盛放着不久前放大出来的大幅影像作品。几台安装在三脚架上的大画幅相机格外引人注意,相机一侧摆放着多幅大尺寸影像,其中杜修贤的摄影作品《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最后一次握手》尺寸最大,两侧分别林立着多幅民国女性影像。
屋子一侧的墙壁上挂着多幅装裱好的中画幅民间影像,位于茶桌正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周润发赠予的黑白静物影像。另一侧摆放着一台狄维亚放大机,底板上竖立着成排的文件夹,里面盛放着归类好的各种底片。
王旭工作室归类好的底片
周围堆放着两个塑料置物箱,里面装着刚刚收来,还未来得及整理的二手物品,除了底片,还有一部分相关的文字资料,譬如文件、日记本等。
一般,底片到达王旭手里后,他会借助观片器挑选感兴趣的底片,然后在暗房借助传统银盐工艺,将挑选出来的底片通过显影、定影、水洗、晾干、压平等步骤放大出来,形成正片影像。
摆放在桌子上的几幅题材为内蒙古那达慕大会的影像作品刚刚制作完成,“银盐作品的那种黑白灰是无与伦比的,‘灰’过度的让人舒服”,王旭拿着其中一张作品慢慢讲来。
归类好的一系列作品会被写上编号,套上无酸袋,装进定制好的文件箱中永久收藏。
抛去“底片收藏家”的称谓,他更像是一位资深暗房师。除了工作,王旭大部分时间会钻进暗房中放大甄别出来的经典影像。
王旭展示收藏的底片
一幅好的黑白胶片摄影作品离不开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暗房制作,后续的暗房放大甚至更重要一些。借助观片镜观察底片,后期在影像的放大过程中涉及到影像的局部加光、减光,选择合适的光圈和曝光时间,这些操作会影响影像的整体格调和氛围,是暗房师傅需要具备的技能。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135胶片相机逐步替代120相机,一部分120底片作为过时的物品开始被人遗弃。到2000年以后,数码相机的兴起替代了胶片相机,国内暗房存量不断下降,大部分底片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民间开始出现大批底片被遗弃的现象。
负片和正片对比
普通人的认知中,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后打印出来的照片更为直观。所以,扫描底片、放大底片的影像机构不断减少,大部分底片已沦为“无用”,自然被人当作垃圾处理掉。早年一部分被遗弃的胶片,或被当作塑料贱卖,或被人大批量回收,流入工厂,提炼白银。
2009年,法国人托马斯·苏文在北京垃圾场回收了多达100万张废弃的底片,形成《北京银矿》项目,这些底片真实记录了胶片岁月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著名街头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的珍贵底片同样被人在拍卖会上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拍到,结果扫描出来的影像惊艳世人。
文件夹中保存着众多珍贵底片
“某种程度上,一些珍贵底片很大几率都是从垃圾堆中发现到的!”谈到这里 ,王旭特意强调这个细节很关键、有意思。“像比较珍贵的照片,当你认为稀有的时候,别人也会认为价值大,相反底片倒是不太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关注”,所以在淘选底片过程中,反倒往往能看到比较珍贵的历史影像。
早年影像类属于收藏偏门,玩家较少,一部分影像会通过废品分类等渠道流入二手市场,在北京主要集中在潘家园市场和大柳树市场。很多影像甚至直接用编织袋、麻袋盛放,“在潘家园二楼走廊,通道上堆放着成堆的老照片和底片,1毛甚至5分就能买到一张!如果一大堆全要的话,可能就几百块钱,非常便宜”。
王旭展示收藏的民国珍贵照片
早期,照片在二手市场更多,后来因为常年在潘家园淘选底片的缘故,市场上才慢慢开始有商家收集老底片,专门提供给王旭。
因为“竞争对手”少,王旭前期收藏底片时价格比较低廉,如今旧底片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部分商家也意识到底片的潜在价值,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现在一有画报社、报社或私人摄影师的底片流出来,马上就被抢光了”。
从拍卖市场购得的邓丽君底片
除了在二手旧物市场淘选底片,近年来,也有一部分珍贵底片出现在了拍卖市场。国内影像拍卖市场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阶段。
纵观国内影像收藏市场1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6年著名摄影师解海龙的《大眼睛》以30.8万元的价格成交;2011年民国著名演员、歌手周璇的旧照以220万元的成交。这些影像都是以老照片的形式出现,作为影像的“小分支”,底片的拍卖只占据很小一部分。
“照片多、底片少”的现象存在已久,一方面受制于底片的存世量很少,加上人们对于底片价值的认知不足,底片的受欢迎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老照片的水平。王旭介绍说,“目前国内的底片价值和价格并不完全对等,之前在拍卖市场一部分底片最终的成交价格就是起拍价”,至于纪实摄影和当代影像艺术市场,在国内依旧不温不火。
谈话中,他特意讲述去年在拍卖会上以2万元的价格拿下的一组反映国共内战时期内蒙古赤峰的大幅底片。该组影像共包含90多张4×5底片,涉及到赤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还包括一部分军事题材影像,其中有美国大兵在中国骑毛驴、国共调停谈判等场面,“后期在暗房,将这些底片放大到24寸,相当震撼!”
