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父母的,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

三木水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0.01元领取曾奇峰30节心理课

《奇葩说》马东:为什么越欢乐的人,人生底色越悲凉?(点击图片)



1.

和父母在一起,我越来越沉重


我的一位来访者在大年初二就预约了初四的咨询。


开始,我以为是和疫情的爆发相关。


事实上,她的动机和疫情无关,而是和父母有关。她告诉我,她腊月二十八回家,到正月初二,在家待了5天。在这5天的时间里,她的感觉,越来越沉重。


往年,她会选择出去逛街、约朋友吃饭、逛庙会、看电影、小剧场听相声等方式娱乐,春节几天,也是一晃而过。


摄影 / 田静妍


今年不行了。今年,从年三十当天,随着疫情的风声鹤唳,只能“禁足”在家,和父母“贴身肉搏”,避无可避。


在和父母频繁的互动中,各种拧巴、纠结几乎毫无空隙地轮番登场;各种情绪波动:暴躁、无奈、抑郁、攻击,起起落落,严重内耗;为了不让春节几天给父母“添堵”,她努力地说服自己、克制自己不要和父母吵架、发脾气;在每一次说服自己、克制自己的最后,总以深深的无力感结束。就这样,5天下来,越来越明显的沉重,让她几乎动弹不得。


而更要命的是,因为疫情,她还要和父母待更久。


我太理解这种“沉重”了。


曾奇峰老师在谈到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曾经说:不能太健康,也不能太不健康。因为,如果人生一直特别顺利,特别健康,可能就缺少在某些地方可以共情来访者的能力。


我想,在我的这位来访者“沉重”的这个地方,我太能共情了。



2.

不能承受的人生之“重”,请放我一马


马东曾经说,自己是一个人生底色悲凉的人。


我听后,感觉很难受。



因为,“悲凉”是一种很沉重的情绪,同样沉重的情绪还有:无奈、无力、绝望、悲伤等。与此向对应的,像愤怒这样的情绪,虽然可能很激烈,但却是比较“轻”的情绪。“愤怒”时,你还有力量,而“沉重”则完全没有力量。


我的来访者很疑惑:


当自己在外面一个人生活工作的时候,感觉很轻盈;当回到父母身边,好像一切都显得很悲情。比如,她要随时关灯,否则,会被父母认为浪费电;


平时超市买东西,几乎不看价格,春节回家,感觉去菜市场买趟东西回来,都会被父母问土豆多少钱、大蒜多少钱,然后告诉你“你被人骗了”;


搞到后来,想买个榴梿吃,想想父母得关多少灯、省多少电才能省出一个榴梿,竟然觉得“舍不得”;


每天父母都追在屁股后面问吃什么,饭桌上做了一桌子的饭,结果父母跑到旁边吃剩饭剩菜,每每这时,她表面生气的背后,其实满是悲凉:家里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吗?一定要这样吗?你们这样,让做女儿的情何以堪?


还有分离,每次离开家回去工作,父母都沉重地像是在永别,那种悲戚让她几乎没办法启程……


我们的文化中有些“沉重”的东西根深蒂固。比如,某些关于亲情的公益广告,真的是令听者心酸、闻者动容,让你感觉,你如果不把父母接到身边来,日日奉养,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摄影 / 田静妍


可是,亲情,本不应该是如此沉重的东西。亲情,应该是温暖而美好的,应该是能够给予我们力量的,而不是用来击溃你的心理防线、瓦解你的。



3.

当“沉重”蔓延


让人更加遗憾的是,如果,你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你就会发现,这些“沉重”之感,并不只是局限于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


当我们“脱胎”于这样的家庭,这份“沉重”会跟随我们,并辐射到更广阔的范围里去,并成为人生底色。


“沉重”带给我们的感受很多:


在开心的时候,总想不开心的事情,担心,如果自己一直这么开心,那么,“坏的事情”就会发生;容易过分的顾影自怜、悲伤、敏感;


看到可怜的人和事情,容易很有代入感,然后攻击自己,比如“生在福中不知福”;


生活中一般的经历,常常被指向很悲凉的感受,比如:和亲密的人的分离导致过分的悲戚,对生活无望;回看:《奇葩说》马东:为什么越欢乐的人,人生底色越悲凉?(点击)


摄影 / 潘韬


遇到挫折,容易导致一些终极的失望……


这些感觉之所以“重”,是因为我们被死死地压在了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我们爱莫能助,动弹不得。“动弹不得”,这是一直非常形象而直接的形容。


因为,“沉重”的感受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丧失了“逃”或者说“离开”的能力。站在一个地方,无法逃开,而任凭别人丢给我们所有的东西,不得不承受。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动弹不得”?



