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把娃当“猪”养,父母神清又气爽

舍予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平日熟练穿针引线的工人比赛给缝衣针穿线,在奖惩机制的刺激下,工人们因过度全神贯注的努力,线反而越不容易穿入。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


端一碗水走路,内心不断强调“一滴水都不能溢出”,结果水三番四次地溢出。

平时成绩不错,考前疯狂复习,到了真上场,反而考砸了。

跟陌生人怎么交流都没问题,一见到心仪对象反而犯口吃。

……


对某个目标、意念过于用力地控制,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


这些日常生活中见怪不怪的现象,许多人都易于觉察和理解。但是,育儿学上的“目的颤抖”,恐怕不少父母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1.

“目的颤抖”式的养育


我认识一位妈妈,是心理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她会不厌其烦地阅读育儿书籍和聆听育儿讲座,比普遍父母掌握更多养育常识。与她交谈,诸如“爱与自由”“童年决定论”“最终竞争是人格竞争”的观点不绝于耳。


但她每次说着说着就陷入惆怅中,因为即便她使出洪荒之力,也无法让孩子免于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她按书上的观点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表明只是短暂分离,高兴地道别,答应尽早接送等等,试图减轻孩子的焦虑。但她离开后却为“孩子仍然哭个不停”而焦虑不已,总想着自己哪里没有做到位。


她时常反思:“我怎么做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我问:“为什么要消除这些情绪?”她说:“6岁前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以后就很难改变了。”


显然,她被一种“不能出差错”的信念绑架了。


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她如履薄冰,为了“把孩子养育好”这个巨大的目的而颤颤巍巍地走着。妄图为孩子清除焦虑的她,变得浑身都是焦虑。



在这种高焦虑浓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两种防御的结果。


一种是紧绷疗法,认同母亲的焦虑人格,极其注重细节,凡事不能出差错,总为自己的焦虑情绪焦虑不已,使自己也变成一个浑身焦虑的人。


另一种是崩溃疗法,认同母亲的反面,对待事情漫不经心,把该自己焦虑的事情交给母亲处理,被母亲的焦虑宠着养着,将自己打造成表面看来毫不焦虑的人。


以上两种类型的孩子,恐怕没有父母愿意看到。



2.

为什么会掉进“目的颤抖”的陷阱?


❶ 离养育对象太近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想看清一样东西,就要和这个东西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反而模糊,甚至看不见。


出现“目的颤抖”的原因之一正是目的对象离我们太近。这个“近”,并非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因为太渴望达到目的,故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目的对象上,并试图以最近的距离看清对象,岂不知对象反而淹没在视线范围。


养育中,孩子自然是目的对象。不少养育者为孩子无微不至地付出,认为自己越努力,孩子成长得越健康。但往往忽略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导致因相距太近而看不见孩子的心理需求。


那位希望养育出不焦虑孩子的妈妈,用心理学理论武装自己,认为只要套到孩子身上就一定管用,并将此理解为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孩子需要科学的养育,但更需要真实的妈妈。


而真实,只有在恰当的距离中,方可展现。


❷ 对养育瑕疵零容忍


有一种养育幻想,叫“360度无死角式育儿”,只可惜养育者并非美颜相机,无法拍出完美养育的模样。


好友的妈妈就是上述养育幻想的代表。她严格培养外孙(好友的儿子)各种习惯,外孙身体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比如,外出玩耍回来务必要求用洗手液洗手,洗衣服放足量的消毒液以确保衣服晾晒后还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轻微感冒、几声咳嗽、短暂低烧,都在她容忍范围以外,要么灌药,要么见大夫。用她的话说,就是“把病菌扼杀在萌芽阶段”,“千万不能生病”。



结果呢?越是千方百计保护孩子,孩子反而越容易生病。


我们知道,疫苗的原理是把经处理的病菌打入体内,激发身体产生特异免疫因子,从而防御病菌的入侵。好友妈妈本想营造零瑕疵的无菌环境,谁料孩子因缺乏病菌刺激而无法构建良好的免疫系统,反而更容易生病。