三
透过底片
洞见一个时代的真实
在潘家园购买的珍贵影像
早年,在潘家园淘货的经历中,一张反映北京郊区的底片引起王旭的注意。经过扫描、放大,影像中共有12位人,每个人神态不一,5位洋人骑着毛驴和马匹在一座石牌坊前合影,照片中还包括中国百姓和佣人。
如今,底片反映的环境发生巨变
后来经过初步考证,发现底片中的石牌坊上面刻有“永镇皇圗”字样,该建筑现存于北京门头沟区,建于明万历六年(1758年)。石牌坊正西方向为卢潭古道,通往潭柘寺。据了解该条古道为“御道”,为古时候皇家进香的道路。如今时过境迁,石牌坊仍有保留,“周边环境面目全非,成了大工地,松树还保留一棵!”
有关影像反映的具体人物和事件,仍有待考证。
林泽苍的底片
前不久王旭从潘家园一位卖家手中意外购买了摄影师林泽苍的一批底片,200多张底片被放置在一个布满锈迹的长方体铁盒中,题材主要涉及到静物拍摄和风景影像。关于这些底片是如何流到二手市场,往前并不能追溯。
作为民国时期上海摄影界的领军人物,林泽苍拍摄了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这些照片被刊载于众多中外媒体,揭露了日寇暴行。
王旭放大出来的反映淞沪抗战的大幅影像
在暗房放大底片的过程中,王旭意外发现印有“银行仓库”的底片,仓库屋顶浓烟滚滚,他随即放大了一张16x16英寸的照片,一张反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影像在药水中渐渐显影,浮出历史的水面。
后来,他在这批底片中发现了多张有关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的底片,其中上海国华银行仓库和华南煤球厂沿河而立,建筑后面冒起滚滚浓烟,直至后来国华银行仓库被战火点燃,楼顶冒起熊熊大火和浓烟,对岸的一部分人则站在楼顶围观战争现场。
王小亭战地摄影作品(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除此之外,王旭还收藏了一部分著名战地摄影师王小亭的摄影作品。可能现在的公众对王小亭不太熟悉,但相信人们对他的这张新闻摄影作品印象深刻——其在1937年8月28日淞沪会战中拍摄下“日军空袭下的上海南站儿童”的照片,被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上。
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战火下的“中国娃娃”。
这张中国娃娃在战争废墟中哭泣的场面至少被全世界1.36亿人看到,这直接引起国际反响,为中国抗战赢得了舆论支持。因为这张照片,王小亭被日军悬赏10万元通缉,后来辗转至香港。
王旭收藏的这部分影像作品中,除了宏观、壮烈的战争场面外,还有一部分战争受害者的照片,其中我看到过几张因战争死去的儿童照片,场面十分悲惨、凄凉。
王旭收藏的日军侵华照片
他将有关日军侵华的底片和照片按地域分类,目前已经形成东北、内蒙、华北、华中、华南等系列。交谈之中,他多次强调这是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暴行的证据,特意拿出一张日本军人站在写有“第拾慰安所”建筑前面的留影,“日本一直不愿意承认慰安妇的事实,这就是有力的证据!”
