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麦田笔记阅读清单

麦麦in上海 麦田笔记 2022-09-29

今年在买书上多有克制,不仅是因为疫情,不太去逛书店了,也是因为租房空间限制。但遇到拿起就放不下的书,还是心痒难耐会继续买,当然,电子阅读也同步开始用起来。这似乎就是宿命。

 

由此来看,书籍作为一种物品,也蕴含着大多数爱书人有些伤感的一个事实:空间能容纳的书籍是有限的,同样受时间限制,我们人生能阅读的书籍也是有限的。还是要尽可能多读好书。

 

赶在年底前,还是完成了今年的阅读清单,如果下周有时间的话,再出个观影清单(你们想看的话)。


特殊的年份里,并没有完成太多的阅读,和往年相比,甚至只有一半不到。今年一共阅读了50本书,选出16本,作为今年的推荐。选择标准仍与往年相同,好与不好全凭个人喜好及趣味,不媚俗,也不会故意避开热门。读书不求有用,只求有点启发。


注:专业类、重读的、过于冷僻的书依旧不在今年的书单内。

 


《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丛书

豆瓣评分:8.6


 

看《血疫》的时候,从第一页开始就忍不住浑身鸡皮疙瘩,感到脊背发凉。这是一种本能的,来自心底的恐惧。在2020年读到这本书,总是不免有些联想。

 

病疫一波又一波地前来,像是自然界的某个宏大程序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维护着某种神秘的秩序。书中的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人类相对于整个地球生态圈好比癌症细胞,不断地无限感染。而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它察觉了地球的变化,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埃博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作者描绘成“像是魔鬼带来的诅咒”,坐在电脑前想到这些症状,我仍会不寒而栗。走的时候也是静悄悄的,人类没有有效手段治疗,也无法抵抗,但它就是消失了,像是从来没出现过。

 

最开始读的时候会觉得害怕,但读久了,又感觉仿佛是一个遥远的噩梦。可最可怕的是,梦醒了,这却是真的。能有这样的感受,都要归功于作者和译者牛逼的非虚构写作技巧,他们功不可没。

 


《再会:老北京》

[美] 迈克尔·麦尔 译者: 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丛书

豆瓣评分:8.3


 

“我很清楚,在大城市中,今日的巨大改变,就是明日的社会现状。城市和人一样,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长年龄,改变心智和容貌,只是城市可以重复生命的循环。我并非惯于怀旧之人,但只要我一离开胡同,就会想念北京,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并非想念那些摇摇欲坠的建筑,而是想念贯穿于胡同之中,鲜活而又濒临消亡的生活方式。

 

我想念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的事物,比如在“无形巨手”涨房租之前,可以闲逛散步的商业小街;比如凌晨五点,老奶奶们在外面闲聊的家长里短;比如身穿丝绸睡衣去市场买菜的男人;比如围坐在热气腾腾的涮锅周围饱餐一顿,久久不愿停下筷子;比如休闲的午后在“什么?”酒吧的老槐树下享用一杯啤酒;比如带有刮奖栏的收据;比如用喷枪颜料画出来的光头。我想念居民说出的蹩脚英语,以及他们在这蹩脚与怪异中灌注的骄傲与自豪;想念那些富有创意的骂人脏话;想念护城河上的冰球比赛。我想念那些天天在我身边出现,却已在衰退,在消失的事物。比如学校外墙上的爬山虎藤蔓;比如课间休息时朱老师和雪儿之间的一场踢毽子比赛;比如小刘爸爸的鸽子,以及他老婆的抱怨;比如杂草丛生的瓦屋顶。我想念那些由月亮阴晴圆缺而非倒计时牌决定的节日和活动。

 

在将自己标榜为“新北京,新奥运”的很久很久之前,这座城市自诩“文化之都”、“文明之都”,是整个世界为之向往,为之欢呼,并会竭力保护的城市规划杰作。每时每刻,我都在想念着北京。”


对那些古老建筑文化最坚定的保护者往往都是历史学家和游客,他们没有在胡同里生存过,只是被那些建筑和细节吸引。但是你问这些历史学家什么的住在哪里?答案肯定是某个小区,电梯公寓,要么就是舒服的小别墅。

 

真正了解并有计划地想要保护一个地方,必须要“一脚在里,一脚在外”,保持距离感。“如果两脚都在外面,你传播的有可能都是不实之词。如果两脚都在里面,你也许就不能纵观全局。

