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成一个被“意义”填充的典范,又有何意义?

包俊君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心中冒出一句话: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提问呈现了这样一个状态:一直都在追寻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但无论做什么,都觉得另一件事更有意义。就这样让自己处在一个“追寻——否定”意义的死循环里。


在短短几句提问中,“意义”成了一个高频词。所以,我们就从意义入手,看一下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意义。



1.

当“意义”成为超我的打压


对于这位提问者而言,我想“意义”已经成为了你“超我”的象征。超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的一部分,指的是在和环境的交往中,逐渐在人们内心形成的各种“清规戒律”。


在人格结构理论中,“自我”在想要满足“本我”的冲动要求时,也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超我 “清规戒律”的其中一条。


超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养育者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当我们内化了来自父母关于“有意义”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会按照这一标准去行事。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提问所呈现的状态,是超我对本我和自我的打压。即:无论是看书、上班、玩游戏,都没有获得超我关于“有意义”的认可。


说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


本我说:“我要看书。”超我说“不行,没意义。”

本我说:“我要上班。”超我说“不行,没意义。”

本我说:“我要玩游戏。”超我说“不行,没意义。”


看着无法达成一致的超我和本我,自我被搞得受不了:“你们到底要怎样,我很难做啊!”


于是,忍无可忍的自我便跑来求助提问了。


看着这幅画面,我想说一句:“这位同学,你自己跟自己玩得好嗨呀~”


这样自己跟自己玩的状态,是一种严重的“内耗”。


因为,当一个人将看书、玩游戏、上班,被超我赋予“有意义”的意义时,这些活动就变成了:我看的不是书,是在看超我;我玩的不是游戏,是在玩超我;我也没有在上班,我是在履行超我的标准。



当那些原本来自做一件事本身的自发动力,被置换成满足超我要求的动力,且超我又赋予这些事情越发重大的意义时,一个人就越无法将这件事启动进行下去。


因为这会让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产生一种“生命不能承受意义之重”的感觉。


想要做,又被巨大的意义压得无力做,因为来自做一件事自发性的动力被打压了。这时,我们也就无法从看书、玩游戏、上班中享受到愉悦和满足感。



2.

做了“有意义”的事会怎样?


这个提问呈现的另一层状态是:对做有意义的事情选择不能。


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你能够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将它做完做好,会怎样?


首先,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如前所述,既然“有意义”可能是来自父母影响下形成的超我要求,那么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获得成功,也意味着对父母的超越。


在潜意识中,这种超越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这会激起一个人的俄狄浦斯冲突,即:成功与害怕成功之后的惩罚。


为了避免成功之后的惩罚,潜意识会选择不让我们去做好那件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选择有意义不能,可能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想要让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当我们无法选择哪一件事情更有意义的时候,也就保留了让所有事情都 “有意义”的可能。


我想,对于你来说,无论是看书、玩游戏还是上班,都是你内心中想要去做且投注了很多情感和能量在其中的事。如果要你从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那意味着对其他事情的否定和抛弃。


这种丧失感,或许也会让你难以耐受。


这种状态,有可能与一个人内在的分离焦虑有关。于是,你宁肯让自己保持内耗的状态,也想要与所有的事情都保持连接。



3.

“意义”确定了我  也丢失了我


我们再来看一下“意义”的意义。


未知和不确定,是让人最为焦虑和恐惧的感觉。而意义是个好东西,当我们需要防御未知和不确定时,对一切事情追寻意义、赋予意义,可以极大地缓解这种恐惧和焦虑感。


在这种情况下,意义给予我们以确定感,通过对所做的各种事情赋予意义,“我”的存在便也有了意义。但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过分追寻这份意义,而丢掉了真正的“我”。


 “我”是怎么来的?


温尼科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的眼中看见他自己。”这表明,“我”的存在,取决于“被看见”。


所以,你可以想一下:当我要去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时,我想要被谁看见?被谁认可?


这个时候,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成为了“我”被看见的途径和工具。


当一个人过分地追求使用这种途径和工具时,他很可能长久地处在被忽略、不被看见的关系里。



你需要通过做有意义的事,得到外界某些人的肯定,你才会感觉到自己被确定了,自己的存在有意义了。


此时,所有对“有意义”的追寻,都是一次次“看看我”地呼唤。


每个人都有“被看见”的需求,但当这个需求过分强烈,也说明其还处在一个未分化的状态。当然,如同没有什么人可以做到不问意义地活着一样,要做到完全彻底的分化也不是绝对的。成长即是一个让自己不断觉察、慢慢分化的过程。


而当我们过分执着于去追寻“意义”时,“我”又会在哪里?


当一味地追寻做有意义的事情,“我”便活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标准。当“我”被意义所填充,我也就丢失了真正的自己。


活成一个被意义填充的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关于人生三境界的说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玩耍、看书、做任何事时,都是全然地与这些事情在一起,全然地享受那份愉悦。这个时候,就类似于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随着长大,经过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我们对看书、玩游戏、上班赋予了各种意义,让书、游戏、工作变得已经不是原本的样子,并被其束缚、被其所累,就类似于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向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迈进。


要知道,生命中所有的意义,都蕴含在体验的过程中。抛开体验单纯地去追寻意义,只会让自己在虚无的空洞里越陷越深。


当我们可以看到以上这些,就有可能让自己将意义与事情本身剥离开来,让看书归看书、游戏归游戏、上班归上班;当我们越是能从做这些事情本身之中体验到其所带来的感觉,便越有可能让自己停止那些无休止的死循环内耗,也就越会体验到、并形成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我”。


当“我”在时,“意义”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作者:包俊君  二级心理咨询师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坚信拨开乌云与迷雾,穿透而来的阳光才最能温暖治愈。


生活中有太多人感到生活无意义,如果说“无意义与有意义”相对,而有意义是感受到了存在,那就是太多人感受不到存在感,也找不到自我。如何能感受到存在,并找到自我呢?


今天我们的案例是一位因事业失意感到无意义的大龄男青年,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和李小龙老师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的解析,看看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真实还原咨询室现场,督导三重视角全新呈现,单案例解析限时活动99元,扫码购买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