1949年开国大典当天,周总理接见苏联代表团
藏品之中,还有一部分关于开国大典的珍贵影像,他特意拿着一张新中国成立当天,周恩来总理同中苏友协会长宋庆龄、副会长刘少奇前往北京前门火车站迎接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的照片。其中苏联代表团团长是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西蒙诺夫等40多位艺术家及高级干部。
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苏联民间代表团和朝鲜人民代表团,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成为开国大典上仅有的外国人。
四
小人物的影像,更能打动人
从摄影术传入到中国,到现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影像完美介入到中国近现代史,在王旭的众多影像中,必不可少的是对大事件的记录。
山西忻州珍贵玻璃底片
王旭觉得除了影像的宏大叙事外,一部分记录普通人生活的底片更能抓住人心。他从山西忻州地区购买的大约300张玻璃底片,大部分反映了该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图景。
比如结婚当日的全家福,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站在写有“皆大欢喜”的背景前留影;1934年当地天主教信徒和主教合影留念,后面背景上“欢迎主教”“万众敬仰”“圣教栋梁”等字样清晰可见,影像右侧可以看到有两位年轻男子透过花盆间的缝隙面对镜头微笑,颇有些“抢镜头”的趣味。
山西忻州珍贵影像(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此外还有一家人在临时搭建的背景前面拍摄全家福,画面中央的桌子上特意摆放着精致的座钟摆件和瓷器;还有3位男子坐在户外,身穿崭新上衣,地上摆放着茶壶和茶杯,似户外郊游般。
在众多底片中,“李家大队第四届运动会”更为热闹有趣。很难想象几十年前,一个农村会举行如此规模的体育盛会。
李家大队运动会(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开幕仪式上,4位儿童手持五星红旗进场,后面队伍依次排开入场,相当有仪式感。比赛包括游泳、长跑、竞走、铅球、跳远等体育项目,男女老少热情参加。
通过观察底片内容发现,众人在操场围观,在跑步比赛中,年轻男子甚至光着脚在泥土地上竞技。在网络上检索“李家大队”,会出现多个地区的村名,王旭觉得这部分底片反映的是东北地区的农村盛会,至于底片背后的故事,仍有待考证。
“看底片上留存的特定小三角,这证明是哈苏相机拍的,几十年前用哈苏拍照,了不得!”针对有关东北地区农村结婚影像的底片,王旭说。
东北婚礼影像(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这部分底片数量比较多,完美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婚礼场景。其中涉及到婚礼的前期准备,如装饰新房,准备婚礼喜宴;婚礼过程中,新郎新娘互戴红花,亲朋好友集聚一堂,认亲、鞠躬、敬酒、点烟、获得红包;后期新娘“回门”等过程。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结婚过程中,一群孩子因为不能进入新房,趴在贴着“囍”字的窗户前望向屋内。
中国女性是王旭收藏的又一个系列,用他的话说“女性的穿着打扮是时代变化的风向标,而男性的变化相对不太明显。”
周璇照片
他比较喜欢民国女性照片,在工作室一侧摆放着多张该时期的女性照片,他觉得那时候的影像拍摄极富艺术性,用光和布景很专业,就连装裱和相框的选用都非常考究。他特意强调民国著名歌手周璇的照片和七八十年代邓丽君的影像“影调太美”。
邓丽君影像(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在女性系列中,清末女性的手工上色照片相当惊艳;民国时期影像精致典雅,旗袍让女性变得更有韵味;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照片更多表现为统一,质朴、大方、简素;直到改革开放后,女性变得更加自信,服饰穿搭日渐成为人们展示个性的方式之一,一部分女性开始烫头、染发、身着短裙、喇叭裤,社会变得更加开放。
中国女性系列影像(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伴随着收藏的底片越来越多,疑问也越来越多,诸多“有待考证”成为王旭面对的难题之一,底片不仅具有影像价值,其背后的历史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伴随底片收藏,还出现了一大部分文字资料,像日记本,文件等,它们和30多万底片同样需要时间整理,而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和更多的历史细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王旭表示未来希望能够和高校、博物馆合作,借助大家的力量解读底片背后的故事。
文 韩家川 | 编辑 郑海鹏
视频拍摄 马生 邓萍
文章由 网易文创丨看客 出品
版权所有,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投稿给“看客”栏目,可致信:
insight163@vip.163.com
投稿要求详见【投稿规范】
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