 


《爱欲与哀矜》

张定浩

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豆瓣评分:8.5


 

读书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从一本书漫游至另一本书,每读一本书都是了解自己还有多少本书没有读的过程。"

 

我自己的话会从喜欢的作者手里去找他喜欢的书,往往收获不少。几年前就推荐过张定浩,这本书是他的书评集,其中所涉及的,从格雷厄姆·格林、爱丽丝·门罗到奥登、布罗茨基,从《斯通纳》到《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基本都是作者钟爱的作家与作品。有些我读过,还会引起会心一笑。

 


《论爱与死亡》

[德]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沈锡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瓣评分:7.7


 

聚金斯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每一本小说篇幅不长,但节奏感和书写技巧登峰造极。他上一次出书是在29年前,比我的年纪都大。

 

这本谈论“爱与死亡”的小书,更像是人生考试最后一道大题。我开始以为,他在说自己的观点,后来发现他大量援引外国小说的片段,其实是读的时候让你自己来思考:“爱和死亡”究竟是什么?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说道:“若没有人问我,我倒还清楚,若有人问我,我想要说明,就浑然不解了。”

 

人类终其一生都只能片面地解答这两个词汇。回过头想想,那《香水》可能是聚金斯德给的他的答案了。

 

聚金斯德不仅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苏东坡传》

林语堂

湖南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8.2


 

去北京看故宫展览前,读了《苏东坡传》,算是以此更了解了苏轼的生平。东坡居士的才气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诗文上,还有工程、下厨、书画、哲学等等,唯独不适合“上班”,尤其是处理与自己厌恶的人的关系上。读完之后,更加欣赏喜爱苏轼的乐天,为国为民,也对他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不是一味的夸奖。

 

林语堂真是苏轼不折不扣的真爱粉,也因此对王安石的评价有失偏颇,不够公允。一边倒的评论总是有点可疑,有机会要找《王安石传》来看看。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J.D.塞林格 孙仲旭译

译林出版社

豆瓣评分:8.8


 

“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里注定会不时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以为自身的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之作,自有它的原因。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垮掉的一代,不是一个正值青春期叛逆的少年,而是每一个内心存有真实,不愿虚伪被同化的人。守护那个内心真实的小屁孩,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为了保有真实,所以要努力强大

 

书里脏话连篇,但节奏感很好,一秒都没让我跳戏,有时甚至还能会心一笑。孙仲旭老师翻译得真好。

 


《流浪地球 : 刘慈欣短篇小说精选》

刘慈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豆瓣评分:8.4


 

“有些东西你只能在看见后才知道是什么样儿,凭想象是绝对想不出来的 有人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从不向与己无关的尘世之外扫一眼;有的人则用尽全部生命,只为看一眼人类从未见过的事物。”

 

《流浪星球》绝不是这本书中最精彩的作品。

 


《猫城记》

老舍

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

豆瓣评分:8.8



读的时候我回想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个无可救药的国家,一群愚昧无知的人,一出出荒诞可笑的事儿。悠久历史、屡次变革、出售古物、迷叶、兵油子、卖国求生的小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革命人、只想苟活的普通人……人心丑恶,不值一提。

 

老舍说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可哪怕看透一切事物本质,都没有办法抵挡他对“伟大光明自由古国”的热爱。但可惜的是,在那个年代,热爱是不能当饭吃的。不知道老舍先生走向太平湖畔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本《猫城记》。


题外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同样推荐,但是文体是白话文言文,阅读稍有门槛。

 

《两地书》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8.4


 

收起了平时常见的横眉冷对和辛辣,这本书中的鲁迅先生倒是温存了很多,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很多地方都有剖开内心的真诚,显然结了婚的鲁迅越来越率真,这一点许广平功不可没。

 


《最好的告别》

 [美] 阿图·葛文德

译者: 王一方 主编 / 彭小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

豆瓣评分:9.0


 

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医生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医生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想明白了这些,可能更加有助于我们面对衰老和死亡。

 


《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

 [日] 小野洋子 译者:张芸

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豆瓣评分7.7


 

抛开约翰·列侬妻子这一身份,小野洋子本身也是极富声望的艺术家。在我看来,她有非常独特的世界观,而这又体现在了她的作品中,不论媒介。

 

