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痛苦,不代表我是个受虐狂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很怕苦和痛的人,当我遇到这些感受的时候,都会本能地选择逃跑。而最近我不自觉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慢慢开始去感受生活中的苦和痛。
小时候,我记得我们当地人很少喝茶,基本上过年的时候才会泡茶喝。我就想茶既然是用在重要的场合招待重要的客人的,那么茶自然是一个好东西,所以当我满怀期待地端起一杯茶来喝的时候,刚入嘴我就立刻吐了出来,因为我发现它非常的苦。
好东西怎么可能是苦的呢?
于是过年家里来客人,我负责泡茶的时候,都会自作聪明地多问一句:“需要加糖吗?”
多年以后,儿时喝茶加糖也变成了我茶余饭后调侃自己的笑话了。
因为那时的我,以为苦的茶里面加了甜的糖,自然也就没有了苦,只剩下甜。就像人生路途中的苦,我总是选择性地看不见,只去看甜的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苦尽甘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现如果没有苦,就感觉不到甜。
茶和人生一样,苦后回甘,甘苦交替,最苦涩的时候正是芳香将至的时候,而最甜蜜的时候也是苦涩暗藏的时候。
后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茶喝得少了,变成了喝咖啡。记得考研究生那会儿,天天喝一包雀巢咖啡提神,每次喝苦的咖啡,必须加甜的伴侣,似乎有甜的咖啡伴侣就觉察不到咖啡的苦了。
从去年开始,我发现有一种日本的挂耳咖啡(设计成一个有耳朵的咖啡袋,可以直接挂在杯口),非常适合在家直接冲泡。有一次刚好家里没有白糖也没有牛奶就直接冲泡了一杯清咖啡,我感受到的苦居然是一种清苦,很利索,很干脆,没有黏腻感,喝完之后嘴里会回甘,这种回甘不同于白糖的油腻,是干净清爽的甜味。
原来不管是西方的咖啡,还是东方的茶,都是在说着一个不变的哲学道理,生活的苦涩,总会回甘。
我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练习瑜伽,一周两次,偶尔会中断。一起练习的朋友很多中途退出了,理由大多是瑜伽太难了,练习的时候太痛,受不了。
而我,却不知不觉地坚持到了现在。在和分析师咨询的时候,我经常会抱怨,“瑜伽太痛了,痛得我死去活来”。可是,很有意思,我从来没有说过放弃,我学会了和肉体的痛相处,而且我开始感受练完瑜伽,痛后伴随着的成长,我感受到痛后面带来的意义。
比如,在每次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当探索到身体的极限之后会有痛产生,而在痛的过程中,人体原来的极限被打破。
看似简单的胸贴大腿这个动作,每次弯腰的时候我膝盖处的韧带会很痛,感觉已经被拉到了极限,可是在一次次弯腰下去的过程中,虽然痛还是那个痛,但是那个极限已经不是原来的极限了,腿在一点点地蹬直。身体也在一次次的痛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柔软而灵活。
慢慢地我学会和痛苦相处,看它来,然后看它走。其实痛苦不属于我,只是经由我的身体,我静静地感受着它在我身体里面停留。
2017年10月,我报名了曾奇峰老师的传播师课程,并被录取了。从此走进了精神分析,也开始了个人体验,这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但一个人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看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或者看见自己不愿意看见的地方,都是再次创伤,也意味着痛。
做人最重要的是绝不欺骗自己,可恰恰自己却是最好骗的那个。
精神分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就像一把很钝的刀,慢慢把我的旧伤口切开,把里面积累的脓包清除后,再缝上。我一周一次用精神分析把自己的创伤打开,去看真实的自己。痛吗?很痛!
在一次分析的过程中。
我和分析师抱怨生活中的挫折:“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不成功?”
分析师问我:“成功在你这里意味着什么?”
我回复:“无所不能,很厉害,所有人都仰慕我!”
分析师面质我:“是什么样的人需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呢?”
我突然痛哭:“原来我内心有个无能为力的自己不想被别人看见,所以想让自己看起来无所不能的样子!”
当我看到自己为了追求无所不能的自己,其实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为力的部分,我痛到抑郁。
我原来一直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一直知道自己的不完美,却又拼命地不愿意承认,拼命地追求本身不存在的完美。我大半辈子这么拼命,这么渴望出人头地,原来只是为了追求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幻影,我不禁痛哭流涕。
而当我痛哭完,把这个要做无所不能的自己放下后,发现自己变得轻松。
把精神上的创伤破开,让里面的痛释放出来,此时轻松伴随而来。
在一年半的精神分析的过程中,当我抵达一个个类似的痛苦深渊。在分析师的陪伴下,不断地从深渊里面走出来,而此时成长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人格也不知不觉地更完整,我不断地收获痛苦后面成长的轻松喜悦,一个个创伤被修复后,情绪趋向平和,身边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
此时,当你看着我练疼痛的瑜伽,进行着痛苦的精神分析,是不是觉得为什么这样自找苦吃啊!或许你问我一句,这么痛苦,你是受虐狂吗?
换做以前,我可能会说:我是受虐狂。
现在的我不一样了。
茶和咖啡的苦,让我感觉到苦和甜之间的转换。瑜伽的痛让我感觉到我正在一点点突破身体的极限。而精神分析的痛,是我的精神世界在帮助我愈合一个个的创伤,痛后轻松的感觉伴随而来。
在痛、苦后面有如此多美好的感受,而正是这些感受让我的生命变得鲜活。
没有什么比鲜活地活着更有意义了,痛和苦不过是经过我的身体,让我体验我鲜活的生命而已。
作者:李倩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家庭系统咨询师,沙盘游戏师,曾经是绝望的主妇,育有两个姑娘。现在用精神分析的理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中。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