❸ 否定养育自己的需要


表面上我们在养育孩子,实际上我们在养育自己。


一位三胎妈妈谈怀第三胎的想法时,说希望重新正确地养育一个孩子,以弥补第一、第二个孩子养育过程中的不周。我想,她与其说重新正确地养育一个孩子,倒不如说重新正确地养育一遍自己。


我们经常带着遗憾谈论自己原生家庭的遭遇,这种遗憾有时会演变为我们生育的动力,希望在孩子身上修正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养育中出现“目的颤抖”,根源是“太想把孩子养育好”,而“太想把孩子养育好”是“太想把自己养育好”的对外投射。


父母为什么需要这种投射?因为“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重新”意味着过去的自己是有问题、有缺陷的。这个事实让父母感到可耻,所以把潜意识“想养育自己”的欲望说成“想养育孩子”,否定了养育自己的需要。



3.

如何摆脱养育中的“目的颤抖”?


❶ 远远地看着


孩子对独立有天然的需求,他们会突然某天在玩耍中厌恶你的靠近,或是在任务中拒绝你的帮助。一句“你走开”“你不要看我”奠定了他们人格独立的基石。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说的,孩子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关键是养育者的反应。当你听到“你走开”“你不要看我”这种具有抛弃味道的指令时,你是暗自带爽默默撤退,好好享受这份忙里偷闲,还是怅然若失惴惴不安,非要左右护法以表忠心呢?


有一个说法,就是父母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孩子温柔的一推。许多父母理解“推”的含义,但难以把控“温柔”的力度。


或许可以换个角度看,倘若你真的无法控制这抽象的“温柔”,那就不要推了,但你也不要拉,不要把孩子强行拉近自己。


我相信,即便你不推,孩子也会自己推自己一把。前提是,你需要保持节制,远远地看着。这也许比“温柔的一推”弱,但至少比“强行的拉近”强。


 认真,但不较真


经常听二胎妈妈吐槽,一胎如何小心翼翼、殚精竭虑,却不讨好,二胎果断当猪养,反而健康得很。


有句话说得好,“当猪养不是不认真,而是不较真”。


端一碗水走路,如果内心允许水溢出一点,手就不会抖得太厉害,行走的步伐也会加快。倘若考试并非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我们的焦虑值会降低,说不定可以超常发挥。谈对象时不因过度渴望讨好对方而掩饰自己的不足,或许更能凭借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同理,养育者允许自己偶尔出一点差错,而不是凡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那相当于给予孩子一次恰到好处的挫折,让孩子在没有垮掉的前提下,人格发展向前迈出一步。


要知道,养育中,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养育出不生病的娃儿、不焦虑的孩子。但这并非是我们不够用力的结果,而是孩子本身就需要通过生病和焦虑这类瑕疵性养育来增强免疫。



对待养育,认真而不较真的态度,更能让孩子活出豁然开朗的人生。


 要育儿,先育己


科胡特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他们做什么更重要。


我们常说自己懂得再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而掉进“目的颤抖”陷阱的养育者则常埋怨自己懂再多的养育知识也养育不出优秀的孩子。


原因在于,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是养育者的人格,而不是养育者懂得和运用了多少育儿方法。假若养育者本身虚弱的人格不足以撑起强大的养育磁场,做得再多也是徒劳。


所以,要育儿,先育己。当急着为孩子清除焦虑前,感受一下自己的焦虑值是否在飙升;当竭力阻止孩子生病前,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被疾病几番千磨百折;当为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心心念念时,也该拷问一下自己“究竟是谁离不开谁”。


在穿缝衣针遇到困难时,往往抬头松一松眼,转换一个眼神,再低头时便可轻松搞定。父母看到并承认自我养育的需要,把养育的目光从孩子身上适当抽离并转向自身,待再次注视孩子时,或许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插花爱好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本想把花儿的位置努力调整到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状态,没想到在摆弄过程中掉落了一些花瓣和折损了部分枝叶,反而失了美感。


同样,养育过程中,太过用力的刻意,反而会折损养育的乐趣,不但使养育变成一件苦差事,而且养育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既然如此,何不放下执念,佛系养娃?


作者:舍予 第四季传播师计划学员,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曾混迹于检察官队伍,后闯入心理圈,致力于以精神分析诠释人生。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