当我在翻看这本诗集《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时,很容易就被带入小野洋子描述的想象空间。这种阅读的过程更像是把你带入她看待世界方式,有她的人生哲学,让你也跟着换一种思维模式来看看熟悉的世界。也许,这就是另一种“生活在别处”吧。

 

她在自序里说:“我只是在播下种子。玩得开心。”只要你愿意沉下去阅读,想象力会带你飞向无边无际的世界,只要你敢想。


阅读书摘: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

 


《造境记》

曾仁臻(鱼山饭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豆瓣评分:9.0



“一生无用与万物同娱,半亩荒园偷春意盎然。山石开合共花木抱怀,虫鸟相鸣知幽情往来。

 

中国人对自然总是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但生活在城市久了,人们对自然的感觉远远不如前人细腻,少了一分日常的诗意,又或许是因为这些太日常了。“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这是身体处于自然中的细微感知,很难表述,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其中乐趣在于人和自然互相关照,所以久处不厌。

 

这本《造境记》描绘的自然,大如山水,小如花草,作者把它们平等看待。画作充满意趣,文字幽默好玩,这些小人可真是可爱。

 

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去豆瓣刷一刷鱼山饭宽的相册,很解压放松。

 


《草叶手帖》

沈继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豆瓣评分:8.0


 

我在豆瓣上留下的评价是:“拙朴典雅韵味长。”

 

书里集结了90年代至今,作者收集的草叶标本,有我们身边常见的绿化,也有罕见的化石。零碎敲打,配合想象力细心布置,成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草叶摄影作品。文字易读,只配合做解说和演绎,抒发作者心中所思所想。

 

人们常说,一叶知秋,又何止是秋,动物和植物都要比人对自然的变化敏感得多。人们总提倡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但美又何尝容易发现,剥开繁杂思绪,才能发现一点点隐藏在背后的生机。要多么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在这样的一本书啊!

 


《梦二画集》春夏秋冬四卷

[日]竹久梦二 译者:郭尔雅

现代出版社



春、夏、秋、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竹久梦二应该是很热爱生活的和绘画的。因为只有热爱,才能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通过寥寥几笔来传达诸多信息的能力。听说丰子恺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曾经受到他的画作启发。他的每幅画和诗都很简单,粗粗一看,细细再品,过了一会儿,再次想起,似乎又有新的意味。很难让人忘记。


 

同样推《竹久梦二:画与诗》,快十年前的书了,印刷用心,到手上的手感要比现在的许多书好很多。

 


《漫长的告别》

作者: 周仰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豆瓣评分:8.4


 

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记录他的外婆从得了阿茨海默症到去世的过程。从衰老到死亡,整个摄影作品是收敛又悲伤的,甚至让我有些压抑。压抑是因为,你面对亲人老去的无可奈何,无法阻止。这真是令人难受。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一天终究会来,但面对生命中这些重要的人,总是希望晚来一天是一天。如果你曾有过失去,你会明白我在说什么的。

 

小时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感叹文韵之美,对其中表达的豁达和乐观心向往之。我们都忽略了,这首词是苏轼写给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的,所以才会有最后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背后的分量和深意,又岂是少年能明白的。走在人世上,有多少无奈和遗憾都包含在这句千年前的美好祝愿中了。

 

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设计中的设计》

[日] 原研哉 译者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豆瓣评分:8.6


 

在短短的篇幅中,原研哉只是说了他的设计哲学,并分享了一些案例。我觉得也就够了。任何人,哪怕是大师,终其毕生发现的道路也只是庞大世界中无数分支岔路中的一条,并无法窥得这个世界的全貌。设计如此,艺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仅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传达一种设计者提倡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他想用“大道至简“的设计理念,“不挑逗和刺激胃口,不做虚荣的附属,变得更加节制、理性”,“拓宽人们的边界,让人们更包容、也更自由”。

 

原研哉将设计的方法总结为三要素:“清晰”、“独创”和“幽默”。“清晰”是信息的基本品质,设计师的工作要领之一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整理,通过冷静的构建让信息明了易懂;“独创”就是用没人用过的崭新方法表现信息,只有具有独创的表现形式,才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为之感动,进而接受信息本身;幽默代表的是层次极高的理解,只有在理解内容之外,还能够从其他角度进行欣赏,人们才能笑出来,这是最难做到的。


阅读书摘:设计中的设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