4.

双向限制,让我们动弹不得


动弹不得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父母都对我们实施过“双向限制”。


什么是双向限制?指的是同一件事,既让我们做又不让我们做。


举个我弟的例子。


疫情期间,我弟在自己家隔离。上午十一点多,我妈给我弟电话,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我妈:是不是该吃中饭了?

我弟:不饿,不想吃了。

这时,我妈教育我弟:虽然不出门,一日三餐要定时吃。

我弟:好,那我做饭去了。

这时,我妈又问他:早上吃饭没?

我弟:吃了。

我妈:几点吃的?

我弟:九点多。

我妈:早上吃那么晚中午还吃得下去?


看到这里,你应该看出来其中的蹊跷了,就是:其实,无论我弟怎么说,都是错的。而这种情况,在更小的时候,肯定是常态。


而“双向限制”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我们想象的多。曾奇峰老师曾经举过一个“父母吵架”的例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其实,就是邀请孩子参与进来。


当然,这里的参与,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理解上的参与。而是:父母既然在孩子面前吵架,那么,孩子就天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而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说出那句旷世名言: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推而广之,另一个非常熟悉的例子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忍不住插嘴,父母同样是那句再熟悉不过的话:大人的事,小孩别掺和。


你既邀请了孩子参与,又拒绝了孩子参与。这就是双向限制。


双向限制会让孩子动弹不得,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做,无所适从。



6.

憋着爱,憋着恨


但凡像“人生底色悲凉”这种沉重的感觉,都饱含着一种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比较容易的理解是:自己对自己有攻击。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攻击,我们消耗很大,因此无力。而更高级的理解是,这种无力感的背后,是“憋着爱,憋着恨”。


也就是:我不知道我的恨指向谁,当然,恨无法表达,爱也无法表达。我们的生命力没有办法在更广阔的领域,通过更健康的渠道痛快表达,把生命力挥洒到淋漓尽致。相反,憋着爱和憋着恨,就是生命力没有地方释放,从而动弹不得,只剩麻木和无奈。


摄影 / 三木水


让我们生命力不能畅快释放、“憋着爱,憋着恨”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完美的父母。完美的父母,注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太完美,孩子将没有空间。与此同时,而被严重限制了的孩子一定是有不满的,而面对完美的父母,孩子的创造力将被视为是对完美父母的攻击,这让孩子将表达自己的不满无处可放,所以,孩子攻击性表达受阻。只能憋着。


第二,控制欲过强的父母。父母的控制制造了孩子的逆反。因为,这种情况下,“我听父母的”,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但是,回过头来,面对那个手持“为你好”这个“免死金牌”的“面面俱到”、控制欲爆棚的父母,又让你觉得:表达不满,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最后,我们在此一时表达多少对父母的不满,在不久后的彼一时,就会伴随多少的自我谴责。最后,也只能憋着。


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上面这些情况本身,就非常“悲情”、非常“沉重”?


摄影 / 三木水


曾老师曾经说:很多父母,他们往往愿意享受和孩子“相濡以沫的悲情”,却不愿意享受和孩子相望于江湖的清爽和洒脱。很多人会说,你看,你又在攻击父母。我并无意攻击父母,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有这样的父母,当你意识到在你和父母复杂的互动中,到底是什么,潜移默化安排了你人生的底色,一旦将潜意识中的内容意识化,我们的意识范围就得以不断扩大,这本身就带来疗愈作用。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不要再将创伤进行代际传播。


* 本文照片由三木水提供侵删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为什么越哄孩子越哭?答案扎心了……

2.你为何对疫情恐慌信息“上瘾”?

3.我终于活成了我妈讨厌的样子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